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阳光城管理层变动尘埃落定 发展思路也正“全面换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阳光城管理层变动尘埃落定 发展思路也正“全面换血”

一边高周转,一边降杠杆,管理层要做“老中医”。

11月16日晚间,阳光城正式发布公告称,聘任执行董事朱荣斌担任阳光城总裁一职,两职合并。在此之前的11月2日,在阳光城供职7年的原总裁张海民宣布离职。

随着朱荣斌的接任,长达6个月的阳光城高层变动终于尘埃落定,全新的核心管理团队正式确立:总裁朱荣斌负责公司整体经营管理,副总裁吴建斌主管财务、信息化、战略、法律事务,今年10月加入阳光城的阚乃桂担任执行副总裁,分管合约部分。

全新核心团队的建立,意味着阳光城内部正经历着一场业务变革,“快”成为企业运转的核心词汇。尽管“双斌”到来之后阳光城才提出千亿目标,不过其野心显然不止于此。

新目标的提出意味着内部管理流程需要全面更新。据悉,过去5个月,阳光城建立了快速高周转的商业模式,在高周转、负债率、土地购置、产业链、跟投机制、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内部流程的全面再造。

既然要快,就要提高效率,高效挣钱是关键,对此,阳光城正在着重推进10个核心项目,货值达到2000亿元,几乎占了公司总货值4800亿元的42%。

2016年,阳光城花了205亿元用于并购,仅次于恒大、碧桂园和融创。快速并购虽然使得总资产猛增,但也带来良莠不齐的资产包,拖慢了上市变现的脚步。

阳光城的购地策略也因此改变,并购、招拍挂和招投标并举实现全方式拿地,城市布局也从张海民时代的只看一、二线,转为加强进入三、四线城市,加大短平快项目布局。

尽管目前市场普遍认为,公开市场拿到的土地价格要高于并购市场,但净地的风险则小于并购包,对快速进入开发贷和上市都有利。同时通过和大房企共同拿地,一方面降低成本,一方面加强合作。另外,阳光城在现有的30多个区域内都参与投标,也能降低土地购置成本。

方向性的转变要付诸实践才有效,加强实操还需要有硬性指标进行管理,吴建斌表示,按照双赢机制,对于今年1月1日之后拿的地,都提出三个硬性指标:“首先,项目净利润不得低于10%;其次,股东净资金不报率不得低于30%;第三,在不考虑融资情况下,现金流回正不得超过12个月。”

和众多闽系一样,高周转带来的是高负债,这也是阳光城备受外界诟病的因素之一。2017年的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阳光城净利润为4.56%,为近年来最低,负债率达到85%,为近年最高。其三季度报显示,公司目前负债总额1694亿元,净负债率为281%。

作为主管财务的负责人,吴建斌表示,降负债的确是他目前工作的重点。“希望能够在中长期内将净负债率降至70%,现阶段努力的目标是达到100%。”

在他看来,阳光城和大部分企业一样,将大笔资金用于土地购置,是导致负债大规模增加的主要原因。尽管他正努力降低负债,但并不代表会减少土地购置数量。在对2018年的工作指导方向中,阳光城就要求土地购置、建安成本和三费相加要等于销售回款:“支出量不减少,但要保持平衡。”

阳光城目前的债务结构显示,一年期的短期债务占22%,二至三年期债务约占30%,三年期以上债务约为50%,成本在7.6%左右:“结构是比较健康的,但融资成本太高了。”将成本降至6%也是吴建斌目前努力的方向:“但和中海2%左右、碧桂园4%左右的融资成本相比,还是高出不少。”

不难看出,碧桂园和中海是目前阳光城重点对标的企业。这也不足为奇,毕竟朱荣斌和吴建斌均是从碧桂园离职后便到任阳光城,“双斌”也曾是碧桂园管理层“铁三角”中的两环,而包括阚乃桂在内,现有管理层三人共同任职中海的履历,也使得在对标企业上达成共识。

在财务上对标中海,在管理上则在复制碧桂园。阳光城在员工跟投制度上,采用“双赢机制”,这也是碧桂园采用的“双享机制”升级版。

根据早期信息显示,阳光城的跟投机制采用高管设置门槛强制跟投、基层员工自愿跟投原则,“目前我们有65个项目采用跟投机制,从集团到区域员工已经完成了法律上的确权,现金流回正后就可分享收益。”

吴建斌透露,双赢机制也跟上述土地购置的硬性指标相绑定,这就使得区域在拿地时候就要想好它的变现期,自然加快周转:“到上月底平均资金回报率已经达到45%,这还是在包含老项目的情况下,等到以新项目为主导,情况会更好。”

可以感受到,阳光城正在努力甩掉过往,对企业管理和思路进行全面换血。就像吴建斌说的,高负债代表的是过去和历史,不是现在也不是未来。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阳光城

3.3k
  • 阳光城新增2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总计12亿余元
  • 阳光城换帅完成工商变更,创始人林腾蛟卸任董事长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阳光城管理层变动尘埃落定 发展思路也正“全面换血”

一边高周转,一边降杠杆,管理层要做“老中医”。

11月16日晚间,阳光城正式发布公告称,聘任执行董事朱荣斌担任阳光城总裁一职,两职合并。在此之前的11月2日,在阳光城供职7年的原总裁张海民宣布离职。

随着朱荣斌的接任,长达6个月的阳光城高层变动终于尘埃落定,全新的核心管理团队正式确立:总裁朱荣斌负责公司整体经营管理,副总裁吴建斌主管财务、信息化、战略、法律事务,今年10月加入阳光城的阚乃桂担任执行副总裁,分管合约部分。

全新核心团队的建立,意味着阳光城内部正经历着一场业务变革,“快”成为企业运转的核心词汇。尽管“双斌”到来之后阳光城才提出千亿目标,不过其野心显然不止于此。

新目标的提出意味着内部管理流程需要全面更新。据悉,过去5个月,阳光城建立了快速高周转的商业模式,在高周转、负债率、土地购置、产业链、跟投机制、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内部流程的全面再造。

既然要快,就要提高效率,高效挣钱是关键,对此,阳光城正在着重推进10个核心项目,货值达到2000亿元,几乎占了公司总货值4800亿元的42%。

2016年,阳光城花了205亿元用于并购,仅次于恒大、碧桂园和融创。快速并购虽然使得总资产猛增,但也带来良莠不齐的资产包,拖慢了上市变现的脚步。

阳光城的购地策略也因此改变,并购、招拍挂和招投标并举实现全方式拿地,城市布局也从张海民时代的只看一、二线,转为加强进入三、四线城市,加大短平快项目布局。

尽管目前市场普遍认为,公开市场拿到的土地价格要高于并购市场,但净地的风险则小于并购包,对快速进入开发贷和上市都有利。同时通过和大房企共同拿地,一方面降低成本,一方面加强合作。另外,阳光城在现有的30多个区域内都参与投标,也能降低土地购置成本。

方向性的转变要付诸实践才有效,加强实操还需要有硬性指标进行管理,吴建斌表示,按照双赢机制,对于今年1月1日之后拿的地,都提出三个硬性指标:“首先,项目净利润不得低于10%;其次,股东净资金不报率不得低于30%;第三,在不考虑融资情况下,现金流回正不得超过12个月。”

和众多闽系一样,高周转带来的是高负债,这也是阳光城备受外界诟病的因素之一。2017年的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阳光城净利润为4.56%,为近年来最低,负债率达到85%,为近年最高。其三季度报显示,公司目前负债总额1694亿元,净负债率为281%。

作为主管财务的负责人,吴建斌表示,降负债的确是他目前工作的重点。“希望能够在中长期内将净负债率降至70%,现阶段努力的目标是达到100%。”

在他看来,阳光城和大部分企业一样,将大笔资金用于土地购置,是导致负债大规模增加的主要原因。尽管他正努力降低负债,但并不代表会减少土地购置数量。在对2018年的工作指导方向中,阳光城就要求土地购置、建安成本和三费相加要等于销售回款:“支出量不减少,但要保持平衡。”

阳光城目前的债务结构显示,一年期的短期债务占22%,二至三年期债务约占30%,三年期以上债务约为50%,成本在7.6%左右:“结构是比较健康的,但融资成本太高了。”将成本降至6%也是吴建斌目前努力的方向:“但和中海2%左右、碧桂园4%左右的融资成本相比,还是高出不少。”

不难看出,碧桂园和中海是目前阳光城重点对标的企业。这也不足为奇,毕竟朱荣斌和吴建斌均是从碧桂园离职后便到任阳光城,“双斌”也曾是碧桂园管理层“铁三角”中的两环,而包括阚乃桂在内,现有管理层三人共同任职中海的履历,也使得在对标企业上达成共识。

在财务上对标中海,在管理上则在复制碧桂园。阳光城在员工跟投制度上,采用“双赢机制”,这也是碧桂园采用的“双享机制”升级版。

根据早期信息显示,阳光城的跟投机制采用高管设置门槛强制跟投、基层员工自愿跟投原则,“目前我们有65个项目采用跟投机制,从集团到区域员工已经完成了法律上的确权,现金流回正后就可分享收益。”

吴建斌透露,双赢机制也跟上述土地购置的硬性指标相绑定,这就使得区域在拿地时候就要想好它的变现期,自然加快周转:“到上月底平均资金回报率已经达到45%,这还是在包含老项目的情况下,等到以新项目为主导,情况会更好。”

可以感受到,阳光城正在努力甩掉过往,对企业管理和思路进行全面换血。就像吴建斌说的,高负债代表的是过去和历史,不是现在也不是未来。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