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京东正在变“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京东正在变“软”

电商平台京东这两年越来越寻求变“软”,越来越向“科技”转型。

牵手谷歌 争夺新零售和人工智能

昨天,端午小长假最后一天,也是京东的全球年终购物节618,谷歌宣布5.5亿美元投资京东,立即刷爆网络。根据已公开的合作,有两项:共同开发新零售解决方案、京东商品通过Goole Shopping在全球销售。

我们知道,谷歌不仅拥有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在全球范围内更是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而Google Shopping并非谷歌的电商业务,而是一个针对零售行业的广告业务。

可以看出,通过这项合作京东想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在“无界零售”战略中获得谷歌的技术加持,二是推进京东在美国、欧洲市场的国际化步伐。

老实说,按照京东当前市值622亿美元,总股本14.27亿股,这次投资的金额占比仅为0.8%,谷歌所得股票占总股本的比例为1.8%。以这个投资金额和投资比例来看,谷歌这种体量级的公司5.5亿美元并不算是大力度。

但仅从合作的两项来看,这背后意味深长。这次京东与谷歌的战略合作,表面上是双方流量的优势互补,实际上折射出的则是国际巨头之间在“新零售和人工智能市场”上的博弈,谷歌与亚马逊,京东与阿里。

首先,谷歌vs亚马逊。

在人工智能时代,智能硬件这块市场是利润最丰厚的地方,亚马逊和谷歌是这个地方最重要的两家,也是世界上市值最高的两家互联网公司。

相对于亚马逊遍布全球的亚马逊电商平台,全球的用户,它可以迅速地将智能硬件推向全球,但谷歌则缺乏这种天然的优势。

前几年,谷歌的市值一直是远远超过亚马逊的,但这两年,两家的差距越来越小,在今年3月,亚马逊市值达到7680亿美元,首次超过谷歌母公司Alphabet。

所以,谷歌急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平台或者扶持一个与亚马逊主营业务相同的平台与亚马逊过招。

而京东一直志在成为中国的亚马逊,进一步成为世界的亚马逊。这一点,从京东的成长路径就可以看出,比如前期都是在不计成本的投入,与线下实体店结合紧密,以及自有物流都很强等等。

所以,而京东不管是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还是“中国的亚马逊”,都正好具有这样的规模和优势。

更值得强调的是,在中国市场,电脑、数码等的电商市场几乎是京东的,智能硬件也是一样,京东是电商市场的主要渠道,这对于一直想要打开中国市场但又迫于政策限制的谷歌,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其次,京东vs阿里。

在国内京东和阿里是最大的两家电商平台。双方不管是对新零售(京东称“无界零售”),还是国际化,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都存在竞争。

京东一直在大力发展自己的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此次与谷歌合作,谷歌的人工智能识别技术、无人驾驶技术等的支持,将帮助京东提升营销、供应链、仓储物流竞争力,促使京东快速发展。

另外,对于京东而言,京东的核心竞争力是物流,且近几年一直在布局全球市场,不过进展并不是很顺利。相反阿里的菜鸟网络全球化步伐则越来越快,尤其是智慧物流骨干网络的构想与实践,不容小觑。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管理学院副教授刘国华表示,面对阿里这家零售巨无霸,京东有两个巨大的差距需要追赶:一是技术性还不够强,需要借助谷歌这种科技巨头进行技术的再升级;二是国际化不够,京东需要借助谷歌这条国际化通道,快速走出去。

总之,不管是亚马逊与谷歌,还是京东与阿里,实际都是场景与技术相争。比如,亚马逊的技术应用场景几乎是天然的,因此它的技术的进化速度很快。但谷歌这家“软件”公司的强大技术优势,则需要类似一系列的场景来实现它的应用。京东正好是使其变“硬”的一个场景。

同样,京东也需要变“软”。对于电商平台京东来讲,具有了场景优势,但在技术上还是具有很大差距。

进入技术转型期

京东这两年越来越寻求变“软”,越来越向“科技”转型。

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商业巨头除了当下商业模式的转型和全球化的扩张,就未来而言,技术驱动将成为关键,包括供应链服务的全球化背后依然是技术支撑。

这也正是刘强东在6月18日内部信中所透露的,京东未来10年的方向是以物流打头阵的供应链服务全球化。而京东供应链服务开放的背后,体现出的正是刘强东对京东更明确的定位:京东是一个用技术来打造供应链服务的公司。

刘强东曾这样表示,“按照规划,京东将以技术为驱动建立先进的供应链服务、开放服务业务和数据金融业务,在我们引以为傲的业务布局上全面发力。”

如今,京东已经进入了技术转型期。

物流CTO(公众号:物流CTO)报道过,去年年初,刘强东提出,京东将用第二个12年的时间,把第一个12年里所有的商业模式全部用技术来进行改造,变成一家纯粹的技术公司。

今年,刘强东曾公开表示,技术将成为拉动京东业绩增长的第三条曲线,并透漏公司2013年就开始强力布局技术,研发投入几乎每年都以50-80%的速度增长。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物流领域,京东一直在大力发展自己的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技术。

近期,刘强东在接受央视专访中也表示,随着京东的无人仓、无人驾驶卡车、无人配送站、无人机、配送机器人技术陆续成熟和投入使用,未来京东有机会能够把物流成本降到3%以下。

另有京东工作人员也向物流CTO(公众号:物流CTO)透露,未来,京东将有数以万计的各类智能机器人、无人车与无人机走向社会提供服务,京东还将设立产业基金,建立机器人产业集群,带动整个智能机器人行业的发展。

而今年的6·18,京东也一改以往的营销套路,对玩法只字未提,而核心的关键词却是“科技”。

比如,L4级无人驾驶重型卡车、续航1000公里的无人大飞机、由机器人炒菜服务的餐厅……

在业内人士看来,近些年来的京东正在不遗余力地向外界树立高科技企业的市场形象,摆脱零售企业的固有标签。

事实上,技术在京东的战略地位也正在显著上升。刘强东在今年2月的内部信中称,京东在大数人工智能和云等多个核心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吸引了大量全球顶尖人才加入。

京东一季度财报也显示,京东技术与内容费用达到24.1亿元,同比大涨87%,占总收入的比重也从去年同期的1.7%提高到了2.4%。同时京东还引进了多位技术大牛,包括人工智能科学家何晓冬、前微软城市计算负责人郑宇、现代供应链之父李效良、大数据AI科学家裴健等。

总而言之,京东正在加大对技术的长期大手笔投资。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京东

5.9k
  • 美股热门中概股涨跌不一,京东涨超1%
  • 京东新百亿补贴动作曝光:从美妆类目突破,加补2亿元赠品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京东正在变“软”

电商平台京东这两年越来越寻求变“软”,越来越向“科技”转型。

牵手谷歌 争夺新零售和人工智能

昨天,端午小长假最后一天,也是京东的全球年终购物节618,谷歌宣布5.5亿美元投资京东,立即刷爆网络。根据已公开的合作,有两项:共同开发新零售解决方案、京东商品通过Goole Shopping在全球销售。

我们知道,谷歌不仅拥有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在全球范围内更是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而Google Shopping并非谷歌的电商业务,而是一个针对零售行业的广告业务。

可以看出,通过这项合作京东想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在“无界零售”战略中获得谷歌的技术加持,二是推进京东在美国、欧洲市场的国际化步伐。

老实说,按照京东当前市值622亿美元,总股本14.27亿股,这次投资的金额占比仅为0.8%,谷歌所得股票占总股本的比例为1.8%。以这个投资金额和投资比例来看,谷歌这种体量级的公司5.5亿美元并不算是大力度。

但仅从合作的两项来看,这背后意味深长。这次京东与谷歌的战略合作,表面上是双方流量的优势互补,实际上折射出的则是国际巨头之间在“新零售和人工智能市场”上的博弈,谷歌与亚马逊,京东与阿里。

首先,谷歌vs亚马逊。

在人工智能时代,智能硬件这块市场是利润最丰厚的地方,亚马逊和谷歌是这个地方最重要的两家,也是世界上市值最高的两家互联网公司。

相对于亚马逊遍布全球的亚马逊电商平台,全球的用户,它可以迅速地将智能硬件推向全球,但谷歌则缺乏这种天然的优势。

前几年,谷歌的市值一直是远远超过亚马逊的,但这两年,两家的差距越来越小,在今年3月,亚马逊市值达到7680亿美元,首次超过谷歌母公司Alphabet。

所以,谷歌急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平台或者扶持一个与亚马逊主营业务相同的平台与亚马逊过招。

而京东一直志在成为中国的亚马逊,进一步成为世界的亚马逊。这一点,从京东的成长路径就可以看出,比如前期都是在不计成本的投入,与线下实体店结合紧密,以及自有物流都很强等等。

所以,而京东不管是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还是“中国的亚马逊”,都正好具有这样的规模和优势。

更值得强调的是,在中国市场,电脑、数码等的电商市场几乎是京东的,智能硬件也是一样,京东是电商市场的主要渠道,这对于一直想要打开中国市场但又迫于政策限制的谷歌,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其次,京东vs阿里。

在国内京东和阿里是最大的两家电商平台。双方不管是对新零售(京东称“无界零售”),还是国际化,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都存在竞争。

京东一直在大力发展自己的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此次与谷歌合作,谷歌的人工智能识别技术、无人驾驶技术等的支持,将帮助京东提升营销、供应链、仓储物流竞争力,促使京东快速发展。

另外,对于京东而言,京东的核心竞争力是物流,且近几年一直在布局全球市场,不过进展并不是很顺利。相反阿里的菜鸟网络全球化步伐则越来越快,尤其是智慧物流骨干网络的构想与实践,不容小觑。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管理学院副教授刘国华表示,面对阿里这家零售巨无霸,京东有两个巨大的差距需要追赶:一是技术性还不够强,需要借助谷歌这种科技巨头进行技术的再升级;二是国际化不够,京东需要借助谷歌这条国际化通道,快速走出去。

总之,不管是亚马逊与谷歌,还是京东与阿里,实际都是场景与技术相争。比如,亚马逊的技术应用场景几乎是天然的,因此它的技术的进化速度很快。但谷歌这家“软件”公司的强大技术优势,则需要类似一系列的场景来实现它的应用。京东正好是使其变“硬”的一个场景。

同样,京东也需要变“软”。对于电商平台京东来讲,具有了场景优势,但在技术上还是具有很大差距。

进入技术转型期

京东这两年越来越寻求变“软”,越来越向“科技”转型。

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商业巨头除了当下商业模式的转型和全球化的扩张,就未来而言,技术驱动将成为关键,包括供应链服务的全球化背后依然是技术支撑。

这也正是刘强东在6月18日内部信中所透露的,京东未来10年的方向是以物流打头阵的供应链服务全球化。而京东供应链服务开放的背后,体现出的正是刘强东对京东更明确的定位:京东是一个用技术来打造供应链服务的公司。

刘强东曾这样表示,“按照规划,京东将以技术为驱动建立先进的供应链服务、开放服务业务和数据金融业务,在我们引以为傲的业务布局上全面发力。”

如今,京东已经进入了技术转型期。

物流CTO(公众号:物流CTO)报道过,去年年初,刘强东提出,京东将用第二个12年的时间,把第一个12年里所有的商业模式全部用技术来进行改造,变成一家纯粹的技术公司。

今年,刘强东曾公开表示,技术将成为拉动京东业绩增长的第三条曲线,并透漏公司2013年就开始强力布局技术,研发投入几乎每年都以50-80%的速度增长。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物流领域,京东一直在大力发展自己的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技术。

近期,刘强东在接受央视专访中也表示,随着京东的无人仓、无人驾驶卡车、无人配送站、无人机、配送机器人技术陆续成熟和投入使用,未来京东有机会能够把物流成本降到3%以下。

另有京东工作人员也向物流CTO(公众号:物流CTO)透露,未来,京东将有数以万计的各类智能机器人、无人车与无人机走向社会提供服务,京东还将设立产业基金,建立机器人产业集群,带动整个智能机器人行业的发展。

而今年的6·18,京东也一改以往的营销套路,对玩法只字未提,而核心的关键词却是“科技”。

比如,L4级无人驾驶重型卡车、续航1000公里的无人大飞机、由机器人炒菜服务的餐厅……

在业内人士看来,近些年来的京东正在不遗余力地向外界树立高科技企业的市场形象,摆脱零售企业的固有标签。

事实上,技术在京东的战略地位也正在显著上升。刘强东在今年2月的内部信中称,京东在大数人工智能和云等多个核心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吸引了大量全球顶尖人才加入。

京东一季度财报也显示,京东技术与内容费用达到24.1亿元,同比大涨87%,占总收入的比重也从去年同期的1.7%提高到了2.4%。同时京东还引进了多位技术大牛,包括人工智能科学家何晓冬、前微软城市计算负责人郑宇、现代供应链之父李效良、大数据AI科学家裴健等。

总而言之,京东正在加大对技术的长期大手笔投资。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