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广角
【深度】存款增速创近40年新低 商业银行拿什么来“拯救”?

银行存款争夺战的背后是一组令人忧心的数据,目前各项存款余额的同比增速已经降至197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结构性存款正成为银行揽存的主力,而现行异乎寻常的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也亟待回归正常。

【专访】高盛/高华宋宇:中国经济“大国效应”越来越明显

高盛/高华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宋宇接受界面新闻独家专访时表示,预计中国经济今年增长6.6%,稍高于政府目标,且上行风险可能大于下行风险。他强调,不担心经济会出现特别大的下滑。

【专访】余淼杰:贸易摩擦并不代表中美经贸关系出现转折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余淼杰指出,中美经贸关系的主题是“互补”,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并不意味着中美经济竞争性加强而互补性下降。

【深度】融资不平衡恶化 或进一步拉大区域差距

社会融资规模既是区域经济失衡的结果,也是区域经济失衡的原因。

【深度】弱者恒弱:西北城市如何在人才争夺战中突围?

西北的人才荒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长时间很难破解。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妨从发展个别特色产业入手,打造优势品牌,吸引人才。

【深度】武汉“抢人”周年记:留下来了,要做什么?

一个城市的经济活力、产业发展和创业氛围才是决定人才去留的最关键因素。要想吸引和留住人才,各个城市需要形成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否则,吸引的可能未必是迫切期望的人才。

【深度】南京和杭州,你会选择谁?

杭州的优势在于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充满活力。南京产业综合性虽强,但是缺乏领军企业,要建设创新名城,只依靠片面的物质激励“硬通货”,很难说能得以持续。

【深度】旅客发送量下降 40年春运面临历史性转折

2010年以来春运旅客发送量首次出现下降,除了受到私家车快速增长的影响,这也是人口流动下降的自然结果。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国资改革引领国企改革势态正在到来

没有国资改革的成功,便不可能有国企改革的成功,而国资改革常常处于基础与决定性地位。现在直指国资改革,从改革逻辑上理顺了。

【深度】固定资产投资“异动”之谜

随着统计改革的推进和统计监管的加强,未来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仍会出现背离或异动。就2018年而言,参考试点经验,投资规模将会缩水,这可能在1-2月数据发布时就会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