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
5月财政收支双双走弱,凸显稳增长必要性上升

5月,财政支出同比仅增长1.5%,增速比4月放缓5.2个百分点。

低基数导致1-4月财政收入大增,但地方卖地收入仍降约两成

导致今年前4个月特别是4月财政收入大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低基数,去年4月正是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开启之际。

一季度财政收入呈回稳向上态势,非税收入增速放缓

截至一季度末,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全年计划的28.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全年计划的24.7%。

一季度中国经济复苏超预期,但仍存在一定的结构不均衡 | 宏观晚6点

国家统计局回应“通缩担忧”,中国持有美国国债金额连续7个月下降……以下是界面新闻整理的4月18日宏观要闻、机构观点和财经数据。

1-2月财政收入同比略有下降,重点支出力度不减

对于1-2月财政收入的下滑,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称,主要是2021年末缓税收入在去年初入库,抬高了基数。

罗志恒:宏观税负不宜再降,建议拓展消费税、资源税、环保税征收空间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一个大国需要有一定的宏观税负水平来保障宏观调控能力。

2023年预算报告的四大看点 | 两会·最关注

在地方财政吃紧的趋势下,财政扩张更依赖中央财政加杠杆。

2023年赤字率提高至3%,减税降费从追求规模转向效率|两会·最关注

分析师认为,今年中国政府对财政工作的要求是,既要加力提效稳增长,又要防范化解风险,使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可持续。

2022年27省财政自给率下滑,今年情况会怎么样?

今年有24个省份的财政自给率可能较上年提高,增长幅度大多在1-6个百分点。

财政部长刘昆详解2023年财政政策如何“加力提效”

加力的方向主要是三个方面,包括财政支出强度、专项债投资拉动、推动财力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