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这是一款胶囊咖啡机 但它想让人们喝出手工冲泡咖啡的感觉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这是一款胶囊咖啡机 但它想让人们喝出手工冲泡咖啡的感觉

九阳,几乎已经成为豆浆机的代名词,但这家公司正尝试以“Onecup”品牌吸引更多咖啡爱好者。

九阳Onecup在天猫和京东的官方旗舰店最近新增了一样胶囊咖啡机产品K6,主打精品咖啡口味,例如西达摩·烛芒、哥伦比亚、曼特宁、美式咖啡等等。

这些听上去有些耳熟却不容易被深入了解的名词,代表着不同地域咖啡豆的独特口味,以及不同烘焙度、水量、水温下的各种做法。

K6咖啡机正面图,与九阳胶囊豆浆机外形相近

这种以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和种植传统进行区隔的咖啡属于“精品咖啡”类型,代表着第三次咖啡浪潮,也可以表明饮用者对咖啡的品质要求较高。前两次浪潮则分别为速溶咖啡和以星巴克为主的时尚化的重烘焙咖啡。

通常想要喝到纯正口味的精品咖啡,对冲调师的手法要求较高,像水温、水压、萃取方式等都可能影响咖啡的口味。Onecup K6则希望通过稳定的技术使制作精品咖啡的过程变得简单,并能保证良好的口感。

K6咖啡机侧面图

在K6上市之前,Onecup前几代胶囊豆浆机产品也有类似的功能,但可选的咖啡种类较少,冲调方式也比较单一。

K6不仅可选咖啡口味变多,冲泡程序也更有针对性。这种能够对胶囊进行识别的技术,主要依赖于在胶囊面膜上印刷的2.9万个矩阵小点,探头可以对某个区块的店进行扫描识别。像雀巢Nespresso、德龙等知名品牌胶囊咖啡机多采用标准化的意式咖啡冲泡法,K6则模拟手工冲泡。

左二为日本咖啡烘焙专家小野善造

做咖啡机要比做豆浆机复杂的多,不同的生豆品种、烘焙度会体现出咖啡本身木质纤维的变化,萃取过程中需要用什么水温水速来萃取、咖啡体积会膨胀多少,这些需要不断去调试,才能保证机器冲出来的效果和手冲一样。

为此,这家公司特地从日本找来了咖啡烘焙专家小野善造来帮助Onecup测试部分咖啡豆的烘焙度、研磨度等,并与知名烘焙厂Aroma合作,按照小野善造提出的各种要求进行烘焙。

我们实际体验了K6的整个操作过程和西达摩·烛芒、曼特宁这两种口味的咖啡。

同前两代One cup产品一样,K6的操控面板采用触摸屏,操控界面从左至有仅有“清洗”、“开始”、“制作”这三个选项。点击开始后,屏幕自动点亮,机器会有几秒钟的快速热水过程。紧接着点击“制作”,便可以等待咖啡制作完成。

此前我们在体验One cup胶囊豆浆机时,发现做咖啡的程序和豆浆基本无差别,成品咖啡泡沫较多,也不是很均匀。但K6的冲泡方式有所不同,是一种较为缓慢的、渐进式冲泡过程,咖啡并非一涌而出,而是像手工冲泡一样从滤嘴小股流出。

开始制作时,滤嘴后方会有白色灯光亮起提示

经过实际测算,从点击“制作”到最终胶囊下落最终完成,一杯西达摩·烛芒所需的时间是2分29秒,而曼特宁则为2分15秒。尽管制作时间不尽相同,但比手工冲泡咖啡要快不少。

从最终的成品图可知,做好的咖啡没有任何泡沫,也很少有咖啡末落底。

从口感和色泽来看,西达摩·烛芒整体颜色偏浅,甜苦适中,微微发酸,曼特宁则呈黑咖色,苦感明显,酸度较弱。如果不是对咖啡有较深的研究,可能很难喝出这款机器制作的咖啡与手冲咖啡有什么明显差异。

我们特意打开胶囊查看一番。整个胶囊分上下两层结构,上层为滤网,下层放置咖啡粉末,这样可以避免水流对咖啡末多度搅拌而影响咖啡的口感。

该产品发售后,在京东上已经有一部分喜欢尝鲜的咖啡爱好者购买了K6,对咖啡的口味评价普遍较好。

这部分人群正是Onecup想要争取的目标群体,他们年龄大致在25-40岁左右,已经工作过一段时间,对生活质量有一定要求,但同时喜欢便捷的生活方式。但这也注定了这款1299元的产品只能在一小部分群体中得到关注。

对此,Onecup希望在服务好小部分群体的基础上,通过拓展饮品的种类和口味来吸引更多家庭和个人购买,例如兼容奶茶和豆浆制作,其中奶茶的原料采用原叶茶和奶粉冲泡,而非市面常见的奶茶粉。

不得不说的是,K6所制作的乌龙奶茶要比One cup上代产品好喝太多,可以明显品尝出茶叶的清香味。奶茶胶囊的构成与咖啡胶囊类似,不同之处在于上层放置奶粉,下层则为茶叶末。打开胶囊后即可闻到绿茶的味道。

目前Onecup K6美式、西达摩·烛芒咖啡胶囊的单个售价分别为3元和6元,曼特宁、哥伦比亚口味的胶囊都为4元。和咖啡店动辄40元以上的精品咖啡相比,这样的价格的确便宜不少。但作为日常家庭饮品而言,如果以每天最低3元计,一月也需要90元,一年则要喝掉1080元。这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当然,这是建立在每天都饮用的基础上,也很有可能是另外一番场景:在新鲜感过后便弃之不用。要知道相对欧美成熟的胶囊咖啡机市场,国内整个行业还处在初级阶段。

不过九阳愿意相信市场的风口已经越来越近,认为中国的咖啡市场会延续日本和韩国的发展轨迹,变得更加普及。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这是一款胶囊咖啡机 但它想让人们喝出手工冲泡咖啡的感觉

九阳,几乎已经成为豆浆机的代名词,但这家公司正尝试以“Onecup”品牌吸引更多咖啡爱好者。

九阳Onecup在天猫和京东的官方旗舰店最近新增了一样胶囊咖啡机产品K6,主打精品咖啡口味,例如西达摩·烛芒、哥伦比亚、曼特宁、美式咖啡等等。

这些听上去有些耳熟却不容易被深入了解的名词,代表着不同地域咖啡豆的独特口味,以及不同烘焙度、水量、水温下的各种做法。

K6咖啡机正面图,与九阳胶囊豆浆机外形相近

这种以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和种植传统进行区隔的咖啡属于“精品咖啡”类型,代表着第三次咖啡浪潮,也可以表明饮用者对咖啡的品质要求较高。前两次浪潮则分别为速溶咖啡和以星巴克为主的时尚化的重烘焙咖啡。

通常想要喝到纯正口味的精品咖啡,对冲调师的手法要求较高,像水温、水压、萃取方式等都可能影响咖啡的口味。Onecup K6则希望通过稳定的技术使制作精品咖啡的过程变得简单,并能保证良好的口感。

K6咖啡机侧面图

在K6上市之前,Onecup前几代胶囊豆浆机产品也有类似的功能,但可选的咖啡种类较少,冲调方式也比较单一。

K6不仅可选咖啡口味变多,冲泡程序也更有针对性。这种能够对胶囊进行识别的技术,主要依赖于在胶囊面膜上印刷的2.9万个矩阵小点,探头可以对某个区块的店进行扫描识别。像雀巢Nespresso、德龙等知名品牌胶囊咖啡机多采用标准化的意式咖啡冲泡法,K6则模拟手工冲泡。

左二为日本咖啡烘焙专家小野善造

做咖啡机要比做豆浆机复杂的多,不同的生豆品种、烘焙度会体现出咖啡本身木质纤维的变化,萃取过程中需要用什么水温水速来萃取、咖啡体积会膨胀多少,这些需要不断去调试,才能保证机器冲出来的效果和手冲一样。

为此,这家公司特地从日本找来了咖啡烘焙专家小野善造来帮助Onecup测试部分咖啡豆的烘焙度、研磨度等,并与知名烘焙厂Aroma合作,按照小野善造提出的各种要求进行烘焙。

我们实际体验了K6的整个操作过程和西达摩·烛芒、曼特宁这两种口味的咖啡。

同前两代One cup产品一样,K6的操控面板采用触摸屏,操控界面从左至有仅有“清洗”、“开始”、“制作”这三个选项。点击开始后,屏幕自动点亮,机器会有几秒钟的快速热水过程。紧接着点击“制作”,便可以等待咖啡制作完成。

此前我们在体验One cup胶囊豆浆机时,发现做咖啡的程序和豆浆基本无差别,成品咖啡泡沫较多,也不是很均匀。但K6的冲泡方式有所不同,是一种较为缓慢的、渐进式冲泡过程,咖啡并非一涌而出,而是像手工冲泡一样从滤嘴小股流出。

开始制作时,滤嘴后方会有白色灯光亮起提示

经过实际测算,从点击“制作”到最终胶囊下落最终完成,一杯西达摩·烛芒所需的时间是2分29秒,而曼特宁则为2分15秒。尽管制作时间不尽相同,但比手工冲泡咖啡要快不少。

从最终的成品图可知,做好的咖啡没有任何泡沫,也很少有咖啡末落底。

从口感和色泽来看,西达摩·烛芒整体颜色偏浅,甜苦适中,微微发酸,曼特宁则呈黑咖色,苦感明显,酸度较弱。如果不是对咖啡有较深的研究,可能很难喝出这款机器制作的咖啡与手冲咖啡有什么明显差异。

我们特意打开胶囊查看一番。整个胶囊分上下两层结构,上层为滤网,下层放置咖啡粉末,这样可以避免水流对咖啡末多度搅拌而影响咖啡的口感。

该产品发售后,在京东上已经有一部分喜欢尝鲜的咖啡爱好者购买了K6,对咖啡的口味评价普遍较好。

这部分人群正是Onecup想要争取的目标群体,他们年龄大致在25-40岁左右,已经工作过一段时间,对生活质量有一定要求,但同时喜欢便捷的生活方式。但这也注定了这款1299元的产品只能在一小部分群体中得到关注。

对此,Onecup希望在服务好小部分群体的基础上,通过拓展饮品的种类和口味来吸引更多家庭和个人购买,例如兼容奶茶和豆浆制作,其中奶茶的原料采用原叶茶和奶粉冲泡,而非市面常见的奶茶粉。

不得不说的是,K6所制作的乌龙奶茶要比One cup上代产品好喝太多,可以明显品尝出茶叶的清香味。奶茶胶囊的构成与咖啡胶囊类似,不同之处在于上层放置奶粉,下层则为茶叶末。打开胶囊后即可闻到绿茶的味道。

目前Onecup K6美式、西达摩·烛芒咖啡胶囊的单个售价分别为3元和6元,曼特宁、哥伦比亚口味的胶囊都为4元。和咖啡店动辄40元以上的精品咖啡相比,这样的价格的确便宜不少。但作为日常家庭饮品而言,如果以每天最低3元计,一月也需要90元,一年则要喝掉1080元。这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当然,这是建立在每天都饮用的基础上,也很有可能是另外一番场景:在新鲜感过后便弃之不用。要知道相对欧美成熟的胶囊咖啡机市场,国内整个行业还处在初级阶段。

不过九阳愿意相信市场的风口已经越来越近,认为中国的咖啡市场会延续日本和韩国的发展轨迹,变得更加普及。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