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承认无知,才能更好的决策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承认无知,才能更好的决策

《知识的错觉:为什么我们从未独立思考》这本书希望读者能够直面个体的无知,更好的融入群体、社会以及共同知识体,更好地与他们相处。

所评图书:

书名:《知识的错觉:为什么我们从未独立思考》

作者:(美)史蒂文·斯洛曼、菲利普·费恩巴赫

译者:祝常悦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8年1月

 

信用卡、新兴的消费金融工具,总是会鼓励消费者(借款人)用最低支付额还款。这样一个最低支付额,是借款人保持良好信誉而必须支付的最小额度,看上去对于借款人的利益也是最为有利的,因为较少的每月还款对于生活的影响可以被降低到忽略不计的程度。

美国杜克大学管理学教授杰克·索尔等人主持的研究表明,由于大量的借款人对于非线性问题、复利缺乏了解,所以才会上了最低还款额的当。最低还款额每月支付的款项确实最少,但由此会大大拖长还款周期。如一笔1万元的欠款,年率是12%,每月还款110元,还清债务,需要241个月。因为第一个月,110元中包含了100元的利息(总利息1200元的1/12)加上10元的本金,第二个月也是如此,利息略有减少。随着还款人需要支付的本金越发接近于零,还款期会尽可能的久。当然,如果增加还款额,如每月多还10元,月还款额变成120元,在利息不变的情况下,你将在5年内还清债务。

为了诱导尽可能多的消费者超前消费,有些时候,信用卡和其他的消费金融工具甚至会取消对最低还款额的设定,消费者想多低就多低,这其实会造成还款人永远深陷债务之中,甚至出现欠款增加的情况。

抵押贷款不同于消费金融,但同样是非线性结构。抵押贷款是结构化的,每月付款额一致。每月都会有一部分还款支付利息而另一部分支付本金。较长的还款额意味着较低的月付款,而这意味着会在更长时间内支付更高的利息。如借款25万元,利率为5%,15年还清,总的还款额约产生10.5万元的利息。如果选择30年期,付款总额中的利息就达到了23.3万元。

毫无疑问,无论是消费金融,还是购房、购车的抵押贷款,只要不出现20世纪20年代魏玛共和国那样的恶性通货膨胀,一般情况下,设置较短还款期、相对较高的月付款是符合借款人利益的。但实际上,很多人更愿意依照每月更低还款额有利于自己利益的直觉,由此作出了完全错误的决策。

美国布朗大学认知、语言与心理学教授,《认知》杂志主编史蒂文·斯洛曼与认知科学家、科罗拉多大学利兹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菲利普·费恩巴赫合著的《知识的错觉:为什么我们从未独立思考》一书,分析指出,我们在进行思考时,常常是依照直觉给出选择,对于细节的考量严重不足。这一点恰好被广告商、零售商、银行等企业机构所利用。比如,消费金融企业“顺水推舟”般的为还款人“妥帖”的设置了自助化的最低还款额,而广告中,产品的良好作用被大书特书,用讲故事、明星代言、激发情感反应等方式来加深消费者的印象,而不会对于产品的功能细节及注意事项进行过多叙述。

那么,我们在作为消费者、作为还款人、作为上班族等不同角色时,要怎样才能更好的做到独立思考,避免受到直觉的过大干扰?

《知识的错觉:为什么我们从未独立思考》出人意料的给出了一个答案,那就是我们难以独立思考的原因,在于我们对于世界、对于自己、对于他人的了解,其实是相当无知的。即便是那些我们以为自己了解甚至完全掌握的事物,我们的无知程度也非常突出,这就叫做“解释性深度错觉”——比如,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物品,如汽车、自行车、抽油烟机,我们对其组件、原材料、组装方式、运行原理、故障原因等的了解,其实是非常少的,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使用。我们大概知道,自己正在使用的这部手机,或是这部电脑,是在哪里组装,经由什么销售渠道销售给我们,但这部手机的安卓系统或iOS系统、电脑的Windows系统每一次更新究竟包含了哪些改动,手机“全面屏”等改进又意味着哪些技术参数,除非你恰好是个IT工程师,否则很可能并不具备解答上述问题的知识。

书中指出,我们试图了解的许多事物,包括我们通过习俗、自己或祖辈传延下来的经验有所了解的事物,比如天气,是高度复杂的,甚至可以说是高度复杂的。无论是过去的经验,还是今天的科学分析,都仅仅能够帮助我们大概的判断出大概的趋势,却无从得出精准结论。其实,无论是自然世界还是社会领域,事物往往都具有相当的复杂性,这样的复杂性“并不会因为你凑近去仔细琢磨就会被肢解简化”,我们却往往会轻率的高估自己的理解能力、高估自己对于事物运行规则的领悟力,对于复杂性视而不见。

《知识的错觉:为什么我们从未独立思考》书中还指出,人的记忆力相当有限,尽管具有因果认知能力,却容易陷入逻辑谬误,会经常受到误导。尽管如此,必须指出的是,“我们所知甚少,但够用”,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分工高度发达的时代,不同个体在“一个丰富的知识共同体中各擅所长,相互依存”。借助语言系统、同理心、记忆、注意力,我们能够将“认知劳动的分化分配到整个社群中”。当然,很多时候,我们会错误的夸大自己在社会分工时代的作用,将他人提供的帮助尤其是大量个体结成复杂系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的便利,理解为自己理所应当获得的、掌握的或是付费购买到的。

社会分工高度发达、知识分化而大量个体仅掌握高度细分的一小部分知识与技能,这也会带来严重的问题,比如,近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民众的科学素养不断降低,伪科学盛行,人们不能理解科学前沿研究的成果,甚至会因为缺乏科学常识而频频受骗;又如,因为不具备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文化的了解,很多人在文化和社会同理心方面的得分很低,对于其他族群和文化的包容程度不高;再如,我们会通过知识付费、电视节目、网站上的百科项目来了解自己不熟悉的知识,却很少深入读书,这种“以个体取代复杂整体”的认知习惯会造成我们在金融投资、生活、择业等方面的盲从,受到他人误导。

《知识的错觉:为什么我们从未独立思考》这本书希望读者能够直面个体的无知,更好的融入群体、社会以及共同知识体,更好地与他们相处。书作者也指出,要突破无知对于个人决策所构成的阻碍、限制,就应当设法降低复杂度,更好的阐释事物原理;启用简单的决策法则,比如复利的收益率、分散投资的益处等;做好即时教育;核对自己的理解能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承认无知,才能更好的决策

《知识的错觉:为什么我们从未独立思考》这本书希望读者能够直面个体的无知,更好的融入群体、社会以及共同知识体,更好地与他们相处。

所评图书:

书名:《知识的错觉:为什么我们从未独立思考》

作者:(美)史蒂文·斯洛曼、菲利普·费恩巴赫

译者:祝常悦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8年1月

 

信用卡、新兴的消费金融工具,总是会鼓励消费者(借款人)用最低支付额还款。这样一个最低支付额,是借款人保持良好信誉而必须支付的最小额度,看上去对于借款人的利益也是最为有利的,因为较少的每月还款对于生活的影响可以被降低到忽略不计的程度。

美国杜克大学管理学教授杰克·索尔等人主持的研究表明,由于大量的借款人对于非线性问题、复利缺乏了解,所以才会上了最低还款额的当。最低还款额每月支付的款项确实最少,但由此会大大拖长还款周期。如一笔1万元的欠款,年率是12%,每月还款110元,还清债务,需要241个月。因为第一个月,110元中包含了100元的利息(总利息1200元的1/12)加上10元的本金,第二个月也是如此,利息略有减少。随着还款人需要支付的本金越发接近于零,还款期会尽可能的久。当然,如果增加还款额,如每月多还10元,月还款额变成120元,在利息不变的情况下,你将在5年内还清债务。

为了诱导尽可能多的消费者超前消费,有些时候,信用卡和其他的消费金融工具甚至会取消对最低还款额的设定,消费者想多低就多低,这其实会造成还款人永远深陷债务之中,甚至出现欠款增加的情况。

抵押贷款不同于消费金融,但同样是非线性结构。抵押贷款是结构化的,每月付款额一致。每月都会有一部分还款支付利息而另一部分支付本金。较长的还款额意味着较低的月付款,而这意味着会在更长时间内支付更高的利息。如借款25万元,利率为5%,15年还清,总的还款额约产生10.5万元的利息。如果选择30年期,付款总额中的利息就达到了23.3万元。

毫无疑问,无论是消费金融,还是购房、购车的抵押贷款,只要不出现20世纪20年代魏玛共和国那样的恶性通货膨胀,一般情况下,设置较短还款期、相对较高的月付款是符合借款人利益的。但实际上,很多人更愿意依照每月更低还款额有利于自己利益的直觉,由此作出了完全错误的决策。

美国布朗大学认知、语言与心理学教授,《认知》杂志主编史蒂文·斯洛曼与认知科学家、科罗拉多大学利兹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菲利普·费恩巴赫合著的《知识的错觉:为什么我们从未独立思考》一书,分析指出,我们在进行思考时,常常是依照直觉给出选择,对于细节的考量严重不足。这一点恰好被广告商、零售商、银行等企业机构所利用。比如,消费金融企业“顺水推舟”般的为还款人“妥帖”的设置了自助化的最低还款额,而广告中,产品的良好作用被大书特书,用讲故事、明星代言、激发情感反应等方式来加深消费者的印象,而不会对于产品的功能细节及注意事项进行过多叙述。

那么,我们在作为消费者、作为还款人、作为上班族等不同角色时,要怎样才能更好的做到独立思考,避免受到直觉的过大干扰?

《知识的错觉:为什么我们从未独立思考》出人意料的给出了一个答案,那就是我们难以独立思考的原因,在于我们对于世界、对于自己、对于他人的了解,其实是相当无知的。即便是那些我们以为自己了解甚至完全掌握的事物,我们的无知程度也非常突出,这就叫做“解释性深度错觉”——比如,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物品,如汽车、自行车、抽油烟机,我们对其组件、原材料、组装方式、运行原理、故障原因等的了解,其实是非常少的,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使用。我们大概知道,自己正在使用的这部手机,或是这部电脑,是在哪里组装,经由什么销售渠道销售给我们,但这部手机的安卓系统或iOS系统、电脑的Windows系统每一次更新究竟包含了哪些改动,手机“全面屏”等改进又意味着哪些技术参数,除非你恰好是个IT工程师,否则很可能并不具备解答上述问题的知识。

书中指出,我们试图了解的许多事物,包括我们通过习俗、自己或祖辈传延下来的经验有所了解的事物,比如天气,是高度复杂的,甚至可以说是高度复杂的。无论是过去的经验,还是今天的科学分析,都仅仅能够帮助我们大概的判断出大概的趋势,却无从得出精准结论。其实,无论是自然世界还是社会领域,事物往往都具有相当的复杂性,这样的复杂性“并不会因为你凑近去仔细琢磨就会被肢解简化”,我们却往往会轻率的高估自己的理解能力、高估自己对于事物运行规则的领悟力,对于复杂性视而不见。

《知识的错觉:为什么我们从未独立思考》书中还指出,人的记忆力相当有限,尽管具有因果认知能力,却容易陷入逻辑谬误,会经常受到误导。尽管如此,必须指出的是,“我们所知甚少,但够用”,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分工高度发达的时代,不同个体在“一个丰富的知识共同体中各擅所长,相互依存”。借助语言系统、同理心、记忆、注意力,我们能够将“认知劳动的分化分配到整个社群中”。当然,很多时候,我们会错误的夸大自己在社会分工时代的作用,将他人提供的帮助尤其是大量个体结成复杂系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的便利,理解为自己理所应当获得的、掌握的或是付费购买到的。

社会分工高度发达、知识分化而大量个体仅掌握高度细分的一小部分知识与技能,这也会带来严重的问题,比如,近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民众的科学素养不断降低,伪科学盛行,人们不能理解科学前沿研究的成果,甚至会因为缺乏科学常识而频频受骗;又如,因为不具备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文化的了解,很多人在文化和社会同理心方面的得分很低,对于其他族群和文化的包容程度不高;再如,我们会通过知识付费、电视节目、网站上的百科项目来了解自己不熟悉的知识,却很少深入读书,这种“以个体取代复杂整体”的认知习惯会造成我们在金融投资、生活、择业等方面的盲从,受到他人误导。

《知识的错觉:为什么我们从未独立思考》这本书希望读者能够直面个体的无知,更好的融入群体、社会以及共同知识体,更好地与他们相处。书作者也指出,要突破无知对于个人决策所构成的阻碍、限制,就应当设法降低复杂度,更好的阐释事物原理;启用简单的决策法则,比如复利的收益率、分散投资的益处等;做好即时教育;核对自己的理解能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