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霍金逝世一周年】霍金:想象未来

霍金到底如何看待人类的未来?是黑暗一片危机丛生,还是欣欣向荣机遇繁多?

没有署名,不受重视:科学史上的女性身影大都藏在脚注里

在一项新研究中,研究者揭示了一项事实:遗传学领域有很多女性科学家做出过重要贡献,但她们却并没有被重视。

永远好奇,永远乐观:为期500年的科学实验

2014年,微生物学家开始了这场为期500年的实验。

破解人类大脑的奥秘 纪录片《打开思想的大门》普及脑科学

中国观众可在9月12日和13日的上海电视纪实、北京电视纪实、湖南金鹰和广东电视一套,以及爱奇艺视频观看影片。

首次创建自然界中本不存在的简约生命:中国人造酵母诞生记

覃重军团队领先一步,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自然界中本不存在的简约生命——仅含单条染色体的酵母真核细胞。“该成果让世界了解到生命形式可以通过人工改造化繁为简,也意味着自然生命的界限可以被人为打破,甚至可以人工创造全新的自然界不存在的生命。”

为何“天才”的光环总是笼罩在男性的头顶?从霍金说起

很多男性科学家被世人称为“天才”,霍金正是其中之一。但是,人们却很少用天才来形容女性科学家。

提出相对论后他觉得自己“韶华已逝”:私人信件展现爱因斯坦的骄傲与恐惧

爱因斯坦在与妹妹玛雅的通信中说出了真心话,这位赫赫有名的科学家也为自己的名气以及“年老不中用”的大脑发愁。

被科学殖民、被商业裹挟:文科衰落的历史与现实

在今天的中国甚至全世界,关乎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不再需要文科生去思考和解决,文科沦为太平光景下的小小点缀。

专家变成“砖家”后 科学和社会如何对话?

我们今天更需要互动型专家,以调节社会和科技之间的沟通,但这也需要长期的训练与投入才能达成。

是基因还是文化?人类关于数字的概念从何而来

我们关于数字的感觉从何而来?是天生的神经能力,还是我们文化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