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碧桂园在超越万科的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碧桂园在超越万科的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突破三千亿大关后,碧桂园将和所有开发商一样面临调控政策趋紧下,中国楼市可能出现的阶段性困境。

图片来源:东方IC

今年火爆的楼市,让中国地产商的规模再次攀上高峰。继恒大和万科之后,碧桂园也迈入了三千亿房企阵营。

碧桂园在12月11日宣布,截至当日的合同销售额已突破3000亿元,同比增长143%;合同销售建筑面积为365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1%。在十强房企中,碧桂园不仅增长第一,而且均价最低,其合同销售均价为8210元/平方米,依旧是十强房企最低价的保持者。

在三年前以黑马之势进入千亿俱乐部后,碧桂园今年再次通过翻倍的业绩增长进入行业三甲。3000亿元规模,体现了这家民营房企的迅猛发展速度。

碧桂园在今年的强势表现,除前三季度异常火热的楼市基本面外,还有它们为达到新的高度在近两年的土地市场上疯狂拿地。2015年,其拿地支出达到560亿元,比年初计划的200亿元多出了一倍。今年这种势头则更凶猛,几乎做到了平均每天拿下一个项目。

今年前11月,碧桂园新增土地面积高达7104万平方米,不仅居所有房企之首,也创下了自身历年拿地金额和面积的新纪录。它们在全国125座城市共获取了348宗土地,平均每天拿地面积为21.5万平方米,相当于一个普通项目地块。

为添货补仓、保持高增长的业绩需要,碧桂园今年的拿地策略是在各线城市“火力全开”,开启了积极的攻城略地模式。在传统的主战场三四线城市依然并未放弃,无论金额还是面积,三四线比重依然较高。

同时为了改善利润率逐年下降的趋势,碧桂园从去年开始加强了在一线城市的拓展力度。这一策略在今年得以延续,一二线城市投资占比较去年明显上升,还首次进入了厦门、昆明、太原等二线城市。

由于今年一二线核心城市土地市场竞争激烈,地价节节攀升,小型房企几乎无力承担高昂的土地成本,优质土地资源不断向大型房企倾斜,碧桂园也抓住这种市场机遇通过并购择机进入一线城市核心区。

碧桂园在今年就分别进入了广州的天河、番禹,苏州的吴中等热点区域,同时还通过旗下子公司内部并不划线的竞争方式,进入到了深圳市场。

凶猛拿地之际,也让碧桂园今年的土地开支急剧上升。前11月其在土地市场的总投入已高达1357亿元,较去年同期翻了两倍。但好在碧桂园单项目土地成本控制不错,平均拿地成本仅1911元/平方米,仍处于同行较低水平。当然,这也与碧桂园所拿项目均远离热点城市核心地带,极少参与高价地竞争有关。

在今年拿地金额超过销售额的四成后,碧桂园这种激进作风一度让不少机构担忧其财务负担会增加。但好在其上半年售楼回款超过千亿,现金流净额也开始回正。同时在大规模拿地之际,碧桂园在资本市场也是动作频频。

除上半年借助国内宽松的融资环境发行一批较低成本的债券后,碧桂园近期又开始积极进行境外融资。12月7日,它们发行了一笔3.5亿美元(约合24.2亿元人民币)10年期的优先票据,票息为5.625%,这是碧桂园10年期美元优先票据发行的历史最低成本。9月21日,还曾发行一笔6.5亿美元(约合45亿元人民币)7年期的优先票据,当时的票面利率为4.75%。

随后在12月8日,碧桂园还与13家中外银行签订一笔相当于15亿美元(约合103.7亿元人民币)的港元及美元双币4年期俱乐部贷款协议,成本比发行的美元债还略低。

虽然相比前两年动辄10%以上的利率成本,碧桂园如今的境外债券成本有所下降,如果考虑到人民币汇率波动,美元走强,以美元计价的债务成本综合计算下来其实不低。当然这也与国内公司债开始收紧有关。

但对碧桂园而言,近期的大规模境外融资可以投入到海外项目。目前在马来西亚的森林城市正处于前期大规模投入阶段,碧桂园对这个填海项目的预计总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约合6879亿元人民币),资金需求量必然庞大。

多渠道融资后,碧桂园近年来的的融资成本也在逐年下降。截至今年6月底,其加权平均借贷成本为5.76%,比2015年底下降44个基点,相比一年前则下降了1.31个百分点。

在左手拿地,右手融资两不误之际,碧桂园今年能取得销售规模的突破,还得益于其一直以来几乎用到极致的全民营销策略。

由于碧桂园拿地成本较低,几乎所有项目都会采取高额返佣,大规模营销宣传,发动一切力量为其卖房的策略,这在森林城市的国内销售上体现的尤为突出。从年初至今,这个项目的宣传广告随处可见,而营销费用已超过10亿元,对单体项目来说,这绝对是巨额投入。

而在经过跨越式的一年发展后,接下来的碧桂园将和所有开发商一样,面临调控政策趋紧下中国楼市可能出现的阶段性困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碧桂园

4.4k
  • 碧桂园总裁莫斌:争取更多项目进入“白名单”
  • 碧桂园:现已委聘年利达律师事务所担任境外债务重组之主要法律顾问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碧桂园在超越万科的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突破三千亿大关后,碧桂园将和所有开发商一样面临调控政策趋紧下,中国楼市可能出现的阶段性困境。

图片来源:东方IC

今年火爆的楼市,让中国地产商的规模再次攀上高峰。继恒大和万科之后,碧桂园也迈入了三千亿房企阵营。

碧桂园在12月11日宣布,截至当日的合同销售额已突破3000亿元,同比增长143%;合同销售建筑面积为365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1%。在十强房企中,碧桂园不仅增长第一,而且均价最低,其合同销售均价为8210元/平方米,依旧是十强房企最低价的保持者。

在三年前以黑马之势进入千亿俱乐部后,碧桂园今年再次通过翻倍的业绩增长进入行业三甲。3000亿元规模,体现了这家民营房企的迅猛发展速度。

碧桂园在今年的强势表现,除前三季度异常火热的楼市基本面外,还有它们为达到新的高度在近两年的土地市场上疯狂拿地。2015年,其拿地支出达到560亿元,比年初计划的200亿元多出了一倍。今年这种势头则更凶猛,几乎做到了平均每天拿下一个项目。

今年前11月,碧桂园新增土地面积高达7104万平方米,不仅居所有房企之首,也创下了自身历年拿地金额和面积的新纪录。它们在全国125座城市共获取了348宗土地,平均每天拿地面积为21.5万平方米,相当于一个普通项目地块。

为添货补仓、保持高增长的业绩需要,碧桂园今年的拿地策略是在各线城市“火力全开”,开启了积极的攻城略地模式。在传统的主战场三四线城市依然并未放弃,无论金额还是面积,三四线比重依然较高。

同时为了改善利润率逐年下降的趋势,碧桂园从去年开始加强了在一线城市的拓展力度。这一策略在今年得以延续,一二线城市投资占比较去年明显上升,还首次进入了厦门、昆明、太原等二线城市。

由于今年一二线核心城市土地市场竞争激烈,地价节节攀升,小型房企几乎无力承担高昂的土地成本,优质土地资源不断向大型房企倾斜,碧桂园也抓住这种市场机遇通过并购择机进入一线城市核心区。

碧桂园在今年就分别进入了广州的天河、番禹,苏州的吴中等热点区域,同时还通过旗下子公司内部并不划线的竞争方式,进入到了深圳市场。

凶猛拿地之际,也让碧桂园今年的土地开支急剧上升。前11月其在土地市场的总投入已高达1357亿元,较去年同期翻了两倍。但好在碧桂园单项目土地成本控制不错,平均拿地成本仅1911元/平方米,仍处于同行较低水平。当然,这也与碧桂园所拿项目均远离热点城市核心地带,极少参与高价地竞争有关。

在今年拿地金额超过销售额的四成后,碧桂园这种激进作风一度让不少机构担忧其财务负担会增加。但好在其上半年售楼回款超过千亿,现金流净额也开始回正。同时在大规模拿地之际,碧桂园在资本市场也是动作频频。

除上半年借助国内宽松的融资环境发行一批较低成本的债券后,碧桂园近期又开始积极进行境外融资。12月7日,它们发行了一笔3.5亿美元(约合24.2亿元人民币)10年期的优先票据,票息为5.625%,这是碧桂园10年期美元优先票据发行的历史最低成本。9月21日,还曾发行一笔6.5亿美元(约合45亿元人民币)7年期的优先票据,当时的票面利率为4.75%。

随后在12月8日,碧桂园还与13家中外银行签订一笔相当于15亿美元(约合103.7亿元人民币)的港元及美元双币4年期俱乐部贷款协议,成本比发行的美元债还略低。

虽然相比前两年动辄10%以上的利率成本,碧桂园如今的境外债券成本有所下降,如果考虑到人民币汇率波动,美元走强,以美元计价的债务成本综合计算下来其实不低。当然这也与国内公司债开始收紧有关。

但对碧桂园而言,近期的大规模境外融资可以投入到海外项目。目前在马来西亚的森林城市正处于前期大规模投入阶段,碧桂园对这个填海项目的预计总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约合6879亿元人民币),资金需求量必然庞大。

多渠道融资后,碧桂园近年来的的融资成本也在逐年下降。截至今年6月底,其加权平均借贷成本为5.76%,比2015年底下降44个基点,相比一年前则下降了1.31个百分点。

在左手拿地,右手融资两不误之际,碧桂园今年能取得销售规模的突破,还得益于其一直以来几乎用到极致的全民营销策略。

由于碧桂园拿地成本较低,几乎所有项目都会采取高额返佣,大规模营销宣传,发动一切力量为其卖房的策略,这在森林城市的国内销售上体现的尤为突出。从年初至今,这个项目的宣传广告随处可见,而营销费用已超过10亿元,对单体项目来说,这绝对是巨额投入。

而在经过跨越式的一年发展后,接下来的碧桂园将和所有开发商一样,面临调控政策趋紧下中国楼市可能出现的阶段性困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