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凤凰网青岛
8月18日,由青岛市国资委控股的青岛东鼎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鼎产业集团”)成立。
今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高度重视地方债务风险,强调“一揽子化债方案”。而在李沧区组建东鼎产业集团,传递出青岛市政府债务化解正在落到实处的积极信号。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今年政府工作重点之一。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官网,青岛东鼎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已于8月18日注册成立,位于青岛市李沧区,注册资本100亿元,青岛市国资委全资持股,李蔚任法定代表人。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自有资金投资的资产管理服务,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等。
6月底,中融信托旗下一青岛政信产品曾被披露无法付息,彼时就有消息传出,成立东鼎产业集团的原因是为资金紧张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纾困。
东鼎产业集团的法人李蔚,曾任青岛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于今年6月转任青岛城投董事长,而集团董事刘丹的另一个身份是李沧区副区长,分管六家李沧区属国企。
东鼎产业集团的组建,是青岛出于多方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
从国家层面动向来看,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正在被提升到更加重要的高度。在今年7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重申化债重要性。
东鼎产业集团属青岛市直企业管理,市国资委代表市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要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支持东鼎集团组建和发展”,将成为青岛市最大的政府债务平滑纾困平台,为青岛市各区政府债务提供资金流动性和融资支持。
这也是政治局会议提出“一揽子化债方案”后首个成立的地方国资纾困平台,意味着青岛正在加紧努力,防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突破防风险底线,将地方政府债务化解真正落到实处。
其二,维护地区信用生态和融资环境稳定至关重要。年初城阳区共有产权人才房区级城投资金未到位,也引发了多家机构对青岛其他区市的担忧。
评级机构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团队表示,信用生态受损导致的融资环境恶化会加剧区域内城投平台融资困境、推升融资成本,不仅不利于隐性债务的化解,甚至有可能会造成恶性循环,最终引发区域系统性风险。
青岛市政府对解决区域内弱资质城投平台债务问题的重视,传达出青岛市的经济财政实力有能力妥善解决下辖个别区县级城投平台信用风险的信号,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缓解投资压力。
其三,官方表示东鼎产业集团的组建目的是“为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
于青岛而言,亟需盘活存量资源的传统主城区,是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的主战场。李沧区“白菜心”的区位优势、优质产业载体优势和扎实的发展基础,拥有主城区最广阔的发展空间,李沧区6家区属国企管理着大量写字楼和工业楼宇。

时下,李沧正致力用项目牵引活全盘。而辖区内国企作为承载着重大基建和战略产业投资项目的顶梁柱,创新发展思路、拓宽合作领域弥足重要。
围绕构筑“3+2+4”现代产业体系,李沧区属国有资本重点布局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现代金融业及“四新”经济产业,国企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在国企骨干的推动和助力下,一批前沿引领的园区和企业渐成声势,全面激发经济转型新动能。
李沧区是青岛地方债务比较多的区,东鼎产业集团注册信息中有诸多李沧元素,将为有效化解李沧债务风险提供支持。
从短期来看,主流化债模式或仍是债务置换和展期,可以有效化解存量压力和短周期偿付困难。但从长期来看,确保地方债务还本付息,还需通过加快城投平台转型,结合自身优势以及地方产业资源禀赋,地方盘活资产化债实现实质偿还。
期待在东鼎产业发展集团的统一运作下,打破类似债务置换之类的传统操作方式,青岛各区市的债务问题可以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另外,各区市也需要谨慎研判“举债发展”的思路能否为自身带来预期的收益。
来源:凤凰网青岛
原标题:化债李沧,青岛出手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