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和二战都是巨舰大炮的时代,军火设计者拼命在火炮的重量、口径、射程上堆数据,以期获得最佳杀伤力,难以想象当年的士兵在面对这些个巨炮时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
James Elphick · 09/13 15:15
二战期间,普通步兵需要25000发子弹来杀死一名敌方作战人员。听起来很多吗?那就算算现代的数据。在阿富汗,步兵想要干掉一名塔利班武装人员平均要用掉25万发子弹。而一名训练有素的狙击手呢?只要1.3发。
Sam Bocetta · 09/11 12:24
希腊南部各个撤退点就像是另一个敦刻尔克,海滩上乱七八糟地堆放着大批的车辆和辎重装备。其实,此时墨索里尼已经完全失去了价值,已经被扫到了历史舞台的边角,希特勒对他的友谊,还真是超越了功利的层面。
新华每日电讯 · 09/08 11:41
在法国商业电影网站Allocine满分5星的评分中,专业媒体和普通观众都给《敦刻尔克》打出了4.1分的高分,这在“影评精英化”的法国已属难得。《费加罗报》、《新观察家》、《巴黎人报》更是给出满分。
董铭 · 09/08 11:05
中国劳工在艰苦的环境下被要求每天工作12小时,受尽折磨。直到战争结束后,他们中还有一些人留在法国,清理战争遗留的炸弹等残骸。
环球时报 · 09/05 12:49
在各国都拼命追求最新坦克的今天,英国陆军还在给自家老坦克换涂装,升级各种零部件来希望能延长寿命,这到底是穷还是另有打算呢?
David Axe · 09/04 15:12
二战期间英美在德国境内投掷了约150万吨炸弹,60万人因此丧生。这些炸弹中有15%未爆炸,由于战后急于重建,部分炸弹直接被掩埋地下,深度达6米。
界面天下 · 09/04 14:25
日军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但他们低估了中国步兵的创造力和决心,中国军人用利用碎石构建起了陷阱和伏击的迷宫。
Kevin Knodell · 09/04 11:33
因为说过的错话太多,不少日本网友将其整理成集。在互联网上能找到不少麻生太郎的“大嘴语录”,包括制作精良的永久保存版以及加入最新言论的扩充版。
刘秀玲 · 08/31 09:4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