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裁撤非处方药业务 施贵宝中国继续转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裁撤非处方药业务 施贵宝中国继续转型

半年内施贵宝中国第三次裁撤旗下业务部门,其大刀阔斧的“瘦身”行为背后是外资药企近年来整体在中国市场的加快转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半年之内,施贵宝中国第三次裁撤旗下业务部门,这次要说再见的是非处方药。

12月6日,美国制药巨头百时美施贵宝宣布停止在中国对非处方药(下称OTC)产品的市场主动推广。

据行业媒体赛柏蓝报道,此次施贵宝停止OTC业务将涉及中国OTC团队共计150人左右的裁员计划。OTC事业部总监周俊已经在一个月前以“个人发展”理由离职,因此本次裁员涉及的最高职位是南北两个大区经理。裁撤人员工资将发到2月底,公司会议上同时公布了“N(工作年限)+1(通知解散金)+2(提前签署奖励)*月平均收入”的赔偿方案。

OTC业务近年来增长缓慢,在施贵宝聚焦创新药物、加快转型的背景下,该业务被放弃也并不令人意外。

作为国内第一家建立OTC专业营销队伍的制药企业,施贵宝经历了外企在中国市场的黄金十年,但近年来OTC业务增长缓慢。2014年7月,时任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是OTC业务部高级总监周俊接受媒体专访时曾表示,大概十年前,外资企业是OTC领导者,今天许多本地的品牌发展起来了,这是OTC行业必然的发展过程。如今施贵宝旗下施尔康、百服宁等产品都是20年左右的老产品,其寿命已经进入了尾声。

此次裁撤OTC部门的原因,施贵宝称,主要在于进行业务转型,和更好地聚焦生物药和创新药。公司公告称,“施贵宝在中国正在逐渐转型成为一家领先的特药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通过不断提供创新药物来满足中国患者在疾病治疗领域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特别是在肝炎、肿瘤、免疫肿瘤等领域。”

外资药企在中国的裁员新闻虽然一直不断,但裁员关键词已从前两年的“合规”转变为近期以来的“转型”。

就施贵宝中国而言,今年以来公司明显加快了转型和瘦身的速度。2月剥离HIV药物研发线、3月放弃糖尿病市场、8月初裁撤肿瘤事业部泰素产品组、8月末舍弃整个心血管事业部。此次放弃OTC业务已是施贵宝中国近半年内第三次业务裁撤。据行业媒体医药代表称,此次裁员后,施贵宝中国将仅剩病毒和肿瘤两个业务部门。

施贵宝大刀阔斧的“瘦身”行为,也是外资药企近年来整体在中国市场加快转型这一趋势的缩影。在行业整体增速放缓、政府严控药价、中国本土药企竞相发力的背景下,剥离、出售、裁撤边缘业务已经成为了外资药企在中国的普遍行为。今年2月,拜耳将旗下包括“白加黑”在内的5种品牌药的中国区商业运作权交予上海医药;7月,葛兰素史克剥离了中国区的泌尿产品相关生产和供应业务,也是在7月,默克对外证实将裁员,以便加快向生物制药领域的转型。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裁撤非处方药业务 施贵宝中国继续转型

半年内施贵宝中国第三次裁撤旗下业务部门,其大刀阔斧的“瘦身”行为背后是外资药企近年来整体在中国市场的加快转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半年之内,施贵宝中国第三次裁撤旗下业务部门,这次要说再见的是非处方药。

12月6日,美国制药巨头百时美施贵宝宣布停止在中国对非处方药(下称OTC)产品的市场主动推广。

据行业媒体赛柏蓝报道,此次施贵宝停止OTC业务将涉及中国OTC团队共计150人左右的裁员计划。OTC事业部总监周俊已经在一个月前以“个人发展”理由离职,因此本次裁员涉及的最高职位是南北两个大区经理。裁撤人员工资将发到2月底,公司会议上同时公布了“N(工作年限)+1(通知解散金)+2(提前签署奖励)*月平均收入”的赔偿方案。

OTC业务近年来增长缓慢,在施贵宝聚焦创新药物、加快转型的背景下,该业务被放弃也并不令人意外。

作为国内第一家建立OTC专业营销队伍的制药企业,施贵宝经历了外企在中国市场的黄金十年,但近年来OTC业务增长缓慢。2014年7月,时任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是OTC业务部高级总监周俊接受媒体专访时曾表示,大概十年前,外资企业是OTC领导者,今天许多本地的品牌发展起来了,这是OTC行业必然的发展过程。如今施贵宝旗下施尔康、百服宁等产品都是20年左右的老产品,其寿命已经进入了尾声。

此次裁撤OTC部门的原因,施贵宝称,主要在于进行业务转型,和更好地聚焦生物药和创新药。公司公告称,“施贵宝在中国正在逐渐转型成为一家领先的特药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通过不断提供创新药物来满足中国患者在疾病治疗领域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特别是在肝炎、肿瘤、免疫肿瘤等领域。”

外资药企在中国的裁员新闻虽然一直不断,但裁员关键词已从前两年的“合规”转变为近期以来的“转型”。

就施贵宝中国而言,今年以来公司明显加快了转型和瘦身的速度。2月剥离HIV药物研发线、3月放弃糖尿病市场、8月初裁撤肿瘤事业部泰素产品组、8月末舍弃整个心血管事业部。此次放弃OTC业务已是施贵宝中国近半年内第三次业务裁撤。据行业媒体医药代表称,此次裁员后,施贵宝中国将仅剩病毒和肿瘤两个业务部门。

施贵宝大刀阔斧的“瘦身”行为,也是外资药企近年来整体在中国市场加快转型这一趋势的缩影。在行业整体增速放缓、政府严控药价、中国本土药企竞相发力的背景下,剥离、出售、裁撤边缘业务已经成为了外资药企在中国的普遍行为。今年2月,拜耳将旗下包括“白加黑”在内的5种品牌药的中国区商业运作权交予上海医药;7月,葛兰素史克剥离了中国区的泌尿产品相关生产和供应业务,也是在7月,默克对外证实将裁员,以便加快向生物制药领域的转型。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