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取经德国工业4.0,提速中国制造2025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取经德国工业4.0,提速中国制造2025

《无边界的新工业革命: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较为翔实的介绍了德国工业4.0从概念到政策,再到产业界实际行动的升级提升过程。

所评图书:

书名:《无边界的新工业革命: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

主编:(德)乌尔里希·森德勒

译者:吴欢欢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8年3月

 

2015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中国制造2025”计划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该计划实施的目的是以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使得中国能够从制造大国跃升为制造强国。

德国著名媒体人、“费尔达芬工业峰会系统领导2030年”发起者和组织者乌尔里希·森德勒主编的《无边界的新工业革命: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一书收入了我国新华网董事长、总裁田舒斌的《砥砺同行:当中国制造2025遇上德国工业4.0》一文。该文指出,相比美国等其他国家的工业制造业升级、创新计划,德国的工业4.0更适合中国。

“德国工业4.0”以制造业为主导,通过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物联网的应用和服务提升制造业水平。很显然,德国模式更加有助于降低技术升级和经济转型的社会冲击,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各类资源要素。在两国领导人的积极推动下,中德两国近年来致力于在工业制造业发展领域加强合作,在中国四川、广东、辽宁等地已建设多个中德创新合作平台。

《无边界的新工业革命: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是一本同时面向德国、中国等国家政界、企业界读者,旨在普及工业4.0概念,介绍德国工业4.0经验、中国工业制造业转型升级举措的作品。这本书向读者解释了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的新工业将通过怎样的形态、路径得以建构,并创造相比传统工业时代的新型工作岗位。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作者名单中,包括德国工业制造业领域的学界、企业界知名代表,包括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教授、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赖纳·安德尔,德国帕德伯恩的夫琅和费工程集团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部门负责人罗曼·杜米特雷斯库,ABB科技有限公司集团副总裁克里斯托弗·甘茨,西门子公司数字化工厂首席执行官胡桉桐等人,以及中国新华网董事长田舒斌。

这本书的特色在于,将工业革命以来,德国与美国的工业化、科技化发展道路进行了对照:德国更加注重硬件工业,而美国产业界更加关注软件工业。书中指出,美国注重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创新,从而成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领导者;而德国最近几十年来在社会和政治领域,关注工业的绿色转型,并且试图找出工业流程、设备、产品与互联网和其他无线网络相连的可能性,因而开始致力于搭建强大的物联网系统。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美国的工业互联网仍是依托软件和技术创新来改造工业制造业——但美国政府最近十年来积极促成制造业回流的具体落实情况并不如人意。

物和服务的联网,旨在创造目前还没有、还不存在的新服务以及人之间的新连接。这对于传统工业是个极大的挑战,即便是那些通过计算机、数据设备“触网”转型的工业企业也是如此。因为设备数据往往会比个人数据复杂得多,涉及到设备的运行参数、用途、运行地点、环境条件、资源消耗、目前的“健康状况”等数据。而在工程设计领域的智能化,也极大的改变了原有的电工学、电子学、机械学与计算机科学的融合方式。书中还讨论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端与新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

这本书较为翔实的介绍了德国工业4.0从概念到政策,再到产业界实际行动的升级提升过程。书中第二部分列举了德国企业拥抱工业4.0机遇的三个案例,分别介绍了中小企业的转型思路、工业互联网的解决方案、信息工厂如何建成数字工作平台。这三个案例能够比较好的说明,工业4.0落地的转化方式。工业4.0对于以制造品质著称但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的德国中小企业提出了很强挑战,中国企业界的众多中小企业同样面临类似问题。德国的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因此创建了高效工厂4.0项目,给出了“部件和生产设施作为信息载体”、“无纸化的质量保障”、“数字化的价值流程图”等5个主要的应用场景。书中结合这些场景在德国中小企业的应用进行了解说。书中也介绍了德国工业4.0方案实施后,凯泽斯劳滕大学的智能工程项目中心,设计的优化架构如何为智能农业、智能能源、智能产品、智能工厂与智能建筑服务。

《无边界的新工业革命: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书中第三部分介绍了中德两国杰出企业实践“物联网+”的6个案例,涉及ABB、海尔、SAP、西门子等,分别介绍了这些代表企业如何把握发展趋势,以应对个性化生产、环境保护、提高生产质量和安全、缩短研发实践等趋势,具备更强的灵活性、提升适应能力、提高模块化水平和分散控制能力、实现即插即生产和功能集成等特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取经德国工业4.0,提速中国制造2025

《无边界的新工业革命: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较为翔实的介绍了德国工业4.0从概念到政策,再到产业界实际行动的升级提升过程。

所评图书:

书名:《无边界的新工业革命: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

主编:(德)乌尔里希·森德勒

译者:吴欢欢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8年3月

 

2015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中国制造2025”计划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该计划实施的目的是以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使得中国能够从制造大国跃升为制造强国。

德国著名媒体人、“费尔达芬工业峰会系统领导2030年”发起者和组织者乌尔里希·森德勒主编的《无边界的新工业革命: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一书收入了我国新华网董事长、总裁田舒斌的《砥砺同行:当中国制造2025遇上德国工业4.0》一文。该文指出,相比美国等其他国家的工业制造业升级、创新计划,德国的工业4.0更适合中国。

“德国工业4.0”以制造业为主导,通过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物联网的应用和服务提升制造业水平。很显然,德国模式更加有助于降低技术升级和经济转型的社会冲击,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各类资源要素。在两国领导人的积极推动下,中德两国近年来致力于在工业制造业发展领域加强合作,在中国四川、广东、辽宁等地已建设多个中德创新合作平台。

《无边界的新工业革命: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是一本同时面向德国、中国等国家政界、企业界读者,旨在普及工业4.0概念,介绍德国工业4.0经验、中国工业制造业转型升级举措的作品。这本书向读者解释了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的新工业将通过怎样的形态、路径得以建构,并创造相比传统工业时代的新型工作岗位。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作者名单中,包括德国工业制造业领域的学界、企业界知名代表,包括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教授、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赖纳·安德尔,德国帕德伯恩的夫琅和费工程集团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部门负责人罗曼·杜米特雷斯库,ABB科技有限公司集团副总裁克里斯托弗·甘茨,西门子公司数字化工厂首席执行官胡桉桐等人,以及中国新华网董事长田舒斌。

这本书的特色在于,将工业革命以来,德国与美国的工业化、科技化发展道路进行了对照:德国更加注重硬件工业,而美国产业界更加关注软件工业。书中指出,美国注重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创新,从而成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领导者;而德国最近几十年来在社会和政治领域,关注工业的绿色转型,并且试图找出工业流程、设备、产品与互联网和其他无线网络相连的可能性,因而开始致力于搭建强大的物联网系统。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美国的工业互联网仍是依托软件和技术创新来改造工业制造业——但美国政府最近十年来积极促成制造业回流的具体落实情况并不如人意。

物和服务的联网,旨在创造目前还没有、还不存在的新服务以及人之间的新连接。这对于传统工业是个极大的挑战,即便是那些通过计算机、数据设备“触网”转型的工业企业也是如此。因为设备数据往往会比个人数据复杂得多,涉及到设备的运行参数、用途、运行地点、环境条件、资源消耗、目前的“健康状况”等数据。而在工程设计领域的智能化,也极大的改变了原有的电工学、电子学、机械学与计算机科学的融合方式。书中还讨论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端与新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

这本书较为翔实的介绍了德国工业4.0从概念到政策,再到产业界实际行动的升级提升过程。书中第二部分列举了德国企业拥抱工业4.0机遇的三个案例,分别介绍了中小企业的转型思路、工业互联网的解决方案、信息工厂如何建成数字工作平台。这三个案例能够比较好的说明,工业4.0落地的转化方式。工业4.0对于以制造品质著称但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的德国中小企业提出了很强挑战,中国企业界的众多中小企业同样面临类似问题。德国的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因此创建了高效工厂4.0项目,给出了“部件和生产设施作为信息载体”、“无纸化的质量保障”、“数字化的价值流程图”等5个主要的应用场景。书中结合这些场景在德国中小企业的应用进行了解说。书中也介绍了德国工业4.0方案实施后,凯泽斯劳滕大学的智能工程项目中心,设计的优化架构如何为智能农业、智能能源、智能产品、智能工厂与智能建筑服务。

《无边界的新工业革命: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书中第三部分介绍了中德两国杰出企业实践“物联网+”的6个案例,涉及ABB、海尔、SAP、西门子等,分别介绍了这些代表企业如何把握发展趋势,以应对个性化生产、环境保护、提高生产质量和安全、缩短研发实践等趋势,具备更强的灵活性、提升适应能力、提高模块化水平和分散控制能力、实现即插即生产和功能集成等特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