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敦煌:众人受到召唤》书评:再现敦煌华彩的幕后英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敦煌:众人受到召唤》书评:再现敦煌华彩的幕后英雄

让一个原本已受到极大破坏,面貌残破的敦煌,重新以绚丽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这本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惊人的实现了。这就是《敦煌:众人受到召唤》一书记述的故事。

所评图书:

书名:《敦煌:众人受到召唤》

作者:《生活月刊》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10月

有关敦煌,人皆共知。敦煌曾是世界四大文明、六大宗教和十多个民族文化的融汇之地。敦煌莫高窟经过一千多年的营造,成为世界上历史延续最悠久、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美的佛教艺术遗存。但这里保存和展出的壁画及彩塑,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而这一切又是怎样呈现在人们面前,谁发现、发掘、保护了敦煌,普及程度却不够广。

至清代末期,中国西北包括新疆、甘肃、宁夏等省份,一些外国考古学家重新“发现”了这片地区背后记录的复杂历史。大量的文书、经卷、典籍、方志、信札、契约、户籍、账簿等宝贵文史资料流失,壁画、彩塑等文物遗产更是遭到大规模盗挖。这些资料和文物遗产大多因历史久远,被掩埋在沙土之中,这样的宿命,跟远离中原的塞外在历史上很少得到正统史家关注有关。

这既是本土敦煌学研究的悲哀所在,也不妨说有点幸运的因素。悲哀和幸运极其微妙的纠合在一块儿——因为长久以来对于文化宝藏的不重视,包括敦煌在内,西北很多地区的文史资料和文物遗产,因为不同时期政治和社会背景,渐渐无人问津,因而掩埋在沙土之中,没有进入皇家或者私人收藏夹的库房,这使之反而躲过了一些文化劫难。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资料和遗产的价值,首先被国外的学者发现和承认,并因此造成了很难挽回的盗挖和流失。流失到海外的文物也阴差阳错般的躲过了后来的政治运动,获得相对良好的保存环境,为海外和中国本土学者的研究提供了条件。当效仿国外同行的本土敦煌学兴起后,国内学者面临资料不足等多方面的不便,不得不远赴重洋到外国的博物馆和图书馆去调阅查看资料,这极大的限制了本土敦煌学的发展。

让一个原本已受到极大破坏,面貌残破的敦煌,重新以绚丽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这本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惊人的实现了。这就是《敦煌:众人受到召唤》一书记述的故事。《生活月刊》杂志采编团队2010年和2013年深入敦煌等国内外多地,对几代“敦煌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采访,最终汇编为《敦煌:众人受到召唤》一书。

本土敦煌学、敦煌艺术研究、敦煌遗存保护与修复,都要从常书鸿先生说起。他是巴黎高等艺术美术学院的高材生,在巴黎的旧书摊上看到《敦煌石窟图录》,就迷上了这门艺术。经过他的努力,并在梁思成和徐悲鸿等人的鼓励促成下,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这一呆就是一生。常书鸿以及跟随他加入到敦煌保护、保护事业的第一代“敦煌人”,“敦煌摧毁了他们一生的幸福,它贪婪地吞噬着他们的爱情、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生命,而他却要固执地守护它”,直到敦煌的光彩再度绽放。几十年间,常书鸿不仅长久守护敦煌,而且也成为后来几代“敦煌人”的引路人。

“敦煌人”需要在流沙彻底侵蚀磨平莫高窟各类石窟壁画和彩塑之前,完成临摹、修复等多项工作,日复一日颇具西西弗斯色彩的忙碌着。但他们深怀希望,对理想没有放弃自己的坚持,什么都可以忍受,无论是长达数十年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工作、生活环境(改革开放后才逐步改善),还是长期坚守带来的孤独。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敦煌:众人受到召唤》书评:再现敦煌华彩的幕后英雄

让一个原本已受到极大破坏,面貌残破的敦煌,重新以绚丽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这本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惊人的实现了。这就是《敦煌:众人受到召唤》一书记述的故事。

所评图书:

书名:《敦煌:众人受到召唤》

作者:《生活月刊》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10月

有关敦煌,人皆共知。敦煌曾是世界四大文明、六大宗教和十多个民族文化的融汇之地。敦煌莫高窟经过一千多年的营造,成为世界上历史延续最悠久、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美的佛教艺术遗存。但这里保存和展出的壁画及彩塑,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而这一切又是怎样呈现在人们面前,谁发现、发掘、保护了敦煌,普及程度却不够广。

至清代末期,中国西北包括新疆、甘肃、宁夏等省份,一些外国考古学家重新“发现”了这片地区背后记录的复杂历史。大量的文书、经卷、典籍、方志、信札、契约、户籍、账簿等宝贵文史资料流失,壁画、彩塑等文物遗产更是遭到大规模盗挖。这些资料和文物遗产大多因历史久远,被掩埋在沙土之中,这样的宿命,跟远离中原的塞外在历史上很少得到正统史家关注有关。

这既是本土敦煌学研究的悲哀所在,也不妨说有点幸运的因素。悲哀和幸运极其微妙的纠合在一块儿——因为长久以来对于文化宝藏的不重视,包括敦煌在内,西北很多地区的文史资料和文物遗产,因为不同时期政治和社会背景,渐渐无人问津,因而掩埋在沙土之中,没有进入皇家或者私人收藏夹的库房,这使之反而躲过了一些文化劫难。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资料和遗产的价值,首先被国外的学者发现和承认,并因此造成了很难挽回的盗挖和流失。流失到海外的文物也阴差阳错般的躲过了后来的政治运动,获得相对良好的保存环境,为海外和中国本土学者的研究提供了条件。当效仿国外同行的本土敦煌学兴起后,国内学者面临资料不足等多方面的不便,不得不远赴重洋到外国的博物馆和图书馆去调阅查看资料,这极大的限制了本土敦煌学的发展。

让一个原本已受到极大破坏,面貌残破的敦煌,重新以绚丽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这本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惊人的实现了。这就是《敦煌:众人受到召唤》一书记述的故事。《生活月刊》杂志采编团队2010年和2013年深入敦煌等国内外多地,对几代“敦煌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采访,最终汇编为《敦煌:众人受到召唤》一书。

本土敦煌学、敦煌艺术研究、敦煌遗存保护与修复,都要从常书鸿先生说起。他是巴黎高等艺术美术学院的高材生,在巴黎的旧书摊上看到《敦煌石窟图录》,就迷上了这门艺术。经过他的努力,并在梁思成和徐悲鸿等人的鼓励促成下,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这一呆就是一生。常书鸿以及跟随他加入到敦煌保护、保护事业的第一代“敦煌人”,“敦煌摧毁了他们一生的幸福,它贪婪地吞噬着他们的爱情、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生命,而他却要固执地守护它”,直到敦煌的光彩再度绽放。几十年间,常书鸿不仅长久守护敦煌,而且也成为后来几代“敦煌人”的引路人。

“敦煌人”需要在流沙彻底侵蚀磨平莫高窟各类石窟壁画和彩塑之前,完成临摹、修复等多项工作,日复一日颇具西西弗斯色彩的忙碌着。但他们深怀希望,对理想没有放弃自己的坚持,什么都可以忍受,无论是长达数十年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工作、生活环境(改革开放后才逐步改善),还是长期坚守带来的孤独。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