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汕头、宝鸡、自贡,非遗让更多人涌入小城找年味

非遗旅行在2025年春节期间的集中爆发是长期势能积累的结果,非遗是官方意志、大众情绪和文艺创作共同关注的焦点,又是文旅升级体验中的新内容。

威海,怎么就成了北京中产的“后花园”?

卖咖啡,开民宿,“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哪吒2》票房破100亿,能否缓解文旅IP的“焦虑” ?

如何利用好中国本土文化IP,讲出精彩故事,实现引流与变现的有利示范。

“花房”踩雷后,宋城演艺又开始焦虑了

尽管当下宋城演艺逐步走出了“花房”困境,新一轮的焦虑与难题却依旧在“督促”着宋城演艺跑起来。

新生代流量撬动小城

顺势打造网红城市。

5年亏损10亿,不良资产“拖累”桂林旅游

“亚洲第一洞”为何卖不动?

2025年,酒店还能怎么卷?

各大酒店品牌面临的竞争愈加激烈,不仅是传统的品牌竞争和服务质量比拼,各种令人目瞪口呆的“新花样”层出不穷。

地方国资酒店“拐点”时刻

品牌打造如何告别“漫漫长夜”。

这个春节,国内中小景区的生意如何?

当一个景区没有新鲜的游玩体验、没有引发情绪共鸣的表演、没有足够吸引人的新景色,大众凭什么去消费,你不崩盘谁崩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