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两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间十年来最严重的外交危机已经波及整个西方世界

与苏联的克格勃比拼渗透与反渗透,与擅长摆放炸弹的北爱尔兰共和军斗智斗勇,在伦敦连环爆炸案后顶住压力展开调查——“M夫人”33年的情报生涯里,她见过的大世面太多。

受到制裁的七名寡头中包括俄铝业大亨Oleg Deripaska,他同时也是普京的密友。国会议员Suleiman Kerimov也在受制裁之列,其家族控制着俄罗斯最大的黄金生产企业 Polyus。

俄罗斯驻联合国大使警告称:“我们已经告诉英国同行,你们正在玩火,你们会后悔的。”

英国政府发言人指出,科学检测“仅仅是情报工作的一部分”,仍“认为俄罗斯需为此次无耻且鲁莽的行动负责”。俄罗斯总统发言人佩斯科夫则反驳称,检测结果说明英国需要为其“疯狂的指控”向俄罗斯道歉。

英国国防大臣威廉姆森说,普京的行为“充满恶意”。

俄罗斯要求英国解释为何拒绝让俄罗斯领事合法探望中毒的俄公民​。此外,俄罗斯要求英国提供有关解毒剂的详细信息,包括为什么赶到事发现场的英国医生手中恰好有这种解毒剂。

俄方将澳大利亚、阿尔巴尼亚、德国、丹麦、爱尔兰、西班牙、意大利、加拿大、拉脱维亚、立陶宛、马其顿、摩尔多瓦、荷兰、挪威、波兰、罗马尼亚、乌克兰、芬兰、法国、克罗地亚、捷克、瑞典和爱沙尼亚的部分驻俄外交人员列为“不受欢迎的人”。

在俄罗斯行动前,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刚刚警告称俄美关系“正向冷战的状况恶化”。“冷战期间还有确保局势不会失控的沟通与管控机制,但这些机制已经被废弃了。”

官方声明并未提及神经毒剂对尤利娅造成的长期损害。此前斯克里帕尔的侄女表示,父女二人生还的几率只有1%,就算生还,两人都将成为“残疾人”。

在之前调查的其他几个地点,警方也发现了神经毒剂的痕迹,但浓度不像在斯克里帕尔自家门口的那么高。

驱逐令实际影响有限,反制措施也势在必行。俄罗斯驻美大使馆已经在推特上发起了投票:你说我们应该关掉美国的哪个领事馆?

俄罗斯媒体报道称,俄罗斯有文件可证明美国曾开发“诺维乔克”毒剂,早在1998年,俄罗斯专家就在美国国家标准局光谱资料库发现有关致命有机磷物质的资料。

包括英国、美国在内,至少22个国家驱逐了一百多名俄外交人员。

“他们在英国,年复一年地创造着房价的纪录,被定制版的迈巴赫接送,在哈罗德购物中心购物,在只有他们能负担得起的餐馆用餐。”

“如果你想最大限度地发挥(驱逐的)影响力,那么你就应该选择你认为对你的国家最了解的人下手。”

2006年,当俄罗斯前情报人员利特维年科中毒身亡后,“冷战再现”的标题同样出现在英国报纸上。为什么总是英国?为什么那么多俄罗斯流亡人士、寡头、前特工扎堆英国?

北约秘书长说,北约没有理由怀疑英国政府的认定及评估,尤其因为俄罗斯先前多有不计后果作法的先例,但“孤立俄罗斯不是办法”。

强硬的回应、包括驱逐同等数量的外交官,可以向俄罗斯的选民们显示,普京是一个强大的领导人,而俄罗斯是一个被“西方敌人”包围起来的国家,这些“敌人”想要攻击俄罗斯、削弱俄罗斯。

俄罗斯外交部还将收回允许英国在圣彼得堡开设领馆的许可,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也将关闭。俄外交部还警告称,保留采取其他回应措施的权利,以防英国再对俄罗斯做出不友好举动。

俄罗斯驻英国大使回应称,英国只是想转移对脱欧问题的注意力。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早前宣布对23位俄罗斯外交官下达驱逐令、禁止两国高级官员互访、皇室成员及内阁大臣将不会出席俄罗斯2018世界杯等。这是自冷战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驱逐行动,特蕾莎·梅甚至用“卑鄙而无耻”来形容俄罗斯。

一旦发现被暴露在此类毒剂中,路人应立刻脱下衣物,清洗眼睛和皮肤表面,有必要时还需吸氧。

对于即将在本周日迎来大选的俄罗斯和身陷脱欧泥潭的英国来说,这次外交危机都将带来地震效应。

英国政府还将公布其它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作为对近日发生的俄罗斯前间谍被毒案的回应。

卫生局建议包括:清洗衣服;把不能洗涤的衣物封装在塑料袋里,等待卫生局进一步建议;用纸巾擦拭手机等个人物品;珠宝、眼镜一类物品用温水和洗涤剂手洗,继而用冷水冲洗;清洗衣物后用肥皂仔细洗手。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军方已经派遣大约170名军人到事发地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市。他们是化学、生物或核武器专业人员。

英国首相梅确认,“政府有可能评估派遣要员出席俄罗斯世界杯是否合适”。

英国媒体报道说,斯克里帕尔案可能被视为在警告俄罗斯特工:与MI6和CIA合作是要付出代价的。俄罗斯驻英大使馆在一份声明中说,“另一场反俄运动脚本已经写好,这是在妖魔化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