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斯派克·李:NBA铁粉,花甲之年,站在黑白的中央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斯派克·李:NBA铁粉,花甲之年,站在黑白的中央

作为一名最具黑人意识的导演,他一生的愿望就是拍出真正的“黑人电影”。

出生于1957年3月20日的美国导演斯派克·李60岁了,作为一名最具黑人意识的导演,他一生的愿望就是拍出真正的“黑人电影”,因而他所涉及的题材也大都与黑人的出路、觉醒、与种族歧视有关的主题。他的电影风格相当犀利、节奏明快有爆发力,对于黑人的习性和社会困境有着深刻的体会。2016年第88届奥斯卡上斯派克·李被授予终身成就奖。

作为NBA铁杆球迷的斯派克·李

一件多少有点讽刺的事是,斯派克·李这位当代最富盛名、可能也是最出色的黑人导演,最为人所熟知的身份,却是一个NBA球迷。生长在布鲁克林的他,作为纽约尼克斯的头号球迷,常年在麦迪逊花园球馆最前排的座位上为自己家乡的球队欢呼喝彩,即便在尼克斯沦为鱼腩队伍之时也始终不离不弃。他可能是全美国最著名的死忠球迷,在这一点上唯一能与其匹敌的大概只有湖人队的死忠鲨鱼嘴老杰克了。

《单挑》剧照:好莱坞最具号召力的黑人影星丹泽尔·华盛顿饰演父亲一角,NBA名将雷·阿伦饰演儿子杰西。

与玩世不恭的尼科尔森不同的是,斯派克·李亲自制作了大量关于篮球的电影,这其中包括由丹泽尔·华盛顿和著名NBA球星雷·阿伦共同主演的《单挑》,关于科比·布莱恩特的纪录片《科比工作进行时》,以及被已逝的罗杰·艾伯特选为最伟大的100部电影之一的《篮球梦》(李不是本片的导演,而是其中的一个“演员”,为参加篮球训练营的孩子们上演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演讲)。

《单挑》和《篮球梦》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围绕着篮球主题而展开,但是在许多细节处,依然涉及到了黑人必须要面对的种族问题。这与斯派克·李天生的肤色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事实上,在斯派克·李的职业生涯早期,始终致力于拍摄反映黑人社区及种族主义的电影。

《为所应为》剧照,手上的“爱”与“恨”致敬了影史经典《猎人之夜》

自幼在黑人社区长大的李,对于黑人的生活方式与文化有着切身的体会与了解,因此他的电影绝不会像过去的那些白人导演那样,站在某种局外人的视角,带着政治正确的眼光去看待黑人问题。他们要么像那些食古不化的保守份子一样将黑人视作社会的不安甚至是负面元素,要么像被嘹亮的口号蛊惑的理想主义者那样将黑人视作应当被同情和严加保护的弱势群体。李也不像过去曾在黑人世界里风靡一时的黑人导演一样,将自己的种族及其行为高度美化赞扬,甚至拿白人作为与自身对应的被丑化和侮辱的对象。在李的电影中,黑人就是真实世界里的黑人,他们有着与白人迥异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他们有着白人无法理解和认同的文化及生活态度,他们不是被妖魔化的野兽和罪犯,但他们也绝非温柔的善类。他们就像《为所应为》中左右手的“hate”和“love”一样,是一组矛盾的统一体。

《为所应为》工作照,斯派克·李饰演送披萨的外卖小哥

斯派克·李最为难能可贵的一点正在于,他一面坚决果敢地为自己的种族发出声音,争取他们应得的权利和地位,但是他也不会可以掩饰或逃避黑人存在的弊病和麻烦。这一点在他的名作《为所应为》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片中他用极其翔实的细节还原了黑人生活的社区,他们的酒吧和饭馆,他们的谈吐和言行,尤其是那个震耳欲聋的大收音机所发出的近乎噪音的黑人音乐,赤裸裸地代表着黑人的呼吸和呐喊。但是当最后的剧烈冲突爆发时,李却没有让自己陷入站队的窠臼,冲突的引发,实乃黑人与白人(甚至包括黄种人)一道,在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观念下酿发的悲剧。

《丛林热》剧照,黑白结合以悲剧告终

在后来的《丛林热》(Jungle Fever,1991)一片中,李再次表明了自己这一客观冷静的态度。当家世优渥、事业有成的黑人建筑师与自己的白人秘书坠入情网后,深植于人们心中的种族隔阂让这段恋情始终带有悲剧的色彩。在李的眼中,黑白的结合似乎是注定会失败的尝试,而这一切却并非哪一方的过错,它只是历史铸就的无奈事实。

  《马尔科姆X》片场工作照

这一点,即便是在他为自己的精神偶像马尔科姆X拍摄的传记片中,依然没有偏颇。李的政治观念受马尔科姆影响极深,但在《马尔科姆X》中,他却并未神化自己的这位精神导师,也未曾试图为马尔科姆那些过激的言论做出任何美化和辩白。

《马尔科姆X》剧照,斯派克·李竭力塑造的是真实的形象

他只是去还原那个真实的人——一个虽然拥有诸多瑕疵却依然令人肃然起敬的民权运动领袖。马尔科姆早年的犯罪、入狱经历,被激进宗教组织“伊斯兰国度”利用以及与其决裂,成立宗教性的穆斯林清真寺社团以及非裔美国人团结组织,寻求与不同宗教、种族的民权运动人士合作等等事件都被真实地记录了下来。

《克鲁克林》剧照,本片寄托了斯派克·李对孩子们的期望

再后来的《克鲁克林》(Crooklyn,1994)中,李更是将自己许多童年记忆融入其中,谱写了一个同样真实的70年代在布鲁克林成长的故事。毒品和枪支是李的童年挥之不去的两块阴云,暴力和歧视更是无时无刻不在侵蚀黑人孩子们的童年世界。这是一副温柔的下城风情画,其中寄托了斯派克·李对于新时代黑人儿童的美好期望。

进入新世纪以后,斯派克·李开始从过去那些围绕着黑人的种族问题中抽身出来,他的电影呈现出更为多元的色彩。

《第25小时》剧照,面对困境唯有抗争

当举世震惊的911事件发生之后,李开始关注这个国家所有人需要面对的苦难和伤痛。那场巨大的灾难足以摧毁人们的信念和勇气,为了让人们振作,他拍摄了与自己之前作品风格截然不同的《第25小时》。《第25小时》有着斯派克·李典型的愤世嫉俗和玩世不恭,爱德华·诺顿饰演的蒙蒂对着镜子自顾自地飙出一连串“fuck”的段落就像黑人的叫骂和饶舌音乐一样令人震慑。蒙蒂面临着令人绝望的困境,而李给出的解药是放弃幻想,勇敢面对。

  《圣安娜奇迹》工作照

在2008年的《圣安娜奇迹》中,他甚至让四名黑人士兵,跨越了黑白种族间的藩篱和成见,用自己的勇气赢得了白人的尊敬和欢迎。过去黑人与白人难以弥合的嫌隙,终于在李的电影中被消解。随着整个社会对待黑人更为包容和理解,李的观念也更为豁达。现在的他,更愿意拍摄像《局内人》和《老男孩》这样更商业化的类型片。在游刃有余地演绎一个精彩的故事之余,总还不忘奚落一下他厌恶的那些权贵。

来源:电影世界杂志

原标题:斯派克 李:NBA铁粉,花甲之年,站在黑白的中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斯派克·李:NBA铁粉,花甲之年,站在黑白的中央

作为一名最具黑人意识的导演,他一生的愿望就是拍出真正的“黑人电影”。

出生于1957年3月20日的美国导演斯派克·李60岁了,作为一名最具黑人意识的导演,他一生的愿望就是拍出真正的“黑人电影”,因而他所涉及的题材也大都与黑人的出路、觉醒、与种族歧视有关的主题。他的电影风格相当犀利、节奏明快有爆发力,对于黑人的习性和社会困境有着深刻的体会。2016年第88届奥斯卡上斯派克·李被授予终身成就奖。

作为NBA铁杆球迷的斯派克·李

一件多少有点讽刺的事是,斯派克·李这位当代最富盛名、可能也是最出色的黑人导演,最为人所熟知的身份,却是一个NBA球迷。生长在布鲁克林的他,作为纽约尼克斯的头号球迷,常年在麦迪逊花园球馆最前排的座位上为自己家乡的球队欢呼喝彩,即便在尼克斯沦为鱼腩队伍之时也始终不离不弃。他可能是全美国最著名的死忠球迷,在这一点上唯一能与其匹敌的大概只有湖人队的死忠鲨鱼嘴老杰克了。

《单挑》剧照:好莱坞最具号召力的黑人影星丹泽尔·华盛顿饰演父亲一角,NBA名将雷·阿伦饰演儿子杰西。

与玩世不恭的尼科尔森不同的是,斯派克·李亲自制作了大量关于篮球的电影,这其中包括由丹泽尔·华盛顿和著名NBA球星雷·阿伦共同主演的《单挑》,关于科比·布莱恩特的纪录片《科比工作进行时》,以及被已逝的罗杰·艾伯特选为最伟大的100部电影之一的《篮球梦》(李不是本片的导演,而是其中的一个“演员”,为参加篮球训练营的孩子们上演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演讲)。

《单挑》和《篮球梦》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围绕着篮球主题而展开,但是在许多细节处,依然涉及到了黑人必须要面对的种族问题。这与斯派克·李天生的肤色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事实上,在斯派克·李的职业生涯早期,始终致力于拍摄反映黑人社区及种族主义的电影。

《为所应为》剧照,手上的“爱”与“恨”致敬了影史经典《猎人之夜》

自幼在黑人社区长大的李,对于黑人的生活方式与文化有着切身的体会与了解,因此他的电影绝不会像过去的那些白人导演那样,站在某种局外人的视角,带着政治正确的眼光去看待黑人问题。他们要么像那些食古不化的保守份子一样将黑人视作社会的不安甚至是负面元素,要么像被嘹亮的口号蛊惑的理想主义者那样将黑人视作应当被同情和严加保护的弱势群体。李也不像过去曾在黑人世界里风靡一时的黑人导演一样,将自己的种族及其行为高度美化赞扬,甚至拿白人作为与自身对应的被丑化和侮辱的对象。在李的电影中,黑人就是真实世界里的黑人,他们有着与白人迥异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他们有着白人无法理解和认同的文化及生活态度,他们不是被妖魔化的野兽和罪犯,但他们也绝非温柔的善类。他们就像《为所应为》中左右手的“hate”和“love”一样,是一组矛盾的统一体。

《为所应为》工作照,斯派克·李饰演送披萨的外卖小哥

斯派克·李最为难能可贵的一点正在于,他一面坚决果敢地为自己的种族发出声音,争取他们应得的权利和地位,但是他也不会可以掩饰或逃避黑人存在的弊病和麻烦。这一点在他的名作《为所应为》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片中他用极其翔实的细节还原了黑人生活的社区,他们的酒吧和饭馆,他们的谈吐和言行,尤其是那个震耳欲聋的大收音机所发出的近乎噪音的黑人音乐,赤裸裸地代表着黑人的呼吸和呐喊。但是当最后的剧烈冲突爆发时,李却没有让自己陷入站队的窠臼,冲突的引发,实乃黑人与白人(甚至包括黄种人)一道,在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观念下酿发的悲剧。

《丛林热》剧照,黑白结合以悲剧告终

在后来的《丛林热》(Jungle Fever,1991)一片中,李再次表明了自己这一客观冷静的态度。当家世优渥、事业有成的黑人建筑师与自己的白人秘书坠入情网后,深植于人们心中的种族隔阂让这段恋情始终带有悲剧的色彩。在李的眼中,黑白的结合似乎是注定会失败的尝试,而这一切却并非哪一方的过错,它只是历史铸就的无奈事实。

  《马尔科姆X》片场工作照

这一点,即便是在他为自己的精神偶像马尔科姆X拍摄的传记片中,依然没有偏颇。李的政治观念受马尔科姆影响极深,但在《马尔科姆X》中,他却并未神化自己的这位精神导师,也未曾试图为马尔科姆那些过激的言论做出任何美化和辩白。

《马尔科姆X》剧照,斯派克·李竭力塑造的是真实的形象

他只是去还原那个真实的人——一个虽然拥有诸多瑕疵却依然令人肃然起敬的民权运动领袖。马尔科姆早年的犯罪、入狱经历,被激进宗教组织“伊斯兰国度”利用以及与其决裂,成立宗教性的穆斯林清真寺社团以及非裔美国人团结组织,寻求与不同宗教、种族的民权运动人士合作等等事件都被真实地记录了下来。

《克鲁克林》剧照,本片寄托了斯派克·李对孩子们的期望

再后来的《克鲁克林》(Crooklyn,1994)中,李更是将自己许多童年记忆融入其中,谱写了一个同样真实的70年代在布鲁克林成长的故事。毒品和枪支是李的童年挥之不去的两块阴云,暴力和歧视更是无时无刻不在侵蚀黑人孩子们的童年世界。这是一副温柔的下城风情画,其中寄托了斯派克·李对于新时代黑人儿童的美好期望。

进入新世纪以后,斯派克·李开始从过去那些围绕着黑人的种族问题中抽身出来,他的电影呈现出更为多元的色彩。

《第25小时》剧照,面对困境唯有抗争

当举世震惊的911事件发生之后,李开始关注这个国家所有人需要面对的苦难和伤痛。那场巨大的灾难足以摧毁人们的信念和勇气,为了让人们振作,他拍摄了与自己之前作品风格截然不同的《第25小时》。《第25小时》有着斯派克·李典型的愤世嫉俗和玩世不恭,爱德华·诺顿饰演的蒙蒂对着镜子自顾自地飙出一连串“fuck”的段落就像黑人的叫骂和饶舌音乐一样令人震慑。蒙蒂面临着令人绝望的困境,而李给出的解药是放弃幻想,勇敢面对。

  《圣安娜奇迹》工作照

在2008年的《圣安娜奇迹》中,他甚至让四名黑人士兵,跨越了黑白种族间的藩篱和成见,用自己的勇气赢得了白人的尊敬和欢迎。过去黑人与白人难以弥合的嫌隙,终于在李的电影中被消解。随着整个社会对待黑人更为包容和理解,李的观念也更为豁达。现在的他,更愿意拍摄像《局内人》和《老男孩》这样更商业化的类型片。在游刃有余地演绎一个精彩的故事之余,总还不忘奚落一下他厌恶的那些权贵。

来源:电影世界杂志

原标题:斯派克 李:NBA铁粉,花甲之年,站在黑白的中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