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16年电视剧盘点|IP与鲜肉齐飞 收视与口碑倒挂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16年电视剧盘点|IP与鲜肉齐飞 收视与口碑倒挂

鉴于2016年电视剧行业乱想,期待明年将有所改进。

2016年,电视剧产业充斥了太多的违和声音:从年初的影视剧IP之争,到暑期玄幻剧收视低迷,再到年底一场关于年轻演员职业道德的声讨,这一年,好看的电视剧屈指可数,现象级的精品大剧缺席,资本热钱流入影视剧制作行业的同时,电视剧的制作水准却远不及观众的预期。同时,电视剧的播出模式也面临着媒体平台转型的考验。以下内容是界面娱乐总结的今年电视剧行业存在的现象,并扼要地分析其背后的逻辑。

1、IP古装玄幻剧口碑、收视双扑街

“IP”在过去的一年中依然是影视行业最高涨的话题。开年大剧《芈月传》未播先火,这部年度古装大戏因为郑晓龙和孙俪的组合而备受关注,二人合作的《甄嬛传》可谓是古装大剧里的经典剧集,此次再度联手合作《芈月传》一经开播便引起了很多观众的注意。不过,该剧播出之后,围绕在原著作者和改编编剧之间的版权纠纷却霸占了新闻娱乐版头条。

湖南卫视年初的古装玄幻四连发《云之凡》《秦时明月》《青丘狐传奇》和《山海经》收视率均在1以下,往年火爆的“IP+鲜肉+玄幻”的电视剧,今年的收视表现平平。

此外,另外几部根据IP改编的古装历史剧《寂寞空庭春欲晚》《锦绣未央》《武神赵子龙》,其中只有《锦绣未央》有着不俗的收视率,但却口碑一般,这些古装剧的观众定位多以年轻人为主,因此在剧情改编上多“苏、甜、炸”,虽然是历史剧,但戏说历史的成分更大。

演员张嘉译认为,网络IP剧的台词内容单薄,不足以支撑起丰满的人物性格。这是今年IP改编剧不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此外,编剧六六曾对媒体表示,IP剧大行其道,说明了当前好剧本的过度匮乏。“题材都被拍尽了,只能借助网络寻找 ‘脑洞大开’的故事,但最终能否成功无法预见。 ”

事实上,成功的IP改编影视作品,都是建立在编剧二次创作的基础上。像2015年爆火的电视剧《琅琊榜》也是改编自原著小说,但是经过编剧的再创作,原小说经过改编之后俨然成为一部中国版的“基督山伯爵”。

很多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影视剧投资人对于IP存在过度迷信、过分依赖的心态。“只是在缺乏创造力的情况下,才会用已经成型且具备一定知名度的故事进行改编。”资深影视从业者李泽清告诉界面娱乐,“盲目的采购已经不适宜当前的环境,囤积IP是不明智的选择。”

以刘慈欣的《三体》小说改编为例,从2015年慈文影视宣布将其改编成电视剧以来至今没有《三体》电视剧拍摄的最新消息。“这么久依然难产,是因为电视剧的生产能力本身就存在缺陷,是否符合我们当前的制作能力和是否具备群众基础,许多方面都需要深入评估。”

此外,李泽清还指出,并不是所有小说都适合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包括一些比较热门的超级IP。“是不是都会拍成现象级作品,都没有定数,因为影视剧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内容上。”

2、流量小生花旦难挑大梁,职业道德备受质疑

2015年,一部《伪装者》开启了谍战题材向年轻观众靠拢的风向标,而今年九月份同时推出的谍战题材剧《双刺》《麻雀》《解密》和《胭脂》无不是复制了“偶像+谍战”的模式。然而,年轻的偶像们僵硬而尴尬的表演难以诠释行走在黑暗与刀尖上的地下工作者形象。并且在《麻雀》播出期间,演员李易峰被质疑滥用替身,拍摄期间就连文戏都要需要替身。演员李雪健在金鹰奖颁奖晚会采访期间毫不留情地对文替成风的现象开轰“滥用文替的演员可耻,替他们洗地的更可耻”。

然而,李易峰滥用替身的风波过后,“数字小姐”“人皮倒模”等年轻演员不敬业的消息再次踢爆娱乐圈。

演员刘涛曾在采访中称自己遇到过只会念数字不会记台词的年轻女演员“数字小姐”,声音全靠后期配音。

因为滥用替身而被观众所熟知的“倒模”一词,揭开了行业乱象的一角。有微博网友爆料演员杨洋在拍摄《武动乾坤》期间被爆出开机三天均未现身片场,剧组只好用人皮倒模做替身,此消息一出立刻引发年轻演员只拿钱不敬业的娱乐话题。不过杨洋就“人皮倒模”一事做出了澄清。

粉丝经济当头,演员由粉丝来决定。然而,“小鲜肉小花旦的稀缺,导致很多项目暂缓开机,那就会导致一批明星花旦或鲜肉集体出现在荧屏的黄金时段,甚至还曾出现某某明星霸屏的现象。”

演员片酬依旧在疯狂飞涨,档期却不断在压缩,有媒体爆出,多位当红鲜肉出演五六十集的大戏,却只给四五十天档期。“满世界都找不到演员,演员为了多接戏,上综艺,跑活动,都只给很少的时间拍戏。”

3、电视剧口碑与收视率倒挂

在国产电视剧中一直有种“口碑越差,收视率越高”的现象存在。杨幂和黄轩主演的《亲爱的翻译官》改编自缪娟的畅销小说《翻译官》,该剧一举拿下2016年省级卫视晚间电视剧收视排行榜的首位,也是年度平均收视率唯一一部破2的现代剧(注:2015年底开播的《芈月传》不计)。

然而这部披着行业剧外衣的都市言情剧,剧情主线依然是男女主角在谈情说爱,“翻译官”这个鲜明的职业身份在剧中完全没有体现出其专业素养,该剧也沦为一部极其平庸的偶像剧。豆瓣上,这部剧的评分只有4.9分,有28%的观众给出了一星评价。

与之类似的还有《九州天空城》,该剧因“带美瞳的妖艳贱货”而一度成为热门搜索。这部完全是由90后年轻演员撑场的偶像玄幻剧,在豆瓣上的评分仅有5分。

与此同时,观众有口皆碑的电视剧《欢乐颂》《小别离》《少帅》《好家伙》却败在了收视率上,根据艺恩统计数据显示,这几部剧均未排进收视排行榜的TOP10。口碑与收视率倒挂的现象为电视剧行业敲响了警钟。

口碑与收视率倒挂的原因不仅与观众群体息息相关,与行业内部的收视率造假也有脱不掉的关系。收视率是以家庭为单位收集收视样本的,与观众群体的职业、年龄、教育水平的相关性较低。而电视剧的口碑是基于观众网上的言论的,与观众群体的职业、年龄和教育水平有关。

此外,电视剧数据造假已经成为行业的痼疾,在行业内,电视剧的价格与收视率挂钩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业内人士更是对收视率“对赌条约”避之不谈。电视行业“唯收视率”的论调,引发了收视率造假,花钱买收视率的争议。很多电视剧为了高收视率不惜花钱买数据,“影视公司有钱随便改数据。”

综上而论,电视剧收视率的高低并不能代表口碑的好坏。

3、上星卫视力推周播剧场,却收视低迷

继2015年东方卫视、湖南卫视等少数电视台推出周播剧场之后,2016年六大主流上星卫视纷纷推出周播剧场,但是,周播剧场的收视率却远不及预期。

2015年,周播剧《花千骨》可谓创造一个收视记录。开播当日,CMS50收视率达2.784%,全剧平均收视2.213%,曾打破中国周播剧收视纪录。湖南卫视在2016年暑期档相继推出《诛仙青云志》以及《幻城》两部大戏,但收视率却远不及《花千骨》。其中《青云志》从首播1.37%的收视率,跌落到0.32%,有原著粉丝和冯绍峰、宋茜的人气加持的《幻城》的收视率同样遭遇滑铁卢,开播后的第三周,收视难破1%。

从某种程度上看,周播剧模式先天地不适用国产电视剧。周播电视剧缘起于欧美及日韩,是根据季度划分,以边拍边播的形式播出的。中国的周播剧与欧美日韩剧的模式则不同,中国的所有电视剧都是先拍后播模式,所有剧集需经过审查之后才能播出。边拍边播的优势在于可以依据每集观众的反馈对剧集做出及时修改,设置悬念等。而先拍后播的模式则不便于修改。

此外,艺恩数据发布报告称,周播剧的收视低迷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观众已经形成日播剧的观剧习惯,周播并不适用于中国观众,另一方面,电视剧等作品的质量与收视情况息息相关。例如《青云志》因剧情拖沓导致故事条线推进速度慢,观众早已观剧疲劳,这就造成了《青云志》播出后期的收视率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有业内人士说,五大卫视明年对于周播剧的积极扩张与当年湖南卫视对于周播剧的“一意孤行”,本质上并没有区别,无非是看中了周播剧在广告招商、话题发酵方面的优势,而且周播还能绕开政策层面对于古装剧数量的限制。

不过,法制晚报则报道称消化库存才是各大电视台推出周播剧场的主因。在现有政策下,守着仅有的古装剧配额在每天两集的黄金时段剧场里播出对周播剧是种资源浪费,“周播剧给卫视增加了消化剧集的空间,也让剧集的闲置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降低。”

例如今年在湖南卫视钻石独播剧场播出的《兰陵王妃》就是三年前积压的古装偶像剧,该剧因为主演名气不大而被延播,因此被安排在非黄金档的22点档期播出。此举即达到了去库存的目的,也为该剧主演积攒了一定的人气,一举两得。

2017年,六大上星卫视纷纷推出周播剧场。鉴于2016年周播剧难造收视奇迹,形式和内容急需双重创新。

2017年,六大电视台已经曝光的周播剧

4、小屏幕发力,网生内容集中爆发

小屏时代的到来,也意味着网剧市场的红利来到。今年四大视频网站分别发布了付费用户数量,今年6月,爱奇艺宣布VIP会员数量突破2000万;11月,腾讯视频宣布付费会员数量突破2000万;同样是11月,乐视宣布全生态付费会员超过5000万;12月,优酷宣布会员数量突破3000万。

与去年会员数量相比较,各家视频网站都是呈翻倍式增长,2016年更是被称为视频网站付费会员大爆发的一年。

虽然古装偶像仙侠剧《青云志》的收视率情况不佳,但是网络播出流量却很高。在腾讯娱乐发布的白皮书中,《青云志》位列网络热播榜和热议榜首位,网络播放量达256.56亿次。网络用户以年轻人居多,而他们习惯在手机或Ipad等小屏上观剧,这也是为什么《青云志》电视收视率不佳而网络播放量很高的原因之一。

在腾讯娱乐发布的白皮书中,有6部网络剧挤进口碑榜TOP10,而台播剧仅剩4席。其中,爱奇艺播出的《最好的我们》和《余罪第一季》分列一、三位,而都市小言剧《遇见王沥川》位居口碑榜第二。

越来越精品化的网络剧在今年出现了反向输出电视黄金档的情况。随着《老九门》《如果蜗牛有爱情》《微微一笑很倾城》等的网络热播,一线卫视周播剧场正在成为网剧的第二个窗口。但是,在这份娱乐白皮书中也指出,周播剧需要压缩集数,整个集数最好在12集以内一个季。

此外,网台联动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容易,政策红线是网络剧反向输出卫视平台的一把标尺。原定于12月19日在东方卫视和腾讯视频同步播出的网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一直未能上星播出,有传言称,“盗墓题材”依然面临着审查等问题。

5、韩国明星全部息影,库存剧恐将积压

从今年8月份一直持续到11月份的“限韩令”传闻甚嚣尘上,外交部对此公开回应,“没有听说过所谓的限韩令”。

限韩令是假,但主动避让是真。多部韩国演员参演的影视剧将被搁浅。日前传出有53部有韩国艺人出演的电视剧将无限期停播。其中张翰担任男主角的4部电视剧:与朴敏英合作《锦衣夜行》、搭档秋瓷炫的《华丽上班族》、和具惠善一起主演的《传奇大亨》、搭档高俊熙出演的《夏梦狂诗曲》,均是与韩国女演员合作,而这些电视剧都将遭遇无限期延播。

今年各大网站高价版权买进的韩剧并不如往年那样火爆,由于引进方没有进行大规模宣传,今年引进的几部韩剧都没有引起像《来自星星的你》《太阳的后裔》那样的观剧热潮。今年在腾讯视频播出的《w两个世界》曾多次下线,芒果TV播出的韩国古代偶像剧《云画的月光》也没有引起观众太多的注意。

日前“2016秋季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上,《时光之城》《撕碎你的谎言》《最美不过初见》《毕业季》等十部以上的电视剧均属于“涉韩”电视剧,这些电视剧要么是中韩合拍,要么是有韩星加盟。虽然已经制作完成,但发行遇阻,迟迟没有确定最终定档时间。

尽管依旧未能看见总局的明文规定,但各大平台与出品方都已心领神会,在涉韩环节上慎之又慎,恐怕韩流在中国市场的“寒冬”可能真的要来了。

【结语】

回望2016年的国产电视剧,虽然没有出现一部现象级的国产大剧,但是电视剧题材却花样繁多,汇集了古装、民国、悬疑、军旅、家庭、谍战等多种题材。

随着网络视频、互联网电视、移动视频等新媒体的崛起,电视剧的播出形式和渠道也更加多样化,网剧在过去的一年中异军突起,日渐受到观众的追捧,随之而来的是网剧投资额的不断增加,制作越来越精良。

IP改编之风盛行,IP改编剧依然受追捧。各大电视台激烈地争夺优质大剧,购剧成本水涨船高,明年将迎来国产大剧的集中爆发,《如懿传》《赢天下》《九州牧云记》等都备受期待。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16年电视剧盘点|IP与鲜肉齐飞 收视与口碑倒挂

鉴于2016年电视剧行业乱想,期待明年将有所改进。

2016年,电视剧产业充斥了太多的违和声音:从年初的影视剧IP之争,到暑期玄幻剧收视低迷,再到年底一场关于年轻演员职业道德的声讨,这一年,好看的电视剧屈指可数,现象级的精品大剧缺席,资本热钱流入影视剧制作行业的同时,电视剧的制作水准却远不及观众的预期。同时,电视剧的播出模式也面临着媒体平台转型的考验。以下内容是界面娱乐总结的今年电视剧行业存在的现象,并扼要地分析其背后的逻辑。

1、IP古装玄幻剧口碑、收视双扑街

“IP”在过去的一年中依然是影视行业最高涨的话题。开年大剧《芈月传》未播先火,这部年度古装大戏因为郑晓龙和孙俪的组合而备受关注,二人合作的《甄嬛传》可谓是古装大剧里的经典剧集,此次再度联手合作《芈月传》一经开播便引起了很多观众的注意。不过,该剧播出之后,围绕在原著作者和改编编剧之间的版权纠纷却霸占了新闻娱乐版头条。

湖南卫视年初的古装玄幻四连发《云之凡》《秦时明月》《青丘狐传奇》和《山海经》收视率均在1以下,往年火爆的“IP+鲜肉+玄幻”的电视剧,今年的收视表现平平。

此外,另外几部根据IP改编的古装历史剧《寂寞空庭春欲晚》《锦绣未央》《武神赵子龙》,其中只有《锦绣未央》有着不俗的收视率,但却口碑一般,这些古装剧的观众定位多以年轻人为主,因此在剧情改编上多“苏、甜、炸”,虽然是历史剧,但戏说历史的成分更大。

演员张嘉译认为,网络IP剧的台词内容单薄,不足以支撑起丰满的人物性格。这是今年IP改编剧不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此外,编剧六六曾对媒体表示,IP剧大行其道,说明了当前好剧本的过度匮乏。“题材都被拍尽了,只能借助网络寻找 ‘脑洞大开’的故事,但最终能否成功无法预见。 ”

事实上,成功的IP改编影视作品,都是建立在编剧二次创作的基础上。像2015年爆火的电视剧《琅琊榜》也是改编自原著小说,但是经过编剧的再创作,原小说经过改编之后俨然成为一部中国版的“基督山伯爵”。

很多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影视剧投资人对于IP存在过度迷信、过分依赖的心态。“只是在缺乏创造力的情况下,才会用已经成型且具备一定知名度的故事进行改编。”资深影视从业者李泽清告诉界面娱乐,“盲目的采购已经不适宜当前的环境,囤积IP是不明智的选择。”

以刘慈欣的《三体》小说改编为例,从2015年慈文影视宣布将其改编成电视剧以来至今没有《三体》电视剧拍摄的最新消息。“这么久依然难产,是因为电视剧的生产能力本身就存在缺陷,是否符合我们当前的制作能力和是否具备群众基础,许多方面都需要深入评估。”

此外,李泽清还指出,并不是所有小说都适合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包括一些比较热门的超级IP。“是不是都会拍成现象级作品,都没有定数,因为影视剧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内容上。”

2、流量小生花旦难挑大梁,职业道德备受质疑

2015年,一部《伪装者》开启了谍战题材向年轻观众靠拢的风向标,而今年九月份同时推出的谍战题材剧《双刺》《麻雀》《解密》和《胭脂》无不是复制了“偶像+谍战”的模式。然而,年轻的偶像们僵硬而尴尬的表演难以诠释行走在黑暗与刀尖上的地下工作者形象。并且在《麻雀》播出期间,演员李易峰被质疑滥用替身,拍摄期间就连文戏都要需要替身。演员李雪健在金鹰奖颁奖晚会采访期间毫不留情地对文替成风的现象开轰“滥用文替的演员可耻,替他们洗地的更可耻”。

然而,李易峰滥用替身的风波过后,“数字小姐”“人皮倒模”等年轻演员不敬业的消息再次踢爆娱乐圈。

演员刘涛曾在采访中称自己遇到过只会念数字不会记台词的年轻女演员“数字小姐”,声音全靠后期配音。

因为滥用替身而被观众所熟知的“倒模”一词,揭开了行业乱象的一角。有微博网友爆料演员杨洋在拍摄《武动乾坤》期间被爆出开机三天均未现身片场,剧组只好用人皮倒模做替身,此消息一出立刻引发年轻演员只拿钱不敬业的娱乐话题。不过杨洋就“人皮倒模”一事做出了澄清。

粉丝经济当头,演员由粉丝来决定。然而,“小鲜肉小花旦的稀缺,导致很多项目暂缓开机,那就会导致一批明星花旦或鲜肉集体出现在荧屏的黄金时段,甚至还曾出现某某明星霸屏的现象。”

演员片酬依旧在疯狂飞涨,档期却不断在压缩,有媒体爆出,多位当红鲜肉出演五六十集的大戏,却只给四五十天档期。“满世界都找不到演员,演员为了多接戏,上综艺,跑活动,都只给很少的时间拍戏。”

3、电视剧口碑与收视率倒挂

在国产电视剧中一直有种“口碑越差,收视率越高”的现象存在。杨幂和黄轩主演的《亲爱的翻译官》改编自缪娟的畅销小说《翻译官》,该剧一举拿下2016年省级卫视晚间电视剧收视排行榜的首位,也是年度平均收视率唯一一部破2的现代剧(注:2015年底开播的《芈月传》不计)。

然而这部披着行业剧外衣的都市言情剧,剧情主线依然是男女主角在谈情说爱,“翻译官”这个鲜明的职业身份在剧中完全没有体现出其专业素养,该剧也沦为一部极其平庸的偶像剧。豆瓣上,这部剧的评分只有4.9分,有28%的观众给出了一星评价。

与之类似的还有《九州天空城》,该剧因“带美瞳的妖艳贱货”而一度成为热门搜索。这部完全是由90后年轻演员撑场的偶像玄幻剧,在豆瓣上的评分仅有5分。

与此同时,观众有口皆碑的电视剧《欢乐颂》《小别离》《少帅》《好家伙》却败在了收视率上,根据艺恩统计数据显示,这几部剧均未排进收视排行榜的TOP10。口碑与收视率倒挂的现象为电视剧行业敲响了警钟。

口碑与收视率倒挂的原因不仅与观众群体息息相关,与行业内部的收视率造假也有脱不掉的关系。收视率是以家庭为单位收集收视样本的,与观众群体的职业、年龄、教育水平的相关性较低。而电视剧的口碑是基于观众网上的言论的,与观众群体的职业、年龄和教育水平有关。

此外,电视剧数据造假已经成为行业的痼疾,在行业内,电视剧的价格与收视率挂钩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业内人士更是对收视率“对赌条约”避之不谈。电视行业“唯收视率”的论调,引发了收视率造假,花钱买收视率的争议。很多电视剧为了高收视率不惜花钱买数据,“影视公司有钱随便改数据。”

综上而论,电视剧收视率的高低并不能代表口碑的好坏。

3、上星卫视力推周播剧场,却收视低迷

继2015年东方卫视、湖南卫视等少数电视台推出周播剧场之后,2016年六大主流上星卫视纷纷推出周播剧场,但是,周播剧场的收视率却远不及预期。

2015年,周播剧《花千骨》可谓创造一个收视记录。开播当日,CMS50收视率达2.784%,全剧平均收视2.213%,曾打破中国周播剧收视纪录。湖南卫视在2016年暑期档相继推出《诛仙青云志》以及《幻城》两部大戏,但收视率却远不及《花千骨》。其中《青云志》从首播1.37%的收视率,跌落到0.32%,有原著粉丝和冯绍峰、宋茜的人气加持的《幻城》的收视率同样遭遇滑铁卢,开播后的第三周,收视难破1%。

从某种程度上看,周播剧模式先天地不适用国产电视剧。周播电视剧缘起于欧美及日韩,是根据季度划分,以边拍边播的形式播出的。中国的周播剧与欧美日韩剧的模式则不同,中国的所有电视剧都是先拍后播模式,所有剧集需经过审查之后才能播出。边拍边播的优势在于可以依据每集观众的反馈对剧集做出及时修改,设置悬念等。而先拍后播的模式则不便于修改。

此外,艺恩数据发布报告称,周播剧的收视低迷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观众已经形成日播剧的观剧习惯,周播并不适用于中国观众,另一方面,电视剧等作品的质量与收视情况息息相关。例如《青云志》因剧情拖沓导致故事条线推进速度慢,观众早已观剧疲劳,这就造成了《青云志》播出后期的收视率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有业内人士说,五大卫视明年对于周播剧的积极扩张与当年湖南卫视对于周播剧的“一意孤行”,本质上并没有区别,无非是看中了周播剧在广告招商、话题发酵方面的优势,而且周播还能绕开政策层面对于古装剧数量的限制。

不过,法制晚报则报道称消化库存才是各大电视台推出周播剧场的主因。在现有政策下,守着仅有的古装剧配额在每天两集的黄金时段剧场里播出对周播剧是种资源浪费,“周播剧给卫视增加了消化剧集的空间,也让剧集的闲置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降低。”

例如今年在湖南卫视钻石独播剧场播出的《兰陵王妃》就是三年前积压的古装偶像剧,该剧因为主演名气不大而被延播,因此被安排在非黄金档的22点档期播出。此举即达到了去库存的目的,也为该剧主演积攒了一定的人气,一举两得。

2017年,六大上星卫视纷纷推出周播剧场。鉴于2016年周播剧难造收视奇迹,形式和内容急需双重创新。

2017年,六大电视台已经曝光的周播剧

4、小屏幕发力,网生内容集中爆发

小屏时代的到来,也意味着网剧市场的红利来到。今年四大视频网站分别发布了付费用户数量,今年6月,爱奇艺宣布VIP会员数量突破2000万;11月,腾讯视频宣布付费会员数量突破2000万;同样是11月,乐视宣布全生态付费会员超过5000万;12月,优酷宣布会员数量突破3000万。

与去年会员数量相比较,各家视频网站都是呈翻倍式增长,2016年更是被称为视频网站付费会员大爆发的一年。

虽然古装偶像仙侠剧《青云志》的收视率情况不佳,但是网络播出流量却很高。在腾讯娱乐发布的白皮书中,《青云志》位列网络热播榜和热议榜首位,网络播放量达256.56亿次。网络用户以年轻人居多,而他们习惯在手机或Ipad等小屏上观剧,这也是为什么《青云志》电视收视率不佳而网络播放量很高的原因之一。

在腾讯娱乐发布的白皮书中,有6部网络剧挤进口碑榜TOP10,而台播剧仅剩4席。其中,爱奇艺播出的《最好的我们》和《余罪第一季》分列一、三位,而都市小言剧《遇见王沥川》位居口碑榜第二。

越来越精品化的网络剧在今年出现了反向输出电视黄金档的情况。随着《老九门》《如果蜗牛有爱情》《微微一笑很倾城》等的网络热播,一线卫视周播剧场正在成为网剧的第二个窗口。但是,在这份娱乐白皮书中也指出,周播剧需要压缩集数,整个集数最好在12集以内一个季。

此外,网台联动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容易,政策红线是网络剧反向输出卫视平台的一把标尺。原定于12月19日在东方卫视和腾讯视频同步播出的网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一直未能上星播出,有传言称,“盗墓题材”依然面临着审查等问题。

5、韩国明星全部息影,库存剧恐将积压

从今年8月份一直持续到11月份的“限韩令”传闻甚嚣尘上,外交部对此公开回应,“没有听说过所谓的限韩令”。

限韩令是假,但主动避让是真。多部韩国演员参演的影视剧将被搁浅。日前传出有53部有韩国艺人出演的电视剧将无限期停播。其中张翰担任男主角的4部电视剧:与朴敏英合作《锦衣夜行》、搭档秋瓷炫的《华丽上班族》、和具惠善一起主演的《传奇大亨》、搭档高俊熙出演的《夏梦狂诗曲》,均是与韩国女演员合作,而这些电视剧都将遭遇无限期延播。

今年各大网站高价版权买进的韩剧并不如往年那样火爆,由于引进方没有进行大规模宣传,今年引进的几部韩剧都没有引起像《来自星星的你》《太阳的后裔》那样的观剧热潮。今年在腾讯视频播出的《w两个世界》曾多次下线,芒果TV播出的韩国古代偶像剧《云画的月光》也没有引起观众太多的注意。

日前“2016秋季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上,《时光之城》《撕碎你的谎言》《最美不过初见》《毕业季》等十部以上的电视剧均属于“涉韩”电视剧,这些电视剧要么是中韩合拍,要么是有韩星加盟。虽然已经制作完成,但发行遇阻,迟迟没有确定最终定档时间。

尽管依旧未能看见总局的明文规定,但各大平台与出品方都已心领神会,在涉韩环节上慎之又慎,恐怕韩流在中国市场的“寒冬”可能真的要来了。

【结语】

回望2016年的国产电视剧,虽然没有出现一部现象级的国产大剧,但是电视剧题材却花样繁多,汇集了古装、民国、悬疑、军旅、家庭、谍战等多种题材。

随着网络视频、互联网电视、移动视频等新媒体的崛起,电视剧的播出形式和渠道也更加多样化,网剧在过去的一年中异军突起,日渐受到观众的追捧,随之而来的是网剧投资额的不断增加,制作越来越精良。

IP改编之风盛行,IP改编剧依然受追捧。各大电视台激烈地争夺优质大剧,购剧成本水涨船高,明年将迎来国产大剧的集中爆发,《如懿传》《赢天下》《九州牧云记》等都备受期待。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