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说傻瓜也是人

本期信箱,由正午员工回复。

2017年09月17日正午员工 北京来源:界面新闻

随笔

正午君:

您好!

关注你有一段时间了,在工作空余的时间给你写封信,无论有没有读出都不介意。最经有点小烦恼。23岁的我发现自己最近老了,眼角笑的时候出现皱纹!爱美的我第一次恐惧年龄了。自从初中以来发现自己长得还不错,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矮,其实也不算矮。哈哈。觉得外貌一直是自己的资本,害怕资本丧失。听说运动可以缓解衰老,听说敷面膜可以保持年轻,但凡能保持美的事情我都一一去做。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心理疾病呢?有时候也想我恐惧年龄的原因其实是怕日渐年长的自己仍然一事无成吧!不知道大家到了二十几岁的年龄有没有这种恐惧呢?

NOON回复:

这位未署名的朋友,

你好,你的恐惧是人之常情,我想,这里的变老可以等于变丑,或者这么说,与其在恐惧年龄,不如说是恐惧年龄带来的容貌上的改变?

几个月前,我被一个1997年出生的妹妹说眼角下垂,她面带微笑,似乎很同情,又带有你看我就是年轻的嘚瑟劲。我大概憋了一百句,excuse me?回家照镜子,心想老娘天生就是下垂眼啊,这是一种美,ok?

我和我的女性朋友们专门讨论过,女孩进入25岁以后,身体开始出现各种衰老症状,包括脱发,脸部下垂,法令纹以及你说的眼部问题,容易发胖,不敢吃肯德基等一切西式快餐等等。你现在才23,相信我,等到25岁,这些症状会更明显。后来我们达成了一个共识,不要和过去的自己比,只要和同龄人比,在同龄人里面做最年轻的,就赢了。这样想,会少焦虑很多哈哈。

主要看气质,主要看气质,主要看气质。真理说三遍。

正午 

李纯

 

你好,

今天上午我在厕所,我妈冲我喊:你在干嘛呢,我有重要的事情跟你说!

我:我在拉屎啊,你干嘛?想把我嫁出去?

结果还真是。

大概就是我妈要给我介绍对象,我他妈才22岁!而且我不缺对象。我有女朋友。

我现在准备去女朋友所在城市读研,完了还打算读博,至少五年内我都不可能经济独立,我女朋友也很穷没办法包养我的。按照迟老师的说法,我不独立,就不可能出柜。

父母都是高学历,非常自以为是,非常固执,非常坚信自己的人生决定是对我而言的最优解。我偏偏有很多独立激进的思想,甚至于我同辈都相去甚远。无论是从过往经历还是三观建设而言,我都不可能顺从他们的迂腐自私。

这五年内,我必然要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移民和国外博士我都在看,但是放心不下他们(两人离婚了不一起住)。为了尽快经济独立我甚至想过放弃读书,尽快就业。

我该追求自己独立的生活吗?我该在没有经济独立的时候出柜吗?

此时此刻感觉非常痛苦,期待回复。

一个才他妈22岁就被逼婚的女同性恋者

NOON回复:

22岁被逼婚的女同性恋者:

你好。

你的问题,可以总结为子女与父母思想上的冲突。这是个大问题,或多或少,大家都会遇到。我不想给你一碗鸡汤,劝你坚持做自己,说思想独立、人格自由很重要。煽情的废话会蒙蔽双眼。我想从纯理性的角度和你探讨下,用逻辑分析你的现状。如果觉得太生硬看不下去,可以直接跳到最后一段。    

首先,你已经确认了自己是同性恋。这是不可改变的。其次,你父母思维固执。这是可改变的,但难度很大。第三,你不顺从父母的想法。这是可改变的,但难度也很大。第四,你的经济不独立。这个是可以改变的,难度相对不算大。第五,你坚持自己的人生规划绝不妥协。这也是可以改变的,难度我不好说。

综上,我们得出结论,经济独立是你目前最容易改变的。所以你的老师非常对——若经济不独立,则说话无底气。当你经济上依附某人的时候,你不可能既向他无限索取,又对他置之不理。 

当然,这种分析完全剔除了感情因素,也就是我不好说的那一点。也许你认为,“无论是从过往经历还是三观建设而言”,任何妥协都是不可能的,你不接受人生规划被改变,现在就是要一心一意读书。这我就不好说了,一旦牵扯上了人性的选择,那永远探讨下去也不会有答案。   

我想说的无非是两点:妥协是终生摆脱不了的不爽,不过看清原则,守住底线,也并无不可;还有,经济独立真的很重要。

正午 

刘子珩

 

正午:

展信佳。

其实我不会写信,小时候给笔友写过信,就像写日记那样,没有一点格式。我想在第一行写展信佳,应该也可以一定程度地让你愿意看下去吧。

这个假期我在准备司法考试,差不多还有十天就要考试了,我却一直没法安定下来。事实上我已经有一年的时间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了,在出国与考研还有直接工作(对了我即将大四)这三条路中犹豫不决。

因为直直纠结了一年的时间,所以我觉得很多时间都在这权衡中被浪费了。我有点不知道怎么写了,因为我又在焦虑了。之前纠结的事情是想出国,可是因为三年自己并不努力,成绩和履历各方面都不是很优秀,再加上家境也不是说非常的宽裕,我不想说因为自己些许的虚荣心和攀比心就让家里吃紧。而考研,似乎是一条替代的路,而我每每打算司考完好好准备考研时,我的心又开始抗拒,很难且通过的希望很低且不说,因为备考的压力我的身体已经有些吃不消了。而工作,其实我几乎没有想过一毕业就工作,我想以我现在的硬件,还是需要再成熟一些才能以我想要的面貌面对这个社会。

而前段时间我第一次想通了,我想如果我出国只是因为害怕比不过身边的朋友,那我必须停止这种不健康的心态,所以我打算放弃这第一条路。而昨天,我听到奶奶说的一句话“给孩子留钱,不如给孩子投资”,我忽然又开始重新的考虑了。我想其实我还是想要更多的可能性,出国可能对我也会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改变,我想在下学期开始努力去参加一些活动,大不了毕业后gap一年,也会在未来有我想要的生活,我第二次又想通了。我经常逼自己一遍一遍地梳理这些想法,在每次想通之后我都觉得心情通透。可是今天我又发现,很多我所预想的学校的活动已经在上个学期就截止报名了也就是说毕业前可能我都失去了机会,我又变得沮丧起来。

正午,我已经很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状态了。这对我来说很痛苦,我也知道可能我应该赶紧行动起来,可我总想着司考完再开始一切,而准备司考的时间也被我这样浪费过去了。

可我好像陷入了死循环一样,明知不对,却仍旧控制不住自己。

上面都是我最真实的恐慌了。我本应该说面对和承担这些焦虑不是你的义务,我不应该当作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暴露我的软弱和无能,但我发现写出来我依旧心率很快,有些话不知道怎么说出口的时候,我还是非常希望有人能来帮我分担一些。

但是或许一切选择还是应该我自己来决定。

我好像已经很久没有真的感受过自己的生活了,不是窥视别人的生活,就是窥视我那不愿意到来的未来。

一个胆小鬼

NOON回复:

一个胆小鬼,你好。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编辑们总是分配给我焦虑的年轻人的来信。我非常怀疑长者们对我有什么误会。我也只是个二十好几岁毛病一大堆的家伙,同样经常面对不知还能怎么办的烦恼,大部分时候不高兴,并没有足够的阅历和经验来给别人建议。我经常觉得我的回信是没有帮助的。

但其实真的没有“或许”,一切选择都只能由你自己来决定。这不能寄望任何别人,没有救命稻草可抓,因为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不是在挑考研、出国和工作三件事本身,而是在选未来一段时间,你打算怎么过。想好理由选条路,走下去就是了。哪条路都不容易,总有后悔的时候。最优选,不存在的。

校媒或者教育报什么的,一说到毕业季常配幅丑漫画,一个人从一条直道走到岔道口,面前三个破路牌钉在木杆上:考研,出国,就业。我常常觉得大家对人的成长路径这个三叉戟印象,实在太刻板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路笔直上升,大学毕业季就是个终于要选择人生走向的极其重大的节点。

这几年我认识了越来越多早早辍学的朋友,有的做生意,有的做纹身或脏辫,有的做设计,有的做音乐,还有的混着,也过得怡然自得。而我在英国读研的时候,很多同学年纪不小,有头发灰白的洒脱大姐,也有当妈的,把女儿也带去上幼儿园。我的意思是,人走的路可以不是直直一奔到头的,曲曲折折、探个小径、绕个圈儿可能更好玩。因此没有哪个选择真的重大得不得了。

这确实是我现在的想法。不过,距离我的大三下学期已经有几年了,当年我的视野还比较窄,眼前也只看到三条道路。但我在做选择时没太多犹豫。我觉得知识没学够,因此不想马上工作。本科几年,已经让我对继续在国内学习能否学到想学的东西很没信心了,所以我不考研。那就出国读书吧。我总是这样的。我讨厌的东西太多了,这让我在做选择和下决定的时候,很容易做出排除动作,造成一种明确而果断的假象。我其实根本不是个目标明确的人,只是很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

你的信里只写了面临选择时的反复纠结,不知道你想考研、出国和工作分别是为了什么呢?如果想不清楚,也许你可以试试像我一样,反过来想想,做排除。

唉,我还是觉得我的信没什么帮助。只希望你今后不再叫自己“胆小鬼”了,别怕,都没什么。

正午 

小黄

 

正午你好:

正午故事是一个好朋友推荐的,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累的时候,看上面那些看起来跟我毫无关系的小故事竟然会有种被治愈的感觉。会在心里默默地说一句:哦!原来也有人这么想呀。

最近,突然有种过平淡生活的想法,这让我感到十分意外与惊恐。

因为曾经,或者说有很长一段时间,长到从我有独立思考能力开始我就想过一种女强人的生活,想要以一种无比坚强的姿态活着。这可能和我的家庭环境有关吧,我的父母平凡且平庸,面对别人即使是一个卖肉的,也会称别人为老板,可以说活在社会的底层,而我是带着这种烙印出来的,我无数次渴望摆脱它。

这时心底有个声音说,这个烙印会不会是你自己想象的,不存在的东西你根本不用摆脱他,不必活的太累。

还有个声音说,它是存在的,你是很难摆脱的,就像东京女子图鉴里面的女主,她拼命往上爬,但是依旧打破不了阶层的天花板。

总之,无论以上哪种想法,让我在工作两个月之后突然没有那种拼命的激情了(对,我是一个刚毕业的学生),都说不进则退,现在的我,就像是湍流中的鱼,奋力逆行只为不被水流冲走。

我开始追问我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挣这一口气吗?告诉别人我可以过上一种人上人的生活,我不用像我的父母一样低三下四地跟别人说话。仅此而已吗?

这可是我自己的人生呀,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那天我跟我的对象说,我特别羡慕去北戴河旅游时住的一家民宿的老板的生活,在旺季时经营民宿,和来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问好,在淡季时和爱的人出门远行。这同样是一个遥远的梦,但是相比于我前面一个挣口气的梦想,它更能让我感知到我在这个人世间的存在感,即使过程同样曲折。

好像写着写着又把自己说服了。但今天我特别想听听正午的看法?

祝好,

雏菊yoyo

NOON回复: 

雏菊yoyo:

你好。

你提出了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应该如何度过人生?

投递给正午的信里好像大多是这样的问题:要不要考研?要不要表白?要不要换工作?要过A种抑或B种生活?——好像AB两种生活真的差别多大似的。 

我的答案非常明确:不知道。

没有人知道,连那些把人生换算成若干数值的人也不知道。最切实的建议是:别光想,试试看。

正如你尝试过的,不使劲儿工作一番,不会知道自己会在短短两个月就丧失“拼命的激情”;同样,你不去试试“平淡生活”,可能也不会知道自己将在哪一天厌倦;以及,你不到海边开个民俗,可能也不知道跟来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聊天有多累,以及被各种机构检查有多烦,甚至你有可能海鲜过敏只不过至今还没发现。

2014年,我在云南度过了夏天。起初我也充满了浪漫的想象,很快不适感涌来。我不喜欢快递要一个多星期才能收到,不喜欢超过二十天的、随时的雨,不喜欢要坐很长时间的车才有电影院,还有更不喜欢的,这里就不说了。总之,三个月后,当回到北京,晚上十点走在东三环,路中间月季花在刚凉下来的风里摇曳,我差点哭了。

那之后我明确了自己未来生活的一个面向:住在城市。我开始欣赏城市并构建自己接近边缘的居住法则,也逐渐了解是什么让我那个夏天那么不快,我还相信如果现在的我去到那时会获得更多快乐,但绝对不想再来一回。这些想法、信念、趣味,都是此前我设想不到的。它们在我生活趋向的两端,却伸展、交汇,变成超越此前的眼光。用一种积极乐观的说法(这属于我的官方语言,当然我还有非官方的):生活给我的比预想更多。

有可能,你要不断地走,不断地想,不断地停留,接着继续走、想、停留,才能让“想要的生活”从一个无限阔大的圆变成一个较小规模的圈。也许哪一天你心中的那股疑惑熄灭了,你在那个小圈里随便坐下来,不再起身;也许到死你的疑惑还在,你还在走,还在想,没有停留之处。

所有的这些都可以,随便你,爱谁谁。理直气壮一点,不要因为对自我的那点疑惑而感到惭愧和自卑,那些看起来特别信自己那一套的人,往往愚蠢,如果你觉得跟他们在一块不舒服,就别搭理他们。

另外,在可能的范围内,譬如你开车的时候,注意交通安全,减少横死及让别人横死的可能性。别的,诸如疾病、飞机失事,也不在你的控制范围内。放松点。

祝长命百岁!

正午 

张莹莹

 

正午好,展信佳!

说起来我是正午的忠实读者了。虽然每期信箱我都一期不落地看,可真正到了自己提起笔写信,的确又是另外一回事。我是一个刚刚走出校园,步入职场的人。一个人来到陌生的深圳,成为某家通信运营商市公司里一个微不足道的螺丝钉。说实话入职的第一个月我过得挺郁闷的,既没有顺利地安排在自己当初投递的岗位,也没能适应国企里这种论资排辈、处处需要谨言慎行的工作氛围。更让我沮丧的是,要接手的工作完全跟我以前所学习的专业领域无关,光是理解这一大堆信息化产品的概念就已经让我这个文科生焦头烂额。而我也只能以勤能补拙和顺其自然这样的心态来安慰自己,起码这样能让自己不需要时刻活在焦虑之中。

不过,这些对生活现状的不满并不是我想表达的重点。事实上,没有哪一种生活是不辛苦的。最让我烦恼的是,一个人在异地生活,孤独的自由常常让我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安放自己,这让我在周末来临时经常感到惆怅。就像今天周日我在寝室里啥也没干,翻了几页书就匆匆杀死了一天,但其实内心始终在为没有过好这一天而感到惭愧和焦虑。说实话我并不内向,甚至有时可算活泼开朗,但骨子里就是有一股没来由的丧,也很懒惰,只有宅在家看书或者看电影能让我得到短暂的平静和欢愉。换个矫情点的说法,我是个活得没有生命力的人。李银河老师说:“人怎么能永远活得兴致勃勃呢?除非他是一个没有意识到人生毫无意义的傻瓜。”而我恰恰就是这个观点的忠实信徒。而目前看起来这种虚无主义的确深刻影响了我,让我变得有些无趣、甚至可以说是沉闷。

我有些不明白:丧是一种人人必须要战胜的情绪吗?如果不是,丧带来的无趣和无意义也是可以被理解和接受的吗?当人人都在谈论生活要过得体面优雅、活色生香的时候,像我这么丧的年轻人,需要前去迎合和改变吗?

抱歉,这些问题似乎太无解了。碎碎念叨了这么多,希望不会给你们带来负能量和困扰。谢谢正午愿意留下一个远方的邮箱倾听我的故事,祝你们越办越好。晚安。

没波澜小姐。

NOON回复:

没波澜小姐:

你好。

很巧,我也是一个人在异地讨生活,亦深知这种孤独的自由之滋味。故我将李银河老师的话摘了出来,通读五遍,虽然不知上下文,有断章取义之嫌,但想分享一句读后感:我就是不想当傻瓜啊。

你也不想吧?

那么我擅自把问号去掉,这句话会变为:一个意识到人生毫无意义的人不可能永远活得兴致勃勃。“不可能永远活得兴致勃勃”和“一直很丧”不是一个意思吧。人类情感可爱之处在于它的复杂性,我觉得你肯定意识到了这件事,你在文中用了孤独、自由、平静、欢愉、焦虑、惭愧、不满、无趣、安慰自己……这些表述,我觉得每一个词都十倍强于这个丧字,都清晰地表达了你彼时的状态。我看到了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没波澜小姐,她意识到自由的代价是孤独;她能从阅读中获得平静和欢愉;她为自己生活中的懒惰感到惭愧,虽然不满现在的状态,却在工作中想要以勤补拙;她也不可避免的会感到焦虑,尤其是人生展露出它无趣那一面的时候。你看,明明是一个立体的人物,偏偏要把自己菲薄成一张写着丧字的纸人儿。

我可没有在拍读者马屁,毕竟我的业务主要是打台球。

然后分别回答你的三个终极问题:

问:丧是一种人人必须要战胜的情绪吗?

答:不是,傻瓜不用。李老师说的,傻瓜也是人。

问:丧带来的无趣和无意义也是可以被理解和接受的吗?

答:可以,但也请接受别的情绪接受带来的有趣的有意义。事物的有趣与有意义与生命是否有意义,并无太大关联。

问:当人人都在谈论生活要过得体面优雅、活色生香的时候,像我这么丧的年轻人,需要前去迎合和改变吗?

答:我觉得谈论生活要过得体面优雅、活色生香和感到负面情绪并不矛盾。我见过废材发痴梦,也听过名流患抑郁。你应该去迎合你喜欢的事情,改变你不满意的地方。人人在谈论什么,不应该是你评判的标杆,万一里面混了不少兴致勃勃的傻子呢。

至于人生到底有没有意义,这个问题太大了,你我二十出头的年纪,恐怕还不够资格评价它哩。

祝自由。

正午 

驻店台球师小吴

—— 完 ——

题图:谢丁。

表情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