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方军:在线旅游平台的免责条款真能免责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方军:在线旅游平台的免责条款真能免责吗?

或许,改变的唯一道路是,在线旅游平台应该转而站到用户的立场,做比信息对接平台更多的事,协调多种服务提供商,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本文作者方军系资深互联网专家、《平台时代》作者,该书已于今年5月出版。此文原刊于《南方都市报》,经作者授权转发。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误导的增值服务

几日前,我在去哪儿购买出国的往返机票,在购票时,它提示有附加的值机服务可以购买,为了方便就买了。

之后,我收到所谓的“电子登机牌”,但在进入安检区时被告知,这是不行的,须去柜台办理手续。

在出行上我向来留出足够的时间裕量,因而行程依然顺利。

但在机场排长队近一个小时终于坐下来等待时,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万一有人因此不能出行,去哪儿这个平台的免责条款能真的帮它免责吗?

这种情况并非不会发生,完全相信这个另外付了费的增值服务的人,可能会以为不再多需要这一小时,而可能未能顺利搭上飞机。

这个时候,用户会注意到去哪儿的条款,或致电服务电话时会听到:

“去哪儿作为平台,帮助代理商通过平台提供值机服务,若因值机服务产生任何导致用户无法出行的问题,由代理商承担所有责任。”

我坐着休息等飞机的时候,跟人讨论说,我是悠闲地坐下来回顾究竟发生了什么,而如果万一有人未能赶上飞机需要付钱重买机票,固然会吃一堑长一智以后留足时间,但这个时候听到这类条款,大概会火冒三丈。

这是电子登机牌吗?

我们来回顾看看这个过程中去哪儿做了什么?

其一,在我们购买机票时,它一定程度上用互联网产品设计“劝说”用户购买增值服务,从其公司的商业利益上这样做可以理解。

在在线旅游平台不断被批评把增值服务放在缺省收费的情况下,我们看到,去哪儿的确做了改善,这个增值服务不是缺省勾选的购买选项,而是须由用户主动勾选的选项。

其二,在购买页面和之后的自动邮件中,它的用词一直是“值机服务”、“电子登机牌”,从事后我的体验看,这并不是一个准确的服务说明。

其实在这个阶段,我已经发现,它提供的是我们这些经常旅行的人总是在手机APP上进行的自助值机。

总的来说,这个服务有点显得没有价值,且易形成误导。

在按其电子邮件的指南打印时,我已开始觉得它跟平常熟悉的流程不同,但仍然心存侥幸,我猜想,或许付费的增值服务会有不同?

都是服务商的责任?

其三,就是事后我看到去哪儿条款时的感受,我看到,去哪儿把所有的责任推给了“服务商”。

但有意思的是,在整个过程中,这个“服务商”从未被明确地明示,我也并不知道这个服务商是谁,邮件也来自“去哪儿值机通知”。

因而我判断,去哪儿是用此条款来规避自身作为互联网平台的责任,它的意思是,如果出现问题都是接入服务商的,我们作为平台会协助处理的。

但麻烦是,在全程中,用户既不知道这个服务商是谁,也无法联系上, 那么出现问题时,求助或者批评的还是平台本身。

这个条款在法律上或许可以帮在线旅游平台规避问题,但在服务的实际执行过程中,并不能帮它避免麻烦,并且越逃避麻烦越大。

在线旅游三大槽点

不厌其烦讨论这个经历,是因为这已经是在线旅游业的常见问题,比如《经济参考报》曾报道在线旅游三大槽点:“霸王条款”、名不符实、退票费用高等。

在不断的批评下,在线旅游平台已略有改变,比如前面说的缺省选项。

但它们或许到了应该彻底调整自己做法的时间点了,被用户强烈的反映和外界舆论逼着一点点改并不是好选择。

产业的彻底变革这是一个大话题了。

我们接着讨论一开始就讨论的小话题:平台的免责条款,真的能帮它免责吗?

答案很简单,不能。

携程的道歉

去哪儿曾经是携程最强的竞争对手,后来被携程合并,去哪儿现在是被携程控股的公司。其实,前几个月携程在退票费上遇到的窘状,最直接地反映了答案是什么。

2018年3月底,携程CEO孙洁来到深圳消费者委员会,在会议商讨中,站立鞠躬道歉,并表示已在技术上、服务上进行了改进,这张鞠躬道歉的照片传播甚广。

当时,购买了包括两张机票的价值4万多元的旅游行程后,深圳消费者因突发状况希望退票,而携程要收取18524元机票退票费。

但消费者咨询该机票的土耳其航空公司发现,两张机票价格是才是12830元(每张6415元),也就是比买机票的价格携程还要多收42%的退票费用。

我们可以合理推测,携程如果按照自己的条款,可以收取该退票费。

当时,携程公司多次宣称“我司不存在相关问题”,并解释称,携程所售为特价不可退机票,且退费标准由航司制定,携程仅是代为收取。

但是,深圳市市场和监督管理委员会对它提出通报批评,并表示将督促其整改。

在监管部门和舆论的重压之下,孙洁亲自到场道歉。

携程CEO亲自道歉明确显示,不合理的条款无法抵抗外界的批评。

在线旅游的变革时机

问题是,仅仅是道歉是不管用的,如果到现在还不做出实质性的改变,在线旅游平台只会让自己不断地陷入被外界批评的状况之中。

在线旅游平台不断被关注的问题,反映的正是这一类互联网平台对自身定位和用户对它定位的差异:用户想要购买的是优质服务,而平台却把自己仅看成是做信息对接的。

更糟的是,一再出现争议已经让外界形成印象:比起优质服务和用户利益,在线旅游平台更在乎自己的商业利益。

这或许不是百分之百的事实,但这种印象让它们越来越难以与用户达成互信,一有问题就冲突不断。

或许,改变的唯一道路是,在线旅游平台应该转而站到用户的立场,做比信息对接平台更多的事,协调多种服务提供商,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也就是说,它不应仅是对接平台,它应是“终极的服务商”,为所有经由它提供的服务承担起最终的责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方军:在线旅游平台的免责条款真能免责吗?

或许,改变的唯一道路是,在线旅游平台应该转而站到用户的立场,做比信息对接平台更多的事,协调多种服务提供商,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本文作者方军系资深互联网专家、《平台时代》作者,该书已于今年5月出版。此文原刊于《南方都市报》,经作者授权转发。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误导的增值服务

几日前,我在去哪儿购买出国的往返机票,在购票时,它提示有附加的值机服务可以购买,为了方便就买了。

之后,我收到所谓的“电子登机牌”,但在进入安检区时被告知,这是不行的,须去柜台办理手续。

在出行上我向来留出足够的时间裕量,因而行程依然顺利。

但在机场排长队近一个小时终于坐下来等待时,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万一有人因此不能出行,去哪儿这个平台的免责条款能真的帮它免责吗?

这种情况并非不会发生,完全相信这个另外付了费的增值服务的人,可能会以为不再多需要这一小时,而可能未能顺利搭上飞机。

这个时候,用户会注意到去哪儿的条款,或致电服务电话时会听到:

“去哪儿作为平台,帮助代理商通过平台提供值机服务,若因值机服务产生任何导致用户无法出行的问题,由代理商承担所有责任。”

我坐着休息等飞机的时候,跟人讨论说,我是悠闲地坐下来回顾究竟发生了什么,而如果万一有人未能赶上飞机需要付钱重买机票,固然会吃一堑长一智以后留足时间,但这个时候听到这类条款,大概会火冒三丈。

这是电子登机牌吗?

我们来回顾看看这个过程中去哪儿做了什么?

其一,在我们购买机票时,它一定程度上用互联网产品设计“劝说”用户购买增值服务,从其公司的商业利益上这样做可以理解。

在在线旅游平台不断被批评把增值服务放在缺省收费的情况下,我们看到,去哪儿的确做了改善,这个增值服务不是缺省勾选的购买选项,而是须由用户主动勾选的选项。

其二,在购买页面和之后的自动邮件中,它的用词一直是“值机服务”、“电子登机牌”,从事后我的体验看,这并不是一个准确的服务说明。

其实在这个阶段,我已经发现,它提供的是我们这些经常旅行的人总是在手机APP上进行的自助值机。

总的来说,这个服务有点显得没有价值,且易形成误导。

在按其电子邮件的指南打印时,我已开始觉得它跟平常熟悉的流程不同,但仍然心存侥幸,我猜想,或许付费的增值服务会有不同?

都是服务商的责任?

其三,就是事后我看到去哪儿条款时的感受,我看到,去哪儿把所有的责任推给了“服务商”。

但有意思的是,在整个过程中,这个“服务商”从未被明确地明示,我也并不知道这个服务商是谁,邮件也来自“去哪儿值机通知”。

因而我判断,去哪儿是用此条款来规避自身作为互联网平台的责任,它的意思是,如果出现问题都是接入服务商的,我们作为平台会协助处理的。

但麻烦是,在全程中,用户既不知道这个服务商是谁,也无法联系上, 那么出现问题时,求助或者批评的还是平台本身。

这个条款在法律上或许可以帮在线旅游平台规避问题,但在服务的实际执行过程中,并不能帮它避免麻烦,并且越逃避麻烦越大。

在线旅游三大槽点

不厌其烦讨论这个经历,是因为这已经是在线旅游业的常见问题,比如《经济参考报》曾报道在线旅游三大槽点:“霸王条款”、名不符实、退票费用高等。

在不断的批评下,在线旅游平台已略有改变,比如前面说的缺省选项。

但它们或许到了应该彻底调整自己做法的时间点了,被用户强烈的反映和外界舆论逼着一点点改并不是好选择。

产业的彻底变革这是一个大话题了。

我们接着讨论一开始就讨论的小话题:平台的免责条款,真的能帮它免责吗?

答案很简单,不能。

携程的道歉

去哪儿曾经是携程最强的竞争对手,后来被携程合并,去哪儿现在是被携程控股的公司。其实,前几个月携程在退票费上遇到的窘状,最直接地反映了答案是什么。

2018年3月底,携程CEO孙洁来到深圳消费者委员会,在会议商讨中,站立鞠躬道歉,并表示已在技术上、服务上进行了改进,这张鞠躬道歉的照片传播甚广。

当时,购买了包括两张机票的价值4万多元的旅游行程后,深圳消费者因突发状况希望退票,而携程要收取18524元机票退票费。

但消费者咨询该机票的土耳其航空公司发现,两张机票价格是才是12830元(每张6415元),也就是比买机票的价格携程还要多收42%的退票费用。

我们可以合理推测,携程如果按照自己的条款,可以收取该退票费。

当时,携程公司多次宣称“我司不存在相关问题”,并解释称,携程所售为特价不可退机票,且退费标准由航司制定,携程仅是代为收取。

但是,深圳市市场和监督管理委员会对它提出通报批评,并表示将督促其整改。

在监管部门和舆论的重压之下,孙洁亲自到场道歉。

携程CEO亲自道歉明确显示,不合理的条款无法抵抗外界的批评。

在线旅游的变革时机

问题是,仅仅是道歉是不管用的,如果到现在还不做出实质性的改变,在线旅游平台只会让自己不断地陷入被外界批评的状况之中。

在线旅游平台不断被关注的问题,反映的正是这一类互联网平台对自身定位和用户对它定位的差异:用户想要购买的是优质服务,而平台却把自己仅看成是做信息对接的。

更糟的是,一再出现争议已经让外界形成印象:比起优质服务和用户利益,在线旅游平台更在乎自己的商业利益。

这或许不是百分之百的事实,但这种印象让它们越来越难以与用户达成互信,一有问题就冲突不断。

或许,改变的唯一道路是,在线旅游平台应该转而站到用户的立场,做比信息对接平台更多的事,协调多种服务提供商,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也就是说,它不应仅是对接平台,它应是“终极的服务商”,为所有经由它提供的服务承担起最终的责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