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刚刊出的《爱憎表》 谈张爱玲层出不穷的遗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刚刊出的《爱憎表》 谈张爱玲层出不穷的遗作

尽管已经辞世20余年,但张爱玲的遗作却一本接一本的出版,到底她还有多少个“最后一部”?

最新出版的《收获》杂志秋冬号,获台湾《印刻文学生活志》杂志授权,全文刊载了张爱玲的遗作《爱憎表》。《爱憎表》写于1990年,全文两万三千余字,但最终并未完成。2015年夏天,张爱玲的文学遗产执行人宋以朗交给研究张爱玲小说的香港学者冯睎乾这叠“以往事为主,零碎、潦草 、次序未明,也不知道页数”的手稿,冯晞乾“从中区分出二十六页纸,再排列次序,重构出部分的《爱憎表》”。

张爱玲在1990年写给宋淇夫妇的信中,曾初次提到这部作品,称《爱憎表》是为了解释少作中提到的“调查栏”。《爱憎表》文章的第一段中,张爱玲首次将这个调查表格命名为“爱憎表”:

“我近年来写作太少,物以稀为贵,就有热心人发掘出我中学时代一些见不得人的少作,陆续发表,我看了往往啼笑皆非。最近的一篇是学校的年刊上的,附有毕业班诸生的爱憎表。我填的表是最怕死,最恨有天才的女孩太早结婚,最喜欢爱德华八世,最爱吃叉烧炒饭。隔了半世纪看来,十分突兀,末一项更完全陌生。都需要解释,于是在出土的破陶器里又捡出这么一大堆陈谷子烂芝麻来。” 

“热心人发掘少作”是指1990年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发表的《雏凤新声——新发现的张爱玲少作》,其中提到1937年圣玛利亚女校校刊《凤藻》刊出 “学生活动记录 关于高三”的调查栏以“一碗什锦豆瓣汤”专题,对三十五位毕业生就“最喜欢吃,最怕”等六个题目进行调查,张爱玲才有了以上的回答。校刊《凤藻》对于张爱玲有开启“文学生涯”的意义,读初中时,她的处女作《不幸的她》还有《迟暮》就都曾在校刊上发表。

《爱憎表》之外,从2004年至今,张爱玲陆续有诸多“遗作”被出版,包括了——《同学少年都不贱》(2004)、《郁金香》(2006年)、《重返边城》(2008)、《小团圆》(2009)、《雷峰塔》《易经》中译本(2010)、《张爱玲私语录》(2010)、《异乡记》(2011)、2013年《爱憎表》(片段)、《少帅》(2014)。此外还有庄信正注释的《张爱玲庄信正通信集》和夏志清注释的《张爱玲给我的信件》。

其中有些“遗作”是张爱玲遗产执行人宋以朗整理发现的结果,有的则来自于学者对于文学史料的研究发现。哈佛大学东亚文学语言系教授王德威曾经说过,张爱玲最好的作品已经在90年代出完了,后来在《雷峰塔》和《易经》出版之后,又改变了意见,认为,“每一次张爱玲的出土的确是要改变我们对张爱玲的认识,而且间接地改变了我们对现当代中国文学史书写方式的认识。”

那么为什么这些作品在张爱玲生前都没有出版?这些遗作重新面世,对于大众以及研究,有着怎样的意义?张爱玲最好的作品是不是都早已问世,无须靠发掘旧作来垫高?在张爱玲的又一部遗作面世之际,让我们重新梳理,这些年,张爱玲那些被出版的遗作们。

 

小说

《同学少年都不贱》,不是遗作的遗作

创作时间:上世纪70年代 篇幅:两万字  完成状况:未完成、生前未发表  版本: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虽说出版宣传时候称为“遗作”,但这部小说并非是张爱玲生前最后一部作品,而“本该与《色,戒》,《浮花浪蕊》等同时面世”(陈子善序)。书名出杜甫的《秋兴八首》中的诗句: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小说写两位女孩恩娟、赵珏在上海重逢叙当年。恩娟嫁了位犹太人汴·李外,后来移民美国华盛顿,而赵珏则境遇不如恩娟。多年后重逢,两人已经走上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这本书没有出版的原因,可见张爱玲写给学者夏志清的信中说,“《同学少年都不贱》这篇小说除了外界的阻力,我一发送也就发现它本身毛病很大,已经搁开了。”“出单行本事,我回复告诉宋淇,是因为我在写小说上总极力为自己,但是尽管叫自己慢慢来,一方面担心已发表的给人anthologize了去,也还是着急,所以釜底抽薪,想先出个单行本。现在当然已经打消此意……我想我是爱看人生,而对文艺往往过苛。”

1997年10月,为纪念张爱玲逝世两周年,美国南加州大学东方图书馆举办了“张爱玲遗作手稿特展”。此次展出中,张爱玲一部大约作于1973年至1978年间的中篇小说惊现于世,这就是《同学少年都不贱》。

这篇作品的价值如何?现代文学馆馆长吴福辉认为,从一些细节看来,这部作品自传性质非常强,也延续了女性命运书写的主题,是张爱玲非常重要的作品。跟《金锁记》等作品比起,“《同学少年都不贱》则更为深沉,含而不露,应了鲁迅所说的像无事的悲剧,更多地表现了普通人的悲剧,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往往都是相对平静的。”

《郁金香》,与胡兰成分手后的情伤作品 

创作时间:写于1947年  篇幅:近万字  完成状况:完成,小报连载  版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这篇小说是由两位“海派”研究学者吴福辉和他的博士生李楠(现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在梳理史料时发现的。《郁金香》讲述一个旧式大家庭中,女仆金香与大少爷宝初真心相爱,而二少爷也对金香展开了虚伪的追求,宝初不够坚定,以至于各有婚假,写三人感情故事同时贯穿着家族中正房、侧室的明争暗斗,描摹出尴尬的人物和情感处境。

2005年吴福辉和李楠在一篇名为《张爱玲小说郁金香发现始末》的文章中介绍发现经过,“三年前,我们从海派市民文学角度延伸而进入上海小报研究的领域……无意中发现了张爱玲的佚文,真正是始料未及”。《郁金香》署名为“张爱玲”,在上海小报《小日报》上的连载小说逐日发表,“从1947年5月16日至5月31日止,共计费时16天。每期载于该报第二版左下方,长短不等,最长者几乎通栏,大约总在六七百字左右。” “《郁金香》连载同时,张爱玲正深陷写分手信的情伤中。台面上一九四七年四至六月,张仅发表了《华丽缘》与《多少恨》。”香港学者郑树森认为这是一部情伤作品。

这篇小说应如何评价?香港学者郑树森认为它前后比例失衡,但“勉强照顾半生情缘,可视为小说《半生缘》的预告”, 又与“《华丽缘》《多少恨》互为联结”。陈子善认为它是“1949年以前创作的最后一部小说,也是唯一一部完整的连载小说,它也是张爱玲写作通俗连载小说最初的尝试”。南京大学文学教授余斌则提出,”《郁金香》之后,直到一九五○年《十八春》发表,张氏创作年表上一片空白。算起来将近五年的时间里,真正的小说,仅此一篇。”

《小团圆》 ,本应该销毁的自传

创作时间:1970年至去世前 篇幅:16万字 完成状况:已完成,未发表 版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

《小团圆》是张爱玲的自传式小说,书中以一贯嘲讽的细腻工笔,描写女主角九莉从幼年在处于新旧世代冲击的传统家族的阴影下长大,到读书时修道院女中的生活,进而与身为汉奸的有妇之夫邵之雍陷入热恋。书中每个人物都能对号入座。正如1976年张爱玲给宋淇信中所说:“《小团圆》是主观的小说,有些visionary’神视性’的地方都是纪实,不是编造出来的imagery(文学意象)。”但是写实情也不是为了报复,给宋淇信中说:“我写《小团圆》并不是为了发泄出气,我一直认为最好的材料是你最深知的材料……”

张爱玲从1970年开始创作到去世前都在一直不断修改,却时候没有出版,临终前她把所有遗产赠予宋淇夫妇,并交代他们销毁《小团圆》手稿;而这份手稿后来由宋淇交给皇冠出版社社长平鑫涛带回台湾地区保存,宋淇之子宋以朗做决定出版。很多张迷以及学者评价违背了张爱玲的遗愿,涉及侵犯隐私。台大外文系教授张小虹就曾写道:“就算《小团圆》的出版在法律程序上合法,但在情感道义上属’盗版’。”不过宋以朗表示:“《小团圆》的手稿是一笔一画写出来的,一共有628页,不可能写出来就是为了销毁。”

陈子善评价《小团圆》是张爱玲后期最重要的一部力作,是张70年代重返中文写作时期写出的重要作品,与《色·戒》《浮花浪蕊》《同学少年都不贱》同时期,是“别开生面的自传小说……有许多空白、许多跳跃,需要读者自己去填补想象”。

《雷峰塔》《易经》,向英美文坛扣关失败的英文小说

创作时间:1957-1964年间  篇幅:三十万字 完成状况:英文完成,未发表 版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年

《雷峰塔》以自己四岁到十八岁的成长经历为主轴,写到父亲迎娶后母,后母挑拨父女关系,将女主人公琵琶监禁阁楼,以弟弟的病死告终;《易经》接续《雷峰塔》的故事,写女主角18岁到22岁的生活,以香港沦陷、女主人公离开香港返回上海收尾。“加上《小团圆》可视为张爱玲的人生三部曲”,台湾逢甲大学教授张瑞芬说。

《雷峰塔》《易经》是张爱玲初到美国时的“扣关小说”,却最终无法卖掉,以失败告终。张瑞芬提出,“以一个新人之姿打算用英文发表私我性很高的小说,或许是个错招,但这并不表示这书没有可读性。看得出她是下了功夫的,书中除了加重对白的份量,还原那个时代败落家族的氛围,也前所未有的揭开了人性在物质下的幽暗(骨肉手足为了钱,打不完的官司),包括对亲情的决绝。这些不能说的秘密,从未在张爱玲其他作品中这么详尽的被披露过,却很可以用来理解张爱玲后半生的怪异行径。一般人总以为父亲和胡兰成是张爱玲一生的痛点,看完《雷峰塔》与《易经》,你才发觉伤害她更深的,其实是母亲。”然而,和这样的评价不同,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则认为这两部小说是“很尴尬的英文作品”。

《少帅》,最后一本英文小说

创作时间:1963年 篇幅:三万字 完成状况:未完成,未发表 版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4年  

《少帅》是张爱玲写于1960年代的最后一篇英文小说。该书是以1925年至1930年军阀混战时期的北京为背景,以传奇人物张学良和赵四小姐为原型撰写的一部爱情小说,对于张学良的漫长一生来说,只能算开了个头。

据陈子善介绍,1952年夏张爱玲去了香港,以英文创作为主。由于长篇小说《秧歌》在英文世界的成功,1955年秋前往美国,可是她到了美国之后创作的一系列英文小说,有的虽然出版了但影响不大,更多的无法出版,还有没有完成的,成绩很不理想。《少帅》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自1956年张爱玲起意写这部小说开始,就多方搜集资料。1961年她曾赴台北搜集写作材料,1962年又在美国国会图书馆查阅大量参考文献,1963年开始写,1964年小说写出约三分之二,给宋淇夫妇的信中说,“三年来我的一切行动都以这小说为中心”。只是,书中有繁多的中国人名与复杂的历史背景,西方读者难以理解,她的经纪人对初始的几章评价不高。宋以朗批评道,“英文的《少帅》,如果你没跟我说这是张爱玲写的,单是一篇英文小说来说,是非常难看的。对一个只懂英文不懂中文的人来说,这里边一些句子看得莫名其妙。我举一个例子,她讲的一男一女在床上做什么?鸳鸯交颈,外国人根本不知道为什么鸳鸯交颈,什么是鱼水之欢。”

出版大受打击,加之对男主人公张学良也渐渐消退兴趣,这部《少帅》能完成。张爱玲去世后,1997年到2010年,英文稿一直放在南加州大学,其实没有其他研究者做过任何工作。

《少帅》发现后,陈子善总结它的价值,认为这是张爱玲写作题材拓展的体现,也显示出张对没有经历的历史的严谨写作态度。止庵则提出,《少帅》里的小姐是个少女,要写出小女孩的独特视野,这也与以往作品不同。

散文

《重访边城》/A ReturnTo The Frontier 

创作时间:1963年英文,1980年代中文重写 篇幅:1.5万字 完成状况:英文发表在The Reporter  版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

《重访边城》根据1961年张爱玲先到台湾,再访香港的经验写就的散文。分成两大部分,前半部写台湾,后半部写香港。宋以朗曾写道:“二○○七年十一月,母亲逝世,我开始正式细心整理张爱玲的资料。当我重新阅读那三十四页稿子时,我发现它其实是一篇完整的游记。”

《异乡记》

创作时间:1946年  篇幅:三万多字 完成状况:未完成 版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年

《异乡记》是张爱玲由上海往温州找胡兰成返程所写的札记。

“它不但详细记录了张爱玲人生中某段关键日子,详细补充了《小团圆》第九和第十两章,而当中的情节及意象亦大量移植到日后的作品内,更是她日后创作时不断参考的一个蓝本……更有助我们了解她的写作意图及过程。 ”宋以朗说,在文本上,《异乡记》与张爱玲的《华丽缘》和《小团圆》形成互文,“如《小团圆》第九章便跟1947年的散文《华丽缘》如出一辙。而《华丽缘》的闵少奶奶,又令我想起《异乡记》的闵先生和闵太太,难道《华丽缘》是《异乡记》的一个段落?”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刚刊出的《爱憎表》 谈张爱玲层出不穷的遗作

尽管已经辞世20余年,但张爱玲的遗作却一本接一本的出版,到底她还有多少个“最后一部”?

最新出版的《收获》杂志秋冬号,获台湾《印刻文学生活志》杂志授权,全文刊载了张爱玲的遗作《爱憎表》。《爱憎表》写于1990年,全文两万三千余字,但最终并未完成。2015年夏天,张爱玲的文学遗产执行人宋以朗交给研究张爱玲小说的香港学者冯睎乾这叠“以往事为主,零碎、潦草 、次序未明,也不知道页数”的手稿,冯晞乾“从中区分出二十六页纸,再排列次序,重构出部分的《爱憎表》”。

张爱玲在1990年写给宋淇夫妇的信中,曾初次提到这部作品,称《爱憎表》是为了解释少作中提到的“调查栏”。《爱憎表》文章的第一段中,张爱玲首次将这个调查表格命名为“爱憎表”:

“我近年来写作太少,物以稀为贵,就有热心人发掘出我中学时代一些见不得人的少作,陆续发表,我看了往往啼笑皆非。最近的一篇是学校的年刊上的,附有毕业班诸生的爱憎表。我填的表是最怕死,最恨有天才的女孩太早结婚,最喜欢爱德华八世,最爱吃叉烧炒饭。隔了半世纪看来,十分突兀,末一项更完全陌生。都需要解释,于是在出土的破陶器里又捡出这么一大堆陈谷子烂芝麻来。” 

“热心人发掘少作”是指1990年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发表的《雏凤新声——新发现的张爱玲少作》,其中提到1937年圣玛利亚女校校刊《凤藻》刊出 “学生活动记录 关于高三”的调查栏以“一碗什锦豆瓣汤”专题,对三十五位毕业生就“最喜欢吃,最怕”等六个题目进行调查,张爱玲才有了以上的回答。校刊《凤藻》对于张爱玲有开启“文学生涯”的意义,读初中时,她的处女作《不幸的她》还有《迟暮》就都曾在校刊上发表。

《爱憎表》之外,从2004年至今,张爱玲陆续有诸多“遗作”被出版,包括了——《同学少年都不贱》(2004)、《郁金香》(2006年)、《重返边城》(2008)、《小团圆》(2009)、《雷峰塔》《易经》中译本(2010)、《张爱玲私语录》(2010)、《异乡记》(2011)、2013年《爱憎表》(片段)、《少帅》(2014)。此外还有庄信正注释的《张爱玲庄信正通信集》和夏志清注释的《张爱玲给我的信件》。

其中有些“遗作”是张爱玲遗产执行人宋以朗整理发现的结果,有的则来自于学者对于文学史料的研究发现。哈佛大学东亚文学语言系教授王德威曾经说过,张爱玲最好的作品已经在90年代出完了,后来在《雷峰塔》和《易经》出版之后,又改变了意见,认为,“每一次张爱玲的出土的确是要改变我们对张爱玲的认识,而且间接地改变了我们对现当代中国文学史书写方式的认识。”

那么为什么这些作品在张爱玲生前都没有出版?这些遗作重新面世,对于大众以及研究,有着怎样的意义?张爱玲最好的作品是不是都早已问世,无须靠发掘旧作来垫高?在张爱玲的又一部遗作面世之际,让我们重新梳理,这些年,张爱玲那些被出版的遗作们。

 

小说

《同学少年都不贱》,不是遗作的遗作

创作时间:上世纪70年代 篇幅:两万字  完成状况:未完成、生前未发表  版本: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虽说出版宣传时候称为“遗作”,但这部小说并非是张爱玲生前最后一部作品,而“本该与《色,戒》,《浮花浪蕊》等同时面世”(陈子善序)。书名出杜甫的《秋兴八首》中的诗句: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小说写两位女孩恩娟、赵珏在上海重逢叙当年。恩娟嫁了位犹太人汴·李外,后来移民美国华盛顿,而赵珏则境遇不如恩娟。多年后重逢,两人已经走上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这本书没有出版的原因,可见张爱玲写给学者夏志清的信中说,“《同学少年都不贱》这篇小说除了外界的阻力,我一发送也就发现它本身毛病很大,已经搁开了。”“出单行本事,我回复告诉宋淇,是因为我在写小说上总极力为自己,但是尽管叫自己慢慢来,一方面担心已发表的给人anthologize了去,也还是着急,所以釜底抽薪,想先出个单行本。现在当然已经打消此意……我想我是爱看人生,而对文艺往往过苛。”

1997年10月,为纪念张爱玲逝世两周年,美国南加州大学东方图书馆举办了“张爱玲遗作手稿特展”。此次展出中,张爱玲一部大约作于1973年至1978年间的中篇小说惊现于世,这就是《同学少年都不贱》。

这篇作品的价值如何?现代文学馆馆长吴福辉认为,从一些细节看来,这部作品自传性质非常强,也延续了女性命运书写的主题,是张爱玲非常重要的作品。跟《金锁记》等作品比起,“《同学少年都不贱》则更为深沉,含而不露,应了鲁迅所说的像无事的悲剧,更多地表现了普通人的悲剧,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往往都是相对平静的。”

《郁金香》,与胡兰成分手后的情伤作品 

创作时间:写于1947年  篇幅:近万字  完成状况:完成,小报连载  版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这篇小说是由两位“海派”研究学者吴福辉和他的博士生李楠(现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在梳理史料时发现的。《郁金香》讲述一个旧式大家庭中,女仆金香与大少爷宝初真心相爱,而二少爷也对金香展开了虚伪的追求,宝初不够坚定,以至于各有婚假,写三人感情故事同时贯穿着家族中正房、侧室的明争暗斗,描摹出尴尬的人物和情感处境。

2005年吴福辉和李楠在一篇名为《张爱玲小说郁金香发现始末》的文章中介绍发现经过,“三年前,我们从海派市民文学角度延伸而进入上海小报研究的领域……无意中发现了张爱玲的佚文,真正是始料未及”。《郁金香》署名为“张爱玲”,在上海小报《小日报》上的连载小说逐日发表,“从1947年5月16日至5月31日止,共计费时16天。每期载于该报第二版左下方,长短不等,最长者几乎通栏,大约总在六七百字左右。” “《郁金香》连载同时,张爱玲正深陷写分手信的情伤中。台面上一九四七年四至六月,张仅发表了《华丽缘》与《多少恨》。”香港学者郑树森认为这是一部情伤作品。

这篇小说应如何评价?香港学者郑树森认为它前后比例失衡,但“勉强照顾半生情缘,可视为小说《半生缘》的预告”, 又与“《华丽缘》《多少恨》互为联结”。陈子善认为它是“1949年以前创作的最后一部小说,也是唯一一部完整的连载小说,它也是张爱玲写作通俗连载小说最初的尝试”。南京大学文学教授余斌则提出,”《郁金香》之后,直到一九五○年《十八春》发表,张氏创作年表上一片空白。算起来将近五年的时间里,真正的小说,仅此一篇。”

《小团圆》 ,本应该销毁的自传

创作时间:1970年至去世前 篇幅:16万字 完成状况:已完成,未发表 版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

《小团圆》是张爱玲的自传式小说,书中以一贯嘲讽的细腻工笔,描写女主角九莉从幼年在处于新旧世代冲击的传统家族的阴影下长大,到读书时修道院女中的生活,进而与身为汉奸的有妇之夫邵之雍陷入热恋。书中每个人物都能对号入座。正如1976年张爱玲给宋淇信中所说:“《小团圆》是主观的小说,有些visionary’神视性’的地方都是纪实,不是编造出来的imagery(文学意象)。”但是写实情也不是为了报复,给宋淇信中说:“我写《小团圆》并不是为了发泄出气,我一直认为最好的材料是你最深知的材料……”

张爱玲从1970年开始创作到去世前都在一直不断修改,却时候没有出版,临终前她把所有遗产赠予宋淇夫妇,并交代他们销毁《小团圆》手稿;而这份手稿后来由宋淇交给皇冠出版社社长平鑫涛带回台湾地区保存,宋淇之子宋以朗做决定出版。很多张迷以及学者评价违背了张爱玲的遗愿,涉及侵犯隐私。台大外文系教授张小虹就曾写道:“就算《小团圆》的出版在法律程序上合法,但在情感道义上属’盗版’。”不过宋以朗表示:“《小团圆》的手稿是一笔一画写出来的,一共有628页,不可能写出来就是为了销毁。”

陈子善评价《小团圆》是张爱玲后期最重要的一部力作,是张70年代重返中文写作时期写出的重要作品,与《色·戒》《浮花浪蕊》《同学少年都不贱》同时期,是“别开生面的自传小说……有许多空白、许多跳跃,需要读者自己去填补想象”。

《雷峰塔》《易经》,向英美文坛扣关失败的英文小说

创作时间:1957-1964年间  篇幅:三十万字 完成状况:英文完成,未发表 版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年

《雷峰塔》以自己四岁到十八岁的成长经历为主轴,写到父亲迎娶后母,后母挑拨父女关系,将女主人公琵琶监禁阁楼,以弟弟的病死告终;《易经》接续《雷峰塔》的故事,写女主角18岁到22岁的生活,以香港沦陷、女主人公离开香港返回上海收尾。“加上《小团圆》可视为张爱玲的人生三部曲”,台湾逢甲大学教授张瑞芬说。

《雷峰塔》《易经》是张爱玲初到美国时的“扣关小说”,却最终无法卖掉,以失败告终。张瑞芬提出,“以一个新人之姿打算用英文发表私我性很高的小说,或许是个错招,但这并不表示这书没有可读性。看得出她是下了功夫的,书中除了加重对白的份量,还原那个时代败落家族的氛围,也前所未有的揭开了人性在物质下的幽暗(骨肉手足为了钱,打不完的官司),包括对亲情的决绝。这些不能说的秘密,从未在张爱玲其他作品中这么详尽的被披露过,却很可以用来理解张爱玲后半生的怪异行径。一般人总以为父亲和胡兰成是张爱玲一生的痛点,看完《雷峰塔》与《易经》,你才发觉伤害她更深的,其实是母亲。”然而,和这样的评价不同,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则认为这两部小说是“很尴尬的英文作品”。

《少帅》,最后一本英文小说

创作时间:1963年 篇幅:三万字 完成状况:未完成,未发表 版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4年  

《少帅》是张爱玲写于1960年代的最后一篇英文小说。该书是以1925年至1930年军阀混战时期的北京为背景,以传奇人物张学良和赵四小姐为原型撰写的一部爱情小说,对于张学良的漫长一生来说,只能算开了个头。

据陈子善介绍,1952年夏张爱玲去了香港,以英文创作为主。由于长篇小说《秧歌》在英文世界的成功,1955年秋前往美国,可是她到了美国之后创作的一系列英文小说,有的虽然出版了但影响不大,更多的无法出版,还有没有完成的,成绩很不理想。《少帅》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自1956年张爱玲起意写这部小说开始,就多方搜集资料。1961年她曾赴台北搜集写作材料,1962年又在美国国会图书馆查阅大量参考文献,1963年开始写,1964年小说写出约三分之二,给宋淇夫妇的信中说,“三年来我的一切行动都以这小说为中心”。只是,书中有繁多的中国人名与复杂的历史背景,西方读者难以理解,她的经纪人对初始的几章评价不高。宋以朗批评道,“英文的《少帅》,如果你没跟我说这是张爱玲写的,单是一篇英文小说来说,是非常难看的。对一个只懂英文不懂中文的人来说,这里边一些句子看得莫名其妙。我举一个例子,她讲的一男一女在床上做什么?鸳鸯交颈,外国人根本不知道为什么鸳鸯交颈,什么是鱼水之欢。”

出版大受打击,加之对男主人公张学良也渐渐消退兴趣,这部《少帅》能完成。张爱玲去世后,1997年到2010年,英文稿一直放在南加州大学,其实没有其他研究者做过任何工作。

《少帅》发现后,陈子善总结它的价值,认为这是张爱玲写作题材拓展的体现,也显示出张对没有经历的历史的严谨写作态度。止庵则提出,《少帅》里的小姐是个少女,要写出小女孩的独特视野,这也与以往作品不同。

散文

《重访边城》/A ReturnTo The Frontier 

创作时间:1963年英文,1980年代中文重写 篇幅:1.5万字 完成状况:英文发表在The Reporter  版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

《重访边城》根据1961年张爱玲先到台湾,再访香港的经验写就的散文。分成两大部分,前半部写台湾,后半部写香港。宋以朗曾写道:“二○○七年十一月,母亲逝世,我开始正式细心整理张爱玲的资料。当我重新阅读那三十四页稿子时,我发现它其实是一篇完整的游记。”

《异乡记》

创作时间:1946年  篇幅:三万多字 完成状况:未完成 版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年

《异乡记》是张爱玲由上海往温州找胡兰成返程所写的札记。

“它不但详细记录了张爱玲人生中某段关键日子,详细补充了《小团圆》第九和第十两章,而当中的情节及意象亦大量移植到日后的作品内,更是她日后创作时不断参考的一个蓝本……更有助我们了解她的写作意图及过程。 ”宋以朗说,在文本上,《异乡记》与张爱玲的《华丽缘》和《小团圆》形成互文,“如《小团圆》第九章便跟1947年的散文《华丽缘》如出一辙。而《华丽缘》的闵少奶奶,又令我想起《异乡记》的闵先生和闵太太,难道《华丽缘》是《异乡记》的一个段落?”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