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视频】吴冠军:后王宝强时代,你还愿意爱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视频】吴冠军:后王宝强时代,你还愿意爱吗?

在这个后王宝强时代,爱的所有风险,爱的所有脆弱,爱可以让你比王宝强还惨。

吴冠军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导 上海纽约大学双聘教授

我今天提出的论题是:王宝强事件不只是一起明星离婚八卦新闻,它实质上标识了社会内核——黑格尔所说的伦理实体——的一个转变。

就像当年南京彭宇案扶老奶奶一样,绝不只是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一起纠纷:那个事件之后的“后彭宇时代”,整个社会的伦理实体有了一个根本性的改变。 王宝强离婚同样如此。 我的一个老板朋友跟我说,这个事情之后他把朋友圈几名疑似宋哲的人,全部拖入黑名单。 我想,他是真的怕,很多强者,发现自己竟然随时可以变成受害者,变成王宝强,变成“宝宝不哭”里面的那个宝宝。

这就是后王宝强时代。

我们都说,爱情与信任,是婚姻的两大地基,后王宝强时代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我们先从信任说起。

我们都知道信任很重要,但信任的问题在于,它包含着一个风险:被背叛的风险。

你只能期待他人是真诚的,他说的话是可靠的,现代生活中你可以通过建立契约关系来降低被背叛的风险,但生活中事无巨细都去订立合同,是不可能的。

所以一个社会没有信任是无法运转的,合作成本将会高到无法承受。

信任最根本的作用,就是它移除了你在合作中不断检查他人的负担。

假设你要天天偷偷地查看你老公手机,这个生活也是没法过的。

中国社会,按照著名学者福山的分析,是一个low-trust society。

低信任社会的一个关键标志,就是只信任家庭成员、直系亲属,缺少generalized trust,缺少社会信任。

这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是极其不好的。我们经济模式,还是大量家族企业,就是因为不相信别人,最好是自己的老婆或老妈管理公司财务才放心。

不只是小公司,王健林也一样,一心希望让王思聪来坐自己的位置。

我们以前有句话,叫“富不过三代”,为什么?就是因为这种低信任模式,你不能引入其他精英帮你一起发展。

而王宝强事件之后,我们发生了一个更糟糕的逆转,我称之为叫“from low-trust to no-trust”,从低信任社会到无信任社会——核子家庭的信任危机,信任关系彻底坍塌、瓦解。

我们看到王宝强,还有之后也爆出离婚的张纪中,他们两人都开了公司,都把自己老婆安放到关键位置上,王宝强更是据说一切财务都是老婆打理。

但你最后信任的那个人,最后一刀插得最深。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

后王宝强时代,你还敢再进入婚姻吗?

你还敢再信任枕边人吗?

还是就此孤岛般的生活?

同样地,后王宝强时代,你还敢爱吗?

让我们先从精神分析角度,来分梳一下爱情与非爱情。我们亲密关系中很容易混淆两者,把别的东西当爱情。

我有一个女性朋友,谈过很多段恋爱,很多失败的痛苦、很多伤口;但她跟我说,她仍然相信爱情。

她可以完全不管对方有没有房、有没有车,或者说有没有存款,她只在乎见到那个人时有没有心跳,有没有感觉。

这,确实很纯粹,但这是不是就是爱情?

于是,我们需要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会心跳?

精神分析有一个术语叫fantasy,幻想,它对于两性关系具有很大的分析力量。

在遇到对象前,每个人都存在对自己理想伴侣的一个画面,或者说幻想场景。

这来自于周遭文化的构塑,比方说我们那时候是骑着白马的王子,而现在可能是单眼皮的韩国欧巴、或者好莱坞高鼻梁的小生、或者更加沧桑一点的暖男大叔,吴秀波型的……

你脑子里面已经刻有这个形象,当生活中正好碰到一个和“吴秀波”有70%神似的人,你当然会心跳,会有很多感觉涌起……很多“心跳”,都是幻想作祟。

但这种基于幻想的fake love注定要失败,因为吴秀波都不是“吴秀波”,那只是媒体上表现出来的公众形象,只是戏里的形象。

你就是直接跟吴秀波生活在一起,早晚他也会刺破你原初的幻想框架。

这就是所有基于幻想上的爱情的悲哀,你迟早会遭遇真实,遭遇梦碎时分的剧痛。 那么,如何去区分幻想和真爱?我建议的方式是:二见钟情。

不是一见钟情,因为“心跳”是靠不住的;也不是日久生情,那根本就不是“爱情”,而是各种“实用”考量充斥在里面。

那什么是二见钟情?就是你跟一个人一段时间交往后,见识了他各种真实的缺点,甚至有些还让自己无法忍受,但你看到这个人时,依然会心跳。

那,就真的是真爱了。 精神分析教你另外一个判断真爱与否的方式是:你真的爱上某个人的话,你不会马上有很多性渴望。

第一种非爱情是幻想,第二种非爱情,就是欲望。

欲望与爱情是两个彼此不相干的频道,而且问题在于,开了这个频道开关那个频道就会被关闭。

我们男生都知道,你真的爱一个人,她不需要做什么,只是拨动长发回眸对你一笑,你就在云端了。

而一群男生在那边说某个女生多少胸围多少翘臀,肯定没有一个对她是有爱意。

什么是爱情呢?

爱指向一种非常状态,“fall in love”。

fall是一种坠落,一种失重状态,自己都无法控制的状态。

你脑子里会一直想某个人,茶饭不思,魂不守舍,平时的生活节奏全部被扰乱。

甚至你也不想要这种状态,但就是赶不走,一种强大的力量就这样侵入了进来。

那个人就占据你的脑子,工作也工作不好。

而欲望,sexual desire,则指向人的一个生物性的状态。

现在都市男女很多有一夜情,one night stand,明天照样工作,一点不受影响,这个就是欲望。

欲望与爱情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并且我们看到,今天的都市青年,越来越多的人躲避爱,而追逐欲望。

没人羡慕初恋就是马蓉的王宝强,但很多人内心都羡慕陈冠希,尽管嘴里还在骂他渣男。

为什么都不愿意爱?那是因为,会有爱的代价。 真正爱上某人,就是将你所有的脆弱性,暴露在那个人面前。

爱隐含了绝对的信任。

我们前面说到了信任,信任可以不涉及爱,但爱一定包含了绝对的信任。

在爱另一个人时,你给了他或她摧毀你的权力,希望/信任他或她不会使用这个权力。

我不是一个很八卦的人,但我觉得,王宝强可能是真的很爱马蓉,他也确实给予了对方绝对的信任。

所以王宝强今天那么惨痛,说到底,也没有什么可惜的——这就是爱的代价,这就是爱的风险。

真正问题是:在这个后王宝强时代,你还愿不愿意去爱?或者说,王宝强自己还愿不愿意再做王宝强?还是都做不断换女生的陈冠希?

第三种非爱情,我们更清楚了,就是物质。

这个是我们老生常谈了:婚姻就是把自己卖个好价格。

以前大家约会时,都会拐弯抹角委婉试探或偷着打听,对方有没房子、多少存款……今天的相亲网站为什么会那么成功?我的分析是:它们最大的绝活,就是把你以往还要偷偷掩掩的东西,直接正常化了。

你在相亲网站搜索的时候,直接1米75以上、有房、有车……那么1米7的直接就没了,直接做剩男;没房的直接没了,不用浪费时间在约会中委婉试探,直接被搜索引擎干掉。

相亲网站时代,人赤裸裸地被商品化。

并且,你上相亲网站的体验,和上淘宝网的体验完全一样:

先是按需搜索,输入你的各种需求。

然后出来一大列图片,而且全都是有问题的:你网上看到的衣服跟你收到的肯定不一样,这边你碰到的真人跟网页照片也绝对不一样,全部见光死。

看完图片和文字介绍,就下单付钱,这边是购买“邮票”,取得可以约会的机会……所以,当你注册了相亲网站账号后,你就是把自己放到了货架上。

我们这个时代各种相亲服务、相亲真人秀、相亲网站,熙熙攘攘好像满满都是爱,但我们实际上正离爱情越来越远。

那么,最后就是这个关键问题:不基于爱与信任之上的婚姻是否可行?

有些基于物质的婚姻或者各取所需式的婚姻,你取美貌我取钱财,也走到了老,并没有像王宝强那样崩掉。

确实,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并不少。

我要说的是:这就涉及到一个主体性的选择。各取所需式的婚姻是可以走到老,也很可以因为同样的理由随时崩掉。

比如一个更有钱有地位或更年轻美貌的人出现在生命里,就像马蓉碰到了宋喆,那就只有宝宝不哭了。 关键一点是,爱情和婚姻,这两者结构性地存在对立:爱情是一个非常状态,而婚姻是一个日常状态。

如何将非常状态常态化?

It takes works.需要卓绝的努力。

像前年好莱坞电影《消失的爱人》里说的,You can’t get lazy. 在婚姻中你不能偷懒,必须不断地投入时间和精力。

精神分析的重要一课就是:分开是自然态势,你不做什么事情就会分开;而在一起,则是人为努力。

我们经常说“在一起在一起”,结果那一对对爱人最后都没有在一起,很多人甚至在结婚时就以婚前协议等方式想好怎么离婚、怎么分开……

我很喜欢的哲学家巴迪欧认为,对爱的忠诚,使我们成为主体。

换言之,我们并不是直接就是主体。

我们需要通过自己的伦理实践,尤其是对爱的忠诚,而成为一个主体。

今天分析了在这个后王宝强时代爱的所有风险,爱的所有脆弱,爱可以让你比王宝强还惨。

剩下的就是一个主体性选择,生命的选择:你还愿意去爱吗?我把这个问题交给你们。

感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视频】吴冠军:后王宝强时代,你还愿意爱吗?

在这个后王宝强时代,爱的所有风险,爱的所有脆弱,爱可以让你比王宝强还惨。

吴冠军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导 上海纽约大学双聘教授

我今天提出的论题是:王宝强事件不只是一起明星离婚八卦新闻,它实质上标识了社会内核——黑格尔所说的伦理实体——的一个转变。

就像当年南京彭宇案扶老奶奶一样,绝不只是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一起纠纷:那个事件之后的“后彭宇时代”,整个社会的伦理实体有了一个根本性的改变。 王宝强离婚同样如此。 我的一个老板朋友跟我说,这个事情之后他把朋友圈几名疑似宋哲的人,全部拖入黑名单。 我想,他是真的怕,很多强者,发现自己竟然随时可以变成受害者,变成王宝强,变成“宝宝不哭”里面的那个宝宝。

这就是后王宝强时代。

我们都说,爱情与信任,是婚姻的两大地基,后王宝强时代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我们先从信任说起。

我们都知道信任很重要,但信任的问题在于,它包含着一个风险:被背叛的风险。

你只能期待他人是真诚的,他说的话是可靠的,现代生活中你可以通过建立契约关系来降低被背叛的风险,但生活中事无巨细都去订立合同,是不可能的。

所以一个社会没有信任是无法运转的,合作成本将会高到无法承受。

信任最根本的作用,就是它移除了你在合作中不断检查他人的负担。

假设你要天天偷偷地查看你老公手机,这个生活也是没法过的。

中国社会,按照著名学者福山的分析,是一个low-trust society。

低信任社会的一个关键标志,就是只信任家庭成员、直系亲属,缺少generalized trust,缺少社会信任。

这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是极其不好的。我们经济模式,还是大量家族企业,就是因为不相信别人,最好是自己的老婆或老妈管理公司财务才放心。

不只是小公司,王健林也一样,一心希望让王思聪来坐自己的位置。

我们以前有句话,叫“富不过三代”,为什么?就是因为这种低信任模式,你不能引入其他精英帮你一起发展。

而王宝强事件之后,我们发生了一个更糟糕的逆转,我称之为叫“from low-trust to no-trust”,从低信任社会到无信任社会——核子家庭的信任危机,信任关系彻底坍塌、瓦解。

我们看到王宝强,还有之后也爆出离婚的张纪中,他们两人都开了公司,都把自己老婆安放到关键位置上,王宝强更是据说一切财务都是老婆打理。

但你最后信任的那个人,最后一刀插得最深。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

后王宝强时代,你还敢再进入婚姻吗?

你还敢再信任枕边人吗?

还是就此孤岛般的生活?

同样地,后王宝强时代,你还敢爱吗?

让我们先从精神分析角度,来分梳一下爱情与非爱情。我们亲密关系中很容易混淆两者,把别的东西当爱情。

我有一个女性朋友,谈过很多段恋爱,很多失败的痛苦、很多伤口;但她跟我说,她仍然相信爱情。

她可以完全不管对方有没有房、有没有车,或者说有没有存款,她只在乎见到那个人时有没有心跳,有没有感觉。

这,确实很纯粹,但这是不是就是爱情?

于是,我们需要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会心跳?

精神分析有一个术语叫fantasy,幻想,它对于两性关系具有很大的分析力量。

在遇到对象前,每个人都存在对自己理想伴侣的一个画面,或者说幻想场景。

这来自于周遭文化的构塑,比方说我们那时候是骑着白马的王子,而现在可能是单眼皮的韩国欧巴、或者好莱坞高鼻梁的小生、或者更加沧桑一点的暖男大叔,吴秀波型的……

你脑子里面已经刻有这个形象,当生活中正好碰到一个和“吴秀波”有70%神似的人,你当然会心跳,会有很多感觉涌起……很多“心跳”,都是幻想作祟。

但这种基于幻想的fake love注定要失败,因为吴秀波都不是“吴秀波”,那只是媒体上表现出来的公众形象,只是戏里的形象。

你就是直接跟吴秀波生活在一起,早晚他也会刺破你原初的幻想框架。

这就是所有基于幻想上的爱情的悲哀,你迟早会遭遇真实,遭遇梦碎时分的剧痛。 那么,如何去区分幻想和真爱?我建议的方式是:二见钟情。

不是一见钟情,因为“心跳”是靠不住的;也不是日久生情,那根本就不是“爱情”,而是各种“实用”考量充斥在里面。

那什么是二见钟情?就是你跟一个人一段时间交往后,见识了他各种真实的缺点,甚至有些还让自己无法忍受,但你看到这个人时,依然会心跳。

那,就真的是真爱了。 精神分析教你另外一个判断真爱与否的方式是:你真的爱上某个人的话,你不会马上有很多性渴望。

第一种非爱情是幻想,第二种非爱情,就是欲望。

欲望与爱情是两个彼此不相干的频道,而且问题在于,开了这个频道开关那个频道就会被关闭。

我们男生都知道,你真的爱一个人,她不需要做什么,只是拨动长发回眸对你一笑,你就在云端了。

而一群男生在那边说某个女生多少胸围多少翘臀,肯定没有一个对她是有爱意。

什么是爱情呢?

爱指向一种非常状态,“fall in love”。

fall是一种坠落,一种失重状态,自己都无法控制的状态。

你脑子里会一直想某个人,茶饭不思,魂不守舍,平时的生活节奏全部被扰乱。

甚至你也不想要这种状态,但就是赶不走,一种强大的力量就这样侵入了进来。

那个人就占据你的脑子,工作也工作不好。

而欲望,sexual desire,则指向人的一个生物性的状态。

现在都市男女很多有一夜情,one night stand,明天照样工作,一点不受影响,这个就是欲望。

欲望与爱情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并且我们看到,今天的都市青年,越来越多的人躲避爱,而追逐欲望。

没人羡慕初恋就是马蓉的王宝强,但很多人内心都羡慕陈冠希,尽管嘴里还在骂他渣男。

为什么都不愿意爱?那是因为,会有爱的代价。 真正爱上某人,就是将你所有的脆弱性,暴露在那个人面前。

爱隐含了绝对的信任。

我们前面说到了信任,信任可以不涉及爱,但爱一定包含了绝对的信任。

在爱另一个人时,你给了他或她摧毀你的权力,希望/信任他或她不会使用这个权力。

我不是一个很八卦的人,但我觉得,王宝强可能是真的很爱马蓉,他也确实给予了对方绝对的信任。

所以王宝强今天那么惨痛,说到底,也没有什么可惜的——这就是爱的代价,这就是爱的风险。

真正问题是:在这个后王宝强时代,你还愿不愿意去爱?或者说,王宝强自己还愿不愿意再做王宝强?还是都做不断换女生的陈冠希?

第三种非爱情,我们更清楚了,就是物质。

这个是我们老生常谈了:婚姻就是把自己卖个好价格。

以前大家约会时,都会拐弯抹角委婉试探或偷着打听,对方有没房子、多少存款……今天的相亲网站为什么会那么成功?我的分析是:它们最大的绝活,就是把你以往还要偷偷掩掩的东西,直接正常化了。

你在相亲网站搜索的时候,直接1米75以上、有房、有车……那么1米7的直接就没了,直接做剩男;没房的直接没了,不用浪费时间在约会中委婉试探,直接被搜索引擎干掉。

相亲网站时代,人赤裸裸地被商品化。

并且,你上相亲网站的体验,和上淘宝网的体验完全一样:

先是按需搜索,输入你的各种需求。

然后出来一大列图片,而且全都是有问题的:你网上看到的衣服跟你收到的肯定不一样,这边你碰到的真人跟网页照片也绝对不一样,全部见光死。

看完图片和文字介绍,就下单付钱,这边是购买“邮票”,取得可以约会的机会……所以,当你注册了相亲网站账号后,你就是把自己放到了货架上。

我们这个时代各种相亲服务、相亲真人秀、相亲网站,熙熙攘攘好像满满都是爱,但我们实际上正离爱情越来越远。

那么,最后就是这个关键问题:不基于爱与信任之上的婚姻是否可行?

有些基于物质的婚姻或者各取所需式的婚姻,你取美貌我取钱财,也走到了老,并没有像王宝强那样崩掉。

确实,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并不少。

我要说的是:这就涉及到一个主体性的选择。各取所需式的婚姻是可以走到老,也很可以因为同样的理由随时崩掉。

比如一个更有钱有地位或更年轻美貌的人出现在生命里,就像马蓉碰到了宋喆,那就只有宝宝不哭了。 关键一点是,爱情和婚姻,这两者结构性地存在对立:爱情是一个非常状态,而婚姻是一个日常状态。

如何将非常状态常态化?

It takes works.需要卓绝的努力。

像前年好莱坞电影《消失的爱人》里说的,You can’t get lazy. 在婚姻中你不能偷懒,必须不断地投入时间和精力。

精神分析的重要一课就是:分开是自然态势,你不做什么事情就会分开;而在一起,则是人为努力。

我们经常说“在一起在一起”,结果那一对对爱人最后都没有在一起,很多人甚至在结婚时就以婚前协议等方式想好怎么离婚、怎么分开……

我很喜欢的哲学家巴迪欧认为,对爱的忠诚,使我们成为主体。

换言之,我们并不是直接就是主体。

我们需要通过自己的伦理实践,尤其是对爱的忠诚,而成为一个主体。

今天分析了在这个后王宝强时代爱的所有风险,爱的所有脆弱,爱可以让你比王宝强还惨。

剩下的就是一个主体性选择,生命的选择:你还愿意去爱吗?我把这个问题交给你们。

感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