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对谈
松禾资本吴磊:靠投资人攒出来的项目,很难在产业里有竞争优势

对项目跟行业未来趋势的判断是投资人安身立命的基础。

经纬创投万浩基:十年后,中国将是电动车销量占比最高的国家 | REAL大会

万浩基觉得,在中国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没有大规模建设好前,同时一般人通常只会买一辆车的情况下,增程式技术路线绝对走得通,也可能会是电动汽车最好卖的一条路。

九合创投王啸:创投圈内卷严重,但仍有机会做好投资

未来5年对九合创投很关键,决定着这家公司能否登上一个更大的舞台。

嘉御基金卫哲:在新消费赛道里,没有回头客就是割韭菜的项目

“我们会给复购率很高的估值基础,而不是简单的看营业额和利润,没有回头客就是割韭菜的项目,割投资者韭菜,割消费者韭菜。你先割了消费者的韭菜,最后一定成为割投资人的镰刀。”

澳银资本熊钢:投资机构规模小于10亿元很难生存,做好业绩才能胜出

“成熟的投资者真正关注的是IRR(内部回报率)、DPI(现金回报率)和MOIC(回报倍数)这三个指标的平衡。”

明势资本黄明明:理想汽车的股票能持有多久就多久,至少10年以上

在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明明看来,智能出行赛道是全球范围内未来10-20年最大的结构性机会,美国已经有了特斯拉,中国一定会跑出自己的公司。

华映资本季薇:“生存”最重要,若不是业内优异选手将很难胜出

“之前的‘生存’就真的是能不能融到钱、投得出企业,现在的‘生存’是如何在自己的赛道里成为最优异的选手。”

近90%公司亏损,泡沫破裂期将至:对于AI,投资人的耐心还剩多少

AI行业已经历全民热炒的过度期望期,即将进入备受打击的过度失望期。对于AI创业者来说,除了要把握住当下的行业刚需之外,对未来AI能够实现赋能的行业也要有所预判。

消费升级浪潮下华映资本的新变化:消费和技术领域投资不断加大

在过去一年间,华映资本投资了20余个项目,节奏依然保持稳定,但结构却发生了变化。

专访晨兴资本程宇:真正的寒冬还没有到来

曾经那些所谓风口,比如团购、共享经济之类,到最后绝大多数都凋零了,没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