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纽约时报】全美同性恋都可以合法结婚了 但他们独有的文化却快没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纽约时报】全美同性恋都可以合法结婚了 但他们独有的文化却快没了

全美同性恋婚姻合法既是一项无上的成就,但它对于一向标榜与众不同的同性恋群体来说也是一个令人困惑的挑战。同性恋平权运动积累的胜利果实越多,同性恋文化消失得就越快。

图片来源:华盖创意

从西雅图的国会山到华盛顿的杜邦环岛,Gay吧和夜店一家家变成了卖维生素的商店和冰冻酸奶店,变成了回忆。留下来的那些则日益挤满异性恋顾客,而许多以前的顾客都说,他们现在的社交生活中心已经变成了学前班和儿童游乐场。

为了纪念骄傲月,Chase银行ATM机的显示屏上一直在滚动显示彩虹色调的“Just Be You”(做自己)口号,一方面传递着社会的接受度,但另一方面也传递着商业味的平淡气息。电影导演、制片人以及艺术家们都在讨论正在退潮的性取向主题,他们说,这类主题产生的戏剧张力已经大不如前。

美国最高法院当地时间周五把同性婚姻的权利扩大到了全美,这既是一项至高无上的成就,但对于一个一向标榜与众不同的群体来说,它同时也是一个令人困惑的挑战。同性恋平权运动积累的胜利果实越多,一些同性恋机构、风俗和标志消失得就越快。因此,就在同性恋婚姻运动到达巅峰的同时,一场论战也来到了高潮:同性恋群体亲手取得的成功是不是正在模糊同性恋人群自身的身份。

“如果没有压迫,同性恋人群还有什么共同点?”这场同性恋婚姻运动的精神导师之一安德鲁·苏利文(Andrew Sullivan)说,“我目前还不知道答案。”

电影导演、美国边缘人群的守护神约翰·沃特斯(John Waters)最近在罗德岛设计学院(the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的一场毕业演讲中警告大学毕业生们要警惕这种变化。“不要自我孤立。分裂主义属于失败者。”他随后还补充了一句,“如今光是同性恋已经不够了。”

没人说偏见行将消失,特别是在美国主要大城市之外的地方,一波又一波的仇恨犯罪、青少年同性恋者的自杀事件以及工作场所的歧视现象都证明了这一点。现在还远远没到所有人都赞同“婚姻权是自由权的最高形式”这种观点的地步。但甚至就连许多竞相走上圣坛的人都说,他们在欢庆中也感受到了失落。那是一种甜蜜中带着苦涩的感觉,因为同性恋人群回击羞辱和迫害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创造性和勇气中包含着某种珍贵的东西。

几十年来,他们建起了自己的避难所:同性恋社区以及度假地,他们可以在结束躲在柜子里的职场生活之后寻求逃避;书店,年轻的同性恋者在那里可以找到真实的自我,还可以找到彼此。彩虹旗这样的标志既表达了喜悦,也表达了一种集体的蔑视。那是一种回击,回击的对象既有家人的反对,也有因为同性恋性爱就可能遭致逮捕的法律,还有认为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以及跨性别者可耻的观念。

丽萨·科伦(Lisa Kron)说:“我怀念的是身为同性恋者的那种特别之处。”她曾经写过一本书《欢乐之家》(Fun Home),还是同名百老汇音乐剧的词作者。里面有一首歌特别引人注目,演唱者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她对一个男子气十足的女人一见倾心。“因为过去传统的渠道关闭了,我们的生活带上了一种自觉,需要另辟蹊径来庆祝、纪念我们的家庭、纪念我们的结合。那种感觉既神奇,又美好。”

科伦现年54岁,她的这种心情似乎引起了她这一代以及上一代同性恋者们的共鸣。《创造同性恋历史》(Making Gay History)一书的作者、现年56岁的埃里克·马库斯(Eric Marcus)说:“人们正在丧失一种群体感,一种互相分享的感觉。”

“身为一个受压迫的群体的一份子自有某种美妙之处。”马库斯说。但他同时警告,不要过度怀旧。他说,最敢于发出声音的同性恋权益维权分子或许喜欢出柜的感觉,但绝大部分同性恋者只是希望拥有“别人也有的东西”,比如能够爱一个人,拥有家庭,追求自己的职业,“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主流的接受并不一定会导致边缘文化的消亡。其他一些人群也在遭遇更大程度的包容所带来的冲击。但身为一位同性恋者和身为一个少数族裔或者某种少数派宗教成员不同,许多同性恋的孩子都生在异性恋的家庭,而同性恋伴侣们的后代却通常是异性恋。几位同性恋社会学家称,其中并不存在多少延续性,而且能够强化同性恋身份、联系不同年代同性恋者的传统和节日也更少。

团结许多同性恋者的经历并不是婚姻,而是出柜。1997年,艾伦·德詹尼斯(Ellen DeGeneres)在剧中所扮演的角色有出柜的情节。每次彩排出柜那一幕、说出“我是同性恋”这句台词的时候,她都泪流满面。她后来在一次访谈中说,她之所以热泪盈眶是因为“羞耻、自我憎恨,以及社会灌输给你、告诉你‘你有病’的种种感受”。

但今天,许多十几岁、二十几岁、三十几岁的同性恋者说,“出柜”(coming out of the closet)这个说法并不适用于他们,因为他们从来就不在柜子里。加利福尼亚奥克兰的艾瑞尔·布恩(Ariel Boone)从2008年,她才只有18岁的时候起就开始用“同志”这个字眼来描述自己,那时,她已经意识到女性对自己的吸引力。

2013年,布莱恩·伊登斯(Blaine Edens)22岁。那一年,她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在亚利桑那州的父亲和在蒙大拿的母亲。她说:“他们都说:‘没错,我们知道。我们难过的是你过了这么久才说。’”

太多艺术家和作家的例子表明,同性恋者的身份给他们的作品注入了一种旁观者的敏感,就算他们并不是在明确地反映这类主题。电影导演托德·海因斯(Todd Haynes)说,他们的私生活和身份赋予了他们“一种狡黠、世故的眼光,他们借此来看待这个世界,质疑它的标准观念”。海因斯曾经执导过《远离天堂》(Far From Heaven)一片和即将上映的《卡罗尔》(Carol)。后者根据派翠西亚·海史密斯(Patricia Highsmith)反映女同性恋者罗曼史的小说《盐的代价》(The Price of Salt)改编而成。

但艺术馆馆长们及艺术批评界人士称,说起涉及性取向的作品,近来没有哪一部的冲击力比得上罗伯特·梅普尔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几十年前充满挑逗意味的绘画作品,也比不上卡拉·沃克(Kara Walker)2014年的巨型糖雕,后者触及了黑人女性和种植园等主题。而在舞台剧领域,编剧们则说,再也不会出现一部像拉里·克莱默(Larry Kramer)1985年为艾滋病大声疾呼的《平常心》(The Normal Heart)和托尼·库许纳(Tony Kushner)1991年表现同类题材的传奇之作《天使在美国》(Angels in America)那样的作品。许多电视剧都像《女子监狱》(Orange is the New Black)和《大城小妞》(Broad City)一样天衣无缝地、几乎是不经意地融入了同性恋主题。

许多同性恋艺术家、政治家以及社会名流都说,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少一些标签,希望享受自由,而不是被装进某种身份和政治之争的盒子里,也不希望按照外界期望的、某种特定的方式为人处世。休斯顿当代艺术博物馆(the Contemporary Arts Museum Houston)馆长迪恩·达德科(Dean Daderko)在电话采访中说,他们“并不觉得自己有责任为某个群体代言”。

这个月,印第安纳州南本德市市长、现年33岁的彼得·布蒂吉格(Pete Buttegieg)在一篇言论中告诉选民,自己是同性恋。当时,他强调说,性取向“只是他这个人的一个方面”,他同时也是一位海军预备役军官,还是一位商人。他的文章与苹果公司54岁的首席执行官、去年出柜的蒂姆·库克(Tim Cook)的文章遥相呼应。库克当时说:“我是一位工程师,是一个叔叔,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是一个健身狂人,是南方人的儿子,也是一个酷爱运动的人,我还有其他许多角色。”

几十年来,漫画家埃里森·柏克达(Alison Bechdel)一直在出版界的边缘活得有声有色,还把自己的系列漫画作品“Dykes to Watch Out For”变成了一门关于女同性恋者生活的社会学,而这部作品的名字本意是拿这些原本招人厌的人开涮。如今,根据她的回忆录改编的《欢乐之家》是百老汇眼下的热门剧目,还是托尼奖最佳音乐剧的得主。观众们都认同了它的主题,但“并不会刻意地想:‘我眼前现在看到的这个人物是个女同性恋者’”。丽萨·科伦说,“有时候,我看着观众,心里会想:‘在场的观众真的有同性恋吗?’”

确实有。剧中扮演成年埃里森的贝丝·马龙(Beth Malone)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说,一些年轻的姑娘们有时候等在舞台门口,小声告诉她自己出柜的打算。当时,不知情的父母就站在几英尺之外的地方。为什么同性恋文化不太可能消失,这就是原因:几位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说,因为总会有年轻人发现自己和家里人不一样。

他们还说,同性恋文化拥有天然的继承者,遗传了它打破边界的特质,也就是质疑男性、女性、同性恋、异性恋这些对人进行严格分类的酷儿文化。多年来,更成熟的同性恋世界和那些自我认定为跨性别者或者酷儿的人之间经常处于关系紧张的状态。一些女同性恋者控诉称,跨性别男性放弃了女权主义;而一些自我认同为跨性别者或酷儿的人则认为,同性恋男女过于因循守旧。

现在,他们似乎都在互相推动,社会讨论的主题也从“男人可以和男人结婚吗”发展到了“性别到底是先天决定的,还是后天习得的”。在马萨诸塞州的北安普顿这个地标性的女同性恋社区,这种转变在街头显而易见。作家兼教育工作者、在大学里就已经出柜的瑞秋·西蒙斯(Rachel Simmons)说,这一代人之前,留着短发到处溜达的女同性恋者十分引人注目。她回忆说,最近有一天,她在镇上的自行车道上慢跑,一个跨性别男子呼啸而过。此人没穿上衣,露出乳房切除手术留下的疤痕,所有人都能看见。

同时,在马萨诸塞的普林斯顿这个男同性恋者长期以来的消夏之都,安德鲁·苏利文还在继续关注他所说的“同性恋文化的终结”。他说,这种文化每年都消失一点点。最近,他在一次采访中说,他发现一些老的Gay吧已经变成了异性恋男女单身派对的热门场所,女人们出席的时候都佩着饰带和白色的面纱。

每逢此时,朋友们都取笑他帮着点燃的这场同性恋婚姻大战所带来的后果。他们说:“看看,这就是你想要的吗?”

(译者:轩然)

来源:纽约时报

原标题:HISTORIC DAY FOR GAY RIGHTS, BUT A TWINGE OF LOSS FOR GAY CULTURE

最新更新时间:06/28 11:39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纽约时报】全美同性恋都可以合法结婚了 但他们独有的文化却快没了

全美同性恋婚姻合法既是一项无上的成就,但它对于一向标榜与众不同的同性恋群体来说也是一个令人困惑的挑战。同性恋平权运动积累的胜利果实越多,同性恋文化消失得就越快。

图片来源:华盖创意

从西雅图的国会山到华盛顿的杜邦环岛,Gay吧和夜店一家家变成了卖维生素的商店和冰冻酸奶店,变成了回忆。留下来的那些则日益挤满异性恋顾客,而许多以前的顾客都说,他们现在的社交生活中心已经变成了学前班和儿童游乐场。

为了纪念骄傲月,Chase银行ATM机的显示屏上一直在滚动显示彩虹色调的“Just Be You”(做自己)口号,一方面传递着社会的接受度,但另一方面也传递着商业味的平淡气息。电影导演、制片人以及艺术家们都在讨论正在退潮的性取向主题,他们说,这类主题产生的戏剧张力已经大不如前。

美国最高法院当地时间周五把同性婚姻的权利扩大到了全美,这既是一项至高无上的成就,但对于一个一向标榜与众不同的群体来说,它同时也是一个令人困惑的挑战。同性恋平权运动积累的胜利果实越多,一些同性恋机构、风俗和标志消失得就越快。因此,就在同性恋婚姻运动到达巅峰的同时,一场论战也来到了高潮:同性恋群体亲手取得的成功是不是正在模糊同性恋人群自身的身份。

“如果没有压迫,同性恋人群还有什么共同点?”这场同性恋婚姻运动的精神导师之一安德鲁·苏利文(Andrew Sullivan)说,“我目前还不知道答案。”

电影导演、美国边缘人群的守护神约翰·沃特斯(John Waters)最近在罗德岛设计学院(the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的一场毕业演讲中警告大学毕业生们要警惕这种变化。“不要自我孤立。分裂主义属于失败者。”他随后还补充了一句,“如今光是同性恋已经不够了。”

没人说偏见行将消失,特别是在美国主要大城市之外的地方,一波又一波的仇恨犯罪、青少年同性恋者的自杀事件以及工作场所的歧视现象都证明了这一点。现在还远远没到所有人都赞同“婚姻权是自由权的最高形式”这种观点的地步。但甚至就连许多竞相走上圣坛的人都说,他们在欢庆中也感受到了失落。那是一种甜蜜中带着苦涩的感觉,因为同性恋人群回击羞辱和迫害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创造性和勇气中包含着某种珍贵的东西。

几十年来,他们建起了自己的避难所:同性恋社区以及度假地,他们可以在结束躲在柜子里的职场生活之后寻求逃避;书店,年轻的同性恋者在那里可以找到真实的自我,还可以找到彼此。彩虹旗这样的标志既表达了喜悦,也表达了一种集体的蔑视。那是一种回击,回击的对象既有家人的反对,也有因为同性恋性爱就可能遭致逮捕的法律,还有认为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以及跨性别者可耻的观念。

丽萨·科伦(Lisa Kron)说:“我怀念的是身为同性恋者的那种特别之处。”她曾经写过一本书《欢乐之家》(Fun Home),还是同名百老汇音乐剧的词作者。里面有一首歌特别引人注目,演唱者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她对一个男子气十足的女人一见倾心。“因为过去传统的渠道关闭了,我们的生活带上了一种自觉,需要另辟蹊径来庆祝、纪念我们的家庭、纪念我们的结合。那种感觉既神奇,又美好。”

科伦现年54岁,她的这种心情似乎引起了她这一代以及上一代同性恋者们的共鸣。《创造同性恋历史》(Making Gay History)一书的作者、现年56岁的埃里克·马库斯(Eric Marcus)说:“人们正在丧失一种群体感,一种互相分享的感觉。”

“身为一个受压迫的群体的一份子自有某种美妙之处。”马库斯说。但他同时警告,不要过度怀旧。他说,最敢于发出声音的同性恋权益维权分子或许喜欢出柜的感觉,但绝大部分同性恋者只是希望拥有“别人也有的东西”,比如能够爱一个人,拥有家庭,追求自己的职业,“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主流的接受并不一定会导致边缘文化的消亡。其他一些人群也在遭遇更大程度的包容所带来的冲击。但身为一位同性恋者和身为一个少数族裔或者某种少数派宗教成员不同,许多同性恋的孩子都生在异性恋的家庭,而同性恋伴侣们的后代却通常是异性恋。几位同性恋社会学家称,其中并不存在多少延续性,而且能够强化同性恋身份、联系不同年代同性恋者的传统和节日也更少。

团结许多同性恋者的经历并不是婚姻,而是出柜。1997年,艾伦·德詹尼斯(Ellen DeGeneres)在剧中所扮演的角色有出柜的情节。每次彩排出柜那一幕、说出“我是同性恋”这句台词的时候,她都泪流满面。她后来在一次访谈中说,她之所以热泪盈眶是因为“羞耻、自我憎恨,以及社会灌输给你、告诉你‘你有病’的种种感受”。

但今天,许多十几岁、二十几岁、三十几岁的同性恋者说,“出柜”(coming out of the closet)这个说法并不适用于他们,因为他们从来就不在柜子里。加利福尼亚奥克兰的艾瑞尔·布恩(Ariel Boone)从2008年,她才只有18岁的时候起就开始用“同志”这个字眼来描述自己,那时,她已经意识到女性对自己的吸引力。

2013年,布莱恩·伊登斯(Blaine Edens)22岁。那一年,她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在亚利桑那州的父亲和在蒙大拿的母亲。她说:“他们都说:‘没错,我们知道。我们难过的是你过了这么久才说。’”

太多艺术家和作家的例子表明,同性恋者的身份给他们的作品注入了一种旁观者的敏感,就算他们并不是在明确地反映这类主题。电影导演托德·海因斯(Todd Haynes)说,他们的私生活和身份赋予了他们“一种狡黠、世故的眼光,他们借此来看待这个世界,质疑它的标准观念”。海因斯曾经执导过《远离天堂》(Far From Heaven)一片和即将上映的《卡罗尔》(Carol)。后者根据派翠西亚·海史密斯(Patricia Highsmith)反映女同性恋者罗曼史的小说《盐的代价》(The Price of Salt)改编而成。

但艺术馆馆长们及艺术批评界人士称,说起涉及性取向的作品,近来没有哪一部的冲击力比得上罗伯特·梅普尔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几十年前充满挑逗意味的绘画作品,也比不上卡拉·沃克(Kara Walker)2014年的巨型糖雕,后者触及了黑人女性和种植园等主题。而在舞台剧领域,编剧们则说,再也不会出现一部像拉里·克莱默(Larry Kramer)1985年为艾滋病大声疾呼的《平常心》(The Normal Heart)和托尼·库许纳(Tony Kushner)1991年表现同类题材的传奇之作《天使在美国》(Angels in America)那样的作品。许多电视剧都像《女子监狱》(Orange is the New Black)和《大城小妞》(Broad City)一样天衣无缝地、几乎是不经意地融入了同性恋主题。

许多同性恋艺术家、政治家以及社会名流都说,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少一些标签,希望享受自由,而不是被装进某种身份和政治之争的盒子里,也不希望按照外界期望的、某种特定的方式为人处世。休斯顿当代艺术博物馆(the Contemporary Arts Museum Houston)馆长迪恩·达德科(Dean Daderko)在电话采访中说,他们“并不觉得自己有责任为某个群体代言”。

这个月,印第安纳州南本德市市长、现年33岁的彼得·布蒂吉格(Pete Buttegieg)在一篇言论中告诉选民,自己是同性恋。当时,他强调说,性取向“只是他这个人的一个方面”,他同时也是一位海军预备役军官,还是一位商人。他的文章与苹果公司54岁的首席执行官、去年出柜的蒂姆·库克(Tim Cook)的文章遥相呼应。库克当时说:“我是一位工程师,是一个叔叔,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是一个健身狂人,是南方人的儿子,也是一个酷爱运动的人,我还有其他许多角色。”

几十年来,漫画家埃里森·柏克达(Alison Bechdel)一直在出版界的边缘活得有声有色,还把自己的系列漫画作品“Dykes to Watch Out For”变成了一门关于女同性恋者生活的社会学,而这部作品的名字本意是拿这些原本招人厌的人开涮。如今,根据她的回忆录改编的《欢乐之家》是百老汇眼下的热门剧目,还是托尼奖最佳音乐剧的得主。观众们都认同了它的主题,但“并不会刻意地想:‘我眼前现在看到的这个人物是个女同性恋者’”。丽萨·科伦说,“有时候,我看着观众,心里会想:‘在场的观众真的有同性恋吗?’”

确实有。剧中扮演成年埃里森的贝丝·马龙(Beth Malone)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说,一些年轻的姑娘们有时候等在舞台门口,小声告诉她自己出柜的打算。当时,不知情的父母就站在几英尺之外的地方。为什么同性恋文化不太可能消失,这就是原因:几位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说,因为总会有年轻人发现自己和家里人不一样。

他们还说,同性恋文化拥有天然的继承者,遗传了它打破边界的特质,也就是质疑男性、女性、同性恋、异性恋这些对人进行严格分类的酷儿文化。多年来,更成熟的同性恋世界和那些自我认定为跨性别者或者酷儿的人之间经常处于关系紧张的状态。一些女同性恋者控诉称,跨性别男性放弃了女权主义;而一些自我认同为跨性别者或酷儿的人则认为,同性恋男女过于因循守旧。

现在,他们似乎都在互相推动,社会讨论的主题也从“男人可以和男人结婚吗”发展到了“性别到底是先天决定的,还是后天习得的”。在马萨诸塞州的北安普顿这个地标性的女同性恋社区,这种转变在街头显而易见。作家兼教育工作者、在大学里就已经出柜的瑞秋·西蒙斯(Rachel Simmons)说,这一代人之前,留着短发到处溜达的女同性恋者十分引人注目。她回忆说,最近有一天,她在镇上的自行车道上慢跑,一个跨性别男子呼啸而过。此人没穿上衣,露出乳房切除手术留下的疤痕,所有人都能看见。

同时,在马萨诸塞的普林斯顿这个男同性恋者长期以来的消夏之都,安德鲁·苏利文还在继续关注他所说的“同性恋文化的终结”。他说,这种文化每年都消失一点点。最近,他在一次采访中说,他发现一些老的Gay吧已经变成了异性恋男女单身派对的热门场所,女人们出席的时候都佩着饰带和白色的面纱。

每逢此时,朋友们都取笑他帮着点燃的这场同性恋婚姻大战所带来的后果。他们说:“看看,这就是你想要的吗?”

(译者:轩然)

来源:纽约时报

原标题:HISTORIC DAY FOR GAY RIGHTS, BUT A TWINGE OF LOSS FOR GAY CULTURE

最新更新时间:06/28 11:39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