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债基、银行固收类理财的投资者而言,今年产品持有的体验并不算好。
当上市公司三季报和基金三季报均落下帷幕,基金业的整体变化也正式定格。
银行理财已经进入理财子公司时代。
“我这篇想写的是,投资工作中令人感到沮丧和艰难的一部分——市场上总会出现一些不理解的情况或东西,但为了优化投资,投资人需要去理解,更严峻的情况是,必须去理解。”
如今1400元的茅台重现江湖,又有人开始怯怯地问:现在到了抄底的时候吗?
部分中小行受益区位优势与政策红利,同时受房地产业务拖累相对较小,业绩增长更为亮眼。
几只业绩亮眼的基金并不能完全体现整体水平。
保持投资才是出路。
2022年新发行的混合型基金产品中,自基金成立日至今,有近2成的产品跑输业绩比较基准。
兜兜转转间,基金江湖群雄逐鹿、此消彼长,身在其中,唯有业绩说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