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围炉夜话不再有,心中火种何以传?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围炉夜话不再有,心中火种何以传?

大年三十围炉夜话,正是一家人与先人共在的场域,那火坑中缓缓地跳动的火苗静静地把过去带回今天,并且融合着未来。

常言“小时候盼过年,长大了怕过年”,虽然长大了未必怕过年,但小时候盼着过年却是事实,现在想起小时候的过年经历来,依然栩栩如生,历历在目,更重要的是止不住满心的温暖。

我生长在湖南益阳一个比较偏远的小山村。小孩盼过年,一是有新衣服穿。一年到头,难得一件新衣服。快过年了,好不容易买到一段布,请个裁缝师傅到家里,连着缝纫机一起挑过来,小孩子一天的心思大体就锚在裁缝师傅上了。等到新衣服做好,往往是要等大年初一才会穿,新年穿上新衣服带来新气象。二是过年会有好吃的。临近过年,每家每户多少总是会准备一些年货,肉类、小吃,还有走亲戚用的礼物。如果那年养的猪正好够大,而家里经济状况又还能勉强维持,杀年猪就是过年很隆重的活动,杀猪的那天就如同过节。请屠户到家里来,还要找一两个帮手协助,猪杀了马上有新鲜的肉可以吃,一般会叫上几个亲戚一起来吃,吃完少不了多少送一点给亲戚们。

大年三十,父母早早地起床,准备团年饭。等我和妹妹起床,这边已准备得差不多了。随后是满满的一桌,难得的丰盛。过年都是要用大鱼大肉、大钵大碗,一餐吃不完,春节期间可以继续吃。要吃饭了,先是放一挂鞭炮,再合上门,接下来的重要仪式就是点起油灯,请逝去的先人吃饭。父亲先摆好小酒杯,每个被子都斟上一点酒,斟了酒后再用筷子沾一点酒,然后父亲开始召唤,“爷爷、奶奶、二伯伯、二伯母……今天过年了,请你们来吃团年饭。”接下来就再一个个位置都盛点饭,把筷子搁在饭碗上。然后父亲再点一把纸钱到饭桌旁,纸钱烧起来,桌上饭的热气也腾腾上升,伴随着腾腾的热气,我们都站在旁边看着,父亲母亲一边说话,“你们要保佑铁芳、朝晖会读书,要保佑家里平安。”等先人吃过,把灯吹熄,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开始吃饭了。

这一天父母都会比较忙碌,要炸些油坨,炒花生瓜子什么的,我和妹妹主要就是开心吃和玩。到晚上,吃过晚饭,一家人围坐在火坑边,守岁开始。三十的火要烧的旺,年前准备好的干木材——一般是松木——这时候发挥上用场。一家人围坐一起,喝喝茶,吃点瓜子,话话家常。谈话是随意的,当然离不开爷爷奶奶、老爷爷老奶奶的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也包括来年的计划,更多的是对我和妹妹的寄托。夜已深,火坑不再添柴,父母一点点把柴头上烧红了的部分敲下来,我们烤着没有明火的炭火。到一家人准备睡觉,再把剩余的火星点点用灰盖起来,以备第二天早上打开时依然有着余温的火种。

现在想来,那围着火坑的夜话,正是一种生命温情从爷爷奶奶到父亲母亲,再一点点传承到我们身上,由此,年幼的生命之中一点点孕育着祖辈的影像,他们的奋斗与挣扎,他们对后辈的殷殷期待,他们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都一一在此刻温暖的火光中点亮,进入年轻一代的内心之中,让稚幼的生命逐渐有了些许厚度,模糊地懂得自己的生命寄托着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的爱与期待,乃至更高的祖辈的庇佑,我不仅仅是我,我本身就是为一辈又一辈的生命所塑造。大年三十围炉夜话,正是一家人与先人共在的场域,那火坑中缓缓地跳动的火苗静静地把过去带回今天,并且融合着未来。

我忽然明白,过年前所有的准备,其实都是守岁的序曲:如果说穿新衣、杀年猪更多的是物质性的,也即给年幼的个体提供身体上的激励,那么,围着火坑的夜话则是给予年少个体以心灵潜移默化的滋养。一家人围着火坑,细说着过去、现在和未来,那就是在孕育着未来生命的底色,那一次又一次拨弄着的点点火光,就是一点点照亮蒙昧的童年,逐步进入年幼个体之内心深处的生命意义之光。直到今天,当我的父母逐渐老去,过年早已不见昔日的炉火,但昔日的火光依然在我内心之中涌动,成为我今日依然韧性坚持、奋发向上的生命动力。

童年的火种尚未熄灭,而且会在我的生命历程之中一直燃烧,让我在不断奋进的同时,不时地抬起头来,回望我的先辈和周遭古老的大地的同时,也深深地理解代代相传的生命旅程。我恍然有悟,那温暖、安静、质朴的火光,那始自远古先民钻木而取的火光,莫不就是属于传统中国的独有的生命之光,就是点亮历史深处的鸿蒙,点亮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扉,点亮华夏文明的意义之光?

时至今日,从屋里地面挖下去的火坑——后来是炭盆——早已不再,春节联欢晚会早已替代一家人围坐一起却话家常,我们演绎的不再是自己的故事,电视里的轻歌曼舞带给我们渐趋一致的轻松与欢娱。我们生活在进步与繁华之中,我们也终于失却了一个安静之中与先辈对话的场域,轻轻松松地向着时尚与潮流开放,轻浅地活在时代之中。

此时此刻,当我想起童年时代的过年,并非为过去的贫穷唱赞歌,而是提醒我们,世界也许没有这么简单,当我们急切地求得物质的丰饶与基于个人身体的纵欲狂欢之时,是不是非得要把过去的一切弃如蹙屐,我们固然要跟随时代的步伐滚滚向前,但我们依然要为心灵找家。我们今天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是物质世界的发达是否必然伴随精神世界的式微,物质和精神是否必然二律背反?我们常常匆匆向前,却忘了为何出发。

另一件跟过年有关而又记忆深刻的事情不得不提。记得有一年,临近过年,家里不记得是哪个人生病了,请一个朋友来做做除鬼的法术,当时那个邻村的熟人告诉我父亲,说大年初一一大清早起来,先打开每个门,再拿一把锄头,屋里屋外转一个圈,顺便用锄头轻轻地往地上挖一下,再说一句咒语,“百无禁忌”,这样家里就不会有邪气,疾病就会少很多。从那以后,每到大年初一,父亲总是会很早起来,照着做。现在想起来当然是迷信,但我总是固执地认为,那种无伤大雅的迷信其实是大可不必赶尽杀绝。因为,无形之中,它唤起了一位少年内心深处对周遭世界的开放性,而避免了我看待周遭事物的彻底的物化,这无疑增进了我的想象力与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洞察,更重要的是启迪了我对世界的一份迷魅与敬畏之心,而少了几分虚妄。福柯曾言,“必须保卫生活”。保卫生活的意义就是保卫生活的自主性,在日常生活的自我保护之中孕育生活世界的内涵与必要的深度,避免日常生活的浅陋化。

今天,置身现代信息文明之中,置身后现代不断的解构与破碎之中,传统之光业已熹微,努力从历史的幽深出重拾那曾经照亮我们先辈的、当下日渐暗淡的生命意义之光,实际上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个体心灵发展不可或缺、且日益重要的基础内涵。关键的问题在于,传统绝非一件摆在眼前、俯身即可拾得的器物,毋宁说真正的传统乃是人的生活,传统的真正的场域乃是人的心灵。唯有激活心灵的触角,激活当下国人对生命意义的渴求,我们才会在破碎世界中的迷离与虚空之际,在暮然回首之中,拣拾我们生命深处那些幽暗的火光,重新焕发我们对大地、先民、历史、文化、传统的深深的敬意与温情。

此刻,坐在城市的某个角落,一台安静的电脑前,那大年三十一家人围坐着的点点火光,清晰地闪现在我眼前。我看得见,却又无法触摸,它只在我记忆的深处跳跃。我清楚地知道,我们需要向前看,历史不会眷顾于我们记忆中的某一个角落,过去的一页终将翻过。我的女儿正在茁壮成长,我的小儿也已开始咿呀学语,而今日之过年早已大异其趣,我是否需要,以及如何把心中的火种以适当的方式传给他们,这是一个问题。我带着这个问题,平静地走进新年。

2017年1月28日大年初一初稿,1月30日正月初三改定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探索与争鸣杂志

原标题:教授们的年味特辑(之十五)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围炉夜话不再有,心中火种何以传?

大年三十围炉夜话,正是一家人与先人共在的场域,那火坑中缓缓地跳动的火苗静静地把过去带回今天,并且融合着未来。

常言“小时候盼过年,长大了怕过年”,虽然长大了未必怕过年,但小时候盼着过年却是事实,现在想起小时候的过年经历来,依然栩栩如生,历历在目,更重要的是止不住满心的温暖。

我生长在湖南益阳一个比较偏远的小山村。小孩盼过年,一是有新衣服穿。一年到头,难得一件新衣服。快过年了,好不容易买到一段布,请个裁缝师傅到家里,连着缝纫机一起挑过来,小孩子一天的心思大体就锚在裁缝师傅上了。等到新衣服做好,往往是要等大年初一才会穿,新年穿上新衣服带来新气象。二是过年会有好吃的。临近过年,每家每户多少总是会准备一些年货,肉类、小吃,还有走亲戚用的礼物。如果那年养的猪正好够大,而家里经济状况又还能勉强维持,杀年猪就是过年很隆重的活动,杀猪的那天就如同过节。请屠户到家里来,还要找一两个帮手协助,猪杀了马上有新鲜的肉可以吃,一般会叫上几个亲戚一起来吃,吃完少不了多少送一点给亲戚们。

大年三十,父母早早地起床,准备团年饭。等我和妹妹起床,这边已准备得差不多了。随后是满满的一桌,难得的丰盛。过年都是要用大鱼大肉、大钵大碗,一餐吃不完,春节期间可以继续吃。要吃饭了,先是放一挂鞭炮,再合上门,接下来的重要仪式就是点起油灯,请逝去的先人吃饭。父亲先摆好小酒杯,每个被子都斟上一点酒,斟了酒后再用筷子沾一点酒,然后父亲开始召唤,“爷爷、奶奶、二伯伯、二伯母……今天过年了,请你们来吃团年饭。”接下来就再一个个位置都盛点饭,把筷子搁在饭碗上。然后父亲再点一把纸钱到饭桌旁,纸钱烧起来,桌上饭的热气也腾腾上升,伴随着腾腾的热气,我们都站在旁边看着,父亲母亲一边说话,“你们要保佑铁芳、朝晖会读书,要保佑家里平安。”等先人吃过,把灯吹熄,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开始吃饭了。

这一天父母都会比较忙碌,要炸些油坨,炒花生瓜子什么的,我和妹妹主要就是开心吃和玩。到晚上,吃过晚饭,一家人围坐在火坑边,守岁开始。三十的火要烧的旺,年前准备好的干木材——一般是松木——这时候发挥上用场。一家人围坐一起,喝喝茶,吃点瓜子,话话家常。谈话是随意的,当然离不开爷爷奶奶、老爷爷老奶奶的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也包括来年的计划,更多的是对我和妹妹的寄托。夜已深,火坑不再添柴,父母一点点把柴头上烧红了的部分敲下来,我们烤着没有明火的炭火。到一家人准备睡觉,再把剩余的火星点点用灰盖起来,以备第二天早上打开时依然有着余温的火种。

现在想来,那围着火坑的夜话,正是一种生命温情从爷爷奶奶到父亲母亲,再一点点传承到我们身上,由此,年幼的生命之中一点点孕育着祖辈的影像,他们的奋斗与挣扎,他们对后辈的殷殷期待,他们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都一一在此刻温暖的火光中点亮,进入年轻一代的内心之中,让稚幼的生命逐渐有了些许厚度,模糊地懂得自己的生命寄托着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的爱与期待,乃至更高的祖辈的庇佑,我不仅仅是我,我本身就是为一辈又一辈的生命所塑造。大年三十围炉夜话,正是一家人与先人共在的场域,那火坑中缓缓地跳动的火苗静静地把过去带回今天,并且融合着未来。

我忽然明白,过年前所有的准备,其实都是守岁的序曲:如果说穿新衣、杀年猪更多的是物质性的,也即给年幼的个体提供身体上的激励,那么,围着火坑的夜话则是给予年少个体以心灵潜移默化的滋养。一家人围着火坑,细说着过去、现在和未来,那就是在孕育着未来生命的底色,那一次又一次拨弄着的点点火光,就是一点点照亮蒙昧的童年,逐步进入年幼个体之内心深处的生命意义之光。直到今天,当我的父母逐渐老去,过年早已不见昔日的炉火,但昔日的火光依然在我内心之中涌动,成为我今日依然韧性坚持、奋发向上的生命动力。

童年的火种尚未熄灭,而且会在我的生命历程之中一直燃烧,让我在不断奋进的同时,不时地抬起头来,回望我的先辈和周遭古老的大地的同时,也深深地理解代代相传的生命旅程。我恍然有悟,那温暖、安静、质朴的火光,那始自远古先民钻木而取的火光,莫不就是属于传统中国的独有的生命之光,就是点亮历史深处的鸿蒙,点亮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扉,点亮华夏文明的意义之光?

时至今日,从屋里地面挖下去的火坑——后来是炭盆——早已不再,春节联欢晚会早已替代一家人围坐一起却话家常,我们演绎的不再是自己的故事,电视里的轻歌曼舞带给我们渐趋一致的轻松与欢娱。我们生活在进步与繁华之中,我们也终于失却了一个安静之中与先辈对话的场域,轻轻松松地向着时尚与潮流开放,轻浅地活在时代之中。

此时此刻,当我想起童年时代的过年,并非为过去的贫穷唱赞歌,而是提醒我们,世界也许没有这么简单,当我们急切地求得物质的丰饶与基于个人身体的纵欲狂欢之时,是不是非得要把过去的一切弃如蹙屐,我们固然要跟随时代的步伐滚滚向前,但我们依然要为心灵找家。我们今天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是物质世界的发达是否必然伴随精神世界的式微,物质和精神是否必然二律背反?我们常常匆匆向前,却忘了为何出发。

另一件跟过年有关而又记忆深刻的事情不得不提。记得有一年,临近过年,家里不记得是哪个人生病了,请一个朋友来做做除鬼的法术,当时那个邻村的熟人告诉我父亲,说大年初一一大清早起来,先打开每个门,再拿一把锄头,屋里屋外转一个圈,顺便用锄头轻轻地往地上挖一下,再说一句咒语,“百无禁忌”,这样家里就不会有邪气,疾病就会少很多。从那以后,每到大年初一,父亲总是会很早起来,照着做。现在想起来当然是迷信,但我总是固执地认为,那种无伤大雅的迷信其实是大可不必赶尽杀绝。因为,无形之中,它唤起了一位少年内心深处对周遭世界的开放性,而避免了我看待周遭事物的彻底的物化,这无疑增进了我的想象力与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洞察,更重要的是启迪了我对世界的一份迷魅与敬畏之心,而少了几分虚妄。福柯曾言,“必须保卫生活”。保卫生活的意义就是保卫生活的自主性,在日常生活的自我保护之中孕育生活世界的内涵与必要的深度,避免日常生活的浅陋化。

今天,置身现代信息文明之中,置身后现代不断的解构与破碎之中,传统之光业已熹微,努力从历史的幽深出重拾那曾经照亮我们先辈的、当下日渐暗淡的生命意义之光,实际上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个体心灵发展不可或缺、且日益重要的基础内涵。关键的问题在于,传统绝非一件摆在眼前、俯身即可拾得的器物,毋宁说真正的传统乃是人的生活,传统的真正的场域乃是人的心灵。唯有激活心灵的触角,激活当下国人对生命意义的渴求,我们才会在破碎世界中的迷离与虚空之际,在暮然回首之中,拣拾我们生命深处那些幽暗的火光,重新焕发我们对大地、先民、历史、文化、传统的深深的敬意与温情。

此刻,坐在城市的某个角落,一台安静的电脑前,那大年三十一家人围坐着的点点火光,清晰地闪现在我眼前。我看得见,却又无法触摸,它只在我记忆的深处跳跃。我清楚地知道,我们需要向前看,历史不会眷顾于我们记忆中的某一个角落,过去的一页终将翻过。我的女儿正在茁壮成长,我的小儿也已开始咿呀学语,而今日之过年早已大异其趣,我是否需要,以及如何把心中的火种以适当的方式传给他们,这是一个问题。我带着这个问题,平静地走进新年。

2017年1月28日大年初一初稿,1月30日正月初三改定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探索与争鸣杂志

原标题:教授们的年味特辑(之十五)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