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新闻周刊】哀鸿遍野的中国式逼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新闻周刊】哀鸿遍野的中国式逼婚

“中国式逼婚”,在百度百科中被定义为“父母用威胁和暴力手段强迫自己的儿女成婚”。两代人之间的分歧,因逼婚与反逼婚,已成为不可调和的“敌我矛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6年4月1日,重庆一位单身小伙冉先生在朋友圈晒出和母亲的聊天记录。“清明节还没耍朋友,就别回来祭拜外公了,你对得起死去的外公吗?”母亲以逝去的外公为要挟,逼他早点结婚。最后,他只得偷偷去给外公扫墓。

在陕西,31岁的男子遭逼婚,父母到他开的餐饮连锁店里堵门砸店。

在长沙,一位28岁的刘小姐,母亲花1380元在网上买了棵桃树,想让女儿走桃花运……

类似的逼婚“案件”,在你我身边已随处可见,这些年来,它从一个隐性的家庭问题成为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从春节一年一次,升温到每逢节假日必催,乃至每天“以命相逼”。

两代人之间的鸿沟,突然在“孩子要不要及时结婚”这件事上骤然加剧且猛烈爆发,已成为不可调和的“敌我矛盾”。

父母和孩子之间,因逼婚和反逼婚,双方对彼此的困惑和不理解,从来没有这么深切且持久。

每一个孩子的问题,其实是父母生活的折射。是父母出了什么“问题”吗?

在中国的孝文化之下,这是一个冒犯的且危险的命题,但更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社会课题。那些激烈的强硬的逼迫背后,也许不是父母在故意与子女作对。孩子所痛恨的那种身不由己,那种由亲密关系带来的束缚、压力、指责和伤害,或许正是父母自己的感觉,他们只是不自觉地用同样的方式告诉你——他们唯一觉得安全和不变的亲人,他们自己所经历过的,有多身不由己;他们所受到过的束缚、压力、指责和伤害,有多折磨人。

“我们小区一个姑娘,27岁,天天被爹妈数落找不着对象,爹妈到处让别人介绍对象,然后把闺女所有的优点列出来当卖点,真的是很委曲求全的说。全小区都知道她闺女的学历职业收入身高八字和没结婚。姑娘留一封信自杀了。”2016年3月底,一条“姑娘因父母逼婚而跳楼自杀”的新闻传遍网络。

然而,在占据微博热搜榜一段时间后,这条新闻被删除了。这段话来自于豆瓣网上的一位网友广播,但很快,这位原网友也搜索不到。据传,这位自杀的姑娘留了遗言,要父母安排冥婚。幸运的是,她被抢救了过来。

尽管新闻已无法证实或证伪,但多条网友评论依然留在网上:

“因为不结婚,就是没有社会价值的废物。”

“有时候还真有这种疯狂的想法,你们觉得我的生命不是你们的,那还给你们好了。大家谁也别欠谁,下辈子也别相见。”

“同被逼婚,被父母语言暴力贬得一文不值,现在只要是个男人,他们都觉得好。”

“现在每天都失眠睡不好,老是头痛,原本是个傻乐型的姑娘,现在一整天也不吃饭,什么都不想做”……

今年2月,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健康体育发展中心发布了《中国逼婚现状调查报告》,结果显示:逾七成受访者曾被父母逼婚,25至35岁的青年压力最大,被逼婚率高达86%,女性被逼婚率比男性高6%。甚至有3%的青年,还未到法定结婚年龄,就被父母逼婚了。

“中国式逼婚”,在百度百科中被定义为“父母用威胁和暴力手段强迫自己的儿女成婚”。“每逢佳节被逼婚”“逼婚猛于虎”,一旦孩子过了法定结婚年龄还没什么动静,中国父母们通常会自动切换到逼婚模式,有的催逼相亲、有的含沙射影、有的打孝顺牌,还有的施展苦肉计……这已成了当代中国父母子女关系中最为普遍的现象之一。

中国式逼婚,是代际观念差异、情感焦虑和现实社会压力相互交织、碰撞而产生的社会现象,也是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观念、制度和结构等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是两代人对价值观、感情观、家庭观及安全感的理解反差越来越大后的结果。

它已成为横亘在当代亲子关系中不可忽视的一大症结。

【口述/李小强,男,36岁,上海人,离异,在北京工作】

读大学时,妈妈就对我的人生作了规划:“你也不要去外地了,好好地考上海复旦,毕业后找一个工作,然后爸妈出钱给你买一套房,你出月供。你以后有钱了,再买一套在隔壁让爸妈住。再找一个妈妈朋友的女儿做妻子,25岁生第一个孩子。一家人幸福快乐生活在一起。”

对于未来儿媳妇,她的要求是:老实巴交,模样周正。学历无所谓,对我好,忠诚,不要太物质。身体健康,能生孩子。爱不爱的没关系,能凑和过日子(对老公也不要要求太高),老公不赌、不嫖、不打人就可以了。结婚以后,自然有感情。

她觉得我已经36岁了,不是跟爱情结婚,而是应该和稳定结婚。

我的第一段婚姻就是逼婚的结果。31岁时,他们逼得我生不如死。妈妈经常念叨自己睡不踏实:“你看你离开爸爸妈妈十八年,妈妈孤苦伶仃,能不能给爸妈一点安慰?你结婚生孩子,就是最好的安慰。你不在身边,周围都觉得我们是孤老,跟儿子消失了一样。”

都是这些车轱辘话,来回绕。我在家里,过了八点还不想吃晚饭,其实就是不想坐到桌上。有时我会说,妈妈,让我们好好吃顿饭。但过一会儿,她就会说起朋友的孩子、谁又抱了孙子。

她还会说,她在超市买东西,一个陌生的大姐让她帮忙看下包。她热心帮了忙。事后,大姐表示感谢,还会说,“看你这么好,家里肯定很幸福啊?孙子几岁了啊?”这些不知真假的事情,妈妈都会告诉我。

爸爸过生日,我请他们吃饭。饭桌上又开始唠叨了,你应该如何如何。我开导他们,要从内心深处寻找力量,而不要寄托在孩子身上。如果我有孩子,我会怎么怎么样。爸爸立刻打断我:“可是你没有孩子,所以你现在没有资格说。”

还是在饭桌上,妈妈帮我介绍相亲对象。她有个战友的孩子,问我考虑吗?还有个同事的女儿……我想不听打算出门,妈妈抱住我大腿说:“妈妈错了,再也不说了,陪我聊点别的好吗?”我留下来了。妈妈下一句话还是:“儿子,妈妈想听听你对婚姻的真实态度……”

第一段婚姻不幸福,我离了婚。即使也觉得这段婚姻有诸多不适,但他们还是劝说不要离。在他们看来,离婚是重大的道德污点、人生瑕疵。妈妈有一些北大荒知青战友,过往很密。直到现在,那些战友还不知道我离了婚,经常会问,什么时候抱孙子?

妈妈回答说,他们有自己的计划。我有次开玩笑,说这样骗人不好,要告诉他们。妈妈就差跪下了,求我不要这样。她很怕把这事儿说出去。对于他们来说,儿子上名校、结婚生子,都是炫耀。他们永远会对你不满意,欲壑难填。

猴子要吃桃子,你给他吃蛋糕,我说,这就是不懂爱。但是,妈妈不懂。一谈到这些,最后妈妈就会接一句:“但是妈妈爱你。”再讲一遍,她会再讲一句:“但是妈妈真的爱你”。我跟妈妈聊天,甚至会开玩笑地一起说。

妈妈的想法其实就是,“你要用我喜欢的方式来过生活,因为妈妈爱你。”“因为我对你好,所以你也要对我好。”结婚,不是我的人生进入新阶段,是妈妈的人生进入新阶段。

我的人生不是我的,是她的规划。但是,她设想的好生活,不是我想要的。我想做的是什么,我才做什么。(我想跟她说的是)如果我的生活和你想要的重合,皆大欢喜;如果不重合,请尊重我。

(她并没有想过)在这件事上,只有两个结果,尊重我,或者失去我。

【口述/杨依依,女,35岁,湖北人,在北京工作】

今年过年,我第一次没有回家。从小我是乖乖女,这样做是下了很大决心的。在婚姻问题上,我和父母几乎已经无法沟通。我甚至希望,借这次过年不回家,让他们体会一下完全没有孩子在身边的感觉是怎样的,让他们觉得,虽然我还没有结婚,至少我还活着啊!

为了逼我结婚,妈妈已经“走火入魔”了。她天天心里想、口里念,特别善于把逼婚这件事情融入所有的生活细节中。我的生活像被压了一座大山,在任何一个差点被忘记的时刻,都会被提起。

比如,妈妈难得做了一桌好菜,我很开心,放着音乐、哼着歌儿去吃饭。妈妈突然沉下脸:“都没人要你,还有心情唱歌?!”心情立刻郁闷了。我家养了一只猫,有时我会抱着它在阳台看风景,妈妈会觉得我多此一举:“抱的又不是个小孩!”

最近我开始学做菜,妈妈不是很乐意教,理由还是,“学了有什么用,又没有机会做给男人吃。”我买了几件新衣服,穿上去效果不错,美滋滋地出门前,妈妈还是评论:“这么好看,我真不相信你嫁不出去!”

她时不时地会精神崩溃一下。有一次晚餐喝粥,她刚舀起一勺,突然就像孩子似的大哭起来,毫无预兆。我在旁边手足无措。妈妈哭完后说,她突然想起我的晚年,因为没有孩子,肯定晚景凄凉、流落街头,连口粥也喝不上。

我常常劝她不要担心。她反驳说:“让我怎么不担心?!除非我死的那一天,你也死了,我才不担心!”她第一次说这话时,我无言以对。后来再说时,我气愤得回答:“那等你死的那一天,我也自杀,这样你满意了吗?”

还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视频。爸爸本来还在和我说些家常,妈妈坐在旁边不吭声,突然又咧嘴大哭起来,指责我的爸爸:“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就是不应该嫁给你!不然,我们家女儿也不会落到这个地步!”

妈妈的种种言语举动,很有毁灭性效果,让我心灰意冷。她常常让我觉得,因为我没有结婚,我就不应该、不值得开开心心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因为没有结婚,我就有罪孽,是不孝的,死后要下地狱的。

虽然我硕士毕业、在首都站稳脚跟,但因为没有结婚,爸爸还是很不满意:“你看看自己,过了三十岁了,还是一事无成!”几年前,爸爸曾经在网上给我留言:“你不结婚,我们这辈子的人生意义就没有了。”我简直无言以对。

我今年过年没有回家,只在电话里给他们拜年。感觉妈妈又要哭出来了,我赶紧挂了电话。我不是不愿意结婚,只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如今,和原本最亲爱的父母陷入如此境地,到底是谁的错呢?

【口述/田恬,女,江西人,26岁,母亲离婚,在老家的邻城工作】

有一次,我妈撂下狠话:“你这样还不如死了算了。你死了,我才不用担心你嫁得出去还是嫁不出去呢。”那时可能是催我去相亲或类似场景,我已经记不清楚,肯定是大家僵持得心烦的时候,她觉得我这样日复一日地拖着,挺耽误时间。

在我二十四五岁的时候,妈妈才开始着急。她觉得25岁是剩女的分界点。妈妈今年50岁,她22岁就生了我,外婆19岁就生了我妈。这些年,外婆和妈妈都开始着急得睡不着觉了,特别容易焦虑。

上大学时,妈妈让我不要谈恋爱。毕业后工作没多长时间,她觉得应该要去找对象了。以前禁止的事情突然解禁了,我不习惯。很突然,从也没往这方面想。后来,她就经常催我去相亲。

有一次,我妈介绍了一个在检察院工作的男生,让我相亲。这个是她觉得各方面都不错的,还特意去了男方单位,向领导咨询这个男孩的情况。她觉得,这是我目前能找到的最好条件的人了,没有别的人选。

见了一两面后,我就把这男孩否了。本来我对他是不喜欢,也不讨厌。后来吃饭时,我稍微幻想了一下和他结婚的感觉,当时就觉得有点恶心。不知道原因。这是我在那个时候很真实的感觉,我必须要相信我的直觉。

为了这个,妈妈特别上火。她觉得我这样太简单、不可理喻。这么快就把人家否定了,再不抓紧,连这样的男人都找不到了。这几年中,只要一回家,妈妈经常会提这茬。后来还是继续相亲。有一段时间,妈妈好像“丧心病狂”到是个男的都可以介绍。我在江西,但妈妈介绍过上海、深圳、成都的。

妈妈在外面对别人非常宽容,胸襟很大。但是,回到家自己一激动,就对我各种恶语相向。很多我都忘记了,老催老催觉得压力特别大。我本人不喜欢吵架,但如果她实在要说,我只能挂电话。这是我对她用的比较激烈的方式。

在妈妈的这个城市,没有结婚的女性会被人用异样的眼光审视。妈妈有一位朋友在幼儿园上班,幼儿园园长一直没有结婚,脾气比较暴躁。妈妈和朋友会用这个事情在背地里调侃,说园长脾气不好,是因为她是老处女,没有得到婚姻的滋润。

我的爸妈是离了婚的。爸爸不愿意承担家庭责任,妈妈要做生意赚钱,两人越来越没有交流。离婚后,我和妈妈单过。她跟我说过,这段感情或者婚姻挺失败的,她没有能够找到很合适的人。

其实,这种原生家庭的背景,让我对男性和婚姻会有一些不信任。我以前稍微表露了一些结婚不一定幸福的观念,她反驳我说:“虽然我婚姻不幸福,但是起码我有了一个孩子,至少生活有了一个寄托。没有小孩,我即使赚钱也没有动力。”

我妈妈有中国父母的传统意识,他们生活的希望都在孩子身上。但我觉得没道理。生孩子并不是婚姻的目的。气愤起来,我会跟她说,你要孩子我也可以给你找,人工授精啊。她就骂我,说让孩子连个爹都没有。

我当时就觉得,难道你是让我按照你的意思结了婚,再按照你的意思离吗?

【口述/陆铭,27岁,女,四川人,同性恋,在北京工作】

大概去年九十月的一个下午,我还在办公室时,爸爸突然给我打了电话。还是说结婚的事情。爸爸性格比较开朗,平时不是一个碎叨的人,只是偶尔提醒我。但那天,爸爸表现出了很柔软的一面,在电话那一头流泪了。

一般父亲在孩子心目中是很威严的,很难想象父亲当时的心情是怎样,肯定是非常非常差。这事儿对我的困扰还是很大的,用了接近一周的时间才调整过来。

事后我才知道,他和我堂哥因为什么事吵起来了,堂哥拍桌子说要打我爸。爸爸觉得,如果我要是结婚了,家族势力会比较大,我的丈夫就会站出来帮他撑腰,不至于孩子不在身边,在外面受欺负。

爸爸妈妈的观念都很传统。他们觉得一个人多可怜啊,女孩子应该在家里享受丈夫的关爱,有孩子对你叫妈妈,应该相夫教子。这样才是幸福。

但对我们而言,幸福可能是,自己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父母和子女双方对幸福的定义是不一样的,没法去沟通。

他们总会找各种借口,把你的事情往结婚上面想。比如,我家在农村有个很大的晒场,爸爸就说,可以摆一百桌酒席。妈妈会给我发很多信息,说她有一次做梦,梦到我结婚了。对方条件还不错,长得蛮帅,还是个北京人。

我家装修时,妈妈问我喜欢用抽水马桶还是喜欢便池,我说我还是马桶,坐着舒服一些。后来我回家,奶奶告诉我另外一个版本:妈妈说,等女儿要怀孕的时候坐马桶可方便了。我只是说了舒服,她自己各种脑洞大开。

我比较随性,穿着打扮不是很女性化,这一点在家里备受讽刺。每次回家,我都会刻意想自己该穿什么。爸爸每天都吐槽我穿得像扫大街的,说我这样出去特别丢他的脸。运动一点的休闲裤,他们就不允许我穿。

有一次我带了三条裤子回家,他们只同意我穿颜色最深的、最正式的那一条。妈妈还私自给我买了一套在老家参加婚礼的衣服,短皮裤、小皮衣,还有打底裤和靴子——我都快疯了!

爸爸妈妈也快疯了。家里亲戚说,你妈妈经常拉着我们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你的事,我们都不知道怎么接。有时候为了这事不高兴,我说话比较重,妈妈就说你变了,然后就哭起来,这让我怎么办?

我今年回家也编了一个故事,还埋了一个伏笔。男的名字我想好了,叫蒋磊(音),是山东聊城一个小县城的,家里有一个姐姐,已经生了孩子。他的父母是普通工人,现在退休在家,他自己现在在北京做软件工作,月薪大概一万多,身高大概是在一米七三、七四之间,身材还算匀称。

另外,我设计这个男的是1986年7月29号生日,因为我从小就知道,86年的人跟我不合。我是属蛇的,86年是属虎的。果然,当妈妈问我这个男的年龄,我说86年的,妈妈立刻把黄历翻出来,说哎呀要是再大一岁或者小一岁就更好了。

这个故事的结局,我本来打算说发现自己不孕不育,于是分了。但朋友们说,这样你爸妈更心疼,会觉得你都没有孩子了,更惨。如果他们哪一天身体不适,毕生唯一的心愿就是我结婚,我想过,请一帮演员,回去跟我演一下。

我们在追求自由的同时,肯定还要承担责任。至少要让父母觉得,他们可以生活得心安理得。如果你已经没办法说服他们,他们也没办法接受,他们真到了以死相要挟的程度时,作为一个子女来说,肯定得退一步了。

我们已经被逼到了这个份上,必须想各种方案,怎么去实现父母想要达到的期望值。

所以,我现在也跟身边的朋友讲,如果有一天你们收到我的结婚邀请函,请一定要相信那是形婚。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人名均为化名。实习生董伊人对此文亦有贡献)

相关阅读:

【中国新闻周刊】逼婚父母们的爱与怕

【中国新闻周刊】作为父母们 如果开始试着去承担和赦免

【中国新闻周刊】中国式“巨婴”父母的人格碾压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原标题:中国式逼婚

最新更新时间:05/09 14:06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新闻周刊】哀鸿遍野的中国式逼婚

“中国式逼婚”,在百度百科中被定义为“父母用威胁和暴力手段强迫自己的儿女成婚”。两代人之间的分歧,因逼婚与反逼婚,已成为不可调和的“敌我矛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6年4月1日,重庆一位单身小伙冉先生在朋友圈晒出和母亲的聊天记录。“清明节还没耍朋友,就别回来祭拜外公了,你对得起死去的外公吗?”母亲以逝去的外公为要挟,逼他早点结婚。最后,他只得偷偷去给外公扫墓。

在陕西,31岁的男子遭逼婚,父母到他开的餐饮连锁店里堵门砸店。

在长沙,一位28岁的刘小姐,母亲花1380元在网上买了棵桃树,想让女儿走桃花运……

类似的逼婚“案件”,在你我身边已随处可见,这些年来,它从一个隐性的家庭问题成为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从春节一年一次,升温到每逢节假日必催,乃至每天“以命相逼”。

两代人之间的鸿沟,突然在“孩子要不要及时结婚”这件事上骤然加剧且猛烈爆发,已成为不可调和的“敌我矛盾”。

父母和孩子之间,因逼婚和反逼婚,双方对彼此的困惑和不理解,从来没有这么深切且持久。

每一个孩子的问题,其实是父母生活的折射。是父母出了什么“问题”吗?

在中国的孝文化之下,这是一个冒犯的且危险的命题,但更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社会课题。那些激烈的强硬的逼迫背后,也许不是父母在故意与子女作对。孩子所痛恨的那种身不由己,那种由亲密关系带来的束缚、压力、指责和伤害,或许正是父母自己的感觉,他们只是不自觉地用同样的方式告诉你——他们唯一觉得安全和不变的亲人,他们自己所经历过的,有多身不由己;他们所受到过的束缚、压力、指责和伤害,有多折磨人。

“我们小区一个姑娘,27岁,天天被爹妈数落找不着对象,爹妈到处让别人介绍对象,然后把闺女所有的优点列出来当卖点,真的是很委曲求全的说。全小区都知道她闺女的学历职业收入身高八字和没结婚。姑娘留一封信自杀了。”2016年3月底,一条“姑娘因父母逼婚而跳楼自杀”的新闻传遍网络。

然而,在占据微博热搜榜一段时间后,这条新闻被删除了。这段话来自于豆瓣网上的一位网友广播,但很快,这位原网友也搜索不到。据传,这位自杀的姑娘留了遗言,要父母安排冥婚。幸运的是,她被抢救了过来。

尽管新闻已无法证实或证伪,但多条网友评论依然留在网上:

“因为不结婚,就是没有社会价值的废物。”

“有时候还真有这种疯狂的想法,你们觉得我的生命不是你们的,那还给你们好了。大家谁也别欠谁,下辈子也别相见。”

“同被逼婚,被父母语言暴力贬得一文不值,现在只要是个男人,他们都觉得好。”

“现在每天都失眠睡不好,老是头痛,原本是个傻乐型的姑娘,现在一整天也不吃饭,什么都不想做”……

今年2月,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健康体育发展中心发布了《中国逼婚现状调查报告》,结果显示:逾七成受访者曾被父母逼婚,25至35岁的青年压力最大,被逼婚率高达86%,女性被逼婚率比男性高6%。甚至有3%的青年,还未到法定结婚年龄,就被父母逼婚了。

“中国式逼婚”,在百度百科中被定义为“父母用威胁和暴力手段强迫自己的儿女成婚”。“每逢佳节被逼婚”“逼婚猛于虎”,一旦孩子过了法定结婚年龄还没什么动静,中国父母们通常会自动切换到逼婚模式,有的催逼相亲、有的含沙射影、有的打孝顺牌,还有的施展苦肉计……这已成了当代中国父母子女关系中最为普遍的现象之一。

中国式逼婚,是代际观念差异、情感焦虑和现实社会压力相互交织、碰撞而产生的社会现象,也是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观念、制度和结构等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是两代人对价值观、感情观、家庭观及安全感的理解反差越来越大后的结果。

它已成为横亘在当代亲子关系中不可忽视的一大症结。

【口述/李小强,男,36岁,上海人,离异,在北京工作】

读大学时,妈妈就对我的人生作了规划:“你也不要去外地了,好好地考上海复旦,毕业后找一个工作,然后爸妈出钱给你买一套房,你出月供。你以后有钱了,再买一套在隔壁让爸妈住。再找一个妈妈朋友的女儿做妻子,25岁生第一个孩子。一家人幸福快乐生活在一起。”

对于未来儿媳妇,她的要求是:老实巴交,模样周正。学历无所谓,对我好,忠诚,不要太物质。身体健康,能生孩子。爱不爱的没关系,能凑和过日子(对老公也不要要求太高),老公不赌、不嫖、不打人就可以了。结婚以后,自然有感情。

她觉得我已经36岁了,不是跟爱情结婚,而是应该和稳定结婚。

我的第一段婚姻就是逼婚的结果。31岁时,他们逼得我生不如死。妈妈经常念叨自己睡不踏实:“你看你离开爸爸妈妈十八年,妈妈孤苦伶仃,能不能给爸妈一点安慰?你结婚生孩子,就是最好的安慰。你不在身边,周围都觉得我们是孤老,跟儿子消失了一样。”

都是这些车轱辘话,来回绕。我在家里,过了八点还不想吃晚饭,其实就是不想坐到桌上。有时我会说,妈妈,让我们好好吃顿饭。但过一会儿,她就会说起朋友的孩子、谁又抱了孙子。

她还会说,她在超市买东西,一个陌生的大姐让她帮忙看下包。她热心帮了忙。事后,大姐表示感谢,还会说,“看你这么好,家里肯定很幸福啊?孙子几岁了啊?”这些不知真假的事情,妈妈都会告诉我。

爸爸过生日,我请他们吃饭。饭桌上又开始唠叨了,你应该如何如何。我开导他们,要从内心深处寻找力量,而不要寄托在孩子身上。如果我有孩子,我会怎么怎么样。爸爸立刻打断我:“可是你没有孩子,所以你现在没有资格说。”

还是在饭桌上,妈妈帮我介绍相亲对象。她有个战友的孩子,问我考虑吗?还有个同事的女儿……我想不听打算出门,妈妈抱住我大腿说:“妈妈错了,再也不说了,陪我聊点别的好吗?”我留下来了。妈妈下一句话还是:“儿子,妈妈想听听你对婚姻的真实态度……”

第一段婚姻不幸福,我离了婚。即使也觉得这段婚姻有诸多不适,但他们还是劝说不要离。在他们看来,离婚是重大的道德污点、人生瑕疵。妈妈有一些北大荒知青战友,过往很密。直到现在,那些战友还不知道我离了婚,经常会问,什么时候抱孙子?

妈妈回答说,他们有自己的计划。我有次开玩笑,说这样骗人不好,要告诉他们。妈妈就差跪下了,求我不要这样。她很怕把这事儿说出去。对于他们来说,儿子上名校、结婚生子,都是炫耀。他们永远会对你不满意,欲壑难填。

猴子要吃桃子,你给他吃蛋糕,我说,这就是不懂爱。但是,妈妈不懂。一谈到这些,最后妈妈就会接一句:“但是妈妈爱你。”再讲一遍,她会再讲一句:“但是妈妈真的爱你”。我跟妈妈聊天,甚至会开玩笑地一起说。

妈妈的想法其实就是,“你要用我喜欢的方式来过生活,因为妈妈爱你。”“因为我对你好,所以你也要对我好。”结婚,不是我的人生进入新阶段,是妈妈的人生进入新阶段。

我的人生不是我的,是她的规划。但是,她设想的好生活,不是我想要的。我想做的是什么,我才做什么。(我想跟她说的是)如果我的生活和你想要的重合,皆大欢喜;如果不重合,请尊重我。

(她并没有想过)在这件事上,只有两个结果,尊重我,或者失去我。

【口述/杨依依,女,35岁,湖北人,在北京工作】

今年过年,我第一次没有回家。从小我是乖乖女,这样做是下了很大决心的。在婚姻问题上,我和父母几乎已经无法沟通。我甚至希望,借这次过年不回家,让他们体会一下完全没有孩子在身边的感觉是怎样的,让他们觉得,虽然我还没有结婚,至少我还活着啊!

为了逼我结婚,妈妈已经“走火入魔”了。她天天心里想、口里念,特别善于把逼婚这件事情融入所有的生活细节中。我的生活像被压了一座大山,在任何一个差点被忘记的时刻,都会被提起。

比如,妈妈难得做了一桌好菜,我很开心,放着音乐、哼着歌儿去吃饭。妈妈突然沉下脸:“都没人要你,还有心情唱歌?!”心情立刻郁闷了。我家养了一只猫,有时我会抱着它在阳台看风景,妈妈会觉得我多此一举:“抱的又不是个小孩!”

最近我开始学做菜,妈妈不是很乐意教,理由还是,“学了有什么用,又没有机会做给男人吃。”我买了几件新衣服,穿上去效果不错,美滋滋地出门前,妈妈还是评论:“这么好看,我真不相信你嫁不出去!”

她时不时地会精神崩溃一下。有一次晚餐喝粥,她刚舀起一勺,突然就像孩子似的大哭起来,毫无预兆。我在旁边手足无措。妈妈哭完后说,她突然想起我的晚年,因为没有孩子,肯定晚景凄凉、流落街头,连口粥也喝不上。

我常常劝她不要担心。她反驳说:“让我怎么不担心?!除非我死的那一天,你也死了,我才不担心!”她第一次说这话时,我无言以对。后来再说时,我气愤得回答:“那等你死的那一天,我也自杀,这样你满意了吗?”

还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视频。爸爸本来还在和我说些家常,妈妈坐在旁边不吭声,突然又咧嘴大哭起来,指责我的爸爸:“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就是不应该嫁给你!不然,我们家女儿也不会落到这个地步!”

妈妈的种种言语举动,很有毁灭性效果,让我心灰意冷。她常常让我觉得,因为我没有结婚,我就不应该、不值得开开心心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因为没有结婚,我就有罪孽,是不孝的,死后要下地狱的。

虽然我硕士毕业、在首都站稳脚跟,但因为没有结婚,爸爸还是很不满意:“你看看自己,过了三十岁了,还是一事无成!”几年前,爸爸曾经在网上给我留言:“你不结婚,我们这辈子的人生意义就没有了。”我简直无言以对。

我今年过年没有回家,只在电话里给他们拜年。感觉妈妈又要哭出来了,我赶紧挂了电话。我不是不愿意结婚,只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如今,和原本最亲爱的父母陷入如此境地,到底是谁的错呢?

【口述/田恬,女,江西人,26岁,母亲离婚,在老家的邻城工作】

有一次,我妈撂下狠话:“你这样还不如死了算了。你死了,我才不用担心你嫁得出去还是嫁不出去呢。”那时可能是催我去相亲或类似场景,我已经记不清楚,肯定是大家僵持得心烦的时候,她觉得我这样日复一日地拖着,挺耽误时间。

在我二十四五岁的时候,妈妈才开始着急。她觉得25岁是剩女的分界点。妈妈今年50岁,她22岁就生了我,外婆19岁就生了我妈。这些年,外婆和妈妈都开始着急得睡不着觉了,特别容易焦虑。

上大学时,妈妈让我不要谈恋爱。毕业后工作没多长时间,她觉得应该要去找对象了。以前禁止的事情突然解禁了,我不习惯。很突然,从也没往这方面想。后来,她就经常催我去相亲。

有一次,我妈介绍了一个在检察院工作的男生,让我相亲。这个是她觉得各方面都不错的,还特意去了男方单位,向领导咨询这个男孩的情况。她觉得,这是我目前能找到的最好条件的人了,没有别的人选。

见了一两面后,我就把这男孩否了。本来我对他是不喜欢,也不讨厌。后来吃饭时,我稍微幻想了一下和他结婚的感觉,当时就觉得有点恶心。不知道原因。这是我在那个时候很真实的感觉,我必须要相信我的直觉。

为了这个,妈妈特别上火。她觉得我这样太简单、不可理喻。这么快就把人家否定了,再不抓紧,连这样的男人都找不到了。这几年中,只要一回家,妈妈经常会提这茬。后来还是继续相亲。有一段时间,妈妈好像“丧心病狂”到是个男的都可以介绍。我在江西,但妈妈介绍过上海、深圳、成都的。

妈妈在外面对别人非常宽容,胸襟很大。但是,回到家自己一激动,就对我各种恶语相向。很多我都忘记了,老催老催觉得压力特别大。我本人不喜欢吵架,但如果她实在要说,我只能挂电话。这是我对她用的比较激烈的方式。

在妈妈的这个城市,没有结婚的女性会被人用异样的眼光审视。妈妈有一位朋友在幼儿园上班,幼儿园园长一直没有结婚,脾气比较暴躁。妈妈和朋友会用这个事情在背地里调侃,说园长脾气不好,是因为她是老处女,没有得到婚姻的滋润。

我的爸妈是离了婚的。爸爸不愿意承担家庭责任,妈妈要做生意赚钱,两人越来越没有交流。离婚后,我和妈妈单过。她跟我说过,这段感情或者婚姻挺失败的,她没有能够找到很合适的人。

其实,这种原生家庭的背景,让我对男性和婚姻会有一些不信任。我以前稍微表露了一些结婚不一定幸福的观念,她反驳我说:“虽然我婚姻不幸福,但是起码我有了一个孩子,至少生活有了一个寄托。没有小孩,我即使赚钱也没有动力。”

我妈妈有中国父母的传统意识,他们生活的希望都在孩子身上。但我觉得没道理。生孩子并不是婚姻的目的。气愤起来,我会跟她说,你要孩子我也可以给你找,人工授精啊。她就骂我,说让孩子连个爹都没有。

我当时就觉得,难道你是让我按照你的意思结了婚,再按照你的意思离吗?

【口述/陆铭,27岁,女,四川人,同性恋,在北京工作】

大概去年九十月的一个下午,我还在办公室时,爸爸突然给我打了电话。还是说结婚的事情。爸爸性格比较开朗,平时不是一个碎叨的人,只是偶尔提醒我。但那天,爸爸表现出了很柔软的一面,在电话那一头流泪了。

一般父亲在孩子心目中是很威严的,很难想象父亲当时的心情是怎样,肯定是非常非常差。这事儿对我的困扰还是很大的,用了接近一周的时间才调整过来。

事后我才知道,他和我堂哥因为什么事吵起来了,堂哥拍桌子说要打我爸。爸爸觉得,如果我要是结婚了,家族势力会比较大,我的丈夫就会站出来帮他撑腰,不至于孩子不在身边,在外面受欺负。

爸爸妈妈的观念都很传统。他们觉得一个人多可怜啊,女孩子应该在家里享受丈夫的关爱,有孩子对你叫妈妈,应该相夫教子。这样才是幸福。

但对我们而言,幸福可能是,自己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父母和子女双方对幸福的定义是不一样的,没法去沟通。

他们总会找各种借口,把你的事情往结婚上面想。比如,我家在农村有个很大的晒场,爸爸就说,可以摆一百桌酒席。妈妈会给我发很多信息,说她有一次做梦,梦到我结婚了。对方条件还不错,长得蛮帅,还是个北京人。

我家装修时,妈妈问我喜欢用抽水马桶还是喜欢便池,我说我还是马桶,坐着舒服一些。后来我回家,奶奶告诉我另外一个版本:妈妈说,等女儿要怀孕的时候坐马桶可方便了。我只是说了舒服,她自己各种脑洞大开。

我比较随性,穿着打扮不是很女性化,这一点在家里备受讽刺。每次回家,我都会刻意想自己该穿什么。爸爸每天都吐槽我穿得像扫大街的,说我这样出去特别丢他的脸。运动一点的休闲裤,他们就不允许我穿。

有一次我带了三条裤子回家,他们只同意我穿颜色最深的、最正式的那一条。妈妈还私自给我买了一套在老家参加婚礼的衣服,短皮裤、小皮衣,还有打底裤和靴子——我都快疯了!

爸爸妈妈也快疯了。家里亲戚说,你妈妈经常拉着我们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你的事,我们都不知道怎么接。有时候为了这事不高兴,我说话比较重,妈妈就说你变了,然后就哭起来,这让我怎么办?

我今年回家也编了一个故事,还埋了一个伏笔。男的名字我想好了,叫蒋磊(音),是山东聊城一个小县城的,家里有一个姐姐,已经生了孩子。他的父母是普通工人,现在退休在家,他自己现在在北京做软件工作,月薪大概一万多,身高大概是在一米七三、七四之间,身材还算匀称。

另外,我设计这个男的是1986年7月29号生日,因为我从小就知道,86年的人跟我不合。我是属蛇的,86年是属虎的。果然,当妈妈问我这个男的年龄,我说86年的,妈妈立刻把黄历翻出来,说哎呀要是再大一岁或者小一岁就更好了。

这个故事的结局,我本来打算说发现自己不孕不育,于是分了。但朋友们说,这样你爸妈更心疼,会觉得你都没有孩子了,更惨。如果他们哪一天身体不适,毕生唯一的心愿就是我结婚,我想过,请一帮演员,回去跟我演一下。

我们在追求自由的同时,肯定还要承担责任。至少要让父母觉得,他们可以生活得心安理得。如果你已经没办法说服他们,他们也没办法接受,他们真到了以死相要挟的程度时,作为一个子女来说,肯定得退一步了。

我们已经被逼到了这个份上,必须想各种方案,怎么去实现父母想要达到的期望值。

所以,我现在也跟身边的朋友讲,如果有一天你们收到我的结婚邀请函,请一定要相信那是形婚。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人名均为化名。实习生董伊人对此文亦有贡献)

相关阅读:

【中国新闻周刊】逼婚父母们的爱与怕

【中国新闻周刊】作为父母们 如果开始试着去承担和赦免

【中国新闻周刊】中国式“巨婴”父母的人格碾压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原标题:中国式逼婚

最新更新时间:05/09 14:06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