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十二个男人演绎的《红楼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十二个男人演绎的《红楼梦》

老话讲,男不看红楼,女不看西厢。连看都不看的男人们演起《红楼梦》来,会是什么样?

舞台剧《红楼梦》海报 。图片来源:网络

在全女班的《贾宝玉》和《三国》之后,香港知名舞台剧导演林奕华又将带来全男班的《红楼梦》。今年10月起,这部剧将在内地进行巡演。

《红楼梦》是林奕华改编的最后一部四大名著。十年前,《魔戒》《哈利波特》盛行一时,林奕华觉得自己也可以做一个系列的舞台剧。他选择了中国人最熟悉的四大名著。

2006年率先推出的是《水浒》。林奕华从武松打虎、杨志卖刀等典故中找出了“老虎”“酒”“刀”等9个关键词,对应9位身份背景不同的男人,他们前来应征黑帮电影演员,每人上台念一段独白,独白又反衬出他们内心的故事,是九种被逼上梁山的“男人之罪”。林奕华说这出戏讲的是草根男性的自我认同。

紧跟其后的是2007年推出的《西游记》,林奕华感兴趣于唐僧师徒四人在路上的不停争吵,认为朝着一个目标前行的人们,无论多亲密都会吵架,矛盾来自彼此的不信任。究其原因,一是别人不了解你,二是你也不了解你自己。

他把所有会争吵的人物关系,例如情侣、师生、选秀者与评委、明星与普通人等,按4部分呈现:“人人都爱猪八戒”“人人都怕孙悟空”“人人都恨唐三藏”“人人都看不见沙悟净”,然后把现代人的状况统统放进去,让现实生活里的九九八十一种繁琐,爱情里九九八十一种不满,交织成新的九九八十一项“生活之难”。

2013年,林奕华在完成城市三部曲(《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男人与女人之战争与和平》《命运建筑师之远大前程》)之后,又重新开始四大名著的改编。第三部《三国》也成为了这一系列中首部与内地观众见面的剧目(此前两部只在台湾、香港演出过)。舞台上,十三位女学生、三位老师,一堂历史课,讲的是朋友与敌人在昨日与今日的“人心之变”。女学生时而变为三国中的刘备、曹操、孙权、司马懿,有着各自的目标,相互间有欣赏也有敌对。

为什么要用女生来演三国?林奕华的解释是,“我的改编跟吴宇森的差别在哪里,我觉得最重要的区别是吴宇森改编《三国》时还没有《甄嬛传》,而我是在‘甄嬛时代’去读三国的人。”

直到去年,林奕华才开始着手改编《红楼梦》,为什么把《红楼梦》放在最后,因为它是四大名著里林奕华最爱的一部,也是在完全没有打算做这一系列之前,他唯一看过的一部,实际上他几乎看过所有版本的《红楼梦》,曾公开表示过自己是87版电视剧的忠实粉丝。

因为太爱,就要留到最后改编。不过,在此之前林奕华已在其他作品中,有过些许尝试。2009年创作的舞台剧《男人与女人之战争与和平》中,林奕华插入了一段何韵诗与林依晨游戏演绎宝黛初会的段落。2011年何韵诗入行10年要用一部舞台剧作总结时,林奕华干脆为其打造了以成长为主题的《贾宝玉》。他说,“宝玉这样的人物,在英国是哈利-波特,在法国是小王子,在美国是彼得-潘,他代表的是那些还在成长,内心纯真的孩子,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贾宝玉。”

就像前三部作品:《水浒传What is Man?》看“男人之罪”,《西游记What is Fantasy?》看“生活之难”,《三国What is Success?》看“人心之变”,到了《红楼梦》,林奕华说——

《红楼梦》是中国人的一本“性命书”。性,离不开命,命就是时间观,时间观就是价值观,中国小说史上我找不出另一本作品,能像《红楼梦》那样以极其超前的意识,剖析了中国人因何被儒家体制的时间观捆绑了自我的发现。

个体的存在价值乃以群体的时间观为依归——人生,竟然只是人手一份的“时间表”,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彷佛事比人更重要,活着不是为了实现未来,却是和大家一起拥抱过去。现代人总抱怨被时间逼着走,人生的得失都很被动,生命的盛衰最后只剩荒凉。可是,我们又把多少光阴花在经营名利,为的是受人艳羡,最终只是简单的三个字:被认同?

林奕华对“不被认同”有着切身感受。他是香港最早公开同性恋身份的导演,1989年,他取“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之意将自己筹划的首届同性恋电影节命名为“香港同志电影节”,被认为是“同志”作为同性恋意义的开端。

“我经常被拒绝,这个拒绝不是说一个人、两个人,而是当你拥有某些价值观,但这些价值观在你生存的社会或者时代普遍不被认同的时候,其实就会有很多人拒绝你,所以我经常说,我的情敌就是社会。但岁月就像坦克车,在我身上碾过的痕迹和感受,这些人生经历对我来讲是一个很大的礼物。”

基于这样的人生经历,林奕华在改编《红楼梦》时,提出“What is Time?”“What is Sex?”他认为中国人的内心是不自由的,反映在对性别、情感的僵化,永远在活别人眼中的那个自己。所以他要“拆去红楼,释放了梦”,要让梦中人去直面自己的潜意识,直面心底的欲望。

不同与其他三部戏,林奕华在排演前都有另外创作剧本,而到了《红楼梦》,因为他太爱小说的文本,台词就干脆全部从小说中截取,但戏剧场景又完全跟书中的不一样,是全部现代的情景。“超过一百万字的小说,人家拍过70集的电视剧,也拍过超过3小时的电影,那么在舞台上,我要怎么呈现?从一开始我就决定不去重现书中的情节。”

他为舞台版《红楼梦》建构了三种平行时间:文本与视觉的平行、视觉与观众人生经历的平行、观众人生经历与曹雪芹人生经历的平行。既有发生在舞台上的,也有发生在剧院外。既有发生在“现在”,也有发生在“过去”与“未来”。

具体呈现上,十二位男演员饰演十二金钗(但角色并不固定),开场便是具有符号性的角色“贾夫人”闯入了名为“我们的大观园”的欢场。之后每一场戏中,都有一位男演员担当说书人,说着原著小说中的台词,而其他演员演绎的是现代的故事,例如在贾母与刘姥姥的戏中,发出“我的人生是不是已经过了一大半了?”的疑问,或是在宝玉大闹学堂一出中,提出“凭什么我要听你们的?”的呼喊。叙述的是原著里的文字,指涉的是观众切身的现实。这些困扰或桎梏着书中人的问题,就这样与现代时产生了连接。

为什么是全男班的演绎?林奕华说,有句老话讲,“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男不看红楼,女不看西厢”,男人什么不读红楼?会不会是因为男人不想让红楼来读他们自己呢?如果让男生来演这部他们甚至连读都不要去读的书,该怎么让他们进入角色?

但他也坦言比起全女班排演《三国》,全男班排演《红楼梦》更难。“你让女生演男生,她们都没问题,说一句谁怕谁呀,就能演。可男生演女生,光是讲台词,不对味,就会头皮发麻。”

为了能让这些男演员进入角色,林奕华颇是费了一番功夫。

排练第一天,林奕华就让这些男演员去听他小时候听过的台湾七十年代流行歌曲,例如《不要抛弃我》《回头我也不要你》《苦酒满杯》《恨你入骨》《负心的人》等,这些男性荷尔蒙爆棚的男演员最初对这些情歌并不感冒,但反复听,把歌词当台词来念,到最后学唱下来,有些人说,“我似乎从这些歌里明白了我妈妈、明白了家庭里某一些情感关系。”

之后的第二个工作坊中,林奕华让演员们看用这些歌曲做主题曲或者插曲的七十年代台湾电影,例如甄珍与邓光荣主演的《彩云飞》,因为在这部电影里,上半场甄珍饰演的角色类似林黛玉,而下半场饰演的另一个角色类似史湘云。“我是想告诉演员,《红楼梦》的故事不只在书里,它的影响无处不在。”

三百年前,曹雪芹在书中写南京有个甄宝玉,北京有个贾宝玉,贾宝玉梦到甄宝玉来他家做客。这种一人分饰两角,只不过是一体两面的形式,林奕华认为在曹雪芹的年代是非常前往的概念。“希区柯克有部电影《迷魂记》,讲的也是一个人遇到两个一模一样的人。

他不强迫演员马上把原著读完,而是寻找红楼梦能与现代做连接的作品,既引发演员的兴趣,也引起他们的思考。

林奕华一直在想《红楼梦》为什么可以超越时间,《红楼梦》的现代意识为什么这么强烈。他觉得王熙凤是个典型的现代人,“她很重视眼前的利益,很会投机,也很性急,她很能够感受到生存这件事带给人的那种焦虑感。”“留不住、抓不紧、放不下,这些都是人生课题”,林奕华说。他把这些思索也写成了歌,命名《似曾》,并邀请台湾金曲奖最佳制作人陈建骐为其谱曲,作为《红楼梦》的主题曲。演唱者则是金曲奖最佳新人奖得主韦礼安。

林奕华的四大名著系列创作贯穿了整整8年,未来,他还想做“四大美人”系列。此外,早年他做过《包法利夫人》,那曾经是本禁书,他又想做《洛丽塔》,也曾是本禁书,于是他想,不如再做个禁书系列,当然包括《金瓶梅》。

他从没有重现古典名著情节的念头,因为那是电视剧该做的事情。“名著和戏剧有个吊诡的地方是,观众很希望听到故事,很希望看到对号入座,看到他们熟悉的人物出现在舞台上。但剧场就是剧场,不是电视。”

“我做四大名著,不在还原历史,而是通过戏剧思考,除了文学的价值外,这些作品对现代人来说还有什么新的意义?”林奕华觉得如果自己再把老故事重说一遍,毫无意义。

“你为什么来剧场看戏?我们以为来剧场看戏是来看哲学、看艺术,但其实我们是来看自己的欲望。可能在一出戏里,你看的并不是主角,而是会挑你想看的人关注,这个人就是你欲望中的自己。我设想观众看我的戏时会说,‘他怎么可以这样,为什么戏里的话正是我不想说出的话。’所以,剧场是有关自由的地方,继而也成为了解自己的一个方式。”

 

欢迎关注“财经娱乐家”和“娱论界”原创公众号,了解更多娱乐产业资讯、八卦趣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十二个男人演绎的《红楼梦》

老话讲,男不看红楼,女不看西厢。连看都不看的男人们演起《红楼梦》来,会是什么样?

舞台剧《红楼梦》海报 。图片来源:网络

在全女班的《贾宝玉》和《三国》之后,香港知名舞台剧导演林奕华又将带来全男班的《红楼梦》。今年10月起,这部剧将在内地进行巡演。

《红楼梦》是林奕华改编的最后一部四大名著。十年前,《魔戒》《哈利波特》盛行一时,林奕华觉得自己也可以做一个系列的舞台剧。他选择了中国人最熟悉的四大名著。

2006年率先推出的是《水浒》。林奕华从武松打虎、杨志卖刀等典故中找出了“老虎”“酒”“刀”等9个关键词,对应9位身份背景不同的男人,他们前来应征黑帮电影演员,每人上台念一段独白,独白又反衬出他们内心的故事,是九种被逼上梁山的“男人之罪”。林奕华说这出戏讲的是草根男性的自我认同。

紧跟其后的是2007年推出的《西游记》,林奕华感兴趣于唐僧师徒四人在路上的不停争吵,认为朝着一个目标前行的人们,无论多亲密都会吵架,矛盾来自彼此的不信任。究其原因,一是别人不了解你,二是你也不了解你自己。

他把所有会争吵的人物关系,例如情侣、师生、选秀者与评委、明星与普通人等,按4部分呈现:“人人都爱猪八戒”“人人都怕孙悟空”“人人都恨唐三藏”“人人都看不见沙悟净”,然后把现代人的状况统统放进去,让现实生活里的九九八十一种繁琐,爱情里九九八十一种不满,交织成新的九九八十一项“生活之难”。

2013年,林奕华在完成城市三部曲(《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男人与女人之战争与和平》《命运建筑师之远大前程》)之后,又重新开始四大名著的改编。第三部《三国》也成为了这一系列中首部与内地观众见面的剧目(此前两部只在台湾、香港演出过)。舞台上,十三位女学生、三位老师,一堂历史课,讲的是朋友与敌人在昨日与今日的“人心之变”。女学生时而变为三国中的刘备、曹操、孙权、司马懿,有着各自的目标,相互间有欣赏也有敌对。

为什么要用女生来演三国?林奕华的解释是,“我的改编跟吴宇森的差别在哪里,我觉得最重要的区别是吴宇森改编《三国》时还没有《甄嬛传》,而我是在‘甄嬛时代’去读三国的人。”

直到去年,林奕华才开始着手改编《红楼梦》,为什么把《红楼梦》放在最后,因为它是四大名著里林奕华最爱的一部,也是在完全没有打算做这一系列之前,他唯一看过的一部,实际上他几乎看过所有版本的《红楼梦》,曾公开表示过自己是87版电视剧的忠实粉丝。

因为太爱,就要留到最后改编。不过,在此之前林奕华已在其他作品中,有过些许尝试。2009年创作的舞台剧《男人与女人之战争与和平》中,林奕华插入了一段何韵诗与林依晨游戏演绎宝黛初会的段落。2011年何韵诗入行10年要用一部舞台剧作总结时,林奕华干脆为其打造了以成长为主题的《贾宝玉》。他说,“宝玉这样的人物,在英国是哈利-波特,在法国是小王子,在美国是彼得-潘,他代表的是那些还在成长,内心纯真的孩子,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贾宝玉。”

就像前三部作品:《水浒传What is Man?》看“男人之罪”,《西游记What is Fantasy?》看“生活之难”,《三国What is Success?》看“人心之变”,到了《红楼梦》,林奕华说——

《红楼梦》是中国人的一本“性命书”。性,离不开命,命就是时间观,时间观就是价值观,中国小说史上我找不出另一本作品,能像《红楼梦》那样以极其超前的意识,剖析了中国人因何被儒家体制的时间观捆绑了自我的发现。

个体的存在价值乃以群体的时间观为依归——人生,竟然只是人手一份的“时间表”,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彷佛事比人更重要,活着不是为了实现未来,却是和大家一起拥抱过去。现代人总抱怨被时间逼着走,人生的得失都很被动,生命的盛衰最后只剩荒凉。可是,我们又把多少光阴花在经营名利,为的是受人艳羡,最终只是简单的三个字:被认同?

林奕华对“不被认同”有着切身感受。他是香港最早公开同性恋身份的导演,1989年,他取“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之意将自己筹划的首届同性恋电影节命名为“香港同志电影节”,被认为是“同志”作为同性恋意义的开端。

“我经常被拒绝,这个拒绝不是说一个人、两个人,而是当你拥有某些价值观,但这些价值观在你生存的社会或者时代普遍不被认同的时候,其实就会有很多人拒绝你,所以我经常说,我的情敌就是社会。但岁月就像坦克车,在我身上碾过的痕迹和感受,这些人生经历对我来讲是一个很大的礼物。”

基于这样的人生经历,林奕华在改编《红楼梦》时,提出“What is Time?”“What is Sex?”他认为中国人的内心是不自由的,反映在对性别、情感的僵化,永远在活别人眼中的那个自己。所以他要“拆去红楼,释放了梦”,要让梦中人去直面自己的潜意识,直面心底的欲望。

不同与其他三部戏,林奕华在排演前都有另外创作剧本,而到了《红楼梦》,因为他太爱小说的文本,台词就干脆全部从小说中截取,但戏剧场景又完全跟书中的不一样,是全部现代的情景。“超过一百万字的小说,人家拍过70集的电视剧,也拍过超过3小时的电影,那么在舞台上,我要怎么呈现?从一开始我就决定不去重现书中的情节。”

他为舞台版《红楼梦》建构了三种平行时间:文本与视觉的平行、视觉与观众人生经历的平行、观众人生经历与曹雪芹人生经历的平行。既有发生在舞台上的,也有发生在剧院外。既有发生在“现在”,也有发生在“过去”与“未来”。

具体呈现上,十二位男演员饰演十二金钗(但角色并不固定),开场便是具有符号性的角色“贾夫人”闯入了名为“我们的大观园”的欢场。之后每一场戏中,都有一位男演员担当说书人,说着原著小说中的台词,而其他演员演绎的是现代的故事,例如在贾母与刘姥姥的戏中,发出“我的人生是不是已经过了一大半了?”的疑问,或是在宝玉大闹学堂一出中,提出“凭什么我要听你们的?”的呼喊。叙述的是原著里的文字,指涉的是观众切身的现实。这些困扰或桎梏着书中人的问题,就这样与现代时产生了连接。

为什么是全男班的演绎?林奕华说,有句老话讲,“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男不看红楼,女不看西厢”,男人什么不读红楼?会不会是因为男人不想让红楼来读他们自己呢?如果让男生来演这部他们甚至连读都不要去读的书,该怎么让他们进入角色?

但他也坦言比起全女班排演《三国》,全男班排演《红楼梦》更难。“你让女生演男生,她们都没问题,说一句谁怕谁呀,就能演。可男生演女生,光是讲台词,不对味,就会头皮发麻。”

为了能让这些男演员进入角色,林奕华颇是费了一番功夫。

排练第一天,林奕华就让这些男演员去听他小时候听过的台湾七十年代流行歌曲,例如《不要抛弃我》《回头我也不要你》《苦酒满杯》《恨你入骨》《负心的人》等,这些男性荷尔蒙爆棚的男演员最初对这些情歌并不感冒,但反复听,把歌词当台词来念,到最后学唱下来,有些人说,“我似乎从这些歌里明白了我妈妈、明白了家庭里某一些情感关系。”

之后的第二个工作坊中,林奕华让演员们看用这些歌曲做主题曲或者插曲的七十年代台湾电影,例如甄珍与邓光荣主演的《彩云飞》,因为在这部电影里,上半场甄珍饰演的角色类似林黛玉,而下半场饰演的另一个角色类似史湘云。“我是想告诉演员,《红楼梦》的故事不只在书里,它的影响无处不在。”

三百年前,曹雪芹在书中写南京有个甄宝玉,北京有个贾宝玉,贾宝玉梦到甄宝玉来他家做客。这种一人分饰两角,只不过是一体两面的形式,林奕华认为在曹雪芹的年代是非常前往的概念。“希区柯克有部电影《迷魂记》,讲的也是一个人遇到两个一模一样的人。

他不强迫演员马上把原著读完,而是寻找红楼梦能与现代做连接的作品,既引发演员的兴趣,也引起他们的思考。

林奕华一直在想《红楼梦》为什么可以超越时间,《红楼梦》的现代意识为什么这么强烈。他觉得王熙凤是个典型的现代人,“她很重视眼前的利益,很会投机,也很性急,她很能够感受到生存这件事带给人的那种焦虑感。”“留不住、抓不紧、放不下,这些都是人生课题”,林奕华说。他把这些思索也写成了歌,命名《似曾》,并邀请台湾金曲奖最佳制作人陈建骐为其谱曲,作为《红楼梦》的主题曲。演唱者则是金曲奖最佳新人奖得主韦礼安。

林奕华的四大名著系列创作贯穿了整整8年,未来,他还想做“四大美人”系列。此外,早年他做过《包法利夫人》,那曾经是本禁书,他又想做《洛丽塔》,也曾是本禁书,于是他想,不如再做个禁书系列,当然包括《金瓶梅》。

他从没有重现古典名著情节的念头,因为那是电视剧该做的事情。“名著和戏剧有个吊诡的地方是,观众很希望听到故事,很希望看到对号入座,看到他们熟悉的人物出现在舞台上。但剧场就是剧场,不是电视。”

“我做四大名著,不在还原历史,而是通过戏剧思考,除了文学的价值外,这些作品对现代人来说还有什么新的意义?”林奕华觉得如果自己再把老故事重说一遍,毫无意义。

“你为什么来剧场看戏?我们以为来剧场看戏是来看哲学、看艺术,但其实我们是来看自己的欲望。可能在一出戏里,你看的并不是主角,而是会挑你想看的人关注,这个人就是你欲望中的自己。我设想观众看我的戏时会说,‘他怎么可以这样,为什么戏里的话正是我不想说出的话。’所以,剧场是有关自由的地方,继而也成为了解自己的一个方式。”

 

欢迎关注“财经娱乐家”和“娱论界”原创公众号,了解更多娱乐产业资讯、八卦趣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