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各大单品IP的持久性一直牵动着资本市场的神经。在2022年时,泡泡玛特的大单品DIMOO系列的收入出现明显放缓,仅增长1.9%;Molly系列的收入增速尚可,还有13.5%。但是,今年上半年Molly的增速仅有1.8%。DIMOO在低基数的基础上增长了21.3%。值得欣喜的是,泡泡玛特新进大单品SKULLPANDA在2022年火速崛起,一跃成为泡泡玛特的第一大单品,上半年收入增长14%。总体来看,泡泡玛特旧IP确实面临品牌老化的问题,但截止目前新IP的培育较为成功,可以顺利接棒。
海外收入方面,虽然泡泡玛特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动力,但基数仍然较小。上半年,泡泡玛特实现海外市场收入3.75亿元,占总收入的13.3%。海外业务实现的经营业绩为7800万元。海外和内地的营业利润率相差不大。另外,国外盲盒市场开发的较早,已经存在先行进入的企业。泡泡玛特想要搅动当地市场格局并不容易。
估值方面,Wind一致预期认为泡泡玛特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为10.15亿港元,当前市值对应市盈率估值为29倍,处于合理估值区间。但由于泡泡玛特IP的持续性,以及新IP的市场认可度存在不确定性。泡泡玛特估值继续提升会显得安全边际不足,未来泡泡玛特的股价上涨恐怕需要靠业绩逐步实现来推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