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专访】程耳:拍电影离博尔赫斯很远,离盒饭很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专访】程耳:拍电影离博尔赫斯很远,离盒饭很近

“没有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能够撑起一个创作的人物。”

拍出了《罗曼蒂克消亡史》的程耳,在电影下映之际写了一篇文章作为年终小结,文章的题目取自《七武士》里志村桥的对白,《对得起这碗白米饭》。对于与口碑不成正比的票房,程耳在文中的回应显得坦然而有原则,他说,“欲望无休止,但我们要注意吃相,对于这份工作,我们应有起码的品味与现时代的审美,趋于准确的表达,不要让观众在漆黑的电影院里,因我们的草率无知甚至胡闹而感到羞愧。”

导演程耳

对于小说与电影的关联、历史机关的设置以及毁誉参半的评价,程耳导演到底是怎么样想的?日前,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他聊了聊。

程耳的电影与小说:

“拍电影离博尔赫斯很远,离盒饭很近”

拍《罗曼蒂克消亡史》的想法起于2013年,最初只是导演程耳的一些涂鸦,他在纸上写了三段文字,每段只有六七百字,基于这三段文字的雏形,有了现在电影的剧本,也有了《女演员》《童子鸡》和《罗曼蒂克消亡史》三个短片小说,收录在电影同名短篇小说集里。

小说集里的另一些篇章,则是在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的片场写成的。拍戏的时候是冬天,摄影棚里非常冷,程耳在摄影棚里有一个自己的小帐棚,里面放着监视器。拍戏的时候多半时间都是在等,无聊的等待,等待灯光,等待服装,等待演员,什么都要等待,生活中也是一样,为了把等待的时间解决掉,程耳就拿个破本子,一支圆珠笔开始写写画画。小说的创作正是在这样的契机下开始的。他说,这是他跟冗长的日常建立的一个小秘密,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或者做什么,他从中体验到一种隐秘的喜悦。

程耳短篇小说集《罗曼蒂克消亡史》,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程耳在很多场合都谈到过,对他影响最大的作家是博尔赫斯。但他也不确定,让他着迷的语言,究竟是属于博尔赫斯的,还是属于他的译者陈忠义或者王永年的。在程耳看来,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博尔赫斯文集》是最好的,让人愿意一读再读,虽然有时候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他将太多的东西藏在太短的句子里,让人感觉云山雾罩,但这正是阅读的快感所在,正好说明寻觅是必不可少的。

拍电影的时候博尔赫斯也会在脑海中盘旋吗?程耳开玩笑说,拍电影是一件离博尔赫斯很远的事情,离盒饭比较近。拍电影时导演考虑的主要是演员的脾气,灯光师的脾气,自己的脾气,还有各种不可控的突发情况,天气、服装师落了件衣服、演员头套又没有戴等等。程耳坦承,拍电影前期筹备的时候导演有非常专注的创作状态,等到所有素材都拍完,开始剪辑的时候,也有特别好的创作状态,但是中间拍摄的部分,由于电影产业化的不完善,你会发现,作为导演很多时候距离博尔赫斯实在太遥远了。

《博尔赫斯文集·小说卷》,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出版

但是无论是怎样的环境,只要认真投入,还是会有令人惊喜的火花。全片的第一个镜头是杜淳、杜江和王传君三个人站在门口吃饼,这个镜头就是剧本里没有的。程耳讲述了这个镜头的由来:“前一天他们三个喝多了,宿醉,第二天一大早要拍戏,于是杜淳买了四个煎饼,他们三个一人一个,还给我买了一个。我一到现场就没有食欲,我就说我不吃,他们三个一人拿着一个吃,我瘫在椅子上等待。当时灯光还在从楼上往下运灯,我扭过头一看,他们仨在那狂吃,杜淳当时已经吃完了一个。我马上过去说不许吃了,等一下就拍这个。杜淳说导演我已经吃完了,太饿了,我说不是还有给我买的那个吗。这个时候机器飞快地架好了,我说可以了,接着吃吧。”

那个镜头着急到连话筒都没有来得及插,但是拍下来了。三个演员都晕晕乎乎的,问导演说咱们拍这个是要干吗,导演说这就是全片第一镜。

另一场即兴的系是王传君和杜江两个人比脚大脚小,也是是剧本里没有的。那天程耳拍戏压力很大,心情烦躁,两个演员却站在离导演很近的地方谈笑风生。他们俩一人穿了一双崭新的运动鞋,雪白的,导演低头看了他自己的鞋,上面全是土,于是更不爽,想过去挤兑他们两句。导演说,“王传君你脚怎么这么大?”他确实长了一双大脚,穿47码的鞋。这句话扔出去之后,两个演员就知趣地到别处待着去了。等导演把手头的两场戏拍完,又把他们俩叫回来,说“给你们加一场戏”,于是就有了“脚大脚小”这场戏。

演员杜江、王传君剧照

程耳的审美和价值观形成于北京电影学院。他说电影学院提供的其实是一个环境,可以看无数的电影,可以谈恋爱,可以不上课,可以不受任何惩罚——自由是电影学院最大的好处。电影学院时期的程耳,听的是崔健的音乐,读的是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马原、格非、余华的小说,这些耳濡目染的影响铺就了他的底色,他说,“那是一个寻觅的起点”。

在程耳看来,这一切都得益于时代的土壤、时代的精神,如果时代的精神是败坏的,那怎么能要求那些微观的创作不是败坏的呢?他在毕业后的十几年里,只拍了三部长片,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等待,他说,如何在大环境里做微观的努力,是一个非常严肃、非常艰难的决定,但他也相信,如果每个人所做的微观的努力能够汇聚起来,也能够形成一种风尚,甚至可以改变大环境。

对于中国电影的大环境,程耳认为,票房的确是突飞猛进,但是从业者也需要去好好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娱乐性之外,电影是否有其他的功能。拍电影和写小说一样,分几个层面:首先是“会不会”,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这是最低的层面;其实是有没有审美和价值观,这是更高一点的要求;最难得是,能不能在所有作品中将这种审美和价值观一以贯之。中国电影现在处在哪个层面,这个需要所有电影从业者去扪心自问。

程耳认为,自己的电影既不是艺术电影,也不是商业电影,他一直努力弥合两者,使商业电影也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最喜欢看的,也是这类电影,像昆丁·塔伦迪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比利·怀尔德的电影,很难说这些电影是艺术片还是商业片,程耳称它们为“完美电影”。他相信,随着观众的品味越来越高,对好电影的需求越来越高,中国也能拍出这样的电影。

专访程耳:

“没有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能够撑起一个创作的人物”

界面文化:电影里有很多吃饭的桥段,吃似乎是作为一种秩序,或者一种日常的规训存在的,你是怎么设计关于吃的部分的?

程耳:有很多人说我特别喜欢拍吃饭,因为生活就是离不开吃饭,很多问题都是在吃饭的时候解决的。吃饭本身包含很多不可言说的东西,比如葛优去找倪大红那场戏,倪大红问他喝不喝粥,他就去盛粥喝,他喝粥的快慢,吃饭的情绪,以及是否酣畅,都是随着倪大红说“不要杀(小六)了,再给她一点钱”而变化的。直到最后倪大红说“这件事不许说出去,谁说出去我骂谁”的时候,葛优有一个捧起碗来一饮而尽的动作,这其实是对人物情绪一个非常自然的表达。除此之外,倪大红为什么会在大半夜就着一点咸菜喝粥呢?很可能也是因为他的各种苦恼,他老婆又跟别人睡觉了,也有可能他有几天都没有好好吃饭了。所以吃饭的戏是很重要的,无论对于中国电影还是外国电影,吃饭的戏不好拍,但是一部好的电影需要拍好吃饭的戏。

界面文化:为什么说吃饭的戏不好拍?

程耳:吃饭的动作非常细碎,对于演员的要求非常高。这个又要说到倪大红老师,他特别厉害,我在剪片子的时候就发现,他的任何一条拿出来随便剪,没有一条是不接戏的。当然代价就是,在拍那一大桌人吃饭的戏的那天,他一个晚上吃了60只虾,吃到最后他已经崩溃了,身体也有点难受了,那时候我也差不多拍完了。

倪大红剧照

界面文化:为什么要选择非线性的叙事结构?

程耳:关于结构问题,从《犯罪分子》开始,我就觉得我需要在讲述一个故事和思考一个故事之间做选择。当你把时空打乱,把生活的横切面罗列在一起的时候,我是在讲故事的同时在思考这个故事。就好像你回忆过去的时候也会有反思。我自己做剪接的时候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不是机械地剪这个故事,而是在思考这个故事,我相信观众在看的时候,除了接受这个故事,也会思考这个故事。

界面文化:片中很多角色都有明确的原型,很多观众也通过挖掘原型的真实故事来补充理解电影,你怎么看待角色和原型之间的关系?

程耳:从现在电影的成片来看,我们虚构的比重是非常大的,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大亨,他有一个日本妹夫。所以即便不去联系原型,故事本身也是很明确的,但是如果观众对历史有兴趣,去做一些联系也无妨。但是从创作上我认为,没有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能够撑起一个创作的人物,因为需要很多人的人生才能塑造一个人物。

界面文化:在小说里,“童子鸡”的故事包括了如何砍断北方人情妇手臂的部分,并且有很细致地描写,也有很多很有趣的对话,但电影对于这一段落却巧妙地运用了留白,为什么这样处理?

程耳:这样的设计其实是为了配合不同的表达方式,小说和电影对故事的呈现方式是迥异的,它们遵从不同的“语法”。小说对剁手这一段的描写,包括童子鸡在去之间回忆了很多家乡的事情,这是符合小说语法的处理方式;在电影里,借用一个盒子对这一过程有所取舍地呈现,也是为了符合电影的语法。

演员杜江扮演的“童子鸡”

界面文化:“童子鸡”后续的故事并没有出现在电影中,对他这个人物的结局也没有任何交代,很多影迷因此将“童子鸡”理解为一个平行时空里青年时代的顾先生,你有这样的用意吗?

程耳:童子鸡的故事并不是顾先生的前史,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误读,而且我也觉得这个误读,既没有根据,也没有价值。有些误读,虽然不符合创作者的本意,但是它提供的这种理解方式,也是有价值的,但是我并不喜欢关于童子鸡的这个误读。

界面文化:电影对老五的身世和她的孩子都没有交代,如果补充上这两部分,其实会使得她为顾先生舍身的剧情更加合理,为什么省略掉了这两部分?

程耳: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取舍,顾先生最后去找他和老五的儿子的戏其实已经拍了,包括他去找儿子,想带儿子一起回香港,但是儿子不跟他走,但是没有剪进最后的成片里。因为电影不允许在一个高潮之后,迅速地出现另一个高潮,这样会影响整个电影的结尾,所以没有办法,只能忍痛舍弃了。

演员钟欣桐扮演的“老五”

界面文化:能不能解释一下渡部离开上海前要掐死小六那段的闪回和跳剪?

程耳:因为在前面的故事里并没有揭示,渡部在埋赵先生和司机的尸体的时候具体发生了什么,到了1941年,渡部要离开上海参加太平洋战争,确实会涉及到如何处理小六的问题,他本来想杀她,最后选择放她走,这时候镜头忽然切到了过去,给我的感觉像是一个梦魇,我个人很喜欢那一段。观众在那时候已经非常熟悉我们的每一个时间片段和每一个环境了,所以在那个时刻有一段插叙,不会困扰观众,或者影响观众理解剧情,反倒会非常强势地给观众解答疑惑。

演员浅野忠信饰演渡部

我虽然已经看了很多次,但是在电影院看的那一次,看到镜头突然从一个夜景、内景的渡部眼睛的特写切到一个黄昏的外景,小六递给渡部手帕,仍然感到了一种强烈的刺激,就是像一个梦魇,甚至从这一点发散开去,整部电影都可以看作是一场梦魇,是每个人的梦魇。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专访】程耳:拍电影离博尔赫斯很远,离盒饭很近

“没有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能够撑起一个创作的人物。”

拍出了《罗曼蒂克消亡史》的程耳,在电影下映之际写了一篇文章作为年终小结,文章的题目取自《七武士》里志村桥的对白,《对得起这碗白米饭》。对于与口碑不成正比的票房,程耳在文中的回应显得坦然而有原则,他说,“欲望无休止,但我们要注意吃相,对于这份工作,我们应有起码的品味与现时代的审美,趋于准确的表达,不要让观众在漆黑的电影院里,因我们的草率无知甚至胡闹而感到羞愧。”

导演程耳

对于小说与电影的关联、历史机关的设置以及毁誉参半的评价,程耳导演到底是怎么样想的?日前,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他聊了聊。

程耳的电影与小说:

“拍电影离博尔赫斯很远,离盒饭很近”

拍《罗曼蒂克消亡史》的想法起于2013年,最初只是导演程耳的一些涂鸦,他在纸上写了三段文字,每段只有六七百字,基于这三段文字的雏形,有了现在电影的剧本,也有了《女演员》《童子鸡》和《罗曼蒂克消亡史》三个短片小说,收录在电影同名短篇小说集里。

小说集里的另一些篇章,则是在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的片场写成的。拍戏的时候是冬天,摄影棚里非常冷,程耳在摄影棚里有一个自己的小帐棚,里面放着监视器。拍戏的时候多半时间都是在等,无聊的等待,等待灯光,等待服装,等待演员,什么都要等待,生活中也是一样,为了把等待的时间解决掉,程耳就拿个破本子,一支圆珠笔开始写写画画。小说的创作正是在这样的契机下开始的。他说,这是他跟冗长的日常建立的一个小秘密,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或者做什么,他从中体验到一种隐秘的喜悦。

程耳短篇小说集《罗曼蒂克消亡史》,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程耳在很多场合都谈到过,对他影响最大的作家是博尔赫斯。但他也不确定,让他着迷的语言,究竟是属于博尔赫斯的,还是属于他的译者陈忠义或者王永年的。在程耳看来,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博尔赫斯文集》是最好的,让人愿意一读再读,虽然有时候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他将太多的东西藏在太短的句子里,让人感觉云山雾罩,但这正是阅读的快感所在,正好说明寻觅是必不可少的。

拍电影的时候博尔赫斯也会在脑海中盘旋吗?程耳开玩笑说,拍电影是一件离博尔赫斯很远的事情,离盒饭比较近。拍电影时导演考虑的主要是演员的脾气,灯光师的脾气,自己的脾气,还有各种不可控的突发情况,天气、服装师落了件衣服、演员头套又没有戴等等。程耳坦承,拍电影前期筹备的时候导演有非常专注的创作状态,等到所有素材都拍完,开始剪辑的时候,也有特别好的创作状态,但是中间拍摄的部分,由于电影产业化的不完善,你会发现,作为导演很多时候距离博尔赫斯实在太遥远了。

《博尔赫斯文集·小说卷》,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出版

但是无论是怎样的环境,只要认真投入,还是会有令人惊喜的火花。全片的第一个镜头是杜淳、杜江和王传君三个人站在门口吃饼,这个镜头就是剧本里没有的。程耳讲述了这个镜头的由来:“前一天他们三个喝多了,宿醉,第二天一大早要拍戏,于是杜淳买了四个煎饼,他们三个一人一个,还给我买了一个。我一到现场就没有食欲,我就说我不吃,他们三个一人拿着一个吃,我瘫在椅子上等待。当时灯光还在从楼上往下运灯,我扭过头一看,他们仨在那狂吃,杜淳当时已经吃完了一个。我马上过去说不许吃了,等一下就拍这个。杜淳说导演我已经吃完了,太饿了,我说不是还有给我买的那个吗。这个时候机器飞快地架好了,我说可以了,接着吃吧。”

那个镜头着急到连话筒都没有来得及插,但是拍下来了。三个演员都晕晕乎乎的,问导演说咱们拍这个是要干吗,导演说这就是全片第一镜。

另一场即兴的系是王传君和杜江两个人比脚大脚小,也是是剧本里没有的。那天程耳拍戏压力很大,心情烦躁,两个演员却站在离导演很近的地方谈笑风生。他们俩一人穿了一双崭新的运动鞋,雪白的,导演低头看了他自己的鞋,上面全是土,于是更不爽,想过去挤兑他们两句。导演说,“王传君你脚怎么这么大?”他确实长了一双大脚,穿47码的鞋。这句话扔出去之后,两个演员就知趣地到别处待着去了。等导演把手头的两场戏拍完,又把他们俩叫回来,说“给你们加一场戏”,于是就有了“脚大脚小”这场戏。

演员杜江、王传君剧照

程耳的审美和价值观形成于北京电影学院。他说电影学院提供的其实是一个环境,可以看无数的电影,可以谈恋爱,可以不上课,可以不受任何惩罚——自由是电影学院最大的好处。电影学院时期的程耳,听的是崔健的音乐,读的是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马原、格非、余华的小说,这些耳濡目染的影响铺就了他的底色,他说,“那是一个寻觅的起点”。

在程耳看来,这一切都得益于时代的土壤、时代的精神,如果时代的精神是败坏的,那怎么能要求那些微观的创作不是败坏的呢?他在毕业后的十几年里,只拍了三部长片,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等待,他说,如何在大环境里做微观的努力,是一个非常严肃、非常艰难的决定,但他也相信,如果每个人所做的微观的努力能够汇聚起来,也能够形成一种风尚,甚至可以改变大环境。

对于中国电影的大环境,程耳认为,票房的确是突飞猛进,但是从业者也需要去好好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娱乐性之外,电影是否有其他的功能。拍电影和写小说一样,分几个层面:首先是“会不会”,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这是最低的层面;其实是有没有审美和价值观,这是更高一点的要求;最难得是,能不能在所有作品中将这种审美和价值观一以贯之。中国电影现在处在哪个层面,这个需要所有电影从业者去扪心自问。

程耳认为,自己的电影既不是艺术电影,也不是商业电影,他一直努力弥合两者,使商业电影也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最喜欢看的,也是这类电影,像昆丁·塔伦迪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比利·怀尔德的电影,很难说这些电影是艺术片还是商业片,程耳称它们为“完美电影”。他相信,随着观众的品味越来越高,对好电影的需求越来越高,中国也能拍出这样的电影。

专访程耳:

“没有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能够撑起一个创作的人物”

界面文化:电影里有很多吃饭的桥段,吃似乎是作为一种秩序,或者一种日常的规训存在的,你是怎么设计关于吃的部分的?

程耳:有很多人说我特别喜欢拍吃饭,因为生活就是离不开吃饭,很多问题都是在吃饭的时候解决的。吃饭本身包含很多不可言说的东西,比如葛优去找倪大红那场戏,倪大红问他喝不喝粥,他就去盛粥喝,他喝粥的快慢,吃饭的情绪,以及是否酣畅,都是随着倪大红说“不要杀(小六)了,再给她一点钱”而变化的。直到最后倪大红说“这件事不许说出去,谁说出去我骂谁”的时候,葛优有一个捧起碗来一饮而尽的动作,这其实是对人物情绪一个非常自然的表达。除此之外,倪大红为什么会在大半夜就着一点咸菜喝粥呢?很可能也是因为他的各种苦恼,他老婆又跟别人睡觉了,也有可能他有几天都没有好好吃饭了。所以吃饭的戏是很重要的,无论对于中国电影还是外国电影,吃饭的戏不好拍,但是一部好的电影需要拍好吃饭的戏。

界面文化:为什么说吃饭的戏不好拍?

程耳:吃饭的动作非常细碎,对于演员的要求非常高。这个又要说到倪大红老师,他特别厉害,我在剪片子的时候就发现,他的任何一条拿出来随便剪,没有一条是不接戏的。当然代价就是,在拍那一大桌人吃饭的戏的那天,他一个晚上吃了60只虾,吃到最后他已经崩溃了,身体也有点难受了,那时候我也差不多拍完了。

倪大红剧照

界面文化:为什么要选择非线性的叙事结构?

程耳:关于结构问题,从《犯罪分子》开始,我就觉得我需要在讲述一个故事和思考一个故事之间做选择。当你把时空打乱,把生活的横切面罗列在一起的时候,我是在讲故事的同时在思考这个故事。就好像你回忆过去的时候也会有反思。我自己做剪接的时候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不是机械地剪这个故事,而是在思考这个故事,我相信观众在看的时候,除了接受这个故事,也会思考这个故事。

界面文化:片中很多角色都有明确的原型,很多观众也通过挖掘原型的真实故事来补充理解电影,你怎么看待角色和原型之间的关系?

程耳:从现在电影的成片来看,我们虚构的比重是非常大的,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大亨,他有一个日本妹夫。所以即便不去联系原型,故事本身也是很明确的,但是如果观众对历史有兴趣,去做一些联系也无妨。但是从创作上我认为,没有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能够撑起一个创作的人物,因为需要很多人的人生才能塑造一个人物。

界面文化:在小说里,“童子鸡”的故事包括了如何砍断北方人情妇手臂的部分,并且有很细致地描写,也有很多很有趣的对话,但电影对于这一段落却巧妙地运用了留白,为什么这样处理?

程耳:这样的设计其实是为了配合不同的表达方式,小说和电影对故事的呈现方式是迥异的,它们遵从不同的“语法”。小说对剁手这一段的描写,包括童子鸡在去之间回忆了很多家乡的事情,这是符合小说语法的处理方式;在电影里,借用一个盒子对这一过程有所取舍地呈现,也是为了符合电影的语法。

演员杜江扮演的“童子鸡”

界面文化:“童子鸡”后续的故事并没有出现在电影中,对他这个人物的结局也没有任何交代,很多影迷因此将“童子鸡”理解为一个平行时空里青年时代的顾先生,你有这样的用意吗?

程耳:童子鸡的故事并不是顾先生的前史,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误读,而且我也觉得这个误读,既没有根据,也没有价值。有些误读,虽然不符合创作者的本意,但是它提供的这种理解方式,也是有价值的,但是我并不喜欢关于童子鸡的这个误读。

界面文化:电影对老五的身世和她的孩子都没有交代,如果补充上这两部分,其实会使得她为顾先生舍身的剧情更加合理,为什么省略掉了这两部分?

程耳: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取舍,顾先生最后去找他和老五的儿子的戏其实已经拍了,包括他去找儿子,想带儿子一起回香港,但是儿子不跟他走,但是没有剪进最后的成片里。因为电影不允许在一个高潮之后,迅速地出现另一个高潮,这样会影响整个电影的结尾,所以没有办法,只能忍痛舍弃了。

演员钟欣桐扮演的“老五”

界面文化:能不能解释一下渡部离开上海前要掐死小六那段的闪回和跳剪?

程耳:因为在前面的故事里并没有揭示,渡部在埋赵先生和司机的尸体的时候具体发生了什么,到了1941年,渡部要离开上海参加太平洋战争,确实会涉及到如何处理小六的问题,他本来想杀她,最后选择放她走,这时候镜头忽然切到了过去,给我的感觉像是一个梦魇,我个人很喜欢那一段。观众在那时候已经非常熟悉我们的每一个时间片段和每一个环境了,所以在那个时刻有一段插叙,不会困扰观众,或者影响观众理解剧情,反倒会非常强势地给观众解答疑惑。

演员浅野忠信饰演渡部

我虽然已经看了很多次,但是在电影院看的那一次,看到镜头突然从一个夜景、内景的渡部眼睛的特写切到一个黄昏的外景,小六递给渡部手帕,仍然感到了一种强烈的刺激,就是像一个梦魇,甚至从这一点发散开去,整部电影都可以看作是一场梦魇,是每个人的梦魇。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