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台湾化妆品:嚣张过后方知来时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台湾化妆品:嚣张过后方知来时路

成熟是种无需声张的厚实,是能看得远却不陡峭的高度。

作者:慧慧

我们时常通过一个企业家的精神面貌去看一个企业的精气神。同样,我们也可从一个产业的从业者身上,一窥整个产业的面貌。

钟兴春,台湾化妆品GMP产业发展协会(下称台湾化妆品GMP协会)理事长,常年活跃在两岸美业交流的舞台上。2017年12月19日上午九点,在广州太阳新天地星巴克,慧慧见到了他。一改平日里牛仔裤的休闲装扮,钟兴春西装革履,准备参加下午的一场美业会议。

台湾化妆品GMP产业发展协会理事长钟兴春

“任何一次演讲,PPT不看100次以上不会上台。”在大陆的七年半时间里,钟兴春做过一百多场演讲,他期待用自己真诚的分享,引导美妆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在慧慧走访的20余家台湾美妆企业中,像钟兴春这样年过花甲仍在推动美业发展的老人不在少数,比如东藻生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藻)业务顾问柯承安、柏谛企业集团总裁李志诚、柏薇菈美容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秀凤、百福保生开发有限公司(下称百福保生)总经理傅师羽等。

百福保生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傅师羽

诚然,这只是台湾美业中的一小部分人,但在他们的身上,却烙印着产业发展的痕迹。相对年轻一代而言,他们更为讲究产业的沉淀。

与之对应的是,台湾美妆产业经过二三十年的积累,相对大陆市场显得更为稳健和成熟。用钟兴春的话来说,台湾美业已走过嚣张的阶段,大陆美业目前正在从嚣张走向沉淀。

老不可怕,衰才可怕

七八年前钟兴春初入中国市场时,外资品牌约占到大陆美业市场的95%,约占到台湾市场的85%。而今,这一比重分别变为了75%和90%左右。

也就是说,在此期间,本土美妆品牌撬起了大陆市场两成的份额,而台湾美妆品牌则将部分市场拱手相让于外资品牌。

说起来,钟兴春不无感慨。

二三十年前的台湾,在“亚洲四小龙”之首的光环下,美妆产业迎来了跑步式的发展,成为诸多全球美妆大牌的“后花园”,“与风光相伴的是嚣张。”

不过,这样的辉煌,也暗藏隐忧。在代工产业不断转移的过程中,基于台湾市场相对受限,以及缺乏政策扶持,没有本土支柱性品牌支撑的台湾美业,进入了踱步期。

钟兴春眼中的台湾美业已老,但这个老只表现在“身体”层面,而非精神层面的“衰”。目前台湾化妆品GMP协会共有会员企业约200个,基本都以大陆为目标市场,也有部分已走向美国、东南亚等地。

虽说在当下的市场格局中,台湾本土美妆品牌显得颇为被动。但不可忽视的是,在看似“不得志”的背后,其正逐步释放着老练、健康的发展姿态。

相对大陆美妆企业而言,台湾企业在市场上显得更为谨慎,“对产品深入研究后才会投放市场。”钟兴春认为,这是产业发展成熟的表现,是意识形态的稳健。

也确实,慧慧走访发现,诸多台湾美妆企业均不急于将产品快速推向市场,而是在前期的技术研发上花了不少心思,比如已成立七个年头的东藻,前五年都是在进行海葡萄种植、加工等技术的标准化(详见青眼微信号《青眼看台湾|台湾美妆企业的快与慢》)。

东藻种植的海葡萄

与此同时,大陆化妆品市场近二十年来每年两位数的高增长,创造了全球奇迹。“大陆美业现在正是嚣张的时候,但发展太快导致不够稳健。”在钟兴春看来,台湾美业的机会正越来越少,而可预见的是,大陆美业的机会将越来越多,但前提是进一步沉淀后走向成熟。

寻根文化

台湾美业的成熟,不在于市场体量的庞大,也不在于发展速度的突飞猛进,而在于对文化资源的挖掘和运用。

如果按照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的微笑曲线理论,从研发/设计/文创,到安全生产制造,再到品牌/市场的美业产业链条中,台湾美妆企业比较薄弱的当属品牌/市场,其他两大版块经过多年积淀已趋成熟,在文创上的优势也不断释放出来(详见青眼微信号《青眼看台湾|愈耐看愈高级》)。

比如将台湾原住民文化融入品牌基因的美妆品牌膜殿,不仅面膜产品外包装是台湾高山文化的图腾,在成分上也主打槟榔、无患子、山芙蓉等台湾本地植物;再如,代加工企业台湾美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自有品牌eemae,推出的漱口水产品,结合阿里山当地的乌龙茶,不论从品牌故事上还是产品成分上,均打造其阿里山文化的品牌内涵。

Eemae漱口水

“嚣张过了沉淀以后,开始找心灵的东西,就有了文创。”在钟兴春看来,当下的大陆美妆企业在其他版块已然有了新的突破,比较难的是尚不够深入的研发以及文创,“5000年中草药文化到现在还走不出国门,因为没有一层层剥开。”

而在背后作祟的,是意识形态“差不多就好了”的包袱,“你有包覆技术,我也有包覆技术,但是包覆技术差很多。”

也就是说,当下的大陆美妆企业,需要寻觅文化这条根。

让钟兴春最为热血沸腾的中华文化是西安碑林,“我们读的古书、典故都是从里面破解出来的,实在惊艳。”而在这样厚重的文化面前,中国美妆企业的文化底蕴却单薄而无力。

在钟兴春看来,大陆美妆产业目前95%的原料基本来自国外,因此未来能不能取得全球话语权,关键在于原料,而生物科技和中草药文化是能让大陆美妆企业立足于全球的基点。

觉醒和自信

在大陆的七年半时间里,钟兴春见证了本土美妆企业的自卑、觉醒和自信。

列强侵略等历史问题,让第一批成长起来的民族美妆品牌不够自信,纷纷被外资企业集团“割了韭菜”。而赶上美业发展快车道的第二批美妆品牌,正从盲目跟从的氛围中觉醒。

钟兴春称,如果加上逃漏税,大陆早已是全球最大的化妆品消费市场。而在全球化妆品企业纷纷涌入大陆的同时,比较可喜的是,本土企业一直在学习突破。比如,上美等开始在日本、韩国设立研发中心的做法,说明民族企业意识到了未来的竞争,“这种企业会越来越多,趋势很清晰。”

最初,钟兴春在大陆市场演讲功效评价、安全生产等产业链趋势时,经常吃“闭门羹”,“企业不愿意听,但现在主动找上门追着我跑,问该怎么办”。

他认为,韩国化妆品之所以能在中国遍地开花,最关键的原因是韩国将其当作国家战略产业在扶持。这一点上,台湾美业目前难看到希望,而大陆市场已然释放了积极信号。

除化妆品划归食药监部门监管,及2017年开始实施的两证合一外,东方美谷、美妆小镇等地方政府对美妆产业的扶持也愈发热烈。最为值得关注的是,“美丽”两个字在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及,“这是未来五到十年的最高战略指导原则,也就是说‘美丽’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地位,台湾地区从来没有。”

钟兴春坦言,本来台湾美业的法规是走在大陆前面的,但在岛内政治斗争的影响下,这几年掉了队。

而相对上述政策扶持而言,人民币的国际化才是钟兴春眼中中国企业民族自信上升的砝码。除了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外,“一带一路”也是一大契机。

他认为,“一带一路”沿线都是贫穷国家,也是美元相对薄弱的地方,因此这一战略有助于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而当人民币真正站上国际舞台之时,才是中国真正强大之际。

在这一过程中,大陆美妆企业需从技术研发、文化塑造上扎根,在不断沉淀中找寻来时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台湾化妆品:嚣张过后方知来时路

成熟是种无需声张的厚实,是能看得远却不陡峭的高度。

作者:慧慧

我们时常通过一个企业家的精神面貌去看一个企业的精气神。同样,我们也可从一个产业的从业者身上,一窥整个产业的面貌。

钟兴春,台湾化妆品GMP产业发展协会(下称台湾化妆品GMP协会)理事长,常年活跃在两岸美业交流的舞台上。2017年12月19日上午九点,在广州太阳新天地星巴克,慧慧见到了他。一改平日里牛仔裤的休闲装扮,钟兴春西装革履,准备参加下午的一场美业会议。

台湾化妆品GMP产业发展协会理事长钟兴春

“任何一次演讲,PPT不看100次以上不会上台。”在大陆的七年半时间里,钟兴春做过一百多场演讲,他期待用自己真诚的分享,引导美妆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在慧慧走访的20余家台湾美妆企业中,像钟兴春这样年过花甲仍在推动美业发展的老人不在少数,比如东藻生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藻)业务顾问柯承安、柏谛企业集团总裁李志诚、柏薇菈美容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秀凤、百福保生开发有限公司(下称百福保生)总经理傅师羽等。

百福保生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傅师羽

诚然,这只是台湾美业中的一小部分人,但在他们的身上,却烙印着产业发展的痕迹。相对年轻一代而言,他们更为讲究产业的沉淀。

与之对应的是,台湾美妆产业经过二三十年的积累,相对大陆市场显得更为稳健和成熟。用钟兴春的话来说,台湾美业已走过嚣张的阶段,大陆美业目前正在从嚣张走向沉淀。

老不可怕,衰才可怕

七八年前钟兴春初入中国市场时,外资品牌约占到大陆美业市场的95%,约占到台湾市场的85%。而今,这一比重分别变为了75%和90%左右。

也就是说,在此期间,本土美妆品牌撬起了大陆市场两成的份额,而台湾美妆品牌则将部分市场拱手相让于外资品牌。

说起来,钟兴春不无感慨。

二三十年前的台湾,在“亚洲四小龙”之首的光环下,美妆产业迎来了跑步式的发展,成为诸多全球美妆大牌的“后花园”,“与风光相伴的是嚣张。”

不过,这样的辉煌,也暗藏隐忧。在代工产业不断转移的过程中,基于台湾市场相对受限,以及缺乏政策扶持,没有本土支柱性品牌支撑的台湾美业,进入了踱步期。

钟兴春眼中的台湾美业已老,但这个老只表现在“身体”层面,而非精神层面的“衰”。目前台湾化妆品GMP协会共有会员企业约200个,基本都以大陆为目标市场,也有部分已走向美国、东南亚等地。

虽说在当下的市场格局中,台湾本土美妆品牌显得颇为被动。但不可忽视的是,在看似“不得志”的背后,其正逐步释放着老练、健康的发展姿态。

相对大陆美妆企业而言,台湾企业在市场上显得更为谨慎,“对产品深入研究后才会投放市场。”钟兴春认为,这是产业发展成熟的表现,是意识形态的稳健。

也确实,慧慧走访发现,诸多台湾美妆企业均不急于将产品快速推向市场,而是在前期的技术研发上花了不少心思,比如已成立七个年头的东藻,前五年都是在进行海葡萄种植、加工等技术的标准化(详见青眼微信号《青眼看台湾|台湾美妆企业的快与慢》)。

东藻种植的海葡萄

与此同时,大陆化妆品市场近二十年来每年两位数的高增长,创造了全球奇迹。“大陆美业现在正是嚣张的时候,但发展太快导致不够稳健。”在钟兴春看来,台湾美业的机会正越来越少,而可预见的是,大陆美业的机会将越来越多,但前提是进一步沉淀后走向成熟。

寻根文化

台湾美业的成熟,不在于市场体量的庞大,也不在于发展速度的突飞猛进,而在于对文化资源的挖掘和运用。

如果按照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的微笑曲线理论,从研发/设计/文创,到安全生产制造,再到品牌/市场的美业产业链条中,台湾美妆企业比较薄弱的当属品牌/市场,其他两大版块经过多年积淀已趋成熟,在文创上的优势也不断释放出来(详见青眼微信号《青眼看台湾|愈耐看愈高级》)。

比如将台湾原住民文化融入品牌基因的美妆品牌膜殿,不仅面膜产品外包装是台湾高山文化的图腾,在成分上也主打槟榔、无患子、山芙蓉等台湾本地植物;再如,代加工企业台湾美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自有品牌eemae,推出的漱口水产品,结合阿里山当地的乌龙茶,不论从品牌故事上还是产品成分上,均打造其阿里山文化的品牌内涵。

Eemae漱口水

“嚣张过了沉淀以后,开始找心灵的东西,就有了文创。”在钟兴春看来,当下的大陆美妆企业在其他版块已然有了新的突破,比较难的是尚不够深入的研发以及文创,“5000年中草药文化到现在还走不出国门,因为没有一层层剥开。”

而在背后作祟的,是意识形态“差不多就好了”的包袱,“你有包覆技术,我也有包覆技术,但是包覆技术差很多。”

也就是说,当下的大陆美妆企业,需要寻觅文化这条根。

让钟兴春最为热血沸腾的中华文化是西安碑林,“我们读的古书、典故都是从里面破解出来的,实在惊艳。”而在这样厚重的文化面前,中国美妆企业的文化底蕴却单薄而无力。

在钟兴春看来,大陆美妆产业目前95%的原料基本来自国外,因此未来能不能取得全球话语权,关键在于原料,而生物科技和中草药文化是能让大陆美妆企业立足于全球的基点。

觉醒和自信

在大陆的七年半时间里,钟兴春见证了本土美妆企业的自卑、觉醒和自信。

列强侵略等历史问题,让第一批成长起来的民族美妆品牌不够自信,纷纷被外资企业集团“割了韭菜”。而赶上美业发展快车道的第二批美妆品牌,正从盲目跟从的氛围中觉醒。

钟兴春称,如果加上逃漏税,大陆早已是全球最大的化妆品消费市场。而在全球化妆品企业纷纷涌入大陆的同时,比较可喜的是,本土企业一直在学习突破。比如,上美等开始在日本、韩国设立研发中心的做法,说明民族企业意识到了未来的竞争,“这种企业会越来越多,趋势很清晰。”

最初,钟兴春在大陆市场演讲功效评价、安全生产等产业链趋势时,经常吃“闭门羹”,“企业不愿意听,但现在主动找上门追着我跑,问该怎么办”。

他认为,韩国化妆品之所以能在中国遍地开花,最关键的原因是韩国将其当作国家战略产业在扶持。这一点上,台湾美业目前难看到希望,而大陆市场已然释放了积极信号。

除化妆品划归食药监部门监管,及2017年开始实施的两证合一外,东方美谷、美妆小镇等地方政府对美妆产业的扶持也愈发热烈。最为值得关注的是,“美丽”两个字在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及,“这是未来五到十年的最高战略指导原则,也就是说‘美丽’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地位,台湾地区从来没有。”

钟兴春坦言,本来台湾美业的法规是走在大陆前面的,但在岛内政治斗争的影响下,这几年掉了队。

而相对上述政策扶持而言,人民币的国际化才是钟兴春眼中中国企业民族自信上升的砝码。除了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外,“一带一路”也是一大契机。

他认为,“一带一路”沿线都是贫穷国家,也是美元相对薄弱的地方,因此这一战略有助于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而当人民币真正站上国际舞台之时,才是中国真正强大之际。

在这一过程中,大陆美妆企业需从技术研发、文化塑造上扎根,在不断沉淀中找寻来时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