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资本追逐下的流量“巨兽” 在广告与电商之外能踩出多少造血之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资本追逐下的流量“巨兽” 在广告与电商之外能踩出多少造血之路

夏天的脚步近了,而很多人还在为春节的肥胖而烦恼。不过近期健身领域连续爆出大动作,給很多健身人士或许带来了福音。

文/易体网 张婷婷  编辑/暮烟

一番“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的摸索

3月19日,悦跑圈宣布完成C轮1亿元融资;同一天Keep在北京举行了成立三年以来的第一场战略及新品发布会;3月20日,24H智能健身房的又一入局者练遇宣布获得500万元天使轮融资,可以预见的是,这样的大消息在2018年将会不停上演。

但如果仔细寻味,却不难发现一个明显趋势,就是依托于健身这块风水宝地而延伸出来的产品,其线上与线下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积攒够流量的线上产品,也正在积极走入线下,寻求变现通道。

而一开始从线下切入的智能健身场馆正在线上大做文章,不管是健身内容、场馆、受众群体重合度越来越高,或许可以大胆想象,假以时日这些产品的模式将逐渐趋同。

昨日,在Keep举办的三周年发布会现场,Keep宣布推出线下健身空间和品牌 Keepland,并发布了第一款硬件产品——智能跑步机K1。创始人王宁用一个半小时向大家阐述了Keep正在从“以内容为核心的互联网运动社区”,升级成为一个全新的平台,通过多元化的产品创新,想要打造一个“科技互联的运动生态”的理念。

如果撇去这些拗口华丽的词汇,Keep要做的无非就是开线下门店和卖健身设备。

尽管网上有报道称Keep团队内部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任何员工在工作群中提到健身房这个词,就要在群里发红包认罚。因为Keep 在宣布进入线下业务后,将其运动健身空间命名为 Keepland ,并明确表示,传统健身房会员年卡的模式已经不适应新的消费潮流。

但如果仅仅以不办卡作为划分其与健身房的分水岭,未免过于牵强。因为在当前新兴健身房智能化、零售化的背景下,摒弃年卡早已成为大家心照不宣的入门级做法。

根据体验者的描述,keepland的空间由1个前台,4个更衣室,1位教练和身负重任的电视构成,每节课需要提前预约,且只接受24位学员,价格为一节课50-80元不等。由两人一组看着电视一起练,教练则负责带着用户进行热身,运动完成后的拉伸以及训练中的指导。

纵观整个锻炼过程,其内容与健身房的操课并无过多区别,只不过教学的角色由教练换成了视频,在价格方面既没有像乐刻包月99/199元的优惠,在消费内容与体验上要与超级猩猩这样的精品团课相媲美或许还需要时日。

新型智能健身房、共享健身仓、精品团课工作室,其针对的客户群体与keepland重合度极高,即便在线上坐拥亿量级用户,但如何将其转化到愿意付费的线下,不仅是keep要解决的难题,而是整个手持巨大流量,急需变现的线上产品共面的窘境。

变现之道难觅  离死亡就只有一步之遥

从2014年10月Keep诞生至今,其平台上累计的用户量已经达到1.2亿,悦跑圈达到了5800万。截至2017年,另外一款明星App咕咚的用户总数也突破1亿人。

咕咚出现于2010年,Keep与悦跑圈则诞生于2014年,这个时间点恰逢中国体育事业开始崛起,跑步作为门槛最低的项目,自然成了大多数人的首选,精确切入市场的各家APP迅速囊括了大量的拥趸,而今用户习惯已经培养完成,变现迫在眉睫,如果说前两年是蜻蜓点水的试水的话,2018年则是各家转折路上的关键一年,目前来看,三家已经驶向了不通的赛道。

刚刚宣布融资的悦跑圈打造了自主IP“粉红女子跑”,上一轮融资完成后还收购了11家公司,本轮融资后,投资并购也将会是重点。当前悦跑圈自身的收入环节有两类,一是用户付费,像“线上马拉松”等;一是合作伙伴付费,例如为赛事或品牌提供的营销服务。

此外,悦跑圈还拿到了部分品牌的经销商权利,在今年会上线内容电商服务,主要售卖跑团定制运动装、联名款运动产品等。

再看Keep对外界宣布推出的全新业务——家庭场景里的智能运动产品 KeepKit 、线下运动空间 Keepland和运动潮牌Keepup,一项以低调著称的Keep今年在变现上下足了功夫。

而最早杀入这个领域的咕咚,在去年宣布进军智能运动装备领域,集中发布了智能运动产品,包括了跑鞋、健步鞋、运动BRA以及蓝牙耳机等品类。

总体来看,几家在变现的渠道上还是没有逃开电商与广告的传统模式,不过触角已经伸到了其他领域。但电商与广告的天花板有限,在健身内容同质化且模式的易复制的当下,留给各明星创业公司的时间不会太多。

众所周知,即便是手持资本与海量用户的明星项目,如果自身造血功能长期无法实现,离死亡或许只有一步之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Keep

3k
  • 港股收评:恒指涨0.82%,恒生科技指数涨0.5%,金融、半导体板块走强
  • Keep投资国产lululemon“平替”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资本追逐下的流量“巨兽” 在广告与电商之外能踩出多少造血之路

夏天的脚步近了,而很多人还在为春节的肥胖而烦恼。不过近期健身领域连续爆出大动作,給很多健身人士或许带来了福音。

文/易体网 张婷婷  编辑/暮烟

一番“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的摸索

3月19日,悦跑圈宣布完成C轮1亿元融资;同一天Keep在北京举行了成立三年以来的第一场战略及新品发布会;3月20日,24H智能健身房的又一入局者练遇宣布获得500万元天使轮融资,可以预见的是,这样的大消息在2018年将会不停上演。

但如果仔细寻味,却不难发现一个明显趋势,就是依托于健身这块风水宝地而延伸出来的产品,其线上与线下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积攒够流量的线上产品,也正在积极走入线下,寻求变现通道。

而一开始从线下切入的智能健身场馆正在线上大做文章,不管是健身内容、场馆、受众群体重合度越来越高,或许可以大胆想象,假以时日这些产品的模式将逐渐趋同。

昨日,在Keep举办的三周年发布会现场,Keep宣布推出线下健身空间和品牌 Keepland,并发布了第一款硬件产品——智能跑步机K1。创始人王宁用一个半小时向大家阐述了Keep正在从“以内容为核心的互联网运动社区”,升级成为一个全新的平台,通过多元化的产品创新,想要打造一个“科技互联的运动生态”的理念。

如果撇去这些拗口华丽的词汇,Keep要做的无非就是开线下门店和卖健身设备。

尽管网上有报道称Keep团队内部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任何员工在工作群中提到健身房这个词,就要在群里发红包认罚。因为Keep 在宣布进入线下业务后,将其运动健身空间命名为 Keepland ,并明确表示,传统健身房会员年卡的模式已经不适应新的消费潮流。

但如果仅仅以不办卡作为划分其与健身房的分水岭,未免过于牵强。因为在当前新兴健身房智能化、零售化的背景下,摒弃年卡早已成为大家心照不宣的入门级做法。

根据体验者的描述,keepland的空间由1个前台,4个更衣室,1位教练和身负重任的电视构成,每节课需要提前预约,且只接受24位学员,价格为一节课50-80元不等。由两人一组看着电视一起练,教练则负责带着用户进行热身,运动完成后的拉伸以及训练中的指导。

纵观整个锻炼过程,其内容与健身房的操课并无过多区别,只不过教学的角色由教练换成了视频,在价格方面既没有像乐刻包月99/199元的优惠,在消费内容与体验上要与超级猩猩这样的精品团课相媲美或许还需要时日。

新型智能健身房、共享健身仓、精品团课工作室,其针对的客户群体与keepland重合度极高,即便在线上坐拥亿量级用户,但如何将其转化到愿意付费的线下,不仅是keep要解决的难题,而是整个手持巨大流量,急需变现的线上产品共面的窘境。

变现之道难觅  离死亡就只有一步之遥

从2014年10月Keep诞生至今,其平台上累计的用户量已经达到1.2亿,悦跑圈达到了5800万。截至2017年,另外一款明星App咕咚的用户总数也突破1亿人。

咕咚出现于2010年,Keep与悦跑圈则诞生于2014年,这个时间点恰逢中国体育事业开始崛起,跑步作为门槛最低的项目,自然成了大多数人的首选,精确切入市场的各家APP迅速囊括了大量的拥趸,而今用户习惯已经培养完成,变现迫在眉睫,如果说前两年是蜻蜓点水的试水的话,2018年则是各家转折路上的关键一年,目前来看,三家已经驶向了不通的赛道。

刚刚宣布融资的悦跑圈打造了自主IP“粉红女子跑”,上一轮融资完成后还收购了11家公司,本轮融资后,投资并购也将会是重点。当前悦跑圈自身的收入环节有两类,一是用户付费,像“线上马拉松”等;一是合作伙伴付费,例如为赛事或品牌提供的营销服务。

此外,悦跑圈还拿到了部分品牌的经销商权利,在今年会上线内容电商服务,主要售卖跑团定制运动装、联名款运动产品等。

再看Keep对外界宣布推出的全新业务——家庭场景里的智能运动产品 KeepKit 、线下运动空间 Keepland和运动潮牌Keepup,一项以低调著称的Keep今年在变现上下足了功夫。

而最早杀入这个领域的咕咚,在去年宣布进军智能运动装备领域,集中发布了智能运动产品,包括了跑鞋、健步鞋、运动BRA以及蓝牙耳机等品类。

总体来看,几家在变现的渠道上还是没有逃开电商与广告的传统模式,不过触角已经伸到了其他领域。但电商与广告的天花板有限,在健身内容同质化且模式的易复制的当下,留给各明星创业公司的时间不会太多。

众所周知,即便是手持资本与海量用户的明星项目,如果自身造血功能长期无法实现,离死亡或许只有一步之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