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周新书推荐】“紧紧握手,我们都不打算做虚伪的朋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周新书推荐】“紧紧握手,我们都不打算做虚伪的朋友”

又到一周新书推荐时间了,这一周界面文化(公众号ID:booksandfun)为你准备了九本新书。

《牛蛙》 

胡迁 著 版本:九州出版社2017年10月

《牛蛙》是上周刚刚逝去的青年小说家胡迁出版的长篇小说。胡迁,生于1988年,2017年10月12日,他选择用一根绳子与世作别,自杀时年仅29岁。胡迁的中篇小说《大裂》曾获得台湾第六届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首奖,《牛蛙》是他的第二部作品,故事发生在混乱、肮脏的城市背景下,人选择跟“牛蛙”结婚的荒谬故事,由牛蛙、毒贩、拾荒者构成的城市万象透露出年轻作者的沉重压抑感。这部小说也被台湾作家骆以军和黄丽群称赞有加。

不久之前,我们也曾推荐过另一位小说家袁哲生的《寂寞的游戏》,他同样是以自杀的方式告别人世。不能说胡迁与袁哲生有什么可比之处,只能说他们的相同之处可能都在于对于生活的神经发达,以及过早流露出的“无路可走”,令人遗憾。

《汗乌拉 我的故乡》

张承志 著 版本:辽宁人民出版社2017年7月

“紧紧握手,我们都不打算做虚伪的朋友。”张承志站在70岁的门槛上,将当年同学少年的回忆、也是印满自己所思所想的“履历”再次出版。文集收录了张承志的经典篇目如《袍子经》《劳动手册》《粗饮茶》等。就像这套书的责编所说,草原是张承志求学的起点,审美的启蒙,他笔下的草原,没有浓墨重彩的草原风景或是奇风异俗,讲述的是他作为一个牧人的故事,因此,草原对他来说,并不是乡愁,而是抗议与愤怒。

“在蒙古草原上的日子里,我听见过自己这条生命的,可能的和最好听的歌唱。”张承志写道。虽然文中记录的同学少年都已经年逾古稀,张承志距离胡服骏马的二十岁,已经过了半个世纪,不能忘记的仍然是对于牧民岁月“深深地、切肤地以至疼痛地”的怀念。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卷二:1950~1955》

夏志清 夏济安 著 王洞主编 季进编  版本:后浪/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年10月

这部书信集是中国现代文学评论界的两大巨擘夏志清、夏济安兄弟书信集的第二卷,收录了1950年到1955年间夏氏兄弟两人的通信。透过这些来往书信,我们可以看到两兄弟的在中国最动荡的时期中不同的成长经历与人生境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对情谊深厚的昆仲不仅在生活上互相鼓励,学业上互相交流,还在许多私密的问题上有着深入讨论,正如夏志清的太太王洞所说,第二卷里,“谈女人的时候很多。因为男大当婚,兄弟二人都在寻找结婚的对象。”这些内容读来颇为诙谐有趣,也像我们展现了对于两兄弟学术研究以外、富有生命气息的形象。

《沿河行:一部关于河流的历史之书》 

 [英] 奥利维娅·莱恩 著 焦晓菊 译 版本:联合出版公司·未读 2017年10月

沿着弗吉尼亚·伍尔夫自沉的乌斯河独行,你会发现什么?以河流为中心,以河流为主题,以无色无味的水为叙事的开端,作者以抒情的笔触,从十三世纪的贵族战争走向十九世纪博物学家对恐龙化石的探索,也将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灵魂也深深地烙印于文本之上。

作者奥利维娅·莱恩是《孤独的城市》的作者,这本书写于《孤独的城市》之前,当时她正经历着人生的低潮,不仅失去了工作,还失去了男友,想要从现实逃脱,她开始购买地图,计划自己的调查,开始 “潜入日常世界的表象之下”。这本书的英文名是To the River,大概也是对伍尔夫的《到灯塔去》的遥远回应。

《鸦片在中国:1750-1950》 

[法]包利威 著 袁俊生 译 版本:中国画报出版社 2017年7月

人们普遍认为,鸦片是近代国民经济衰弱、国民身体素质地下,社会风气堕落的罪魁祸首,因此鸦片也就成为了近代中国屈辱的象征。但是鸦片是如何传入中国的?什么样的人会变成烟民?烟管里的日常生活究竟是怎样的?法国历史家包利威在他的鸦片历史研究中为我们勾勒出了鸦片渗入中国的具体画面。

包利威认为,把鸦片视为西方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工具,只是从外交和军事层面的观察, “鸦片是灾难”的固有观点可能并立不住脚,只是东拼西凑的小报消息、博眼球的存在,而据他研究,“鸦片是一种类似烈酒一样的东西,本身就是一种产品。”这让人想起人类学家刘绍华在凉山对于吸毒者、艾滋病人的田野调查,发现对于“毒品”禁止活动中,反而加重了“毒品”以及“瘾君子”的污名化。

《东京漂流》 

藤原新也 著 黄大旺 译 版本:新星出版社 2017年9月 

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都市迅速扩张的阶段,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也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从乡下前往东京、大阪奋斗的年轻人,如同今日北上广漂的年轻人一样,迷茫无措,不知何去何从,人们对乡土的执念也变成对于个人前途的执着。

日本当代作家、摄影家藤原新也,在近三十年后,回望这段时光,用批判的角度,试图捕捉在变幻的都市光景中的个人命运。这本书在2008年由日本朝日新闻出版,距离大陆中译本已经相差将近十年,但是却非常符合我们当下的生活情境。 近年来,日本有过许多重要的当代社会记录,如NHK策划的关于城市中孤独人口的《无缘社会》以及探讨特定人群生活状态的《下流老人》和《女性贫困》,均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也引起了中国读者的关注。

《白瓷之路:穿越东西方的朝圣之旅》

[英] 埃德蒙·德瓦尔 著  梁卿 译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

瓷器是如何从中国传入欧洲的?陶瓷艺术家埃德蒙·德瓦尔历时18个月穿越欧亚、寻访世界瓷都来寻找答案,他利用传教士书信、中国皇宫收藏清单、欧洲王侯与炼金师传记、地区史等大量史料,从景德镇开始,穿越凡尔赛、德累斯顿……拂开历史尘埃,作者在行走中发现了几百年前白瓷从东方传入西方的故事。

然而故事不仅停留在对于东西瓷器史的宏观画面上,更为动人的是,他对于单个瓷器制造过程的细细体味:瓷器因为什么留下缺陷,制造者又调用什么样的技术回避明显的缺陷,“我喜欢这些可以感觉到制陶人做出决策的时刻。比如在刚现出裂纹的地方用一块湿泥涂抹,按压抚平,然后继续下一个环节。”

《说故事的人》 

奥利弗·萨克斯 著 朱邦芊 译  版本:中信出版社 2017年10月

这本自传很特殊,作者奥利弗·萨克斯既是美国著名的神经学家,也是美国艺术和文学学会的会员,既是医生,也是作家。2015年萨克斯医生去世,享年82岁,这本自传荣获《纽约时报》2015年度非虚构图书。

这位医学和文学领域均享有盛誉的特殊作者,在自传中讲述着自己与医学和文学同时交缠的一生,他将冰冷生涩的科学术语赋予生机,也将可怜的病患还原成活生生的人。就像萨克斯医生所说的,在解剖学、心理学和生物学的领域中,他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医学叙事浮出水面,“我在解剖学、心理学和生物学中得到了很多智慧,在检查病人的过程中,我也获得了人生的智慧,医学叙事几乎绝迹,而我成了一个说故事的人。”近年来,关于生命关怀、医学伦理的讨论甚嚣尘上,但大部分都是非医学专业作者所写的科普读物,也许从医生的角度来看,故事又是另一番模样。

《宝石与晶体:来自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珍宝》

 [美]乔治·E. 哈洛 / [美]安娜·S. 索菲尼蒂斯 著 郭颖 译 版本: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7年6月

人们为什么热爱宝石?因为它坚硬、莹润、稀少而昂贵?从宝石的故事、什么是宝石到宝石的各种种类,这本书对于热爱宝石的读者来说是一次知识的飨宴。这本书是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25年前出版的《宝石与晶体》升级版,收录了将近150张由世界级宝石摄影师艾瑞(Erica)卡和哈罗尔德·范·佩尔特(Harold Van Pelt)所拍摄的色彩华丽的矿物和宝石的照片。自1869年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在纽约开馆之日起,这些矿物和宝石就是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周新书推荐】“紧紧握手,我们都不打算做虚伪的朋友”

又到一周新书推荐时间了,这一周界面文化(公众号ID:booksandfun)为你准备了九本新书。

《牛蛙》 

胡迁 著 版本:九州出版社2017年10月

《牛蛙》是上周刚刚逝去的青年小说家胡迁出版的长篇小说。胡迁,生于1988年,2017年10月12日,他选择用一根绳子与世作别,自杀时年仅29岁。胡迁的中篇小说《大裂》曾获得台湾第六届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首奖,《牛蛙》是他的第二部作品,故事发生在混乱、肮脏的城市背景下,人选择跟“牛蛙”结婚的荒谬故事,由牛蛙、毒贩、拾荒者构成的城市万象透露出年轻作者的沉重压抑感。这部小说也被台湾作家骆以军和黄丽群称赞有加。

不久之前,我们也曾推荐过另一位小说家袁哲生的《寂寞的游戏》,他同样是以自杀的方式告别人世。不能说胡迁与袁哲生有什么可比之处,只能说他们的相同之处可能都在于对于生活的神经发达,以及过早流露出的“无路可走”,令人遗憾。

《汗乌拉 我的故乡》

张承志 著 版本:辽宁人民出版社2017年7月

“紧紧握手,我们都不打算做虚伪的朋友。”张承志站在70岁的门槛上,将当年同学少年的回忆、也是印满自己所思所想的“履历”再次出版。文集收录了张承志的经典篇目如《袍子经》《劳动手册》《粗饮茶》等。就像这套书的责编所说,草原是张承志求学的起点,审美的启蒙,他笔下的草原,没有浓墨重彩的草原风景或是奇风异俗,讲述的是他作为一个牧人的故事,因此,草原对他来说,并不是乡愁,而是抗议与愤怒。

“在蒙古草原上的日子里,我听见过自己这条生命的,可能的和最好听的歌唱。”张承志写道。虽然文中记录的同学少年都已经年逾古稀,张承志距离胡服骏马的二十岁,已经过了半个世纪,不能忘记的仍然是对于牧民岁月“深深地、切肤地以至疼痛地”的怀念。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卷二:1950~1955》

夏志清 夏济安 著 王洞主编 季进编  版本:后浪/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年10月

这部书信集是中国现代文学评论界的两大巨擘夏志清、夏济安兄弟书信集的第二卷,收录了1950年到1955年间夏氏兄弟两人的通信。透过这些来往书信,我们可以看到两兄弟的在中国最动荡的时期中不同的成长经历与人生境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对情谊深厚的昆仲不仅在生活上互相鼓励,学业上互相交流,还在许多私密的问题上有着深入讨论,正如夏志清的太太王洞所说,第二卷里,“谈女人的时候很多。因为男大当婚,兄弟二人都在寻找结婚的对象。”这些内容读来颇为诙谐有趣,也像我们展现了对于两兄弟学术研究以外、富有生命气息的形象。

《沿河行:一部关于河流的历史之书》 

 [英] 奥利维娅·莱恩 著 焦晓菊 译 版本:联合出版公司·未读 2017年10月

沿着弗吉尼亚·伍尔夫自沉的乌斯河独行,你会发现什么?以河流为中心,以河流为主题,以无色无味的水为叙事的开端,作者以抒情的笔触,从十三世纪的贵族战争走向十九世纪博物学家对恐龙化石的探索,也将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灵魂也深深地烙印于文本之上。

作者奥利维娅·莱恩是《孤独的城市》的作者,这本书写于《孤独的城市》之前,当时她正经历着人生的低潮,不仅失去了工作,还失去了男友,想要从现实逃脱,她开始购买地图,计划自己的调查,开始 “潜入日常世界的表象之下”。这本书的英文名是To the River,大概也是对伍尔夫的《到灯塔去》的遥远回应。

《鸦片在中国:1750-1950》 

[法]包利威 著 袁俊生 译 版本:中国画报出版社 2017年7月

人们普遍认为,鸦片是近代国民经济衰弱、国民身体素质地下,社会风气堕落的罪魁祸首,因此鸦片也就成为了近代中国屈辱的象征。但是鸦片是如何传入中国的?什么样的人会变成烟民?烟管里的日常生活究竟是怎样的?法国历史家包利威在他的鸦片历史研究中为我们勾勒出了鸦片渗入中国的具体画面。

包利威认为,把鸦片视为西方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工具,只是从外交和军事层面的观察, “鸦片是灾难”的固有观点可能并立不住脚,只是东拼西凑的小报消息、博眼球的存在,而据他研究,“鸦片是一种类似烈酒一样的东西,本身就是一种产品。”这让人想起人类学家刘绍华在凉山对于吸毒者、艾滋病人的田野调查,发现对于“毒品”禁止活动中,反而加重了“毒品”以及“瘾君子”的污名化。

《东京漂流》 

藤原新也 著 黄大旺 译 版本:新星出版社 2017年9月 

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都市迅速扩张的阶段,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也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从乡下前往东京、大阪奋斗的年轻人,如同今日北上广漂的年轻人一样,迷茫无措,不知何去何从,人们对乡土的执念也变成对于个人前途的执着。

日本当代作家、摄影家藤原新也,在近三十年后,回望这段时光,用批判的角度,试图捕捉在变幻的都市光景中的个人命运。这本书在2008年由日本朝日新闻出版,距离大陆中译本已经相差将近十年,但是却非常符合我们当下的生活情境。 近年来,日本有过许多重要的当代社会记录,如NHK策划的关于城市中孤独人口的《无缘社会》以及探讨特定人群生活状态的《下流老人》和《女性贫困》,均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也引起了中国读者的关注。

《白瓷之路:穿越东西方的朝圣之旅》

[英] 埃德蒙·德瓦尔 著  梁卿 译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

瓷器是如何从中国传入欧洲的?陶瓷艺术家埃德蒙·德瓦尔历时18个月穿越欧亚、寻访世界瓷都来寻找答案,他利用传教士书信、中国皇宫收藏清单、欧洲王侯与炼金师传记、地区史等大量史料,从景德镇开始,穿越凡尔赛、德累斯顿……拂开历史尘埃,作者在行走中发现了几百年前白瓷从东方传入西方的故事。

然而故事不仅停留在对于东西瓷器史的宏观画面上,更为动人的是,他对于单个瓷器制造过程的细细体味:瓷器因为什么留下缺陷,制造者又调用什么样的技术回避明显的缺陷,“我喜欢这些可以感觉到制陶人做出决策的时刻。比如在刚现出裂纹的地方用一块湿泥涂抹,按压抚平,然后继续下一个环节。”

《说故事的人》 

奥利弗·萨克斯 著 朱邦芊 译  版本:中信出版社 2017年10月

这本自传很特殊,作者奥利弗·萨克斯既是美国著名的神经学家,也是美国艺术和文学学会的会员,既是医生,也是作家。2015年萨克斯医生去世,享年82岁,这本自传荣获《纽约时报》2015年度非虚构图书。

这位医学和文学领域均享有盛誉的特殊作者,在自传中讲述着自己与医学和文学同时交缠的一生,他将冰冷生涩的科学术语赋予生机,也将可怜的病患还原成活生生的人。就像萨克斯医生所说的,在解剖学、心理学和生物学的领域中,他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医学叙事浮出水面,“我在解剖学、心理学和生物学中得到了很多智慧,在检查病人的过程中,我也获得了人生的智慧,医学叙事几乎绝迹,而我成了一个说故事的人。”近年来,关于生命关怀、医学伦理的讨论甚嚣尘上,但大部分都是非医学专业作者所写的科普读物,也许从医生的角度来看,故事又是另一番模样。

《宝石与晶体:来自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珍宝》

 [美]乔治·E. 哈洛 / [美]安娜·S. 索菲尼蒂斯 著 郭颖 译 版本: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7年6月

人们为什么热爱宝石?因为它坚硬、莹润、稀少而昂贵?从宝石的故事、什么是宝石到宝石的各种种类,这本书对于热爱宝石的读者来说是一次知识的飨宴。这本书是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25年前出版的《宝石与晶体》升级版,收录了将近150张由世界级宝石摄影师艾瑞(Erica)卡和哈罗尔德·范·佩尔特(Harold Van Pelt)所拍摄的色彩华丽的矿物和宝石的照片。自1869年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在纽约开馆之日起,这些矿物和宝石就是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