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
体育纪录片,到底是拍给谁看的?

老白男运动,靠纪录片来救?

【专访】从《黑箱》到《裸泳》,治愈伊藤诗织的是行动而非时间

《裸泳》并非是“迎接新生”的童话故事,更像是一个人学着如何在游泳时呼吸,而生活总是好一点又坏一点。

谋篇布局2024,爱腾优芒B再燃纪录片战火

你拥我挤,市场又一次热闹了起来。

动物学家珍·古道尔纪录片上线:“我从来没有真正地迷失过方向”

古道尔博士酷爱自然,也目睹了人类破坏环境所造成的危险、不公、物欲、种族屠杀。她提出自己对这些危险的独到见解,并高度赞扬了为地球新生而奋斗的人们。这些人就是她所说的“希望的理由”。

桌面电影,激起纪录片市场的新水花

在“理工男”的硬核研究里,年轻人找到了焦虑的解药。

公共叙事退潮了吗?私人故事向哪里去?来自FIRST影展的疑问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青年影展,FIRST的入围片单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华语青年电影人们的创作生态:他们在关心什么?是冒犯还是固守?他们的困顿于何处?

一个“脉冲型网红”的漫长穿越

花总至今都很喜欢称自己为Blogger。对于第一代互联网人来说,博客让他们得以拥有自己的内容输出专栏,而记忆中的那个互联网时代,也有一种令人怀念的古典的江湖气质。

批评韩炳哲:如果说他喜欢讨论政治症状,那么他本身就是一种症状

“韩炳哲热” 说明了怎样的社会趋势?他的作品又是否能够如实地诠释当下?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汪民安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吴琼就此展开讨论。

【专访】《梅的白天和黑夜》导演罗冬:老年女性,也摩登也寂寞

梅在寻找家,也在不断地搬家,她的约会地图串联起了上海老年人的情感坐标。由梅的一次次不成功的约会,影片展现了老年人约会中的互相试探,以及那些富有趣味的瞬间。

要拍什么?钱从哪来?北影节青年电影人探讨创作难题

相较于院线剧情类影片,国内纪录片导演普遍面临更大的投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