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美了千年 却被淡忘:诗经里的草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美了千年 却被淡忘:诗经里的草木

四季轮回,时间消逝,王朝更替,战争和平,黍离之悲,君子好逑,一切皆有命运,冥冥之中,万物和人几乎都有自身的秩序,在宇宙的叹息中被安排在自己的位置上,只是我们终其一生也未必能想明白。

按:1894年旧历甲午年的状元张謇,曾为他在故乡南通建的博物苑题写了一副对联: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这副对联这是从《论语》中来的句子,《论语》中孔夫子提及《诗经》时说了一番话:“《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我喜欢《诗经》,喜欢其中所兴所观的鸟兽草木,我更偏爱的是草木,前些日子,我给小孩子上课,首先想到的就是《蒹葭》,时值白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些诗句尤能引起我内心的共鸣。我将这节课就叫做“与芦苇对话”或“与蒹葭对话”。上课时我带了一本书,跟孩子们分享,这是一册《诗经》的鸟兽草木图解,有一个很美的书名——《美了千年,却被淡忘:诗经名物图解》,乃日本学者细井徇手绘,图和解都令人赏心悦目。二千五百年前的《诗经》原本就美,每一种草木,每一种鸟兽小虫,都自成一个世界,自有其动人的美。

不久,我到北京讲学,遇到做出版的朋友,说起他手头正在做一本书细井徇的书,和我读的是同一本,但重新翻译、编排、设计装帧,书名为《万物有灵:<诗经>中的草木鸟兽鱼虫》。

万物有灵,从一个“灵”字着眼,《诗经》有灵,人类的心灵与心灵是相通的,我常说,如果你今天读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读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内心有共鸣,那就表明人类拥有一个共同的心灵,时间阻隔不了,空间也阻隔不了,二千五百年前佚名诗人留下的诗句,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心心相印。难怪美国19世纪的作家爱默生说,“对所有的个人来说,世间只有一个共同的心灵……历史是这个心灵的工作记录。世界万物的根源都在人里面。” 

毫无疑问,诗歌也是这个心灵的工作记录,《诗经》留下的正是古人对这个心灵的记录。“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无论叫黍也好,稷也罢,天地生人,万物养人,故《易经》说“天地之大德曰生”。这些忧伤的诗句依然感动着千余年后的词人姜白石和他的老师。

1176年的冬至日,时值南宋,江淮之间常遭蹂躏之际,姜白石过扬州,“夜雪初霁,荠麦弥望”,进城只见“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昔日繁华鼎盛的扬州不见了。他感慨今昔,填了一曲自创的《扬州慢》。其师千岩老人读了,以为有“黍离”之悲。当我少年时读到《扬州慢》,心中也满了“黍离”之悲。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万物何故,要承载如此之悲凉?万物又何幸,活在诗人的笔下,不仅悦人眼目,养人活命,而且有了生生不息的精神生命。万物有灵,我在少年时代,大陆风行琼瑶小说和电视连续剧,14英寸黑白电视中,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化自《蒹葭》的歌词,几十年来一直在我的心头徘徊。我之所以想到与不结果实的蒹葭对话,起源于这首歌带给我的记忆。

《诗经》有灵,草木鸟兽虫鱼中有灵,我与万物的对话即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这不是简单的知识拼图,更重要的是走进万物的心灵中去。一直以来,我们其实与万物在分享这个世界,万物带给我们的远比我们带给它们的多。四季轮回,时间消逝,王朝更替,战争和平,黍离之悲,君子好逑,一切皆有命运,冥冥之中,万物和人几乎都有自身的秩序,在宇宙的叹息中被安排在自己的位置上,只是我们终其一生也未必能想明白。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不仅蝈蝈儿和蚱蜢各有自己的命运,桃花、桑叶也各有其命运。即使桃花谢了,桑叶落了,它们的价值也不容置疑。我可以与与桃花对话,与桑叶对话,与杨柳对话,也可以黍稷对话,当然也可以与蚱蜢、与蟋蟀、与蝴蝶、与蜜蜂、与知了们对话……我的“寻找语文之美”课,几乎可以从《诗经》开始,就这样一路对话下去。 

我依稀看见——在万物与人之间,有一条神秘的通道,一条心灵的通道。《万物有灵:<诗经>中的草木鸟兽鱼虫》,其中的每一幅插图、每一首诗都会唤醒我们的心灵,叫我们在午夜梦回之际,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万物,认识眼前的世界,认识过去现在和将来。

上文节选自傅国涌为《万物有灵》一书所写序言,作为本文按语。日前,《万物有灵:<诗经>中的草木鸟兽鱼虫》和《美了千年,却被淡忘:诗经名物图解》两本书相继出版,两本书都源自日本江户时代儒学者细井徇,这套作品的原本现藏于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书中收录诗经名物一百余种,配以名物的习性、状态以及《毛传》《陆疏》《本草纲目》《品物图考》等多部经典古籍中各名物的出处。界面文化(公众号ID:booksandfun)经授权,选取其中部分图片和文字与读者分享。

1.荇菜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周南·关雎》

荇菜,即莕菜,别名接余、水镜草、金丝荷叶等。生于城郊池沼或不甚流动的河溪湖泊中,我国南北各省区均有分布。自古嫩茎叶作菜蔬食用,先秦时并供祭祀之用。全草入药,有发汗、透疹、清热、利尿之功效。还可用作绿肥、猪饲料或鱼饵料。亦可作观赏植物。

《毛传》:“荇,接余也。“

《陆疏》:“白茎,叶紫赤色,正圆,径寸余,浮在水上。根在水底,与水深浅等,大如钗股,上青下白。”

《本草纲目》卷十九莕菜:“莕与莼,一类二种也。并根连水底,叶浮水上。其叶似马蹄而圆者,莼也;叶似莼而微尖长者,莕也。”

2.卷耳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周南·芣苢》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周南·卷耳》

芣苢,即车前,也称当道、牛舌草、车轮草、蛤蟆衣等。全体光滑或略有短毛。生于路边、沟旁或山野、荒地,分布几遍全国。嫩叶可作菜蔬食用,有些地区用作饲料。全草与种子皆可入药。

《本草纲目》卷十六车前:“春初生苗,叶布地如匙面,累年者长及尺余。中抽数茎,作长穗如鼠尾。花甚细密,青色微赤。结实如葶苈,赤黑色。”

卷耳究竟为何种植物,历来说法不一,古今各家多释为苍耳。别名常思菜、野茄、黏黏葵等。生于荒野、路旁、田埂、山坡、草地,为田间常见杂草。种子可榨油。茎和种子可入药。古人曾采其嫩苗食用;现该物种在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中收录为有毒植物。

《集传》:“卷耳,枲耳。叶如鼠耳,丛生入盘。”

《本草纲目》卷十五枲耳:“其叶形如枲麻,又如茄,故有枲耳及野茄诸名。其味滑如葵,故名地葵,与地肤同名。诗人思夫赋卷耳之章,故名常思菜。”

3. 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秦风·蒹葭》

蒹、萑、荻、菼是同一种植物,即今之荻。菼为荻之初生者;蒹为荻之尚未秀穗者;萑为荻之秋坚成熟者。荻,别名红毛公、芒草等。形状像芦苇,生于山坡草地、水边湿地。嫩芽可作蔬食,或作牛饲料。茎可编织席箔;秆可作柴薪,或用于苫屋、造纸等。可植作防沙固堤植物。

《毛传》:“蒹,薕;葭,芦也。”

《传疏》:“蒹葭,即萑苇之未秀者。”

葭,是初生尚未秀穗的芦苇。生于浅水或低湿潮润处,如沼泽、河滩、池塘等多水地带。嫩芽可食用,嫩叶可作饲料。根状茎可制糖或酿酒。叶、花、茎、根、芦笋均可入药。茎干可用于制浆造纸或人造棉原料,也可编为芦席等。花序可作扫帚,芦花可填枕芯。

《毛传》:“葭,芦也。”

《本草纲目》卷十五芦:“按毛苌《诗疏》云:苇之初生曰葭,未莠曰芦,长成曰苇。苇者,伟大也。芦者,色卢黑也。葭者,嘉美也。”

4. 荼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邶风·谷风》

荼,即今之苦苣菜,又名苦菜等,全草有白乳汁。生于山坡、谷地、田郊、荒野、路边等处,常群聚成片生长,我国几乎所有省区普遍分布。嫩茎叶可作青绿饲料,为幼鹅、猪所喜食。也可沤制绿肥。亦栽培作蔬菜食用,茎叶有降血压作用,但稍有苦味,人多不喜食。全草入药,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功效。

《毛传》:“荼,苦菜也。”

《集传》:“荼,苦菜也。味苦气辛,能杀物,故谓之荼毒也。“

《正义》:“荼,苦叶;毒者,蛰虫。荼毒皆恶物,故比恶行。“

《本草纲目》卷二十七苦菜:“苦菜即苦荬也,家栽者呼为苦苣,实一物也。春初生苗,有赤茎、白茎二种。其茎中空而脆,折之有白汁出。“

5. 谖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卫风·伯兮》

谖草,又作萱草,生于山坡、谷地、湿润草地或阴湿林下,现全国各地广泛栽培。萱草花色明艳,自古至今被栽植为观赏植物;古人认为观赏萱草可遣忧思。花蕾可作蔬菜,称“金针菜”“黄花菜”,为著名的干菜食品。全草和根可入药,其嫩叶有宽胸消食、利湿热之功效,根可清热利尿、凉血止血。

《毛传》:“谖草令人忘忧。”

《集传》:“谖草、合欢,食之令人忘忧者。”

《董子》云:“欲忘人之忧,则赠之丹棘(萱草),一名忘忧故也。其苗烹食,气味如葱,而鹿食九种解毒之草,萱乃其一,故又名鹿葱。”

周处《风土记》云:“怀妊妇人佩其花,则生男。故名宜男。”

6.蓳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

爰始爰谋,爰契我龟,

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大雅·绵》

堇,即今之石龙芮,别名姜苔、鬼见愁等,生于池河沟边、田畔、平原湿地等处。全草洗净鲜用或晒干入药,有拔毒散结、消肿截疟之功效,外用可治痈肿毒疮等。《本草纲目》等言其苗叶可作蔬食,但现代研究发现,石龙芮鲜叶接触皮肤可引起皮炎,误食严重者可致死亡,认定其为有毒植物,已不再作为野菜入蔬。

《品物图考》:“孔《疏》谓堇即乌头,《集传》从之,然此堇非乌头古义。辨之《唐本草》注,堇菜野生,非人所种,叶似蕺,花紫色。”

《本草纲目》卷十七石龙芮:“苗作蔬食,味辛而滑,故有椒、葵之名。……水堇,即俗称胡椒菜者,处处有之。多生近水下湿地。高者尺许,其根如荠。二月生苗,丛生。”

7.桃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 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 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 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 宜其家人。

——《周南·桃夭》

桃,别名毛桃等。果实味道鲜美,可以生食或制桃脯或桃罐头等。根及根皮、叶、花、嫩枝、茎皮、树干浸胶、生熟果实、种仁等皆可入药,如桃仁具有活血祛瘀、润燥通便之功效,花可除水利尿,干幼果(瘪桃干)可生津止汗等。桃仁可榨取工业用油。桃核可雕刻为精美工艺品。我国民间传说桃木有辟邪作用。

《毛传》:“桃,有华之盛者。”

《集传》:“桃,木名。华红,实可食。”

《本草纲目》卷二十九桃:“桃性早花,易植而子繁,故字从木、兆。十亿曰兆,言其多也。或云从兆,谐声也。桃品甚多,易于栽种,且早结实。”

8.桐

定之方中,作于楚宫。

揆之以日,作于楚室。

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鄘风·定之方中》

桐,即今之白花泡桐,别名白桐、花桐等。桐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著名经济树种。树形优美,可植作观赏树或行道树。花和嫩叶可作时蔬食用。果、花、根皮、茎干可入药用。木材优良,是制作琴瑟等乐器、箱柜类家具及风箱、锅盖等日用品的良材。关于制琴用材,我国古时一向有“桐天梓地”的说法,更有神农、皇帝削桐为琴的传说。

《集传》:“桐,梧桐也。……四木皆琴瑟之材也。”

《品物图考》:“桐,白桐也。梧桐别见。”

《梦溪笔谈》卷五:“琴虽用桐,然须多年木性都尽,声始发越。……琴材欲轻、松、脆、滑,谓之四善。”

《本草纲目》卷三十五桐:“桐华成筒,故谓之桐。其材轻虚,色白而又绮文,故俗谓之白桐、泡桐,古谓之椅桐也。”

细井徇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2016-8 /
细井徇 绘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2018-1-1 /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美了千年 却被淡忘:诗经里的草木

四季轮回,时间消逝,王朝更替,战争和平,黍离之悲,君子好逑,一切皆有命运,冥冥之中,万物和人几乎都有自身的秩序,在宇宙的叹息中被安排在自己的位置上,只是我们终其一生也未必能想明白。

按:1894年旧历甲午年的状元张謇,曾为他在故乡南通建的博物苑题写了一副对联: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这副对联这是从《论语》中来的句子,《论语》中孔夫子提及《诗经》时说了一番话:“《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我喜欢《诗经》,喜欢其中所兴所观的鸟兽草木,我更偏爱的是草木,前些日子,我给小孩子上课,首先想到的就是《蒹葭》,时值白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些诗句尤能引起我内心的共鸣。我将这节课就叫做“与芦苇对话”或“与蒹葭对话”。上课时我带了一本书,跟孩子们分享,这是一册《诗经》的鸟兽草木图解,有一个很美的书名——《美了千年,却被淡忘:诗经名物图解》,乃日本学者细井徇手绘,图和解都令人赏心悦目。二千五百年前的《诗经》原本就美,每一种草木,每一种鸟兽小虫,都自成一个世界,自有其动人的美。

不久,我到北京讲学,遇到做出版的朋友,说起他手头正在做一本书细井徇的书,和我读的是同一本,但重新翻译、编排、设计装帧,书名为《万物有灵:<诗经>中的草木鸟兽鱼虫》。

万物有灵,从一个“灵”字着眼,《诗经》有灵,人类的心灵与心灵是相通的,我常说,如果你今天读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读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内心有共鸣,那就表明人类拥有一个共同的心灵,时间阻隔不了,空间也阻隔不了,二千五百年前佚名诗人留下的诗句,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心心相印。难怪美国19世纪的作家爱默生说,“对所有的个人来说,世间只有一个共同的心灵……历史是这个心灵的工作记录。世界万物的根源都在人里面。” 

毫无疑问,诗歌也是这个心灵的工作记录,《诗经》留下的正是古人对这个心灵的记录。“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无论叫黍也好,稷也罢,天地生人,万物养人,故《易经》说“天地之大德曰生”。这些忧伤的诗句依然感动着千余年后的词人姜白石和他的老师。

1176年的冬至日,时值南宋,江淮之间常遭蹂躏之际,姜白石过扬州,“夜雪初霁,荠麦弥望”,进城只见“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昔日繁华鼎盛的扬州不见了。他感慨今昔,填了一曲自创的《扬州慢》。其师千岩老人读了,以为有“黍离”之悲。当我少年时读到《扬州慢》,心中也满了“黍离”之悲。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万物何故,要承载如此之悲凉?万物又何幸,活在诗人的笔下,不仅悦人眼目,养人活命,而且有了生生不息的精神生命。万物有灵,我在少年时代,大陆风行琼瑶小说和电视连续剧,14英寸黑白电视中,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化自《蒹葭》的歌词,几十年来一直在我的心头徘徊。我之所以想到与不结果实的蒹葭对话,起源于这首歌带给我的记忆。

《诗经》有灵,草木鸟兽虫鱼中有灵,我与万物的对话即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这不是简单的知识拼图,更重要的是走进万物的心灵中去。一直以来,我们其实与万物在分享这个世界,万物带给我们的远比我们带给它们的多。四季轮回,时间消逝,王朝更替,战争和平,黍离之悲,君子好逑,一切皆有命运,冥冥之中,万物和人几乎都有自身的秩序,在宇宙的叹息中被安排在自己的位置上,只是我们终其一生也未必能想明白。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不仅蝈蝈儿和蚱蜢各有自己的命运,桃花、桑叶也各有其命运。即使桃花谢了,桑叶落了,它们的价值也不容置疑。我可以与与桃花对话,与桑叶对话,与杨柳对话,也可以黍稷对话,当然也可以与蚱蜢、与蟋蟀、与蝴蝶、与蜜蜂、与知了们对话……我的“寻找语文之美”课,几乎可以从《诗经》开始,就这样一路对话下去。 

我依稀看见——在万物与人之间,有一条神秘的通道,一条心灵的通道。《万物有灵:<诗经>中的草木鸟兽鱼虫》,其中的每一幅插图、每一首诗都会唤醒我们的心灵,叫我们在午夜梦回之际,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万物,认识眼前的世界,认识过去现在和将来。

上文节选自傅国涌为《万物有灵》一书所写序言,作为本文按语。日前,《万物有灵:<诗经>中的草木鸟兽鱼虫》和《美了千年,却被淡忘:诗经名物图解》两本书相继出版,两本书都源自日本江户时代儒学者细井徇,这套作品的原本现藏于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书中收录诗经名物一百余种,配以名物的习性、状态以及《毛传》《陆疏》《本草纲目》《品物图考》等多部经典古籍中各名物的出处。界面文化(公众号ID:booksandfun)经授权,选取其中部分图片和文字与读者分享。

1.荇菜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周南·关雎》

荇菜,即莕菜,别名接余、水镜草、金丝荷叶等。生于城郊池沼或不甚流动的河溪湖泊中,我国南北各省区均有分布。自古嫩茎叶作菜蔬食用,先秦时并供祭祀之用。全草入药,有发汗、透疹、清热、利尿之功效。还可用作绿肥、猪饲料或鱼饵料。亦可作观赏植物。

《毛传》:“荇,接余也。“

《陆疏》:“白茎,叶紫赤色,正圆,径寸余,浮在水上。根在水底,与水深浅等,大如钗股,上青下白。”

《本草纲目》卷十九莕菜:“莕与莼,一类二种也。并根连水底,叶浮水上。其叶似马蹄而圆者,莼也;叶似莼而微尖长者,莕也。”

2.卷耳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周南·芣苢》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周南·卷耳》

芣苢,即车前,也称当道、牛舌草、车轮草、蛤蟆衣等。全体光滑或略有短毛。生于路边、沟旁或山野、荒地,分布几遍全国。嫩叶可作菜蔬食用,有些地区用作饲料。全草与种子皆可入药。

《本草纲目》卷十六车前:“春初生苗,叶布地如匙面,累年者长及尺余。中抽数茎,作长穗如鼠尾。花甚细密,青色微赤。结实如葶苈,赤黑色。”

卷耳究竟为何种植物,历来说法不一,古今各家多释为苍耳。别名常思菜、野茄、黏黏葵等。生于荒野、路旁、田埂、山坡、草地,为田间常见杂草。种子可榨油。茎和种子可入药。古人曾采其嫩苗食用;现该物种在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中收录为有毒植物。

《集传》:“卷耳,枲耳。叶如鼠耳,丛生入盘。”

《本草纲目》卷十五枲耳:“其叶形如枲麻,又如茄,故有枲耳及野茄诸名。其味滑如葵,故名地葵,与地肤同名。诗人思夫赋卷耳之章,故名常思菜。”

3. 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秦风·蒹葭》

蒹、萑、荻、菼是同一种植物,即今之荻。菼为荻之初生者;蒹为荻之尚未秀穗者;萑为荻之秋坚成熟者。荻,别名红毛公、芒草等。形状像芦苇,生于山坡草地、水边湿地。嫩芽可作蔬食,或作牛饲料。茎可编织席箔;秆可作柴薪,或用于苫屋、造纸等。可植作防沙固堤植物。

《毛传》:“蒹,薕;葭,芦也。”

《传疏》:“蒹葭,即萑苇之未秀者。”

葭,是初生尚未秀穗的芦苇。生于浅水或低湿潮润处,如沼泽、河滩、池塘等多水地带。嫩芽可食用,嫩叶可作饲料。根状茎可制糖或酿酒。叶、花、茎、根、芦笋均可入药。茎干可用于制浆造纸或人造棉原料,也可编为芦席等。花序可作扫帚,芦花可填枕芯。

《毛传》:“葭,芦也。”

《本草纲目》卷十五芦:“按毛苌《诗疏》云:苇之初生曰葭,未莠曰芦,长成曰苇。苇者,伟大也。芦者,色卢黑也。葭者,嘉美也。”

4. 荼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邶风·谷风》

荼,即今之苦苣菜,又名苦菜等,全草有白乳汁。生于山坡、谷地、田郊、荒野、路边等处,常群聚成片生长,我国几乎所有省区普遍分布。嫩茎叶可作青绿饲料,为幼鹅、猪所喜食。也可沤制绿肥。亦栽培作蔬菜食用,茎叶有降血压作用,但稍有苦味,人多不喜食。全草入药,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功效。

《毛传》:“荼,苦菜也。”

《集传》:“荼,苦菜也。味苦气辛,能杀物,故谓之荼毒也。“

《正义》:“荼,苦叶;毒者,蛰虫。荼毒皆恶物,故比恶行。“

《本草纲目》卷二十七苦菜:“苦菜即苦荬也,家栽者呼为苦苣,实一物也。春初生苗,有赤茎、白茎二种。其茎中空而脆,折之有白汁出。“

5. 谖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卫风·伯兮》

谖草,又作萱草,生于山坡、谷地、湿润草地或阴湿林下,现全国各地广泛栽培。萱草花色明艳,自古至今被栽植为观赏植物;古人认为观赏萱草可遣忧思。花蕾可作蔬菜,称“金针菜”“黄花菜”,为著名的干菜食品。全草和根可入药,其嫩叶有宽胸消食、利湿热之功效,根可清热利尿、凉血止血。

《毛传》:“谖草令人忘忧。”

《集传》:“谖草、合欢,食之令人忘忧者。”

《董子》云:“欲忘人之忧,则赠之丹棘(萱草),一名忘忧故也。其苗烹食,气味如葱,而鹿食九种解毒之草,萱乃其一,故又名鹿葱。”

周处《风土记》云:“怀妊妇人佩其花,则生男。故名宜男。”

6.蓳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

爰始爰谋,爰契我龟,

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大雅·绵》

堇,即今之石龙芮,别名姜苔、鬼见愁等,生于池河沟边、田畔、平原湿地等处。全草洗净鲜用或晒干入药,有拔毒散结、消肿截疟之功效,外用可治痈肿毒疮等。《本草纲目》等言其苗叶可作蔬食,但现代研究发现,石龙芮鲜叶接触皮肤可引起皮炎,误食严重者可致死亡,认定其为有毒植物,已不再作为野菜入蔬。

《品物图考》:“孔《疏》谓堇即乌头,《集传》从之,然此堇非乌头古义。辨之《唐本草》注,堇菜野生,非人所种,叶似蕺,花紫色。”

《本草纲目》卷十七石龙芮:“苗作蔬食,味辛而滑,故有椒、葵之名。……水堇,即俗称胡椒菜者,处处有之。多生近水下湿地。高者尺许,其根如荠。二月生苗,丛生。”

7.桃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 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 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 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 宜其家人。

——《周南·桃夭》

桃,别名毛桃等。果实味道鲜美,可以生食或制桃脯或桃罐头等。根及根皮、叶、花、嫩枝、茎皮、树干浸胶、生熟果实、种仁等皆可入药,如桃仁具有活血祛瘀、润燥通便之功效,花可除水利尿,干幼果(瘪桃干)可生津止汗等。桃仁可榨取工业用油。桃核可雕刻为精美工艺品。我国民间传说桃木有辟邪作用。

《毛传》:“桃,有华之盛者。”

《集传》:“桃,木名。华红,实可食。”

《本草纲目》卷二十九桃:“桃性早花,易植而子繁,故字从木、兆。十亿曰兆,言其多也。或云从兆,谐声也。桃品甚多,易于栽种,且早结实。”

8.桐

定之方中,作于楚宫。

揆之以日,作于楚室。

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鄘风·定之方中》

桐,即今之白花泡桐,别名白桐、花桐等。桐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著名经济树种。树形优美,可植作观赏树或行道树。花和嫩叶可作时蔬食用。果、花、根皮、茎干可入药用。木材优良,是制作琴瑟等乐器、箱柜类家具及风箱、锅盖等日用品的良材。关于制琴用材,我国古时一向有“桐天梓地”的说法,更有神农、皇帝削桐为琴的传说。

《集传》:“桐,梧桐也。……四木皆琴瑟之材也。”

《品物图考》:“桐,白桐也。梧桐别见。”

《梦溪笔谈》卷五:“琴虽用桐,然须多年木性都尽,声始发越。……琴材欲轻、松、脆、滑,谓之四善。”

《本草纲目》卷三十五桐:“桐华成筒,故谓之桐。其材轻虚,色白而又绮文,故俗谓之白桐、泡桐,古谓之椅桐也。”

细井徇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2016-8 /
细井徇 绘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2018-1-1 /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