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周财经声音】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国企改革不能停 也不会停下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周财经声音】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国企改革不能停 也不会停下来

一起来看看本周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财经观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李克强:大力推进贸易自由化 建设东亚经济共同体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11月14日上午在菲律宾国际会议中心出席第20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他在会上表示, 下一步将大力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逐步向单一市场迈进。他呼吁各方应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提高服务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水平;加快推进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建立东亚大通关合作机制,加强海关合作,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肖亚庆:国企改革不能停,也不会停下来

国资委主任肖亚庆日前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表示,国企改革改出了企业活力和动力,只要沿着正确的路径改下去,一定能够做强做优做大。但这绝不是说,国企改革可以松口气、慢改甚至不改了。何况,目前国企改革只是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国企仍然存在改革推进不平稳、体制机制不健全、布局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国企的竞争力、活力还有待增强,一些深层次的难题还需要破解。国企改革不能停,也不会停下来。

朱光耀:明年贸易保护主义会继续发酵

11月15日,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第26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上表示,2017年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第一次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出现了正增长。但需要注意几个挑战,尤其是需要高度警惕就是全球的贸易保护。明年这个问题会继续发酵。在这个大环境下, 中国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自由贸易,坚持WTO原则,但在开放的同时,也要加强和世界各国政策的沟通。

黄奇帆:外汇储备应由财政部和央行共同管理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黄奇帆11月16日在财新峰会上表示,由于央行无法发债,只能靠不断扩张M0来对冲巨额外汇占款,造成了M2的扩张、房地产泡沫、资金脱实就虚等一些问题。而财政部与央行“二元”管理外汇储备的结构比央行独立管理会更好。

李迅雷:环保成本上升正成为民间投资回落的新变量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11月16日的文章中指出,环保成本上升正在成为民间投资回落的新变量。民间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而环保不达标的也主要以民企为主,这与民企追逐高毛利的本能有关。大部分民企处在制造业产业链的低端,由于在技术、人才和资金等方面缺乏优势,故要实现产业升级也有很大难度。在当前的环保压力下,想让民企再增加投资,确实有难度。

摩根士丹利:中国将在2025年跻身高收入国家 较预期提前两年

11月14日,摩根士丹利在报告中称,中国将于2025年跻身高收入国家,即世界银行定义的人均收入13700美元的水平,这较其此前的预测提前了两年。摩根士丹利还表示,未来五年,中国整体杠杆率,即债务与GDP之比的增速将显著放缓。预计2017-2022年,中国整体杠杆率的年均增速会放缓至3%的水平,“对比2012年至2016年16%的年均增速,这将是一个重大的改善。”

10月经济数据不及预期 供需同时收缩下经济将继续放缓

国家统计局11月14日发布数据显示,1-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3%,增速比前9个月降低0.2个百分点。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增幅比9月回落0.4个百分点。分析师表示,实体经济整体平稳的趋势没有改变,但在供给侧改革和环保督查持续的作用下,供给端将进一步收缩,需求端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下行,供需双降,大宗商品价格将逐步回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周财经声音】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国企改革不能停 也不会停下来

一起来看看本周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财经观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李克强:大力推进贸易自由化 建设东亚经济共同体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11月14日上午在菲律宾国际会议中心出席第20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他在会上表示, 下一步将大力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逐步向单一市场迈进。他呼吁各方应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提高服务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水平;加快推进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建立东亚大通关合作机制,加强海关合作,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肖亚庆:国企改革不能停,也不会停下来

国资委主任肖亚庆日前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表示,国企改革改出了企业活力和动力,只要沿着正确的路径改下去,一定能够做强做优做大。但这绝不是说,国企改革可以松口气、慢改甚至不改了。何况,目前国企改革只是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国企仍然存在改革推进不平稳、体制机制不健全、布局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国企的竞争力、活力还有待增强,一些深层次的难题还需要破解。国企改革不能停,也不会停下来。

朱光耀:明年贸易保护主义会继续发酵

11月15日,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第26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上表示,2017年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第一次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出现了正增长。但需要注意几个挑战,尤其是需要高度警惕就是全球的贸易保护。明年这个问题会继续发酵。在这个大环境下, 中国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自由贸易,坚持WTO原则,但在开放的同时,也要加强和世界各国政策的沟通。

黄奇帆:外汇储备应由财政部和央行共同管理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黄奇帆11月16日在财新峰会上表示,由于央行无法发债,只能靠不断扩张M0来对冲巨额外汇占款,造成了M2的扩张、房地产泡沫、资金脱实就虚等一些问题。而财政部与央行“二元”管理外汇储备的结构比央行独立管理会更好。

李迅雷:环保成本上升正成为民间投资回落的新变量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11月16日的文章中指出,环保成本上升正在成为民间投资回落的新变量。民间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而环保不达标的也主要以民企为主,这与民企追逐高毛利的本能有关。大部分民企处在制造业产业链的低端,由于在技术、人才和资金等方面缺乏优势,故要实现产业升级也有很大难度。在当前的环保压力下,想让民企再增加投资,确实有难度。

摩根士丹利:中国将在2025年跻身高收入国家 较预期提前两年

11月14日,摩根士丹利在报告中称,中国将于2025年跻身高收入国家,即世界银行定义的人均收入13700美元的水平,这较其此前的预测提前了两年。摩根士丹利还表示,未来五年,中国整体杠杆率,即债务与GDP之比的增速将显著放缓。预计2017-2022年,中国整体杠杆率的年均增速会放缓至3%的水平,“对比2012年至2016年16%的年均增速,这将是一个重大的改善。”

10月经济数据不及预期 供需同时收缩下经济将继续放缓

国家统计局11月14日发布数据显示,1-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3%,增速比前9个月降低0.2个百分点。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增幅比9月回落0.4个百分点。分析师表示,实体经济整体平稳的趋势没有改变,但在供给侧改革和环保督查持续的作用下,供给端将进一步收缩,需求端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下行,供需双降,大宗商品价格将逐步回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