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户外广告牌到社交媒体,我们的注意力始终是一件商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户外广告牌到社交媒体,我们的注意力始终是一件商品

哥伦比亚大学法学教授吴修铭在新书中讨论了“注意力产业”的历史——如今,我们的注意力被互联网俘获,然后卖给了广告商。

吴修铭(Tim Wu)是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位法学教授,他的专长领域是竞争法、著作权法和电子通讯法。他看上去是一位很传统的教授,而实际上,吴教授一点儿也没有人们眼中传统学者的样子。他的一项不传统之举便是,参加了纽约州副州长的民主党内提名竞选(尽管收获了40%的选票,但他仍遗憾落选)。另一件不传统的事是,他曾经担任纽约检察总长办公室的官员,专门处理科技、消费者保护、电商间公平竞争等方面的事务。他说:“如果要问我的人生目标,就是帮助弱势群体。我乐于为弱者发声,这也正是检察总长办公室团队成员的任务。”

他还提出了“网络中立”(Net Neutrality)理论,这一理论成为了互联网法规辩论过程中最核心的概念。他曾是联邦贸易委员会的高级顾问,这是美国最主要的消费者保护机构。他在从繁重的事务中抽空完成了一部著作,一经出版便引起了轰动。

在2010年的《总开关:信息帝国的兴衰变迁》一书中,吴修铭以冷静的笔触描述了20世纪伟大的通讯技术:电话、电影、广播和电视。吴教授观察到,在这些新兴科技的演化过程中有一个循环周期。每项科技在发明伊始都呈现出一种开放而混乱、多样而极具创意的状态,并且激发了人们对未来的乌托邦式憧憬。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往往不能免俗地纷纷“向钱看”。

吴修铭新书《注意力商人》(The Attention Merchants)

吴修铭新书《注意力商人》(The Attention Merchants)的灵感则来源于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在1971年观察到的现象。

“在一个信息爆炸的世界,信息的丰沛代表着另一种事物的匮乏:一种被巨量信息吞噬的东西。而这个牺牲在信息时代里的东西,其实不难猜到,就是人们的注意力。巨大的信息量淹没了大家的注意力,我们需要在过多的信息来源里有效地汇聚注意力。”——赫伯特·西蒙

这本新书是“注意力产业”的历史,该产业里的公司专门负责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再将它们卖给广告商。这与广告行业的历史不同,这一新兴产业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商业。该书并不是从早期报纸及印刷刊物上的付费广告开始讲起,而是描述了两个独立的发展阶段。

这一行业的先驱可追溯至本杰明·戴,他于1833年9月3日发行了第一份《纽约太阳报》,文章多为耸动性新闻。戴的商业计划是让耸人听闻的内容(包括我们现在所说的“假新闻”)迅速传播出去,并以极低的价格贩卖。在此过程中,他建立了注意力商人的基本经商模式:“用几乎免费的东西去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然后再把它们转卖出去。”这一商业模式至今仍被广泛运用,并在互联网领域影响甚巨。

第二阶段的发展则出现在1860年代的巴黎,大街小巷的墙上都充斥着巨大的海报,海报上往往是一位美貌女郎,玉体半掩半露,在鲜艳的背景中欢快地跳跃。这是朱尔斯·谢瑞想出的点子,他是一位雄心勃勃的艺术家,曾经从事过印刷工作,他深知要想吸引男性的注意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展现一幅衣不蔽体的女人照片——这就是户外广告牌的开端。

《注意力商人》记载了近2个世纪以来,为了获取人们的注意力并转售出去,出版商和企业家们所做的巨大努力。从1833年的本杰明·戴,到今天的BuzzFeed、Instagram、Google和Facebook,再到国家层面的政治宣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英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纳粹喉舌”戈培尔都是典型范例),都书写着这一产业的进化史。

在很大程度上,这是一个关于通信科技的故事,从印刷到广播电视的发展,最终以互联网及其相关产物(电子邮件、博客、搜索引擎、社交媒体)作结。《注意力商人》一书的显著特征在于,它将技术发展的故事与其他两条条故事线交织在一起:第一条线是在吸引人们注意力时产生的一些负面效果,有时会导致政府的介入,但更多情况下是以注意力商人们自行更改计划方案做为收场;第二条线则是对注意力商人成功经验背后的文化含义的一系列思考。

“宣传天才”:纳粹德国宣传部部长约瑟夫·戈培尔。 图片来源:Alamy

吴修铭在前一部作品中描述了一个产业演进的周期性规律。而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有一次曾不经意地说出了真话:“理想状态就是非常接近底线,但不去越过它。”然而,这条底线还是没能被守住,就比如本杰明·戴的耸动性新闻。更令人深思的是这个行业把我们的文化带向何处。在美国,最初的广告是通过广播传递到千家万户,后来随着电视的发明,广告增添了令人过目不忘的视觉效果。

蒂莫西·利里与反主流文化运动人士们试图打破网络电视沉闷的束缚,然而真正打破桎梏的是台式电视以及互联网的出现。之前,我们被视作一个无差别的群体,每个消费者都一样;而现在流行的是个人化的广告,Facebook和Google正是利用科技判断出每个用户不同的喜好,有针对性地对不同人投放不同的广告,以此盈利。

《注意力商人》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科技,提出了许多新观点,也道出了许多亘古不变的真理:一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二是亨利·路易斯·门肯的格言是正确的——从来没有人因为低估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而遭受金钱损失。

专访吴修铭

问:在《总开关:信息帝国的兴衰变迁》这本书中,您观察到,在这些新兴科技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循环周期。每项科技在发明伊始,都呈现一种开放而混乱、多样而极具创意的状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往往不能免俗地纷纷“向钱看”。在本书的末尾,您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互联网是否也会经历同样的命运?在拜读完您的《注意力商人》后,我的理解是,您已经给出了问题的答案,答案是肯定的。我的理解是否正确呢?

答:是的。我希望这个历史性循环能够被打破,然而目前看来,命运的力量或者说是经济的力量是我们无法对抗的。每个人都以为互联网会更加有竞争力。在过去的10年间,我们见证了由老派经济催生的一批超级公司,例如Facebook、Google和Amazon,它们都各自在自己的领域占据了绝对优势,且目前难以被超越。总体来说,当你纵观整个互联网经济系统时,你很难看到头破血流的竞争场景,更多情况下,会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全球性大公司来接替空位,而小公司只能争抢剩下的那一点点儿生存空间。

问:在记录广告业的历史时,你发现了一个循环:一个新的媒体出现,企业家们找到使用它的方式,并以此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然后转卖给广告商。不过现在广告变得越来越惹人厌。你仍然相信这种循环会继续下去,你认为是什么导致了这整个过程?

答:简单来讲,是利益驱使的。一个产业会不断地寻找新的市场,或者拓展新的出路,让旧市场运作得更有效率。一旦找到了赚钱之道,公司就会想要赚取更多,就算自我毁灭也在所不惜。如果以广告业作为例子的话,那就是投放更多的广告,让消费者感到更烦人,反而对产品产生负面宣传效果。在一个正常的市场里,只有当消费者已经停止购买时,公司才会意识到它的定价过高,然而已经这太迟了。

问:你在书中描述了一个广告无所不在的极端场景,手机像特洛伊木马一样在每个人的口袋里不断显示广告。你提出了一个令人难过的问题:“在商业活动与私人空间二者间到底有没有界线?”根据现在的情况,你觉得有没有界线呢?

答:奥巴马总统在白宫举办派对时,宾客必须在门口把手机和其他设备掏出来接受检查。所以这变成了一场不能自拍、不能发推特的派对,这真的是一场派对吗?奥巴马的例子是一个很好的证明:重新拾回真正意义上的空间,没有商业的介入。你的家就是实现这一切的最佳处所。你可以定下一条检查电子设备的规矩,或者在某个房间里限制它们的使用。不管你用什么方式,总之要明确地划出一条界线,而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要知道我们的意志力是多么薄弱,你在与商业力量的对抗中一定会败下阵来。你最终会像一个忍不住去酒吧的酒鬼一样,跟自己说:“我只喝一杯,没事的。”

问:你在书中写道,我们从大群体时代步入了个人时代,每个人都被所在自己的科技小泡泡里面。你还说道:“科技离不开意识形态。”在这个演进过程中,你是否觉得信息科技与新自由主义有所关联?

答:互联网的确是对大媒体时代的回击,集体主义与民族主义都受到了动摇,不论是美国、英国的国家广播电台,还是纳粹德国、苏联的宣传媒体,都受到了影响。全国性广播的目的就是让人民团结起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就将“统一全国”作为自己的目标(这也能使它们的广告收益最大化)。七八十年代,随着互联网的发明,反主流文化与自由主义随之高涨。

不过,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互联网并不仅仅是为个人服务的,也是为亚文化群体以及广大群众服务的。这不但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分隔,更导致了文化与政治差异的拉大。曾经一个国家往往只有一种主流文化和一些亚文化,现在已经不再有所谓的主流文化,而是由几个影响力较大的亚文化群体在影响整个社会。这与过去的旧式媒体相比,究竟是一种进步亦或是退步,我留给读者自行判断。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这种变化对于文化来说是好事,而对于政治来说却是坏事。

(翻译:吴越)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卫报

原标题:Tim Wu: ‘The internet is like the classic story of the party that went sour’

最新更新时间:01/15 15:58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户外广告牌到社交媒体,我们的注意力始终是一件商品

哥伦比亚大学法学教授吴修铭在新书中讨论了“注意力产业”的历史——如今,我们的注意力被互联网俘获,然后卖给了广告商。

吴修铭(Tim Wu)是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位法学教授,他的专长领域是竞争法、著作权法和电子通讯法。他看上去是一位很传统的教授,而实际上,吴教授一点儿也没有人们眼中传统学者的样子。他的一项不传统之举便是,参加了纽约州副州长的民主党内提名竞选(尽管收获了40%的选票,但他仍遗憾落选)。另一件不传统的事是,他曾经担任纽约检察总长办公室的官员,专门处理科技、消费者保护、电商间公平竞争等方面的事务。他说:“如果要问我的人生目标,就是帮助弱势群体。我乐于为弱者发声,这也正是检察总长办公室团队成员的任务。”

他还提出了“网络中立”(Net Neutrality)理论,这一理论成为了互联网法规辩论过程中最核心的概念。他曾是联邦贸易委员会的高级顾问,这是美国最主要的消费者保护机构。他在从繁重的事务中抽空完成了一部著作,一经出版便引起了轰动。

在2010年的《总开关:信息帝国的兴衰变迁》一书中,吴修铭以冷静的笔触描述了20世纪伟大的通讯技术:电话、电影、广播和电视。吴教授观察到,在这些新兴科技的演化过程中有一个循环周期。每项科技在发明伊始都呈现出一种开放而混乱、多样而极具创意的状态,并且激发了人们对未来的乌托邦式憧憬。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往往不能免俗地纷纷“向钱看”。

吴修铭新书《注意力商人》(The Attention Merchants)

吴修铭新书《注意力商人》(The Attention Merchants)的灵感则来源于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在1971年观察到的现象。

“在一个信息爆炸的世界,信息的丰沛代表着另一种事物的匮乏:一种被巨量信息吞噬的东西。而这个牺牲在信息时代里的东西,其实不难猜到,就是人们的注意力。巨大的信息量淹没了大家的注意力,我们需要在过多的信息来源里有效地汇聚注意力。”——赫伯特·西蒙

这本新书是“注意力产业”的历史,该产业里的公司专门负责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再将它们卖给广告商。这与广告行业的历史不同,这一新兴产业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商业。该书并不是从早期报纸及印刷刊物上的付费广告开始讲起,而是描述了两个独立的发展阶段。

这一行业的先驱可追溯至本杰明·戴,他于1833年9月3日发行了第一份《纽约太阳报》,文章多为耸动性新闻。戴的商业计划是让耸人听闻的内容(包括我们现在所说的“假新闻”)迅速传播出去,并以极低的价格贩卖。在此过程中,他建立了注意力商人的基本经商模式:“用几乎免费的东西去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然后再把它们转卖出去。”这一商业模式至今仍被广泛运用,并在互联网领域影响甚巨。

第二阶段的发展则出现在1860年代的巴黎,大街小巷的墙上都充斥着巨大的海报,海报上往往是一位美貌女郎,玉体半掩半露,在鲜艳的背景中欢快地跳跃。这是朱尔斯·谢瑞想出的点子,他是一位雄心勃勃的艺术家,曾经从事过印刷工作,他深知要想吸引男性的注意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展现一幅衣不蔽体的女人照片——这就是户外广告牌的开端。

《注意力商人》记载了近2个世纪以来,为了获取人们的注意力并转售出去,出版商和企业家们所做的巨大努力。从1833年的本杰明·戴,到今天的BuzzFeed、Instagram、Google和Facebook,再到国家层面的政治宣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英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纳粹喉舌”戈培尔都是典型范例),都书写着这一产业的进化史。

在很大程度上,这是一个关于通信科技的故事,从印刷到广播电视的发展,最终以互联网及其相关产物(电子邮件、博客、搜索引擎、社交媒体)作结。《注意力商人》一书的显著特征在于,它将技术发展的故事与其他两条条故事线交织在一起:第一条线是在吸引人们注意力时产生的一些负面效果,有时会导致政府的介入,但更多情况下是以注意力商人们自行更改计划方案做为收场;第二条线则是对注意力商人成功经验背后的文化含义的一系列思考。

“宣传天才”:纳粹德国宣传部部长约瑟夫·戈培尔。 图片来源:Alamy

吴修铭在前一部作品中描述了一个产业演进的周期性规律。而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有一次曾不经意地说出了真话:“理想状态就是非常接近底线,但不去越过它。”然而,这条底线还是没能被守住,就比如本杰明·戴的耸动性新闻。更令人深思的是这个行业把我们的文化带向何处。在美国,最初的广告是通过广播传递到千家万户,后来随着电视的发明,广告增添了令人过目不忘的视觉效果。

蒂莫西·利里与反主流文化运动人士们试图打破网络电视沉闷的束缚,然而真正打破桎梏的是台式电视以及互联网的出现。之前,我们被视作一个无差别的群体,每个消费者都一样;而现在流行的是个人化的广告,Facebook和Google正是利用科技判断出每个用户不同的喜好,有针对性地对不同人投放不同的广告,以此盈利。

《注意力商人》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科技,提出了许多新观点,也道出了许多亘古不变的真理:一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二是亨利·路易斯·门肯的格言是正确的——从来没有人因为低估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而遭受金钱损失。

专访吴修铭

问:在《总开关:信息帝国的兴衰变迁》这本书中,您观察到,在这些新兴科技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循环周期。每项科技在发明伊始,都呈现一种开放而混乱、多样而极具创意的状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往往不能免俗地纷纷“向钱看”。在本书的末尾,您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互联网是否也会经历同样的命运?在拜读完您的《注意力商人》后,我的理解是,您已经给出了问题的答案,答案是肯定的。我的理解是否正确呢?

答:是的。我希望这个历史性循环能够被打破,然而目前看来,命运的力量或者说是经济的力量是我们无法对抗的。每个人都以为互联网会更加有竞争力。在过去的10年间,我们见证了由老派经济催生的一批超级公司,例如Facebook、Google和Amazon,它们都各自在自己的领域占据了绝对优势,且目前难以被超越。总体来说,当你纵观整个互联网经济系统时,你很难看到头破血流的竞争场景,更多情况下,会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全球性大公司来接替空位,而小公司只能争抢剩下的那一点点儿生存空间。

问:在记录广告业的历史时,你发现了一个循环:一个新的媒体出现,企业家们找到使用它的方式,并以此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然后转卖给广告商。不过现在广告变得越来越惹人厌。你仍然相信这种循环会继续下去,你认为是什么导致了这整个过程?

答:简单来讲,是利益驱使的。一个产业会不断地寻找新的市场,或者拓展新的出路,让旧市场运作得更有效率。一旦找到了赚钱之道,公司就会想要赚取更多,就算自我毁灭也在所不惜。如果以广告业作为例子的话,那就是投放更多的广告,让消费者感到更烦人,反而对产品产生负面宣传效果。在一个正常的市场里,只有当消费者已经停止购买时,公司才会意识到它的定价过高,然而已经这太迟了。

问:你在书中描述了一个广告无所不在的极端场景,手机像特洛伊木马一样在每个人的口袋里不断显示广告。你提出了一个令人难过的问题:“在商业活动与私人空间二者间到底有没有界线?”根据现在的情况,你觉得有没有界线呢?

答:奥巴马总统在白宫举办派对时,宾客必须在门口把手机和其他设备掏出来接受检查。所以这变成了一场不能自拍、不能发推特的派对,这真的是一场派对吗?奥巴马的例子是一个很好的证明:重新拾回真正意义上的空间,没有商业的介入。你的家就是实现这一切的最佳处所。你可以定下一条检查电子设备的规矩,或者在某个房间里限制它们的使用。不管你用什么方式,总之要明确地划出一条界线,而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要知道我们的意志力是多么薄弱,你在与商业力量的对抗中一定会败下阵来。你最终会像一个忍不住去酒吧的酒鬼一样,跟自己说:“我只喝一杯,没事的。”

问:你在书中写道,我们从大群体时代步入了个人时代,每个人都被所在自己的科技小泡泡里面。你还说道:“科技离不开意识形态。”在这个演进过程中,你是否觉得信息科技与新自由主义有所关联?

答:互联网的确是对大媒体时代的回击,集体主义与民族主义都受到了动摇,不论是美国、英国的国家广播电台,还是纳粹德国、苏联的宣传媒体,都受到了影响。全国性广播的目的就是让人民团结起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就将“统一全国”作为自己的目标(这也能使它们的广告收益最大化)。七八十年代,随着互联网的发明,反主流文化与自由主义随之高涨。

不过,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互联网并不仅仅是为个人服务的,也是为亚文化群体以及广大群众服务的。这不但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分隔,更导致了文化与政治差异的拉大。曾经一个国家往往只有一种主流文化和一些亚文化,现在已经不再有所谓的主流文化,而是由几个影响力较大的亚文化群体在影响整个社会。这与过去的旧式媒体相比,究竟是一种进步亦或是退步,我留给读者自行判断。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这种变化对于文化来说是好事,而对于政治来说却是坏事。

(翻译:吴越)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卫报

原标题:Tim Wu: ‘The internet is like the classic story of the party that went sour’

最新更新时间:01/15 15:58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