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硅谷散记(44):类人AI,真的需要40年后出现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硅谷散记(44):类人AI,真的需要40年后出现吗

类人AI的出现或许真的不再需要40年。

【加拿大头条(Canadanews)张家卫教授撰写】AI(Artificial Intellifence)这个词,绝对是2017年的硅谷热词,也是全世界包括中国的科技热词,不想说都不行。这些日子,行走在硅谷的每一个地方,见到每一个人,“AI”这个词是必须提到的一个“词”,如果说不上点什么,似乎就真的是“OUT”了。

我这人,历来对于市场或者任何的东西都是持“中庸”立场的,即任何事物都是此消彼长,跌宕起伏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永远”,也没有绝对的“常青树”......AI应该也属于此类,尽管AlphaGo 的故事确实“伤脑”,AI这“热词”也当之无愧,但是似乎全世界的项目和人突然都与AI挂了钩,就有点匪夷所思,“挂着羊头卖狗肉”之嫌了。而且,我又在想,即使是按照美国去年11月份发布的“影响全球未来30年的30项科技”,类人机器人这事怎么着也要一步一步来吧,尽管黑科技不断令我们大跌眼镜。

今年的8月,获得1986年图灵奖(被誉为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的约翰.霍普克罗夫特来到北京的创新工场,他说:“目前的AI浪潮只有短短几十年时间,深度学习技术还称不上智能,远远达不到人类的智能水平。”他预言:“类人的AI变革可能起码还要40年左右的时间才会发生。”

不过,即使有约翰.霍普克罗夫特这样的人物预言,我的如此疑问也就是刚刚有,10月25日,阿拉伯世界就传来了“沙漠”上的声音,有图有真相,那就是“类人”机器人索菲娅成为史上第一个加入人类籍的机器人!

至少在AI领域,这不是一个坏消息,可以与AlphaGo Zero共同赢得2017年AI排行榜的No.1和No.2。

全世界的眼光都在聚焦着AI这个新风口,这是好事,科技爆发的背后力量就是“风口论”。但是,就创新创业而言,AI领域的战火硝烟正在燃起,激烈程度很快就会超越之前的“P2P”、“ O2O”,多数人只是想早期进入以获得“无知者无畏”的红利,还有一些就是跑过来“蹭饭”的,需要引起投资人的警惕。

硅谷这地方的所谓人才多,更多的是指技术类人才,因为这地方的上班族中70%的人是工程师类别的人,因此就AI而言,他们的发言权要更多一些。但与他们的交流过程中,意见也不完全一致。他们中间的一些人,通常是稍微年长一点的,对于AI的未来既怀有殷切期望和奋斗理想,同时也对乐观的AI主义抱有谨慎态度。他们认为AI的发展尚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创业者们很难在理想和情怀的鼓舞下一蹴而就。而年轻一些的工程师们则要激进的多,他们认为AI的“拐点”已经来临。

上周,我去参加了已经有26年历史的华美半导体协会(CASPA)2017年会,会议主题又是AI,这个领域的巨头英特尔、NVIDIA、Arm、Lam Resear纷纷出席并且发表演讲,展示了他们在AI领域的布局和最新成果,激动人心。其中,Intel的VP、Mr.Wei Li说:“未来的机器训练,不是以天为单位,而是以小时!” ARM的合伙人Mr.Rob Aitken说:“过去的电脑和网络是下载,而在IOT时代,是上传,这是革命!”

CASPA的本届主席James Lei博士说:“人工智能(AI)的话题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工业界变得越来越热。道理很明白,硬件计算速度的提高、存储能力的极大增强以及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实实在在的把人工智能推到了下一技术创新的浪尖。而这一切都直接来源于半导体产业半个世纪的迅猛持续发展。”

因为喜欢Steve Mann Lab的“黑科技”,喜欢他们中西合璧的科学家和年轻创业者们的超级激情,与他们团队的小伙伴们这段时间相熟,并且因为帮助他们出了一些商业模式上的靠谱主意,彼此便热络起来。今晚参加了他们硅谷新团队以及朋友的聚餐,他们热情的介绍我为他们的“Advisor”。

可穿戴计算之父Steve Mann是1962年出生,然后就是一群激情四射的年轻人,来自于不同的国家,中国的小伙子和小姑娘们同样是其中的骨干队员,聚餐之后他们又聚到了Steve Mann的家里,继续头脑风暴他们的创意......

穿行在斯坦福大学门口这条拥有古老历史但是又充满现代感的EL Camino Real大道,我就在想,这样一群超级大脑再加上这样的激情和永不消停的斗志,充斥着硅谷,充斥着世界上每一个渴望成功、渴望改变的地方,类人AI真的不再需要40年,即使我们仍然要充满小心和敬畏......。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参考。

出品:加拿大头条

微信ID: Canadanews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硅谷散记(44):类人AI,真的需要40年后出现吗

类人AI的出现或许真的不再需要40年。

【加拿大头条(Canadanews)张家卫教授撰写】AI(Artificial Intellifence)这个词,绝对是2017年的硅谷热词,也是全世界包括中国的科技热词,不想说都不行。这些日子,行走在硅谷的每一个地方,见到每一个人,“AI”这个词是必须提到的一个“词”,如果说不上点什么,似乎就真的是“OUT”了。

我这人,历来对于市场或者任何的东西都是持“中庸”立场的,即任何事物都是此消彼长,跌宕起伏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永远”,也没有绝对的“常青树”......AI应该也属于此类,尽管AlphaGo 的故事确实“伤脑”,AI这“热词”也当之无愧,但是似乎全世界的项目和人突然都与AI挂了钩,就有点匪夷所思,“挂着羊头卖狗肉”之嫌了。而且,我又在想,即使是按照美国去年11月份发布的“影响全球未来30年的30项科技”,类人机器人这事怎么着也要一步一步来吧,尽管黑科技不断令我们大跌眼镜。

今年的8月,获得1986年图灵奖(被誉为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的约翰.霍普克罗夫特来到北京的创新工场,他说:“目前的AI浪潮只有短短几十年时间,深度学习技术还称不上智能,远远达不到人类的智能水平。”他预言:“类人的AI变革可能起码还要40年左右的时间才会发生。”

不过,即使有约翰.霍普克罗夫特这样的人物预言,我的如此疑问也就是刚刚有,10月25日,阿拉伯世界就传来了“沙漠”上的声音,有图有真相,那就是“类人”机器人索菲娅成为史上第一个加入人类籍的机器人!

至少在AI领域,这不是一个坏消息,可以与AlphaGo Zero共同赢得2017年AI排行榜的No.1和No.2。

全世界的眼光都在聚焦着AI这个新风口,这是好事,科技爆发的背后力量就是“风口论”。但是,就创新创业而言,AI领域的战火硝烟正在燃起,激烈程度很快就会超越之前的“P2P”、“ O2O”,多数人只是想早期进入以获得“无知者无畏”的红利,还有一些就是跑过来“蹭饭”的,需要引起投资人的警惕。

硅谷这地方的所谓人才多,更多的是指技术类人才,因为这地方的上班族中70%的人是工程师类别的人,因此就AI而言,他们的发言权要更多一些。但与他们的交流过程中,意见也不完全一致。他们中间的一些人,通常是稍微年长一点的,对于AI的未来既怀有殷切期望和奋斗理想,同时也对乐观的AI主义抱有谨慎态度。他们认为AI的发展尚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创业者们很难在理想和情怀的鼓舞下一蹴而就。而年轻一些的工程师们则要激进的多,他们认为AI的“拐点”已经来临。

上周,我去参加了已经有26年历史的华美半导体协会(CASPA)2017年会,会议主题又是AI,这个领域的巨头英特尔、NVIDIA、Arm、Lam Resear纷纷出席并且发表演讲,展示了他们在AI领域的布局和最新成果,激动人心。其中,Intel的VP、Mr.Wei Li说:“未来的机器训练,不是以天为单位,而是以小时!” ARM的合伙人Mr.Rob Aitken说:“过去的电脑和网络是下载,而在IOT时代,是上传,这是革命!”

CASPA的本届主席James Lei博士说:“人工智能(AI)的话题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工业界变得越来越热。道理很明白,硬件计算速度的提高、存储能力的极大增强以及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实实在在的把人工智能推到了下一技术创新的浪尖。而这一切都直接来源于半导体产业半个世纪的迅猛持续发展。”

因为喜欢Steve Mann Lab的“黑科技”,喜欢他们中西合璧的科学家和年轻创业者们的超级激情,与他们团队的小伙伴们这段时间相熟,并且因为帮助他们出了一些商业模式上的靠谱主意,彼此便热络起来。今晚参加了他们硅谷新团队以及朋友的聚餐,他们热情的介绍我为他们的“Advisor”。

可穿戴计算之父Steve Mann是1962年出生,然后就是一群激情四射的年轻人,来自于不同的国家,中国的小伙子和小姑娘们同样是其中的骨干队员,聚餐之后他们又聚到了Steve Mann的家里,继续头脑风暴他们的创意......

穿行在斯坦福大学门口这条拥有古老历史但是又充满现代感的EL Camino Real大道,我就在想,这样一群超级大脑再加上这样的激情和永不消停的斗志,充斥着硅谷,充斥着世界上每一个渴望成功、渴望改变的地方,类人AI真的不再需要40年,即使我们仍然要充满小心和敬畏......。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参考。

出品:加拿大头条

微信ID: Canadanews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