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痛惜战乱动荡年代对文化传统和文物造成的破坏,愈发重视当下的文物保护和传承,这是好事。然而同样值得警惕的是,因保护文物的热切之心或其他民族主义情绪煽动起的文化本土主义心态。
林子人 · 01/16 12:00
暹罗改名泰国,在当时的中国引起震撼,一时间议论纷纷。当时的很多人都认为,这是日本侵略阴谋怂恿下,泰国政府主导的一次民族主义运动。
葛兆光 · 10/30 13:00
如何让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化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声音?历史上作为多元族群存在的中国,如何重新审视自己源自多元民族的遗产并产生出一种崭新的基于多元文化主义立场的民族主义?这样的追问也许永远不会过时。
朱天元 · 06/27 15:00
面对因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持久的经济不景气和全球化退潮,人们面临的族群矛盾和纷争,似乎比叶礼庭二十多年前展开民族主义之旅时有增无减。
苏琦 · 11/09 13:30
为何近代中国在建国立国的道路上选择了含义较为狭隘的民族国家形式,其中日本的影响尽管重大,却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10/25 16:2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