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烧脑的不是星际穿越,而是预言的自我实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烧脑的不是星际穿越,而是预言的自我实现

未来如果能够向现在传递信号,个人和人类的命运会分叉成多个版本吗?如果你能预知未来,你会利用这个预测来改变自己的行为吗?如果你改变了选择,那么预言还会实现吗?

《星际穿越》已经下线,但脑子还在低烧。仿佛有一根长长的引线在黑暗中燃烧,滋滋作响,却没有尽头。或许根本不会有最后的爆炸,它一直烧着,冷冷的,暗暗的。

很多人联想到三体,《星际穿越》把那些抽象的文字变成了影像。不过,正如大刘(刘慈欣)在近期访谈中所说,“我不认为《星际穿越》导演诺兰看过《三体》,他不可能看过,他也不可能从《三体》受到任何启发,这应该完全就是他们原创的一个剧本。里面涉及的内容,比如黑洞、时间旅行、五维空间,在科幻小说里是非常常见的,到处都是。”

真正让我讶异的,其实是此片的情怀,“人鬼情未了”的情怀:不同的速度改变了时间的流逝。在父亲麦康纳飞去的地方,时间比地球上慢得多,最后他比女儿还要年轻。相隔N多光年之外,父女俩却能发生爱的关联,透过某种神秘的途径(你可以说是五维空间,也可以说是心灵感应)来传递信息。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戴维·布鲁克斯说,“导演诺兰希望我们看到这些牵挂所具有的磁力。即使人们相隔遥远,甚至阴阳两隔,这种牵挂仍然能产生万有引力一般的牵引作用。他们的注意力始终凝聚在挚爱的亲人身上。他们渴盼重逢。”

时空穿越是科幻的经典命题。穿越,如果是电脑游戏《帝国时代》的作弊招数——拿着原子炮进入冷兵器时代去屠戮,那是小孩子的玩法,只能满足一点秦琼打关公一般的好奇心。如果穿越涉及到预言的实现或落空,如果穿越让人思考“人能否打破宿命”之类问题,则更深邃,也更让我着迷。

《星际穿越》中,爸爸通过扰动重力,借钟表的摆动传递莫尔斯电码,让女儿获得物理学启示,完成科技的飞跃,避免人类的灭亡。电影没有进一步追究的是,未来如果能够向现在传递信号,个人和人类的命运会分叉成多个版本吗?如果你能预知明天股市的暴跌,如果你能预测下个月的某一次大灾难,你会利用这个预测来改变自己的行为吗?如果你改变了选择,那么预言还会实现吗?

央视电影台最近重播了经典影片《少数派报告》,我得以重温预言和命定这个话题。该片让人回味无穷,我甚至重新翻看菲利普·迪克的原著,并有了一些新发现。

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版本里,安德顿(由汤姆·克鲁斯饰)被3位先知一致预测为杀人犯。而在菲利普·迪克的小说版本里,先知的预测是3个版本,所谓“少数派报告”,就是其中一人认为,安德顿没有杀人。

尽管有部分影迷对电影版本提出过质疑,但斯皮尔伯格其实巧妙地利用了电影这一媒介的特性——影像会欺骗人,或者说可以多重解释。

电影中,先知阿加莎的脑电波投射出的影像显示,安德顿枪杀了一个叫D的人。而在迪克的小说里,先知的预测是一张卡片,卡片上写着“预测犯罪系统之父约翰·安德顿将于一周内杀死某人”。结果一致,过程却可能多样。电影和小说都围绕过程做文章。

电影版本中,当D说自己抓到安德顿走失的儿子并把他弄死时,安德顿差一点杀了D,他把枪指向D的胸口,就差扣下扳机。但阿加莎在一旁惊恐地提醒“你可以有选择的”,让安德顿的理性压制了愤怒。

一方面他想对抗“杀人犯”这种命定的预言,另一方面他发现了疑点,D是被利用的,伤害他儿子的故事也是编造的。当他冷静下来时,D却抓住了他的手开枪,或者说自杀了。

所以,从影像画面来说,的确是安德顿向D的胸口开枪。而事实却是,D抓住安德顿的手自杀了。这样看来,先知的预测画面并没有错,但事实却是——安德顿并非杀人犯。

不仅于此,影像的迷惑性或者歧义,被斯皮尔伯格用到了另一个关键环节。最大的阴谋家拉玛,利用重复录像来躲避自己的罪孽(日本电视剧《东野圭吾悬疑故事》之“别了,教练”也有类似情节)。先知阿加莎的母亲是被拉玛掐死的,当阿加莎在梦境中重复出现这一场景时,司法监控人员认为,重复出现的影像是冗余信息,就轻易略过了。

让我们回到宿命——当你被预言击中时,你怎么办。你肯定碰到过类似情形,比如某位长辈说“你这小子注定没出息”。比如某位算命先生说“你24岁注定有场大灾”。或者有人掰着你的手掌说,今年注定桃花运。显然,当人们获得一个重大预言时,他们的行为就会改变。

在股市和其他情感相互传染的地方,于是有了一句短语“预言的自我实现”。当大部分股民相信“牛市来了,5000点不是问题”,当所有操盘手都相信某种KDJ理论时,这些预言(理论)就会影响所有人的行为,最终预言竟然真的实现了。就好像它是不容置疑的真理一样。

《少数派报告》的内核也是如此,就是因为安德顿(作为内部人士)第一时间获得了预测,他才会采取极端行为,并最后走向杀人。即预测不是中立和超然的,它本身就是事件的推手。当然,在迪克的小说版本里,三个预测其实都是对的,微妙之处在于:第二份预测基于第一份预测的发生,而第三份预测基于第二份预测事件的发生。他们不是相互排斥的三个结论,而是三个顺序排列的多米诺骨牌。

相对来说,我更喜欢斯皮尔伯格的创意,即影像可以做为预言,但却可以有不同的解释。这正如袁天罡的《推背图》刘伯温的《烧饼歌》之类的民间传说,我说出我的隐语歌谣,你可以按自己的理解来解释。“头有发,衣怕白;太平时,王杀王”(第三十四象)就被认为是太平天国的预言。其实,谁知道呢?就看你怎么解释了。

关于预测和科学,我还是相信波普尔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这位哲学家指出,物理和天文学都是经得起证伪的科学。但社会科学却达不到标准,因为它们和人和社会密切相关。记得波普尔说马克思和弗洛伊德都是一个路数,有理论有预测,只是当你发现预测落空时,他们会说理论要重新解释。

最后推荐一部更为烧脑的电影《前目的地》(Predestination)。这个故事更加饶舌,也是一个时空穿越或者说循环穿越的故事。要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答案是,先得有公鸡。

最后再推荐一套书,在无处不植入的年代,推荐图书应该是最道德的一种推销了吧。译林出版社2013年10月推出了《菲利普·迪克作品集》,一套5本。想想吧,《银翼杀手》、《全面回忆》、《少数派报告》等科幻大片,都改编自这位大师的小说。赶紧入手吧同学们。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烧脑的不是星际穿越,而是预言的自我实现

未来如果能够向现在传递信号,个人和人类的命运会分叉成多个版本吗?如果你能预知未来,你会利用这个预测来改变自己的行为吗?如果你改变了选择,那么预言还会实现吗?

《星际穿越》已经下线,但脑子还在低烧。仿佛有一根长长的引线在黑暗中燃烧,滋滋作响,却没有尽头。或许根本不会有最后的爆炸,它一直烧着,冷冷的,暗暗的。

很多人联想到三体,《星际穿越》把那些抽象的文字变成了影像。不过,正如大刘(刘慈欣)在近期访谈中所说,“我不认为《星际穿越》导演诺兰看过《三体》,他不可能看过,他也不可能从《三体》受到任何启发,这应该完全就是他们原创的一个剧本。里面涉及的内容,比如黑洞、时间旅行、五维空间,在科幻小说里是非常常见的,到处都是。”

真正让我讶异的,其实是此片的情怀,“人鬼情未了”的情怀:不同的速度改变了时间的流逝。在父亲麦康纳飞去的地方,时间比地球上慢得多,最后他比女儿还要年轻。相隔N多光年之外,父女俩却能发生爱的关联,透过某种神秘的途径(你可以说是五维空间,也可以说是心灵感应)来传递信息。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戴维·布鲁克斯说,“导演诺兰希望我们看到这些牵挂所具有的磁力。即使人们相隔遥远,甚至阴阳两隔,这种牵挂仍然能产生万有引力一般的牵引作用。他们的注意力始终凝聚在挚爱的亲人身上。他们渴盼重逢。”

时空穿越是科幻的经典命题。穿越,如果是电脑游戏《帝国时代》的作弊招数——拿着原子炮进入冷兵器时代去屠戮,那是小孩子的玩法,只能满足一点秦琼打关公一般的好奇心。如果穿越涉及到预言的实现或落空,如果穿越让人思考“人能否打破宿命”之类问题,则更深邃,也更让我着迷。

《星际穿越》中,爸爸通过扰动重力,借钟表的摆动传递莫尔斯电码,让女儿获得物理学启示,完成科技的飞跃,避免人类的灭亡。电影没有进一步追究的是,未来如果能够向现在传递信号,个人和人类的命运会分叉成多个版本吗?如果你能预知明天股市的暴跌,如果你能预测下个月的某一次大灾难,你会利用这个预测来改变自己的行为吗?如果你改变了选择,那么预言还会实现吗?

央视电影台最近重播了经典影片《少数派报告》,我得以重温预言和命定这个话题。该片让人回味无穷,我甚至重新翻看菲利普·迪克的原著,并有了一些新发现。

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版本里,安德顿(由汤姆·克鲁斯饰)被3位先知一致预测为杀人犯。而在菲利普·迪克的小说版本里,先知的预测是3个版本,所谓“少数派报告”,就是其中一人认为,安德顿没有杀人。

尽管有部分影迷对电影版本提出过质疑,但斯皮尔伯格其实巧妙地利用了电影这一媒介的特性——影像会欺骗人,或者说可以多重解释。

电影中,先知阿加莎的脑电波投射出的影像显示,安德顿枪杀了一个叫D的人。而在迪克的小说里,先知的预测是一张卡片,卡片上写着“预测犯罪系统之父约翰·安德顿将于一周内杀死某人”。结果一致,过程却可能多样。电影和小说都围绕过程做文章。

电影版本中,当D说自己抓到安德顿走失的儿子并把他弄死时,安德顿差一点杀了D,他把枪指向D的胸口,就差扣下扳机。但阿加莎在一旁惊恐地提醒“你可以有选择的”,让安德顿的理性压制了愤怒。

一方面他想对抗“杀人犯”这种命定的预言,另一方面他发现了疑点,D是被利用的,伤害他儿子的故事也是编造的。当他冷静下来时,D却抓住了他的手开枪,或者说自杀了。

所以,从影像画面来说,的确是安德顿向D的胸口开枪。而事实却是,D抓住安德顿的手自杀了。这样看来,先知的预测画面并没有错,但事实却是——安德顿并非杀人犯。

不仅于此,影像的迷惑性或者歧义,被斯皮尔伯格用到了另一个关键环节。最大的阴谋家拉玛,利用重复录像来躲避自己的罪孽(日本电视剧《东野圭吾悬疑故事》之“别了,教练”也有类似情节)。先知阿加莎的母亲是被拉玛掐死的,当阿加莎在梦境中重复出现这一场景时,司法监控人员认为,重复出现的影像是冗余信息,就轻易略过了。

让我们回到宿命——当你被预言击中时,你怎么办。你肯定碰到过类似情形,比如某位长辈说“你这小子注定没出息”。比如某位算命先生说“你24岁注定有场大灾”。或者有人掰着你的手掌说,今年注定桃花运。显然,当人们获得一个重大预言时,他们的行为就会改变。

在股市和其他情感相互传染的地方,于是有了一句短语“预言的自我实现”。当大部分股民相信“牛市来了,5000点不是问题”,当所有操盘手都相信某种KDJ理论时,这些预言(理论)就会影响所有人的行为,最终预言竟然真的实现了。就好像它是不容置疑的真理一样。

《少数派报告》的内核也是如此,就是因为安德顿(作为内部人士)第一时间获得了预测,他才会采取极端行为,并最后走向杀人。即预测不是中立和超然的,它本身就是事件的推手。当然,在迪克的小说版本里,三个预测其实都是对的,微妙之处在于:第二份预测基于第一份预测的发生,而第三份预测基于第二份预测事件的发生。他们不是相互排斥的三个结论,而是三个顺序排列的多米诺骨牌。

相对来说,我更喜欢斯皮尔伯格的创意,即影像可以做为预言,但却可以有不同的解释。这正如袁天罡的《推背图》刘伯温的《烧饼歌》之类的民间传说,我说出我的隐语歌谣,你可以按自己的理解来解释。“头有发,衣怕白;太平时,王杀王”(第三十四象)就被认为是太平天国的预言。其实,谁知道呢?就看你怎么解释了。

关于预测和科学,我还是相信波普尔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这位哲学家指出,物理和天文学都是经得起证伪的科学。但社会科学却达不到标准,因为它们和人和社会密切相关。记得波普尔说马克思和弗洛伊德都是一个路数,有理论有预测,只是当你发现预测落空时,他们会说理论要重新解释。

最后推荐一部更为烧脑的电影《前目的地》(Predestination)。这个故事更加饶舌,也是一个时空穿越或者说循环穿越的故事。要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答案是,先得有公鸡。

最后再推荐一套书,在无处不植入的年代,推荐图书应该是最道德的一种推销了吧。译林出版社2013年10月推出了《菲利普·迪克作品集》,一套5本。想想吧,《银翼杀手》、《全面回忆》、《少数派报告》等科幻大片,都改编自这位大师的小说。赶紧入手吧同学们。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