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好莱坞合家欢电影,《花木兰》其实还算及格,只是对中国观众来说,这还远远不够。
谁也没想到,《花木兰》海内外口碑“温差”会如此之大,而国内口碑的滑铁卢还来得有些凶猛。
在如何同时满足多市场观影需求的问题上,将不止《花木兰》一部作品“入坑”。
究竟为何《花木兰》只有4.7分?
花木兰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国际大片在院网融合趋势下面临的是全球发行挑战。
疫情令迪士尼等好莱坞大型电影公司已多次推迟电影上映时间,在四次推迟《花木兰》上映时间之后,迪士尼终于厌倦了等待。
制作成本2亿美元的迪士尼大片转投流媒体平台,这一突破性举动背后,或许是好莱坞发行政策的改变。
《花木兰》转网的更多意义是,用单片爆款为Disney+高价“打广告”。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摆在眼前:国内影视行业的遭遇,正在全球影视行业重演。
经过百年的发展,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影视创作正在向平权化发展,但真正的平等,其实还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