正在阅读:

“两核”重组五周年,预期的效果达到了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两核”重组五周年,预期的效果达到了吗?

新中核集团核电发电量近五年年均增长11.28%,利润总额是重组前的1.6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戴晶晶

2022年,中核集团营业收入突破2627亿元,是重组前两个集团总和的1.7倍,年均增长14.6%;利润总额是重组前的1.6倍,实现了‘1+1远远大于2的目标。

8月22日,中核集团召开“两核”重组五周年新闻发布会,中核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余剑锋在会上表示,核集团在过去五年间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两核”重组即2018年初,中核集团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下称中核建)进行的合并。中核集团作为体量更大、且拥有核电运营牌照的一方吸收了中核建,后者解散并注销。

余剑锋认为,“两”重组以来的五年,中核集团核心能力明显增强,产业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是中国核工业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也是强基固本加快建设核工业强国的重要阶段。

为何重组?

为减少同业化竞争、整合煤电等各方资源等,2017年电力央企重组消息频出。当年8月,国务院批准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并重组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央企重组大戏也涉及到了核电领域。2017年3月,中核集团旗下中核科技(000777.SZ)等上市公司就公告披露,中核集团正在筹划与中核建战略重组事宜。

但“两核”重组直到2018年1月31日才正式落定。当日国资委公布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中核集团与中核建实施重组,后者整体无偿划转进入前者,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中核集团和中核建最早均属于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下称中核总)。1999年,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中核总被划分为中核和中核建。中核集团继承了中核总的衣钵,承接了大部分产业,中核建则负责核电工程、军工工程等方面的建设工作。

中核集团是国内核电站的主要投资方、核电设计及工程总承包商、核电运行技术服务商以及核电站出口商,同时也是国内核燃料循环专营供应商、核环保工程和核技术应用主力。

在合并前,中核建的核心业务是核电工程业务,几乎承担了中国大陆及出口的所有核电机组的建造任务,具备同时建造40台核电机组的资源和能力。但中核建并没有核电站业主身份,无法投资控股核电站项目。

有业内人士曾对界面新闻表示,国资委主导中核集团和中核建合并的原因,一是出于央企重组战略,二是对中核建盈利能力的考量。

2016-2018年,中国的核电审批进入了停滞阶段,未有新项目通过审批。这对中核建的业绩增长带来很大压力。

对于原中核集团而言,与中核建合并,它将形成核电开发建设一体化的模式,产业链更为完整,从而增强其核工业实力。

2018年10月24日和11月1日,中核集团和中核建分别审议通过了相关吸收合并方案。

2019年2月13日,中国核建(601611.SH)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中核建已于2019年2月12日与中核集团签订吸收合并协议,中核集团吸收中核建而继续存在;中核建解散并注销,其全部资产、负债、业务、合同、资质及其他一切权利和义务由中核集团承继和承接。

吸收合并完成后,中核集团将直接持有上市公司中国核建的61.78%股份,成为其实际控制人。中核建所有下属子公司、企业或其他法人的股东或出资人,将均变更为中核集团或其下属公司,其中也包括中核建另一家上市公司中国核能科技(00611.HK)。

1+1>2

余剑锋在五周年新闻发布会上称,中核集团央企最快速度完成“两核”重组整合融合,按照“小总部、大产业”总体思路,建立起“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产业组织体系。

从营收和利润数据上看,在合并中核建后的五年内,新中核集团的实力确实得到了增强。

2022年,中核集团获得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2627亿元和254亿元,较整合前两个集团的总和分别增长约72%和60%。

这也意味着,2018-2022年期间,中核集团营收年均增长14.46%,利润总额年均增长12.35%。

从2020年开始,中核集团连续四年成为世界五百强唯一的核工业企业,2023年最新排名第381

在核电规模上,截至2022年底,中核集团核电总装机容量3367.4万千瓦,占全国核电总装机容量41.78%,其中包括在运25台核电机组2375万千瓦,在建10台;核电机组发电量1858.1亿千瓦时,占全国核电机组发电量44.48%,发电量近五年年均增长11.28%。

同期,中广核集团旗下在运核电机组26台,装机容量2938万千瓦,为中国最大的核电企业。

重组完成后,中核集团拥有了更完整的核产业链,目前形成了八大产业,包括天然铀、核燃料、先进核能利用、核技术应用、工程建设、核环保、装备制造和金融投资。

2022年,中核集团八家上市公司对集团收入贡献为78.15%,利润贡献达81.36%。其中,中国核电(601985.SH)和中国核建(601611.SH)分别录得净利润90.1亿元和17.5亿元。

中国核建原隶属于中核建,中国核电为中核集团唯一核电运营平台。

2018年以来,中国核建净利润同比增速不大,但一直保持增势;中国核电自2019年起净利则出现大幅增长。

2022年,中国核建完成营收991.38亿元,同比增长18.42%;归母净利润17.55亿元,同比增长14.48%,这一净利较2018年增长了八成多。

中国核建去年新签合同1390.47亿元,同比增长12%;年末合同储备2592.28亿元,同比增长17.02%。这几项经营指标均创了历史新高。

同期,中国核电营收和利润也创下历史新高。该公司去年营收712.86亿元,同比增长13.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0.1亿元, 同比增加9.66%

中国广核(003816.SZ)是另一核电龙头中国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旗下核能发电的唯一平台,于2019年8月上市。近年,中国广核净利润也稳步增加,但增速不及中国核电和中国核建。

数据来源:各公司年报 制图:戴晶晶

除了“两核”重组带来的效应外,中核集团实现上述业绩还与核电审批开闸有关。

2011年日本发生福岛核事故后,中国政府一度暂停了新增核电项目审批,直到2012年12月才核准江苏田湾核电二期工程。此后两年多,再无新项目获批。

2015年,中国重新放开核电审批,当年共核准八台核电机组,之后再次进入停滞期,2016-2018年未有新项目通过审批。

2019年,中国核电审批再次重启,2019-2022年分别核准核电机组4台、4台、5台和10台。

余剑锋介绍,目前中核集团控股在运核电机组25台,装机2375万千瓦;核准机组15台,装机1625万千瓦。根据中国核电的年报,这分别较2018年中核集团的在运和核准在建机组多了4台和11台。

虽然中核集团和中核建主要业务处于产业链不同位置,但两者重组仍存在同业竞争问题。2019年2月12日双方签署的《收购报告书》提及,中国核建与中核集团下属公司在工程建设、工程勘察及设计领域存在一定业务重合。

具体来看,与中国核建存在业务重合的公司包括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河南中核五院研究设计有限公司、中核新能核工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和成都海光核电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

中国核建表示,该公司将与大股东综合运用委托管理、 资产重组、股权置换、业务调整等多种方式,稳妥推进相关业务整合以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并保证于收购完成后五年内彻底解决上述同业竞争情况。

界面新闻尚未查询到双方同业竞争的具体解决方案和进展情况。

布局新能源

过去五年,重组后的新中核集团除了增加核电机组外,还有一个重大的转变,即开始大力发展风光等新能源。这应是为了应对核电核准的不确定性。

2022年,中核集团非核清洁能源发电量为335亿千瓦时,比2018年的99亿千瓦时增长了近3倍。

2018年-2022年,中核集团的风电装机容量从111万千瓦增长至545万千瓦,年均增速达到48.86%;光伏装机容量从62万千瓦增长到1374万千瓦,年均增速达到169.7%。

不过,中核集团的新能源规模与中广核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截至今年5月,中广核国内新能源控股在运装机已达约3515万千瓦,海外新能源控股在运装机约1200万千瓦。

中国核电在2020年底完成对中核汇能的收购后,成为中核集团旗下新能源产业平台。

据中国核电年报,其2022年新能源发电量140.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66%,占公司累计商运发电量的约7%。2021年,该公司新能源发电量占比约5.2%。

从中国核电的营收结构来看,过去五年,新能源发电业务的营收数额也逐渐提高。

根据中国核电“十四五”的装机规划,该公司计划到2025末核电装机达到2600万千瓦,较2022年末增加8.7%;新能源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较2022年末增加139%。

图片来源:中国核电年报

今年6月,中国核电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中核汇能拟以3.19亿元的价格,收购三一重能(688349.SH)所持有的风电公司通道驰远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100%的股权。

中国核建的业务也涉及到新能源。该公司主营业务分为核电工程建设和工业与民用工程建设,后者主要包括房屋建筑、基础设施建设及新能源建设。中国核建在去年年报中称,新能源建设业务订单大幅增加。

中核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顾军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核集团正在往能源多元化方向发展,要加强新能源的配套发展。

中核集团的数据显示,重组后还增加了科研投入资金。2022年研发投入246.4亿元,为重组前的4.3倍,年均增速为44.4%,是同期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速的3.7倍。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国核建

2.4k
  • 中国核建:截至3月,累计实现新签合同414.55亿元
  • 中国核建:截至2月,公司实现新签合同189.02亿元,营收167.17亿元

中国核电

2.7k
  • 中国核电:2023年归母净利润106.24亿元,同比上涨17.91%,拟10派1.95元
  • 中国核电:一季度归母净利润30.59亿元,同比上涨1.18%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两核”重组五周年,预期的效果达到了吗?

新中核集团核电发电量近五年年均增长11.28%,利润总额是重组前的1.6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戴晶晶

2022年,中核集团营业收入突破2627亿元,是重组前两个集团总和的1.7倍,年均增长14.6%;利润总额是重组前的1.6倍,实现了‘1+1远远大于2的目标。

8月22日,中核集团召开“两核”重组五周年新闻发布会,中核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余剑锋在会上表示,核集团在过去五年间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两核”重组即2018年初,中核集团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下称中核建)进行的合并。中核集团作为体量更大、且拥有核电运营牌照的一方吸收了中核建,后者解散并注销。

余剑锋认为,“两”重组以来的五年,中核集团核心能力明显增强,产业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是中国核工业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也是强基固本加快建设核工业强国的重要阶段。

为何重组?

为减少同业化竞争、整合煤电等各方资源等,2017年电力央企重组消息频出。当年8月,国务院批准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并重组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央企重组大戏也涉及到了核电领域。2017年3月,中核集团旗下中核科技(000777.SZ)等上市公司就公告披露,中核集团正在筹划与中核建战略重组事宜。

但“两核”重组直到2018年1月31日才正式落定。当日国资委公布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中核集团与中核建实施重组,后者整体无偿划转进入前者,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中核集团和中核建最早均属于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下称中核总)。1999年,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中核总被划分为中核和中核建。中核集团继承了中核总的衣钵,承接了大部分产业,中核建则负责核电工程、军工工程等方面的建设工作。

中核集团是国内核电站的主要投资方、核电设计及工程总承包商、核电运行技术服务商以及核电站出口商,同时也是国内核燃料循环专营供应商、核环保工程和核技术应用主力。

在合并前,中核建的核心业务是核电工程业务,几乎承担了中国大陆及出口的所有核电机组的建造任务,具备同时建造40台核电机组的资源和能力。但中核建并没有核电站业主身份,无法投资控股核电站项目。

有业内人士曾对界面新闻表示,国资委主导中核集团和中核建合并的原因,一是出于央企重组战略,二是对中核建盈利能力的考量。

2016-2018年,中国的核电审批进入了停滞阶段,未有新项目通过审批。这对中核建的业绩增长带来很大压力。

对于原中核集团而言,与中核建合并,它将形成核电开发建设一体化的模式,产业链更为完整,从而增强其核工业实力。

2018年10月24日和11月1日,中核集团和中核建分别审议通过了相关吸收合并方案。

2019年2月13日,中国核建(601611.SH)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中核建已于2019年2月12日与中核集团签订吸收合并协议,中核集团吸收中核建而继续存在;中核建解散并注销,其全部资产、负债、业务、合同、资质及其他一切权利和义务由中核集团承继和承接。

吸收合并完成后,中核集团将直接持有上市公司中国核建的61.78%股份,成为其实际控制人。中核建所有下属子公司、企业或其他法人的股东或出资人,将均变更为中核集团或其下属公司,其中也包括中核建另一家上市公司中国核能科技(00611.HK)。

1+1>2

余剑锋在五周年新闻发布会上称,中核集团央企最快速度完成“两核”重组整合融合,按照“小总部、大产业”总体思路,建立起“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产业组织体系。

从营收和利润数据上看,在合并中核建后的五年内,新中核集团的实力确实得到了增强。

2022年,中核集团获得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2627亿元和254亿元,较整合前两个集团的总和分别增长约72%和60%。

这也意味着,2018-2022年期间,中核集团营收年均增长14.46%,利润总额年均增长12.35%。

从2020年开始,中核集团连续四年成为世界五百强唯一的核工业企业,2023年最新排名第381

在核电规模上,截至2022年底,中核集团核电总装机容量3367.4万千瓦,占全国核电总装机容量41.78%,其中包括在运25台核电机组2375万千瓦,在建10台;核电机组发电量1858.1亿千瓦时,占全国核电机组发电量44.48%,发电量近五年年均增长11.28%。

同期,中广核集团旗下在运核电机组26台,装机容量2938万千瓦,为中国最大的核电企业。

重组完成后,中核集团拥有了更完整的核产业链,目前形成了八大产业,包括天然铀、核燃料、先进核能利用、核技术应用、工程建设、核环保、装备制造和金融投资。

2022年,中核集团八家上市公司对集团收入贡献为78.15%,利润贡献达81.36%。其中,中国核电(601985.SH)和中国核建(601611.SH)分别录得净利润90.1亿元和17.5亿元。

中国核建原隶属于中核建,中国核电为中核集团唯一核电运营平台。

2018年以来,中国核建净利润同比增速不大,但一直保持增势;中国核电自2019年起净利则出现大幅增长。

2022年,中国核建完成营收991.38亿元,同比增长18.42%;归母净利润17.55亿元,同比增长14.48%,这一净利较2018年增长了八成多。

中国核建去年新签合同1390.47亿元,同比增长12%;年末合同储备2592.28亿元,同比增长17.02%。这几项经营指标均创了历史新高。

同期,中国核电营收和利润也创下历史新高。该公司去年营收712.86亿元,同比增长13.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0.1亿元, 同比增加9.66%

中国广核(003816.SZ)是另一核电龙头中国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旗下核能发电的唯一平台,于2019年8月上市。近年,中国广核净利润也稳步增加,但增速不及中国核电和中国核建。

数据来源:各公司年报 制图:戴晶晶

除了“两核”重组带来的效应外,中核集团实现上述业绩还与核电审批开闸有关。

2011年日本发生福岛核事故后,中国政府一度暂停了新增核电项目审批,直到2012年12月才核准江苏田湾核电二期工程。此后两年多,再无新项目获批。

2015年,中国重新放开核电审批,当年共核准八台核电机组,之后再次进入停滞期,2016-2018年未有新项目通过审批。

2019年,中国核电审批再次重启,2019-2022年分别核准核电机组4台、4台、5台和10台。

余剑锋介绍,目前中核集团控股在运核电机组25台,装机2375万千瓦;核准机组15台,装机1625万千瓦。根据中国核电的年报,这分别较2018年中核集团的在运和核准在建机组多了4台和11台。

虽然中核集团和中核建主要业务处于产业链不同位置,但两者重组仍存在同业竞争问题。2019年2月12日双方签署的《收购报告书》提及,中国核建与中核集团下属公司在工程建设、工程勘察及设计领域存在一定业务重合。

具体来看,与中国核建存在业务重合的公司包括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河南中核五院研究设计有限公司、中核新能核工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和成都海光核电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

中国核建表示,该公司将与大股东综合运用委托管理、 资产重组、股权置换、业务调整等多种方式,稳妥推进相关业务整合以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并保证于收购完成后五年内彻底解决上述同业竞争情况。

界面新闻尚未查询到双方同业竞争的具体解决方案和进展情况。

布局新能源

过去五年,重组后的新中核集团除了增加核电机组外,还有一个重大的转变,即开始大力发展风光等新能源。这应是为了应对核电核准的不确定性。

2022年,中核集团非核清洁能源发电量为335亿千瓦时,比2018年的99亿千瓦时增长了近3倍。

2018年-2022年,中核集团的风电装机容量从111万千瓦增长至545万千瓦,年均增速达到48.86%;光伏装机容量从62万千瓦增长到1374万千瓦,年均增速达到169.7%。

不过,中核集团的新能源规模与中广核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截至今年5月,中广核国内新能源控股在运装机已达约3515万千瓦,海外新能源控股在运装机约1200万千瓦。

中国核电在2020年底完成对中核汇能的收购后,成为中核集团旗下新能源产业平台。

据中国核电年报,其2022年新能源发电量140.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66%,占公司累计商运发电量的约7%。2021年,该公司新能源发电量占比约5.2%。

从中国核电的营收结构来看,过去五年,新能源发电业务的营收数额也逐渐提高。

根据中国核电“十四五”的装机规划,该公司计划到2025末核电装机达到2600万千瓦,较2022年末增加8.7%;新能源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较2022年末增加139%。

图片来源:中国核电年报

今年6月,中国核电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中核汇能拟以3.19亿元的价格,收购三一重能(688349.SH)所持有的风电公司通道驰远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100%的股权。

中国核建的业务也涉及到新能源。该公司主营业务分为核电工程建设和工业与民用工程建设,后者主要包括房屋建筑、基础设施建设及新能源建设。中国核建在去年年报中称,新能源建设业务订单大幅增加。

中核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顾军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核集团正在往能源多元化方向发展,要加强新能源的配套发展。

中核集团的数据显示,重组后还增加了科研投入资金。2022年研发投入246.4亿元,为重组前的4.3倍,年均增速为44.4%,是同期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速的3.7倍。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