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企业补库存加速 未来盈利修复仍取决于需求面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企业补库存加速 未来盈利修复仍取决于需求面

11月份工业企业效益继续改善,主要受到去年低基数、以及价格上涨和成本下降因素的推动。工业企业利润改善的局面向中下游开始传导。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工业企业效益继续改善。国家统计局12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9.4%,较1-10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其中,11月份利润同比增长14.5%,较10月份加快4.7个百分点。

方正证券报告认为,工业企业效益继续改善主要基于三个因素。一是价格继续上涨。11月PPI同比上涨3.3%,较10月加快2.1个点,从而带动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2%,较10月加快2.8个点。二是成本略降。1-11月,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76元,较1-10月下降0.09元。三是低基数效应。去年11月工业利润同比下降1.4%,去年1-11月工业利润累计同比下降1.9%。

分行业看,上游利润好于中下游,中下游分化。国泰君安证券报告指出,PPI上升主要在于上游贡献,上游利润明显改善。煤炭价格在今年以来持续上涨到11月达到高点,带动煤炭开采业利润累计增速较上月大幅上升,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累计增速继续上升,石油加工利润增速有所回落但仍处于高位。

该报告认为,当前上游利润好转后,可能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一是部分还贷降低杠杆,二是加强环保设施,三是用于产品边际方面更新或质量方面提升,四是为后续继续减产能或转型做准备。

中下游利润分化,中游好于下游。从具体行业来看,中游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仪器制造业、专用设备增速加快,医药制造有所放缓;下游食品制造、茶酒饮料制造、纺织利润增速有所加快,农副产品加工和服装利润有所放缓。

华泰证券报告则称,PPI数据显示价格已出现上下游行业的传递。11月采矿业、制造业及电力热力燃气水生产供应业的利润同比数据显示盈利改善也已从上游向部分下游行业传递,前期表现不佳的食品制造业、纺织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本月均有盈利回升,有利于股市风险偏好的提升。

从企业类型来看,国企利润增速高于民企,民企连续6个月回落。华泰证券报告指出,国有企业利润增速继续扩大,私营企业利润增速持续收缩,主因在于采矿业企业在国有控股企业中占比较大,因此受益于供给侧改革推动的原材料价格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11月产成品存货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5%,较上月回升0.8个点,也是今年4月以来首次转正。从今年7月开始,本轮补库存周期已持续5个月。方正证券报告认为,补库存可能持续到2017年年中,有利于对冲地产回落影响,对短期经济形成一定支撑。国泰君安证券报告亦表示,企业补库存加速,短期支撑经济,但经济下行压力在明年上半年显现。

对于后期工业企业利润,国泰君安报告认为,考虑到12月工业生产受到雾霾限产停产,12月生产将略有下滑,预计带动12月份利润增速环比和同比均略回落。另外,由于2016年PPI前低后高,供给端继续收缩,预计2017年PPI在一季度末二季度初达到高点,并考虑今年三四月份的基数,工业企业利润预计在明年二季度初达到高点。而伴随去产能、债转股和国企改革加速推进,预计2017年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将有所回落。

华泰证券报告则认为,未来企业盈利修复仍取决于需求面。供给侧改革继续推进,PPI同比仍存进一步上升空间,支撑工业企业利润继续改善。但上下游之间盈利以传递为主还是挤压为主仍然取决于需求面及行业集中度。近期受益于汽车和前期地产火热的滞后影响,需求有所提振,未来补库存和生产意愿的持续性还需密切关注不同行业盈利分化及盈利挤压可能带来的冲击。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企业补库存加速 未来盈利修复仍取决于需求面

11月份工业企业效益继续改善,主要受到去年低基数、以及价格上涨和成本下降因素的推动。工业企业利润改善的局面向中下游开始传导。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工业企业效益继续改善。国家统计局12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9.4%,较1-10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其中,11月份利润同比增长14.5%,较10月份加快4.7个百分点。

方正证券报告认为,工业企业效益继续改善主要基于三个因素。一是价格继续上涨。11月PPI同比上涨3.3%,较10月加快2.1个点,从而带动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2%,较10月加快2.8个点。二是成本略降。1-11月,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76元,较1-10月下降0.09元。三是低基数效应。去年11月工业利润同比下降1.4%,去年1-11月工业利润累计同比下降1.9%。

分行业看,上游利润好于中下游,中下游分化。国泰君安证券报告指出,PPI上升主要在于上游贡献,上游利润明显改善。煤炭价格在今年以来持续上涨到11月达到高点,带动煤炭开采业利润累计增速较上月大幅上升,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累计增速继续上升,石油加工利润增速有所回落但仍处于高位。

该报告认为,当前上游利润好转后,可能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一是部分还贷降低杠杆,二是加强环保设施,三是用于产品边际方面更新或质量方面提升,四是为后续继续减产能或转型做准备。

中下游利润分化,中游好于下游。从具体行业来看,中游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仪器制造业、专用设备增速加快,医药制造有所放缓;下游食品制造、茶酒饮料制造、纺织利润增速有所加快,农副产品加工和服装利润有所放缓。

华泰证券报告则称,PPI数据显示价格已出现上下游行业的传递。11月采矿业、制造业及电力热力燃气水生产供应业的利润同比数据显示盈利改善也已从上游向部分下游行业传递,前期表现不佳的食品制造业、纺织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本月均有盈利回升,有利于股市风险偏好的提升。

从企业类型来看,国企利润增速高于民企,民企连续6个月回落。华泰证券报告指出,国有企业利润增速继续扩大,私营企业利润增速持续收缩,主因在于采矿业企业在国有控股企业中占比较大,因此受益于供给侧改革推动的原材料价格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11月产成品存货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5%,较上月回升0.8个点,也是今年4月以来首次转正。从今年7月开始,本轮补库存周期已持续5个月。方正证券报告认为,补库存可能持续到2017年年中,有利于对冲地产回落影响,对短期经济形成一定支撑。国泰君安证券报告亦表示,企业补库存加速,短期支撑经济,但经济下行压力在明年上半年显现。

对于后期工业企业利润,国泰君安报告认为,考虑到12月工业生产受到雾霾限产停产,12月生产将略有下滑,预计带动12月份利润增速环比和同比均略回落。另外,由于2016年PPI前低后高,供给端继续收缩,预计2017年PPI在一季度末二季度初达到高点,并考虑今年三四月份的基数,工业企业利润预计在明年二季度初达到高点。而伴随去产能、债转股和国企改革加速推进,预计2017年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将有所回落。

华泰证券报告则认为,未来企业盈利修复仍取决于需求面。供给侧改革继续推进,PPI同比仍存进一步上升空间,支撑工业企业利润继续改善。但上下游之间盈利以传递为主还是挤压为主仍然取决于需求面及行业集中度。近期受益于汽车和前期地产火热的滞后影响,需求有所提振,未来补库存和生产意愿的持续性还需密切关注不同行业盈利分化及盈利挤压可能带来的冲击。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