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速递
12月制造业PMI延续较强动能,新出口订单指数“两连升”

12月,中国制造业PMI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至50.1%,但仍连续三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水平。

【专访】王小鲁:政府应严格执法守法,企业应稳健经营争取平稳过冬 | 2024民企大调研⑭

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理事王小鲁表示,即便在看似充满机会的领域,企业也应保持谨慎,深入调研,分析数据,理性判断形势和发展趋势,再做出投资决策。

专项债改革六大看点:使用范围扩大、发行进度加快

专家认为,新规表明专项债正在逐步与一般债并轨,成为地方政府筹集资金、支持公益性项目的重要金融工具。

11月工业利润降幅收窄至7.3%,当月营业收入由降转增

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5%,上月为下降0.2%,增速连续两个月回升。

向国际惯例靠拢,我国城镇居民自有住房GDP采用市场租金法核算

从成本法核算转向市场租金法核算,可以更准确地衡量居民自有住房对经济的贡献。也有助于完善我国住房租赁市场,促进租房市场的健康发展。

国务院改革专项债:用作资本金范围扩大,11地可自审自发

用作资本金扩围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新基建”和城市更新(旧改、棚改、城中村改造)两大方面。

国资委部署明年重点任务,“拓市增收”排在首位

在部署2025年主要任务时,国资委首先提到,加大拓市增收、降本节支力度,切实改善经营性现金流。

十大首席经济学家看2025年:以改革促复苏 | 界面预言家①

接受界面新闻采访的十位首席经济学家认为,2025年中国GDP有望实现4.7%左右的增长。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怎么做,财政部透露五大措施

包括提高财政赤字率,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大力优化支出结构,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

杨伟民:长期以来我们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重视不够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表示,居民消费不足,不仅是当前的突出问题,也是近20年来我国发展在需求侧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