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破局盈利魔咒,生鲜电商每日优鲜做对了什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破局盈利魔咒,生鲜电商每日优鲜做对了什么

这个行业仍需深耕,在合理把握规则与用户体验之间,谁能更好的找到平衡点,或将走的更长远。

在行业狂飙猛进的2016年,生鲜电商经历了惨烈的淘汰赛。近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公布的2016-2017年度生鲜电商“死亡名单”让整个行业的冷暖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美味七七因资金链断裂倒闭,果食帮宣布停业,青年菜君破产清算,许鲜关闭大量门店……数十家生鲜电商的倒闭,真的意味着这个行业走到了死胡同?

其实不然,过去的时间里,虽然生鲜电商行业景象有些扑朔迷离,现实情况也确实表明这个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扰,导致一部分生鲜电商落败,但同时也有另外一批抓住消费升级和移动互联网发展风口的生鲜电商进入新赛段,如每日优鲜,这家生鲜电商频频曝光在镁光灯之下,因率先破局盈利魔咒而备受瞩目。

将“难啃的骨头”变为“碗中的肥肉”

有行业人士认为,生鲜电商是时下电商市场的最后一片蓝海。据艾瑞咨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生鲜电商的整体交易额约为900亿元,比2015年的500亿元增长了80%,预计2017年整体市场规模可以达到1500亿元。

然而,与巨大市场前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部分生鲜电商仍未实现盈利。2016年,来自中国农业生鲜电商发展论坛的一组数据显示,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企业中,只有1%实现了盈利,4%持平,88%亏损,而剩下的7%则是巨额亏损。一系列数据的背后,意味着生鲜这片蓝海也是“难海”,似乎像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过去一年,每日优鲜北京地区实现规模化盈利,盈利释放的直接信号即这家生鲜电商已经率先破局。实现盈利之后,每日优鲜仍然保持高速增长。据每日优鲜透露,2016年其年对年营收近500%,并且复购率达80%,而这一数据也是目前行业最高水平。可以说,以往因受困高成本难题而一直难以破题的生鲜电商在每日优鲜面前,已经从“难啃的骨头”变成了“碗中的肥肉”。

“骨头”变“肥肉”的秘籍在于不断创新

对于每日优鲜将“骨头”变成“肥肉”这一事实,外界也会有些许好奇,为何能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啃下这块骨头?曾有行业人士分析,生鲜电商的困局根本在于大家盲目跟风,同质化竞争严重,每日优鲜能快速发展的根源在于做到了创新。

追求又快又好的生鲜电商每日优鲜是前置仓的最早实践者,也由此成为这一潮流的引领者。不跟风大多数生鲜电商在每个城市建立一个或多个大仓,接单后从大仓发货,每日优鲜做的是“城市分选中心+社区微仓”的二级分布式仓储体系。然后根据订单密度在商圈和社区建立前置仓,覆盖周边半径三公里,采取冷源+时间冷链的配送方式,全面“去冷媒”。众所周知,冷媒作为传统冷链物流的必备品,因为是变动成本所以被业内冠以“成本黑洞”的名头,而每日优鲜“全冷源”的前置仓做法,用固定成本很好的替代了变动成本,有效地将此前传统冷链物流30多元的成本,降低至10元出头,使生鲜电商的规模化盈利成为了可能,同时也保证了商品2小时交付速度。截至目前,每日优鲜已在北京、天津、广州等11个城市建立了前置仓。

经过两年的商业模式打磨,每日优鲜已经步入爆发式增长阶段。但当前并不急于把盘子铺大,重点在于把业务做深做透。每日优鲜相关负责人在此前接受其他媒体报道时透露,其业务扩张的战略会遵循“721原则”, 即70%的战略资源会用于现有核心城市的垂直增长,把业务做深做透,实现盈利;20%的战略资源用于横向扩张,并遵循盈利一批城市,开发一批城市的逻辑;另外10%的战略资源用于新业务孵化。其创始人兼CEO徐正也曾阐释了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战略的逻辑,“像房地产开发逻辑一样,地毯式的往前走。如果铺的城市太多,阶段性的投入比较多,节奏和平衡的度不够。铺的城市太慢,增速就不够。所以关键是在成长速度和盈利之间取得平衡。”

目前,每日优鲜已在北京实现单城盈利。值得玩味的是,每日优鲜也是第一个宣布实现区域性规模化盈利的生鲜电商,这在生鲜行业血雨腥风的2016年也确实是一股清流般的存在。在前置仓模式被证明是生鲜电商破局利器之后,业内玩家纷纷开始采用这类模式,诸如天天果园、本来生活、易果生鲜、U掌柜等。

不跟风的另一点体现在品类精选上,相比较其他生鲜电商所做的3000—5000款SKU,每日优鲜剑走偏锋将SKU控制在600个左右,给消费者呈现出精选超市的感觉,类似美国的Costco,降低了用户决策时间和管理运营成本,而且降低了运营管理成本,如单品大量带来的采购成本优势,也节约了仓储占压成本,大幅降低了损耗。此外,为了保证每一批食品的安全性,最近每日优鲜还建立了商品快检实验室,而这一实验室对于商品的质量管控,由内到外都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流程,每批货品到了之后,都将经过严格检测。

在运营模式上,每日优鲜遵循的是用户思维,由此也真正培养起用户粘性,建立了以高频和复购为核心的用户基础正循环。易观发布的数据曾显示,今年3月每日优鲜月活用户已过百万,另外QuestMobile发布的2017春季移动互联网报告也显示,每日优鲜用户规模同比增长达到183%,这些数据均遥遥领先同行。

从多重混战到破局盈利,再到持续增长成为行业之首,之所以能够快速成为生鲜电商领域金字塔尖的企业,每日优鲜认为最重要的是能够走出经验主义的误区,不去跟风,在模式、技术和管理层面都保持创新。

而未来,整个行业仍然会保持高速增长。下一步,无论生鲜电商是否一定要做线上线下结合,但从快速增长的势头和盈利可以看出,每日优鲜的模式在当下来看,是生鲜电商最为合适的。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鲜电商将会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但这场游戏目前并非巨头的游戏,接下来的赛道还很长,这个行业仍需深耕,在合理把握规则与用户体验之间,谁能更好的找到平衡点,或将走的更长远,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每日优鲜

3.6k
  • 美股中概股盘前多数走强,每日优鲜涨近6%
  • 每日优鲜新增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逾2700万元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破局盈利魔咒,生鲜电商每日优鲜做对了什么

这个行业仍需深耕,在合理把握规则与用户体验之间,谁能更好的找到平衡点,或将走的更长远。

在行业狂飙猛进的2016年,生鲜电商经历了惨烈的淘汰赛。近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公布的2016-2017年度生鲜电商“死亡名单”让整个行业的冷暖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美味七七因资金链断裂倒闭,果食帮宣布停业,青年菜君破产清算,许鲜关闭大量门店……数十家生鲜电商的倒闭,真的意味着这个行业走到了死胡同?

其实不然,过去的时间里,虽然生鲜电商行业景象有些扑朔迷离,现实情况也确实表明这个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扰,导致一部分生鲜电商落败,但同时也有另外一批抓住消费升级和移动互联网发展风口的生鲜电商进入新赛段,如每日优鲜,这家生鲜电商频频曝光在镁光灯之下,因率先破局盈利魔咒而备受瞩目。

将“难啃的骨头”变为“碗中的肥肉”

有行业人士认为,生鲜电商是时下电商市场的最后一片蓝海。据艾瑞咨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生鲜电商的整体交易额约为900亿元,比2015年的500亿元增长了80%,预计2017年整体市场规模可以达到1500亿元。

然而,与巨大市场前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部分生鲜电商仍未实现盈利。2016年,来自中国农业生鲜电商发展论坛的一组数据显示,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企业中,只有1%实现了盈利,4%持平,88%亏损,而剩下的7%则是巨额亏损。一系列数据的背后,意味着生鲜这片蓝海也是“难海”,似乎像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过去一年,每日优鲜北京地区实现规模化盈利,盈利释放的直接信号即这家生鲜电商已经率先破局。实现盈利之后,每日优鲜仍然保持高速增长。据每日优鲜透露,2016年其年对年营收近500%,并且复购率达80%,而这一数据也是目前行业最高水平。可以说,以往因受困高成本难题而一直难以破题的生鲜电商在每日优鲜面前,已经从“难啃的骨头”变成了“碗中的肥肉”。

“骨头”变“肥肉”的秘籍在于不断创新

对于每日优鲜将“骨头”变成“肥肉”这一事实,外界也会有些许好奇,为何能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啃下这块骨头?曾有行业人士分析,生鲜电商的困局根本在于大家盲目跟风,同质化竞争严重,每日优鲜能快速发展的根源在于做到了创新。

追求又快又好的生鲜电商每日优鲜是前置仓的最早实践者,也由此成为这一潮流的引领者。不跟风大多数生鲜电商在每个城市建立一个或多个大仓,接单后从大仓发货,每日优鲜做的是“城市分选中心+社区微仓”的二级分布式仓储体系。然后根据订单密度在商圈和社区建立前置仓,覆盖周边半径三公里,采取冷源+时间冷链的配送方式,全面“去冷媒”。众所周知,冷媒作为传统冷链物流的必备品,因为是变动成本所以被业内冠以“成本黑洞”的名头,而每日优鲜“全冷源”的前置仓做法,用固定成本很好的替代了变动成本,有效地将此前传统冷链物流30多元的成本,降低至10元出头,使生鲜电商的规模化盈利成为了可能,同时也保证了商品2小时交付速度。截至目前,每日优鲜已在北京、天津、广州等11个城市建立了前置仓。

经过两年的商业模式打磨,每日优鲜已经步入爆发式增长阶段。但当前并不急于把盘子铺大,重点在于把业务做深做透。每日优鲜相关负责人在此前接受其他媒体报道时透露,其业务扩张的战略会遵循“721原则”, 即70%的战略资源会用于现有核心城市的垂直增长,把业务做深做透,实现盈利;20%的战略资源用于横向扩张,并遵循盈利一批城市,开发一批城市的逻辑;另外10%的战略资源用于新业务孵化。其创始人兼CEO徐正也曾阐释了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战略的逻辑,“像房地产开发逻辑一样,地毯式的往前走。如果铺的城市太多,阶段性的投入比较多,节奏和平衡的度不够。铺的城市太慢,增速就不够。所以关键是在成长速度和盈利之间取得平衡。”

目前,每日优鲜已在北京实现单城盈利。值得玩味的是,每日优鲜也是第一个宣布实现区域性规模化盈利的生鲜电商,这在生鲜行业血雨腥风的2016年也确实是一股清流般的存在。在前置仓模式被证明是生鲜电商破局利器之后,业内玩家纷纷开始采用这类模式,诸如天天果园、本来生活、易果生鲜、U掌柜等。

不跟风的另一点体现在品类精选上,相比较其他生鲜电商所做的3000—5000款SKU,每日优鲜剑走偏锋将SKU控制在600个左右,给消费者呈现出精选超市的感觉,类似美国的Costco,降低了用户决策时间和管理运营成本,而且降低了运营管理成本,如单品大量带来的采购成本优势,也节约了仓储占压成本,大幅降低了损耗。此外,为了保证每一批食品的安全性,最近每日优鲜还建立了商品快检实验室,而这一实验室对于商品的质量管控,由内到外都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流程,每批货品到了之后,都将经过严格检测。

在运营模式上,每日优鲜遵循的是用户思维,由此也真正培养起用户粘性,建立了以高频和复购为核心的用户基础正循环。易观发布的数据曾显示,今年3月每日优鲜月活用户已过百万,另外QuestMobile发布的2017春季移动互联网报告也显示,每日优鲜用户规模同比增长达到183%,这些数据均遥遥领先同行。

从多重混战到破局盈利,再到持续增长成为行业之首,之所以能够快速成为生鲜电商领域金字塔尖的企业,每日优鲜认为最重要的是能够走出经验主义的误区,不去跟风,在模式、技术和管理层面都保持创新。

而未来,整个行业仍然会保持高速增长。下一步,无论生鲜电商是否一定要做线上线下结合,但从快速增长的势头和盈利可以看出,每日优鲜的模式在当下来看,是生鲜电商最为合适的。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鲜电商将会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但这场游戏目前并非巨头的游戏,接下来的赛道还很长,这个行业仍需深耕,在合理把握规则与用户体验之间,谁能更好的找到平衡点,或将走的更长远,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