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微史记
带你微醺于商业故事里。
03:37
03:57
02:25
02:11
编导:王星隐 运营编辑:石雨欣 主播:Whisky 编辑:龙雪晴 、郝奕桦
央行将自2025年1月起调整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重要变化是将居民活期存款和电子支付工具中的“活钱”转移到M1中,M1将更全面反映企业与居民的活力。这一调整与国际标准接轨,有助于提升统计的科学性。数据调整后,M1余额将从63万亿扩大至105万亿,同比增速将由-6.1%回升至-2.3%,数据降幅显著缩小。同时,M1与M2之间的剪刀差也会进一步缩小。这一重大调整还将带来哪些影响?
05:03
1月13日,央行宣布将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上调至1.75,这是近年内第三次上调,意在提升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能力,助力人民币汇率稳定。然而,美元指数强势上涨对冲政策利好,非美货币普遍承压。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开年,这一举措能否成为稳汇率的关键一招?
03:43
流感季强势来袭,甲型流感 H1N1 毒株来势汹汹,预计 2025 年 1 月中旬将达发病高峰。而大众对市面抗流感仿制药的选择愈发迷茫。首先要厘清,仿制药绝非非法的 “盗版”,它在全球医药领域广泛存在且合法合规。大量国家使用仿制药作为全球民众用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面对进口原研药与国产仿制药抉择,若追求极致品质且经济宽裕,原研药自是首选;若着眼性价比,经药监局一致性认证的仿制药完全能满足需求。仿制药与原研药的区别是什么?未来还能否安心使用仿制药?
01:53
刚刚,央行宣布阶段性暂停公开市场买入国债,引发市场热议。这一举措意在稳定国债收益率,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从央行设定的2.5%-3%区间大幅跌至1.58%。债收益率过低会扩大中美利差,导致资本外流和汇率承压,同时也影响市场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央行自去年首次公布国债买卖以来,通过公开市场已买入9000亿国债,逆回购方式累计操作2.7万亿。本次暂停为阶段性安排,未来是否重启将视市场情况而定。这释放了什么信号,对经济和市场影响几何?
02:22
2025年首个交易日,A股震荡调整,沪指暂别3300点,全市场个股普跌引发关注。市场情绪受政策预期延迟、美股看空预测等因素影响,但经济基本面支撑和长期利好逻辑仍在。随着政策逐步落地、信心修复加强,股市何时迎来“止跌回稳”的转折点?
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