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当我们不再是为了秀身材与健康而运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当我们不再是为了秀身材与健康而运动

在可见的未来,瑜伽运动必然还会继续发展,而针对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瑜伽运动也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跑步运动的市场营销人员们常常将类似“跑步是一种短暂的解脱”这样的观点描绘成一个画面。翻开《跑者世界》、《越野跑者》这样的专业杂志,我们常常会看到画面上是一片无垠的风景,跑者孤身一人,在广阔的大自然面前显得渺小。

1

当我们不再是为了秀身材与健康而运动

-------------

在如今这个碎片化的时代,运动似乎被赋予了一个独特的含义,其所拥有的精神治愈性的功能也开始被频繁强调。

萨江·米潘在《怀着冥想之心跑步》中写道:“现在文化讲究速度,我们似乎根本无法彻底专注在一件事上。我们看电视的时候只用一半注意力,用电脑的时候也是;我们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我们进行一次完整的交谈都十分困难;我们坐下吃饭的时候,会读报纸和看电视,即便在看电视的时候,也会来回切换频道。这种速度感让生活看起来没有厚度;我们的的体验从不完整……跑步的时候……我们做出可能是一天当中最发自内心、最有意义的行为。”

而罗宾·哈维也在《长跑的诱惑》中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就在那几个小时里,我可以完全不接电话,不会有人讨厌地提醒我每天要做的事情,我们产生了一种完全自我满足的幻觉,没有任何其他欲望。”

当运动被这样的思想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其对于现代生活的意义似乎也出现了诸多不同。在有钱有闲的中产阶级心中,运动已经不仅仅是为了在夏天的海边展露身材或者遵医嘱实现降低胆固醇指标,只是为了面对真正的自我,实现对自己的提升。

从这点上来看,运动似乎已经是人类本能的反向追求,独立开辟一个完全属于自我的世界。当人们在工作与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被水泥森林所包围,向往自然美好风光的愿景就会指引他们在闲暇期更多地选择亲近自然。

从这个角度来说,人们越来越青睐运动可以被看做是一种动物本能的回归,与在和平时期模仿战争状态的竞技体育一样,也是对人性层面需求的一种迎合。而一旦是这个层面的需求,那么这个行业注定了只要我们继续生活着那么它就不会消失。随着人们生活条件水平的不断改善,他们对现代性的脱离倾向将越发强烈,表现在体育产业中,就是对运动的关注度将不断提高。

众所周知,王石是个极限登山的爱好者,在面对有关采访的时候,王石说道:“我个人体会到登山对我来讲两个含义,第一,面对不确定,你的好奇、你的不满足、你的探索,这就是企业家精神。”

“第二,如何面对死亡,就是向死而生,中国传统文化对死亡是恐惧的,我想怕死是人类的天性,但是如何面对死亡,态度不大一样,我们对生命好像是惧怕、是违背它,但是登山让你没法回避,”王石说道,“你必须来考虑万一你回不去怎么办,你就得考虑你的家人、你的公司、你的朋友,假想这个的世界没有你的情况,事先你这样面对,你会很坦然想你身后的事。通过登山,你真正的你才面对死亡了,就是你突然发现你更珍惜你的一切,你更珍惜生命,你更觉得这个生命应该怎么过。”

除此之外,他的另一个观点也很有意思,当同样地被问到为何在如此忙的工作中要抽出大量时间进行危险度较高的登山运动时,他说因为他不喜欢做生意,不喜欢当生意人;他赚钱,是为了让他的生活更美好。据相关统计,王石为他的爱好所花费的钱已经超过了三千万,不过对他而言,也乐得花这钱在自己最喜欢的运动中。而运动在他生活中的意义,自然也超越了展现身材或遵医嘱这样的浅层理由。

与之类似,在2014年,当时57岁的谷歌高级副总裁艾伦-尤斯塔斯拒绝任何赞助,自理成本地身着特制的宇航服,用一个大号气球将自己绑起来,来到了13.5万英尺(约合4.1万米)的高空,一跃而下,一举打破三项世界纪录。他也因此在2015年4月获得了劳伦斯极限运动奖。

有文献表明,现代社会人们倾向于回避正式的宗教信仰和宗教组织,但同时仍会维持着某种非正式的精神生活。2012年皮尤研究中心的研究结果表明,大约20%的美国人没有加入任何宗教组织。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没有加入任何宗教组织的4600万人中,却有许多人存在着某种形式的宗教或精神信仰。

58%的调查对象表示他们感到和大自然之间有深层次的联系,37%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有“精神信仰”。而运动,则在人们的“精神信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如今,很多采访和文章都谈到了人们选择跑步或骑行的原因,“身心连接”、“精神追求”等解释相当常见。

事实上,“身心连接”的概念正是推动当前美国市场上健身热潮的一大动力。我们在跑道上进行的运动与在宗教场所进行的祷告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精神生活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也自然而然地兼具着团队属性。从这点上来看,宗教团体与跑团、骑行团这样的组织也有着很多可类比的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倾向在年轻群体中也同样存在。作家娜迪拉·希拉表示:“年轻人如今也在寻找他们的精神支柱。这种追求很大程度上是希望能够和自己处于同样人生阶段的人建立联系。他们正在寻找稳定和支持的源泉,而他们对于传统模式,尤其是宗教,基本上是敬而远之。这一代人对约束十分抗拒,而宗教给人一种约束感。”

宗教学学者史蒂芬·布利万特曾做到了在跑马拉松的时候全程做着祷告,运动与宗教在他的这一举动中完美共存,这可能也是运动与宗教结合的又一有趣例证。

2

瑜伽运动何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

身心合一

谈到运动所带来的“身心协同”功能时,瑜伽是一个不得不提的项目。瑜伽姿势运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技巧,改善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包括调身的体位法、调息的呼吸法、调心的冥想法等,以达至身心的合一。

作为具有数千年历史的运动项目,瑜伽最大的特点就是帮助运动者去实现身心协调统一。瑜伽运动在中产阶级的生活中常常占据着一席之地,帮助他们克服现代生活的压力。

在多数瑜伽馆,人们不能在上课期间查阅邮件或接打电话,而这正是许多人想要的。就像罗宾·哈维在《长跑的诱惑》中说的,“就在那几个小时里,我可以完全不接电话,不会有人讨厌地提醒我每天要做的事情,我们产生了一种完全自我满足的幻觉,没有任何其他欲望。”

事实上,瑜伽馆里的大多数人都很愿意花25美元甚至更多钱,只求在90分钟的时间内拥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沉浸其中而不被外界所干扰。安静的瑜伽运动可以同时解决后现代主义的焦虑、自恋与精神支柱等问题,每一个修炼者都可以向其他人展示自己的独特生活方式。同时,这些修炼者们也会对自己的日常生活进行反思,感受内心的平静。

“我感到自己就是中心”、“我在倾听自己的身体”等等概念,对于一个瑜伽修炼者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从中可以看到,虽然瑜伽是一个团队性的活动,但也非常符合如今个人主义的时代倾向。而据社会学家丽莎·韦德回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没有人谈论个人,或者去探索、发现自我。再说,发现自我是很难的。修炼自我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男女皆宜

据《瑜伽日志》报道,截止2012年,美国约有2000万人长期修炼瑜伽,比2010年时增长了29%,其中80%的都是女性。和其他运动一样,修炼瑜伽并不是每周去一次或两次瑜伽馆,把身体摆成各种奇特姿势那么简单,通过修炼瑜伽,人们更希望改变自己的气质,并获得对生活和世界更深层次的理解。

作家威廉·布罗德在他《瑜伽科学:风险和回报》中写道:“不知道是有意为之还是巧合,现代瑜伽已经不再那么侧重冥想,而像当代运动一样突出出汗这一元素”因此在布罗德看来,瑜伽之所以如此广受欢迎,也有一部分原因在于瑜伽种类的日益丰富,以及和跑步、骑行等有氧运动的相似。

而从文化角度而言,瑜伽曾经一度只是嬉皮士们拥挤在一个不知名的工作室里所进行的运动。但在过去二十年中,瑜伽经历了飞速的发展,成为了普通大众愿意联系和讨论的运动。无论是在健身房,还是各个度假中心,我们都能看到瑜伽运动的身影。

如今,瑜伽运动也不再是女性的专属。毕竟对于瑜伽从业者而言,男性锻炼者意味着另一半消费人群,拥有着相当可观的市场潜力。因此,如何更多地吸引男性加入到这项强调“身心协调”的运动中来,也成为了瑜伽运动能否进一步取得长足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这个问题上,瑜伽种类的丰富性或许能给我们提供一个解决之道。例如瑜伽的最初状态中包括了Bikram瑜伽术、DDP瑜伽等,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修炼这些瑜伽的人就都是武士,并且都是男性。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女性甚至被禁止修炼瑜伽。

名人效应

随着修炼瑜伽的人越来越多,这项古老运动的神秘面纱也被更多人揭开,从而消除了种种误会。在这个过程中,诸多名人的积极参与也提供了重要的助推。包括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茱莉亚·罗伯茨、麦当娜、伍迪哈里森、拉塞尔·布兰德、瑞茜·威瑟斯彭等,就都对瑜伽的推广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另外,我们所熟悉的NBA历史得分记录保持者,“天勾”贾巴尔也是一个很好的代表。比如艾伦·布莱恩之所以放弃自己耐克高管的岗位,而创立Train With Yoga——一家面向从事剧烈运动项目的运动员们,旨在将瑜伽融入运动员日常生活,促其成为运动员日常生活方式的公司,就是因为贾巴尔的影响。

据艾伦·布莱恩回忆,她之前是一个成功的企业高管,但同时也是一名一直有伤在身的运动员。当她厌倦了找脊椎按摩师进行治疗,她开始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她说道:“我读了一篇文章,里面说贾巴尔之所以能够有这么长的职业生涯,就是因为他修炼了瑜伽。刚开始,我以为瑜伽就是烧香念经,但贾巴尔在NBA打到了42岁,这引起了我的注意。之后,我就开始迷上了瑜伽。”

产业热潮

在种种因素的推动下,瑜伽产业迎来了一波发展热潮。不过在许多美国业内人士看来,瑜伽产业还只是在发展的初期。我们之前提到的布罗德就表示,现代瑜伽日益受到欢迎,也离不开其对身体健康的帮助。

他指出,虽然瑜伽对于身体究竟有何益处的研究结果还有待确认,但这样的观点却已经很有市场:“从商业角度来看,这种观点价值极高。一种不需要任何设备或投资的简单运动可以带来十分可观的利润。”

看到了这样的市场前景后,许多投资人纷纷选择投资瑜伽馆、瑜伽服装生产以及相关瑜伽服务公司。例如CorePower Yoga就是一家总部设在美国丹佛的工作室,在2013年寻求私募机构投资时,它们已经在美国的九个州拥有了74家工作室,每年的总收入达到6000万美元。

不过随着瑜伽的市场化不断发展,也有人质疑今天的瑜伽已经同最初状态想去甚远,有必要对其作出修正。毕竟,今天瑜伽之所以能够进入主流文化,主要还是靠的中产阶级。她们穿着露露柠檬的瑜伽服,有时间也有钱,同时也能够认真持久地进行修炼。基于此,类似Yoga to the People这样致力于吸引在瑜伽商业化过程中被忽略的人们的项目也应运而生。

在可见的未来,瑜伽运动必然还会继续发展,而针对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瑜伽运动也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当中国的中产阶级规模不断扩大,运动市场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声明:本文为禹唐体育原创,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当我们不再是为了秀身材与健康而运动

在可见的未来,瑜伽运动必然还会继续发展,而针对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瑜伽运动也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跑步运动的市场营销人员们常常将类似“跑步是一种短暂的解脱”这样的观点描绘成一个画面。翻开《跑者世界》、《越野跑者》这样的专业杂志,我们常常会看到画面上是一片无垠的风景,跑者孤身一人,在广阔的大自然面前显得渺小。

1

当我们不再是为了秀身材与健康而运动

-------------

在如今这个碎片化的时代,运动似乎被赋予了一个独特的含义,其所拥有的精神治愈性的功能也开始被频繁强调。

萨江·米潘在《怀着冥想之心跑步》中写道:“现在文化讲究速度,我们似乎根本无法彻底专注在一件事上。我们看电视的时候只用一半注意力,用电脑的时候也是;我们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我们进行一次完整的交谈都十分困难;我们坐下吃饭的时候,会读报纸和看电视,即便在看电视的时候,也会来回切换频道。这种速度感让生活看起来没有厚度;我们的的体验从不完整……跑步的时候……我们做出可能是一天当中最发自内心、最有意义的行为。”

而罗宾·哈维也在《长跑的诱惑》中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就在那几个小时里,我可以完全不接电话,不会有人讨厌地提醒我每天要做的事情,我们产生了一种完全自我满足的幻觉,没有任何其他欲望。”

当运动被这样的思想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其对于现代生活的意义似乎也出现了诸多不同。在有钱有闲的中产阶级心中,运动已经不仅仅是为了在夏天的海边展露身材或者遵医嘱实现降低胆固醇指标,只是为了面对真正的自我,实现对自己的提升。

从这点上来看,运动似乎已经是人类本能的反向追求,独立开辟一个完全属于自我的世界。当人们在工作与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被水泥森林所包围,向往自然美好风光的愿景就会指引他们在闲暇期更多地选择亲近自然。

从这个角度来说,人们越来越青睐运动可以被看做是一种动物本能的回归,与在和平时期模仿战争状态的竞技体育一样,也是对人性层面需求的一种迎合。而一旦是这个层面的需求,那么这个行业注定了只要我们继续生活着那么它就不会消失。随着人们生活条件水平的不断改善,他们对现代性的脱离倾向将越发强烈,表现在体育产业中,就是对运动的关注度将不断提高。

众所周知,王石是个极限登山的爱好者,在面对有关采访的时候,王石说道:“我个人体会到登山对我来讲两个含义,第一,面对不确定,你的好奇、你的不满足、你的探索,这就是企业家精神。”

“第二,如何面对死亡,就是向死而生,中国传统文化对死亡是恐惧的,我想怕死是人类的天性,但是如何面对死亡,态度不大一样,我们对生命好像是惧怕、是违背它,但是登山让你没法回避,”王石说道,“你必须来考虑万一你回不去怎么办,你就得考虑你的家人、你的公司、你的朋友,假想这个的世界没有你的情况,事先你这样面对,你会很坦然想你身后的事。通过登山,你真正的你才面对死亡了,就是你突然发现你更珍惜你的一切,你更珍惜生命,你更觉得这个生命应该怎么过。”

除此之外,他的另一个观点也很有意思,当同样地被问到为何在如此忙的工作中要抽出大量时间进行危险度较高的登山运动时,他说因为他不喜欢做生意,不喜欢当生意人;他赚钱,是为了让他的生活更美好。据相关统计,王石为他的爱好所花费的钱已经超过了三千万,不过对他而言,也乐得花这钱在自己最喜欢的运动中。而运动在他生活中的意义,自然也超越了展现身材或遵医嘱这样的浅层理由。

与之类似,在2014年,当时57岁的谷歌高级副总裁艾伦-尤斯塔斯拒绝任何赞助,自理成本地身着特制的宇航服,用一个大号气球将自己绑起来,来到了13.5万英尺(约合4.1万米)的高空,一跃而下,一举打破三项世界纪录。他也因此在2015年4月获得了劳伦斯极限运动奖。

有文献表明,现代社会人们倾向于回避正式的宗教信仰和宗教组织,但同时仍会维持着某种非正式的精神生活。2012年皮尤研究中心的研究结果表明,大约20%的美国人没有加入任何宗教组织。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没有加入任何宗教组织的4600万人中,却有许多人存在着某种形式的宗教或精神信仰。

58%的调查对象表示他们感到和大自然之间有深层次的联系,37%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有“精神信仰”。而运动,则在人们的“精神信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如今,很多采访和文章都谈到了人们选择跑步或骑行的原因,“身心连接”、“精神追求”等解释相当常见。

事实上,“身心连接”的概念正是推动当前美国市场上健身热潮的一大动力。我们在跑道上进行的运动与在宗教场所进行的祷告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精神生活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也自然而然地兼具着团队属性。从这点上来看,宗教团体与跑团、骑行团这样的组织也有着很多可类比的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倾向在年轻群体中也同样存在。作家娜迪拉·希拉表示:“年轻人如今也在寻找他们的精神支柱。这种追求很大程度上是希望能够和自己处于同样人生阶段的人建立联系。他们正在寻找稳定和支持的源泉,而他们对于传统模式,尤其是宗教,基本上是敬而远之。这一代人对约束十分抗拒,而宗教给人一种约束感。”

宗教学学者史蒂芬·布利万特曾做到了在跑马拉松的时候全程做着祷告,运动与宗教在他的这一举动中完美共存,这可能也是运动与宗教结合的又一有趣例证。

2

瑜伽运动何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

身心合一

谈到运动所带来的“身心协同”功能时,瑜伽是一个不得不提的项目。瑜伽姿势运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技巧,改善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包括调身的体位法、调息的呼吸法、调心的冥想法等,以达至身心的合一。

作为具有数千年历史的运动项目,瑜伽最大的特点就是帮助运动者去实现身心协调统一。瑜伽运动在中产阶级的生活中常常占据着一席之地,帮助他们克服现代生活的压力。

在多数瑜伽馆,人们不能在上课期间查阅邮件或接打电话,而这正是许多人想要的。就像罗宾·哈维在《长跑的诱惑》中说的,“就在那几个小时里,我可以完全不接电话,不会有人讨厌地提醒我每天要做的事情,我们产生了一种完全自我满足的幻觉,没有任何其他欲望。”

事实上,瑜伽馆里的大多数人都很愿意花25美元甚至更多钱,只求在90分钟的时间内拥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沉浸其中而不被外界所干扰。安静的瑜伽运动可以同时解决后现代主义的焦虑、自恋与精神支柱等问题,每一个修炼者都可以向其他人展示自己的独特生活方式。同时,这些修炼者们也会对自己的日常生活进行反思,感受内心的平静。

“我感到自己就是中心”、“我在倾听自己的身体”等等概念,对于一个瑜伽修炼者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从中可以看到,虽然瑜伽是一个团队性的活动,但也非常符合如今个人主义的时代倾向。而据社会学家丽莎·韦德回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没有人谈论个人,或者去探索、发现自我。再说,发现自我是很难的。修炼自我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男女皆宜

据《瑜伽日志》报道,截止2012年,美国约有2000万人长期修炼瑜伽,比2010年时增长了29%,其中80%的都是女性。和其他运动一样,修炼瑜伽并不是每周去一次或两次瑜伽馆,把身体摆成各种奇特姿势那么简单,通过修炼瑜伽,人们更希望改变自己的气质,并获得对生活和世界更深层次的理解。

作家威廉·布罗德在他《瑜伽科学:风险和回报》中写道:“不知道是有意为之还是巧合,现代瑜伽已经不再那么侧重冥想,而像当代运动一样突出出汗这一元素”因此在布罗德看来,瑜伽之所以如此广受欢迎,也有一部分原因在于瑜伽种类的日益丰富,以及和跑步、骑行等有氧运动的相似。

而从文化角度而言,瑜伽曾经一度只是嬉皮士们拥挤在一个不知名的工作室里所进行的运动。但在过去二十年中,瑜伽经历了飞速的发展,成为了普通大众愿意联系和讨论的运动。无论是在健身房,还是各个度假中心,我们都能看到瑜伽运动的身影。

如今,瑜伽运动也不再是女性的专属。毕竟对于瑜伽从业者而言,男性锻炼者意味着另一半消费人群,拥有着相当可观的市场潜力。因此,如何更多地吸引男性加入到这项强调“身心协调”的运动中来,也成为了瑜伽运动能否进一步取得长足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这个问题上,瑜伽种类的丰富性或许能给我们提供一个解决之道。例如瑜伽的最初状态中包括了Bikram瑜伽术、DDP瑜伽等,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修炼这些瑜伽的人就都是武士,并且都是男性。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女性甚至被禁止修炼瑜伽。

名人效应

随着修炼瑜伽的人越来越多,这项古老运动的神秘面纱也被更多人揭开,从而消除了种种误会。在这个过程中,诸多名人的积极参与也提供了重要的助推。包括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茱莉亚·罗伯茨、麦当娜、伍迪哈里森、拉塞尔·布兰德、瑞茜·威瑟斯彭等,就都对瑜伽的推广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另外,我们所熟悉的NBA历史得分记录保持者,“天勾”贾巴尔也是一个很好的代表。比如艾伦·布莱恩之所以放弃自己耐克高管的岗位,而创立Train With Yoga——一家面向从事剧烈运动项目的运动员们,旨在将瑜伽融入运动员日常生活,促其成为运动员日常生活方式的公司,就是因为贾巴尔的影响。

据艾伦·布莱恩回忆,她之前是一个成功的企业高管,但同时也是一名一直有伤在身的运动员。当她厌倦了找脊椎按摩师进行治疗,她开始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她说道:“我读了一篇文章,里面说贾巴尔之所以能够有这么长的职业生涯,就是因为他修炼了瑜伽。刚开始,我以为瑜伽就是烧香念经,但贾巴尔在NBA打到了42岁,这引起了我的注意。之后,我就开始迷上了瑜伽。”

产业热潮

在种种因素的推动下,瑜伽产业迎来了一波发展热潮。不过在许多美国业内人士看来,瑜伽产业还只是在发展的初期。我们之前提到的布罗德就表示,现代瑜伽日益受到欢迎,也离不开其对身体健康的帮助。

他指出,虽然瑜伽对于身体究竟有何益处的研究结果还有待确认,但这样的观点却已经很有市场:“从商业角度来看,这种观点价值极高。一种不需要任何设备或投资的简单运动可以带来十分可观的利润。”

看到了这样的市场前景后,许多投资人纷纷选择投资瑜伽馆、瑜伽服装生产以及相关瑜伽服务公司。例如CorePower Yoga就是一家总部设在美国丹佛的工作室,在2013年寻求私募机构投资时,它们已经在美国的九个州拥有了74家工作室,每年的总收入达到6000万美元。

不过随着瑜伽的市场化不断发展,也有人质疑今天的瑜伽已经同最初状态想去甚远,有必要对其作出修正。毕竟,今天瑜伽之所以能够进入主流文化,主要还是靠的中产阶级。她们穿着露露柠檬的瑜伽服,有时间也有钱,同时也能够认真持久地进行修炼。基于此,类似Yoga to the People这样致力于吸引在瑜伽商业化过程中被忽略的人们的项目也应运而生。

在可见的未来,瑜伽运动必然还会继续发展,而针对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瑜伽运动也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当中国的中产阶级规模不断扩大,运动市场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声明:本文为禹唐体育原创,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