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Uber花了两年半的时间做了一个像建设银行的新LOGO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Uber花了两年半的时间做了一个像建设银行的新LOGO

对于这个新Logo,你有什么想说的?

从昨天开始,当你打开Uber叫车时,可能会发现过去那个黑白图标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完全陌生、没有”U”的全新标识。

如果你是乘客,在移动端会发现新Logo看起来像是一枚古代铜钱,左边开了一道细长的口子,配上浅蓝色的底色和纹路。司机端新的Logo是两个不规则的六边形拼接在一起,底色变成暗红色。

左边为乘客端,右边为司机端。

除了移动端,Uber在全球65个国家的官网也都开始启用了不同配色和配图方案的网页设计。在中国,配色以红色为主,配以两种深浅不一的蓝色、一种金色,以及一种类似砖瓦的底纹。

你可别小看这个新Logo,它的设计完全是由Uber的创始人兼CEOTravis Kalanick主导的。他不是一名设计师(这一点似乎很明显),但是他拒绝让外人主导品牌塑造,于是他一边自学设计,一边和公司内部的设计团队探讨。关于这个新Logo,两年半以前Travis Kalanick就开始筹划了。

新Logo灵感来自于Travis Kalanick过去写的一篇博客。在博客中,Kalanick认为Uber的企业文化是比特(bits)和原子(atoms)的结合,比特代表Uber的科技,原子则代表人。于是设计团队从这个理念出发重新设计。

这之后,新的方案陆续被提出,又陆续被推翻,反反复复,直到今年1月19号才最终形成设计定稿。

同时,Uber依据不同国家的建筑、艺术、时尚、纺织品等风土人情设计了当地的色彩和纹理,并应用在网站上。

中国配色
印度配色

根据当地文化制定不同的配色,这背后也有着Kalanick的一套理念。“Uber也许可以说是一个全球性的品牌了,但具体到某个地方,它就是一个本土生意。如果要成功,Uber必须在全球各个城市建立起司机网络,并且每一个城市的联系都是独特的。”Kalanick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于是,Uber的设计团队决定每个市场来自主设计品牌标志的颜色,让Uber的员工在进行本地宣传时能够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爱尔兰配色
墨西哥配色

每当一个公司换Logo,一定是因为它希望向消费者展示一个全新的自己。Uber自然也不例外,过去几年时间,这家公司陆续推出UberX、UberPool、UberCommute以及UberEats等服务,逐渐转变成为一家“For Everybody”的独角兽,进入全球65个国家的400多个城市,估值窜升至650亿美元。

“我们曾经总把Uber想成是一个App,但事实上Uber已经变了。我们不再只是个App。”Uber的设计师Bryant Jow接受《连线》杂志采访时说。

通过新的设计形象,Uber想要向全世界传递一个新信号:Uber是一个全球品牌,是由一家家本地公司组成的国际大公司,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打车软件了。

这里是一段Uber对于新Logo的官方介绍视频:

尽管看上去这个Logo的设计过程相当用心,但收获的结果却是一片吐槽。在社交媒体上,大家纷纷对新Logo表示疑惑和不解。比如在Twitter上,一个名为Joshua Topolsky的网友说:“亲爱的Uber,你过去的Logo很糟糕,但是很有用;你的新Logo既糟糕,又没用。”

Twitter上网友的评价

“Uber把Logo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换掉这个地球上最有特点,最容易辨识的”U”,疯了吧?”一位BBC驻北美地区科技记者Dave Lee也在Twitter上表示不解。而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最贴切的描述是说像铜钱,最犀利的吐槽说是像建设银行。

建设银行Logo(左)

无论在哪里,相信都不会有消费者看出来它是比特和原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Uber花了两年半的时间做了一个像建设银行的新LOGO

对于这个新Logo,你有什么想说的?

从昨天开始,当你打开Uber叫车时,可能会发现过去那个黑白图标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完全陌生、没有”U”的全新标识。

如果你是乘客,在移动端会发现新Logo看起来像是一枚古代铜钱,左边开了一道细长的口子,配上浅蓝色的底色和纹路。司机端新的Logo是两个不规则的六边形拼接在一起,底色变成暗红色。

左边为乘客端,右边为司机端。

除了移动端,Uber在全球65个国家的官网也都开始启用了不同配色和配图方案的网页设计。在中国,配色以红色为主,配以两种深浅不一的蓝色、一种金色,以及一种类似砖瓦的底纹。

你可别小看这个新Logo,它的设计完全是由Uber的创始人兼CEOTravis Kalanick主导的。他不是一名设计师(这一点似乎很明显),但是他拒绝让外人主导品牌塑造,于是他一边自学设计,一边和公司内部的设计团队探讨。关于这个新Logo,两年半以前Travis Kalanick就开始筹划了。

新Logo灵感来自于Travis Kalanick过去写的一篇博客。在博客中,Kalanick认为Uber的企业文化是比特(bits)和原子(atoms)的结合,比特代表Uber的科技,原子则代表人。于是设计团队从这个理念出发重新设计。

这之后,新的方案陆续被提出,又陆续被推翻,反反复复,直到今年1月19号才最终形成设计定稿。

同时,Uber依据不同国家的建筑、艺术、时尚、纺织品等风土人情设计了当地的色彩和纹理,并应用在网站上。

中国配色
印度配色

根据当地文化制定不同的配色,这背后也有着Kalanick的一套理念。“Uber也许可以说是一个全球性的品牌了,但具体到某个地方,它就是一个本土生意。如果要成功,Uber必须在全球各个城市建立起司机网络,并且每一个城市的联系都是独特的。”Kalanick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于是,Uber的设计团队决定每个市场来自主设计品牌标志的颜色,让Uber的员工在进行本地宣传时能够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爱尔兰配色
墨西哥配色

每当一个公司换Logo,一定是因为它希望向消费者展示一个全新的自己。Uber自然也不例外,过去几年时间,这家公司陆续推出UberX、UberPool、UberCommute以及UberEats等服务,逐渐转变成为一家“For Everybody”的独角兽,进入全球65个国家的400多个城市,估值窜升至650亿美元。

“我们曾经总把Uber想成是一个App,但事实上Uber已经变了。我们不再只是个App。”Uber的设计师Bryant Jow接受《连线》杂志采访时说。

通过新的设计形象,Uber想要向全世界传递一个新信号:Uber是一个全球品牌,是由一家家本地公司组成的国际大公司,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打车软件了。

这里是一段Uber对于新Logo的官方介绍视频:

尽管看上去这个Logo的设计过程相当用心,但收获的结果却是一片吐槽。在社交媒体上,大家纷纷对新Logo表示疑惑和不解。比如在Twitter上,一个名为Joshua Topolsky的网友说:“亲爱的Uber,你过去的Logo很糟糕,但是很有用;你的新Logo既糟糕,又没用。”

Twitter上网友的评价

“Uber把Logo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换掉这个地球上最有特点,最容易辨识的”U”,疯了吧?”一位BBC驻北美地区科技记者Dave Lee也在Twitter上表示不解。而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最贴切的描述是说像铜钱,最犀利的吐槽说是像建设银行。

建设银行Logo(左)

无论在哪里,相信都不会有消费者看出来它是比特和原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