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基因演化如何决定人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基因演化如何决定人类?

《基因社会:哈佛大学人性本能10讲》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科学图书,书作者汇集了科学界近几十年来有关基因研究的新发现,为大众读者更加深入、科学、准确的理解基因为了生存而合作及竞争提供了具有权威性的解读。

所评图书:

书名:《基因社会:哈佛大学人性本能10讲》

作者:(美)以太·亚奈、马丁·莱凯尔

译者:尹晓红、黄秋菊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8月

 

1990年,美国主导开启了“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相继加入其中。2005年,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工作基本完成。此项计划被认为是堪与曼哈顿工程(研发核武器)、阿波罗计划(登月计划)相提并论,具有历史性意义的科学项目。

应该说,美国主导开启这一项目,来之不易。决策者冲破了世俗保守主义者和宗教团体的阻挠,1993-2001年出任美国总统的比尔·克林顿功不可没。事实上,克林顿离任后,也得意的将人类基因组计划称之为其在任期间最显著的政绩。

1999年,在白宫的一场演讲会上,人类基因组计划领导人之一的埃里克·兰德告诉在场观众,地球上任意两人的基因组有99.9%是完全相同的。既然人与人的共同点如此之多,为何还要进行恶性竞争,还要放大种族、民族之间的差异并形成歧视政策,还要因为一点儿蝇头小利发动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实际上,埃里克·兰德在场还提到了上述观点的另一面。人的基因组有60亿个字母,如此说起来,不同的人之间的基因组差异就存在600万个字母的差别。如果算上广泛存在的基因拷贝数变异等因素,不同个体之间基因组差异的比率就可以上升到0.5%。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高级研究院学者、纽约大学医学生物化学和分子药理学教授以太·亚奈和杜塞尔多夫海因里希·海涅大学生物信息学教授马丁·莫凯尔在合著的《基因社会:哈佛大学人性本能10讲》一书中,将这种差异称之为“克林顿悖论”:一方面,人们的基因组有99.5%是一致的;而另一方面,3000万个字母(60亿个的0.5%)的差异也并非微不足道,值得科学界进行更为细致地探索。

诸如身高、肤色、面部特征相关的基因,大部分都可以纳入遗传。一些人身上会出现分别来自于父母方的细微的基因变异,导致患病,这就是镰状细胞贫血的起因。而另一些人的基因组中既有某些基因的缺陷拷贝,又有其正常拷贝,患病的概率反而大大下降了。当然,疾病的产生虽说与基因的突变有关,但仅凭一个基因突变是不能致病的,突变基因会在于环境及基因中其他等位基因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后,略微增加患病概率。

如果将一个人与自己的兄弟姐妹的基因组进行比对,再与表亲进行比对,在与陌生人的基因组比对,会发现差异数量依次增加。两个基因组的相似度越高,共同祖先生活的时代距离当前时间就越近,两者之间的亲缘关系就越近。书作者谈到,可以以此将所有人都加入到一个体系庞杂但相互连接的家谱中。“人类其实是基因组的运输工具”,某个人迁徙到新地方之后,仍会保留与自己故乡的基因组相似性,当然,随着与新环境因素的互动,新基因突变的出现会慢慢淡化原有的相似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克林顿希望实现的人类民族大团结,是有道理的,世界不同种族、民族的群体都有亲缘关系。

借助人类基因组计划,人们首次清晰的还原出祖先扩张疆土步伐,揭示出早期人类的迁徙路线以及分散、融合的节点。令人感慨的是,幽门螺旋杆菌等细菌与疾病,也伴随早期人类的分散与融合,在全球行进。

经过复杂化的迁徙、融合,全球各地的人类适应地理区域等环境因素,在肤色等方面产生了适应。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的肤色并不是自身环境适应所产生的基因变异,而是累积了祖先很多代人在不同区域、不同紫外线辐射状况下产生的变异。而包括我们这一代人的基因变异,与以上很多代人、以下的很多代人的基因变异,会汇集起来,在很多很多年之后产生作用。书中还谈到,不同区域的人们因为农业、牧业生产方式,逐渐形成了差别极大的饮食习惯;长期保持家畜饲养并饮用牛奶的习惯的地区,当地人变得耐受乳糖,这种基因累积了下来,而那些没有驯养奶牛传统的地区,人们就没有发生这方面的基因演化。由此也可以认为,人之间的歧视,从基因的角度来看,是没有道理的。

《基因社会:哈佛大学人性本能10讲》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科学图书,书作者汇集了科学界近几十年来有关基因研究的新发现,为大众读者更加深入、科学、准确的理解基因为了生存而合作及竞争提供了具有权威性的解读。全书首先从大众读者最为关注的癌症说起,指出患癌就是因为基因合作失败,详细探讨了这一最终导致悲剧性结果的过程。人们知道,癌细胞必须在积累了多个特定的基因突变后,合作起来才会导致癌症发病。书作者援引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指出致癌突变后,细胞分裂速度比临近细胞更快,最终使得基因组对抗癌症的防线如多米诺骨牌一样全面倒塌。

这本书之所以以“基因社会”为名,意在将人类基因组中基因的各种不同拷贝的组合方式,类比为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按照书作者的解读,“基因社会”会为了确保所有基因有平等的传递机会,演化出了打击“作弊”行为(并未携带拷贝)的种种手段。

在全书第六章中,书作者阐释了演化是如何将人分化为现代人和黑猩猩。基因组中有99.5%的两个性别不同的人,可以繁育出下一代,但基因相差程度为4%的人和黑猩猩却不能繁衍后代。书作者将人类和黑猩猩的基金组进行比对发现,远古时期的确可能出现过两者的杂交物种(猩人),而这也使得人类对于欧亚两洲的病菌有了抵抗力。

书中还揭示了基因社会之中的成员分工,以及基因创新机制的运行方式和结果,比如如何促成人类语言。基因创新进程一直在进行之中,书中第八章解释了基因社会如何复制现有基因,让新的拷贝能够发展出与原始基因所不同的新功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基因演化如何决定人类?

《基因社会:哈佛大学人性本能10讲》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科学图书,书作者汇集了科学界近几十年来有关基因研究的新发现,为大众读者更加深入、科学、准确的理解基因为了生存而合作及竞争提供了具有权威性的解读。

所评图书:

书名:《基因社会:哈佛大学人性本能10讲》

作者:(美)以太·亚奈、马丁·莱凯尔

译者:尹晓红、黄秋菊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8月

 

1990年,美国主导开启了“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相继加入其中。2005年,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工作基本完成。此项计划被认为是堪与曼哈顿工程(研发核武器)、阿波罗计划(登月计划)相提并论,具有历史性意义的科学项目。

应该说,美国主导开启这一项目,来之不易。决策者冲破了世俗保守主义者和宗教团体的阻挠,1993-2001年出任美国总统的比尔·克林顿功不可没。事实上,克林顿离任后,也得意的将人类基因组计划称之为其在任期间最显著的政绩。

1999年,在白宫的一场演讲会上,人类基因组计划领导人之一的埃里克·兰德告诉在场观众,地球上任意两人的基因组有99.9%是完全相同的。既然人与人的共同点如此之多,为何还要进行恶性竞争,还要放大种族、民族之间的差异并形成歧视政策,还要因为一点儿蝇头小利发动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实际上,埃里克·兰德在场还提到了上述观点的另一面。人的基因组有60亿个字母,如此说起来,不同的人之间的基因组差异就存在600万个字母的差别。如果算上广泛存在的基因拷贝数变异等因素,不同个体之间基因组差异的比率就可以上升到0.5%。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高级研究院学者、纽约大学医学生物化学和分子药理学教授以太·亚奈和杜塞尔多夫海因里希·海涅大学生物信息学教授马丁·莫凯尔在合著的《基因社会:哈佛大学人性本能10讲》一书中,将这种差异称之为“克林顿悖论”:一方面,人们的基因组有99.5%是一致的;而另一方面,3000万个字母(60亿个的0.5%)的差异也并非微不足道,值得科学界进行更为细致地探索。

诸如身高、肤色、面部特征相关的基因,大部分都可以纳入遗传。一些人身上会出现分别来自于父母方的细微的基因变异,导致患病,这就是镰状细胞贫血的起因。而另一些人的基因组中既有某些基因的缺陷拷贝,又有其正常拷贝,患病的概率反而大大下降了。当然,疾病的产生虽说与基因的突变有关,但仅凭一个基因突变是不能致病的,突变基因会在于环境及基因中其他等位基因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后,略微增加患病概率。

如果将一个人与自己的兄弟姐妹的基因组进行比对,再与表亲进行比对,在与陌生人的基因组比对,会发现差异数量依次增加。两个基因组的相似度越高,共同祖先生活的时代距离当前时间就越近,两者之间的亲缘关系就越近。书作者谈到,可以以此将所有人都加入到一个体系庞杂但相互连接的家谱中。“人类其实是基因组的运输工具”,某个人迁徙到新地方之后,仍会保留与自己故乡的基因组相似性,当然,随着与新环境因素的互动,新基因突变的出现会慢慢淡化原有的相似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克林顿希望实现的人类民族大团结,是有道理的,世界不同种族、民族的群体都有亲缘关系。

借助人类基因组计划,人们首次清晰的还原出祖先扩张疆土步伐,揭示出早期人类的迁徙路线以及分散、融合的节点。令人感慨的是,幽门螺旋杆菌等细菌与疾病,也伴随早期人类的分散与融合,在全球行进。

经过复杂化的迁徙、融合,全球各地的人类适应地理区域等环境因素,在肤色等方面产生了适应。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的肤色并不是自身环境适应所产生的基因变异,而是累积了祖先很多代人在不同区域、不同紫外线辐射状况下产生的变异。而包括我们这一代人的基因变异,与以上很多代人、以下的很多代人的基因变异,会汇集起来,在很多很多年之后产生作用。书中还谈到,不同区域的人们因为农业、牧业生产方式,逐渐形成了差别极大的饮食习惯;长期保持家畜饲养并饮用牛奶的习惯的地区,当地人变得耐受乳糖,这种基因累积了下来,而那些没有驯养奶牛传统的地区,人们就没有发生这方面的基因演化。由此也可以认为,人之间的歧视,从基因的角度来看,是没有道理的。

《基因社会:哈佛大学人性本能10讲》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科学图书,书作者汇集了科学界近几十年来有关基因研究的新发现,为大众读者更加深入、科学、准确的理解基因为了生存而合作及竞争提供了具有权威性的解读。全书首先从大众读者最为关注的癌症说起,指出患癌就是因为基因合作失败,详细探讨了这一最终导致悲剧性结果的过程。人们知道,癌细胞必须在积累了多个特定的基因突变后,合作起来才会导致癌症发病。书作者援引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指出致癌突变后,细胞分裂速度比临近细胞更快,最终使得基因组对抗癌症的防线如多米诺骨牌一样全面倒塌。

这本书之所以以“基因社会”为名,意在将人类基因组中基因的各种不同拷贝的组合方式,类比为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按照书作者的解读,“基因社会”会为了确保所有基因有平等的传递机会,演化出了打击“作弊”行为(并未携带拷贝)的种种手段。

在全书第六章中,书作者阐释了演化是如何将人分化为现代人和黑猩猩。基因组中有99.5%的两个性别不同的人,可以繁育出下一代,但基因相差程度为4%的人和黑猩猩却不能繁衍后代。书作者将人类和黑猩猩的基金组进行比对发现,远古时期的确可能出现过两者的杂交物种(猩人),而这也使得人类对于欧亚两洲的病菌有了抵抗力。

书中还揭示了基因社会之中的成员分工,以及基因创新机制的运行方式和结果,比如如何促成人类语言。基因创新进程一直在进行之中,书中第八章解释了基因社会如何复制现有基因,让新的拷贝能够发展出与原始基因所不同的新功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