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这个只开在半夜的市场, 藏着北京城一半的秘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这个只开在半夜的市场, 藏着北京城一半的秘密

抱下花红柳绿的旧被褥一把抖开,各色物件摆上,就只等心里那口钟敲响了。

文| 吴欣怡 小肥人 刘琼宇

摄影| 崔神 吴欣怡

编辑| 吴欣怡

采访| 吴欣怡 小肥人 刘琼宇 崔神

大柳树鬼市,成型年月已不可考。向人打听,都说是约定俗成。鬼市依托大柳树批发市场聚集,摊位沿露天过道次第排开,偶有几只用于遮蔽的塑料棚子。每周三,夏季三时开市,冬季四时。日头升起,人潮渐次退去,午后散市。

鬼市摊位先到先得,开市前几个小时,摊主决不可马虎磨蹭。冬季凌晨三时起,就陆续有车辆在南边的停车场聚拢。粗糙打扮的摊主下车来,抱下花红柳绿的旧被褥,把那被褥一抖开,各色物件摆上,就只等心里那口钟敲响了。

大柳树鬼市有南北两个大门。若由南门入,穿过朝西而建的仿古牌楼,就直接进入气氛了;若由北门入,则能先喘口气儿。这里有一排先于鬼市热闹起来的驴火店拉面店。玩主们着旧色大衣进店,叫一碗热汤,压低了帽檐,在桌旁闭目养息;等吃饱喝足暖和了身子,才锁上衣扣推门出去,一头扎进奇绝神秘的市场里。

鬼市的规矩是,四时开市前,那些玩意儿只可看,不可碰。等一开市,人群鱼贯而入,挨着挤着趟过来,这会儿就得擦亮了眼,提防自己瞅准的玩意儿让人家先下了手。来趟鬼市需携一只手电,手里举着,头上戴着,或是嘴里叼着。据说,不带手电的就两种人:外行,贼。

在摊铺前断货不可露怯,问价砍价也要干净利落。鱼目混珠,喜忧参半,且不必大惊小怪。

冲鬼市来的人,不管买家卖家,都是揣着下一注赌一把的心思。这回输下回赢,人世俗情,抑扬顿挫,全在其中。

且看三个摊主的故事,寻摸一下鬼市的门道。

*冬季凌晨四点开市,一位女摊主咧嘴笑开

1

古董李在成为古董李之前,是承德市一个建筑队的水泥工。每天晚上,古董李拎一只酒瓶子下工,在街上转悠。街角有一个摆地摊的古董张,贩卖古董。古董李路过,就蹲在古董张的对面,斜着脑袋瞅。一来二去,古董李和古董张相识了。

古董张对古董李说,你跟我干吧,一起致富,我做你师父,你帮我卖货。古董李兴高采烈,当晚就跟古董张走了。

做古董这行当的,学问一般只授给直系亲属,哪怕是叔伯一脉,都没人肯教。古董张门下的另外两个伙计,一个是弟弟,一个是小舅子。古董李是伙计中唯一一个外人。古董张说,咱俩有缘分。

古董张每月给古董李两百块钱,让古董李把他的玩意儿卖给承德大佛寺门前的旅客。大佛寺的香客摩肩接踵,古董李没见过世面,怵得一句话也说不溜。

于是古董李买了一捆蜡烛和厚厚一摞书,每天夜里都在石棚子里补课。古董李不但把古董分门别类地厘清,还把英文名字也记下了。此后,只要有大巴车在大佛寺前停下来,古董李都是第一个冲上去的人。不久,古董李就成了伙计中销售业绩最好的一个,有时卖得比古董张还多。

但是,古董张和隔壁摊位的人干起来了。

大佛寺前来了一辆黑面包车,车上下来一大帮混子,也不知道是哪一波的。当时只有古董李在那儿蹲着,这帮人不由分说就把古董李给揍了。古董李只觉得脑壳都快碎了,等到他意识过来,已经在医院里躺着。

古董张和隔壁摊都不吭声了,古董李的娘就去法院告他们,最后只赔回来一万多块钱。古董李心灰意冷,拿着一万多块钱,一步三回头,离开承德。

1999年,古董李上北京了。

根据上几年的基础,古董李确信,在古董市场,必须要有人脉和圈子才好走。光一个人进去瞎撞,一定是要血淋淋地出来的。可是北京这么大,他谁也不认识,只得格外谨慎,一面观察,一面摸索。

根据古董李的观察,能在潘家园张罗店铺的,是古董行业的中产阶层;而在京西石景山古玩城里坐着的,那都是顶呱呱的精英了。古董这行是讲文化的。古董是死的,得靠人的嘴巴把它说活。精英们博古通今,能给每一个古董编出故事来。玩家们听高兴了,就把古董抱回家了。而大柳树的鬼市,则最像是江湖了,大侠与小卒一并交手,鱼龙混杂,各显神通。

古董李决心驻扎在这百家争鸣之地,向往来的各路神仙盘道儿。别看大家穿一身破烂,那都是隐姓埋名,卧虎藏龙。你要是西装革履扎个领带,反倒是要给人笑话的。

右手边,挨着古董李那摊位的老太太,是东北来的教师,儿子儿媳在上海开店。老太太入行二十余年,已在北京买上好几套房子。几年前,她男人得病死了,死之前换过肝,花去好几百万。左手边的三哥也有门道,一人开着两辆豪华轿车。说是先前与一个资深玩家熟识,后玩家得病,猝然离世,儿子不喜古玩,就把那一屋子的东西全给了三哥。

这样思来想去,古董李觉得,这行当功成名就的,要不是家道殷实,就只能等上一个机缘了。而在机缘到来之前,他决定努力攒些硬知识,提升眼力劲儿。除去每周三与周末大柳树开市的日子,古董李几乎把余下的时间全都用来研究淘货,在京城的四角来回奔波。

有一年,市场上「袁大头」被炒得火热,价格一天一翻,玩家们排着队,疯狂抢购。几个古董商高兴了,到民间四处收罗袁大头。袁大头源源不断,越收越多。有人觉着不对劲了,又四处去把专家请来。最后,一个故宫来的老师傅拍板说,这银是真的,但袁大头是假的,是就近的作坊里机械化生产的。此事一传十十传百,袁大头一下不值钱了。期初挣得钵满盆满的摊贩都跑了,而后来收了一屋子假袁大头的古董商,这下全砸手里了。其中有一个,当场就瘫痪了,让人架着送去医院。

*周末在石景山某市场上遇到了一位鬼市摊主

这一行疯掉的、跳楼的,年年有。古董都是一代仿前一代的,亦真亦假,不好判断,风险太大了。古董李估摸自己积蓄不多,淘货时候不敢往贵的下手,看货时候也格外警惕了。有一次,一个住京郊的老太太抱了些铜币让古董李来收。古董李吸取了袁大头的间接教训,忙说不收。在一旁的小罗收下了,十三块钱一个,拿到鬼市,三十一个卖了出去。这些铜币当中,有一枚微微发红,藏着值钱东西。买去的那人拿它到高端市场去拍卖,卖了四十万。此人摸着良心,回到小罗的摊上,又花了两千多块钱才肯走。小罗垂着手背,哎呀,后悔死了。古董李也垂着手背,大傻子,后悔死了,后悔死了。

鬼市之所以为鬼市,妙处就在这儿——紧张神秘,暗藏玄机。鬼市夜里不拉灯,来者自备手电,照一眼,真假贵贱当机立断,是赢是输,全凭各自见识。在鬼市交易有个特点,你能问价还价,但自己咬准一个数字,就不好再改口。

古董李吃准这点,决心放手一搏——手里的货再不能压着了。这些年,古董李不疾不徐,总算是摸到规律了——货淘到手之后,甭管虚实,狂卖。古董不像柴米油盐,价格有标准。古董是特殊行业,在自己的摊位上,自己就是个物价局。五百或五十,有时候折本了也得卖,主要是让资产流通起来。靠着流通起来的钱,古董李和媳妇在北京过上了日子,还供老家的儿子上学,学习成绩班级前五,顺顺利利念到高中。

我见到古董李的时候,是一个周三,凌晨四点多,鬼市已经开市。这天,古董李来晚了。只见他从背上卸下两只旅行包,把里头的货一个一个往外掏。我拾起一个赭石色玩意儿,问价。古董李瞄了一眼,说两百,是红山文化的遗存。我说五十,古董李答应,但接钱的时候,眼里分明闪过一丝愧怍。第二次见他是个白天,天已入冬,他瑟缩在一件灰扑扑的军大衣里左右摇摆,但眼神赤烈烈的。

那次是古董李先认出的我,忙与我打招呼,放下手里一碗面,从一块折叠的油纸中取出一只鼻烟壶,递到我跟前。这个送你了,咱们是有缘分的人。

我们这行当里,没有几人是说真话的。

此话是与古董李各自喝下半瓶燕京之后,他对我说的。

就在去年这时候,鬼市有一个大老板,几乎每回开市都来转悠。大老板是共产党的干部,退休了,又是拆迁户,整天乐哈哈的,出手阔绰。别人家要是买上万块钱的东西,都得先带一个专家来做鉴定。大老板则不。大老板瞅准一样玩意儿,不还价就把钱掏了。每一回都空着车来,满载着走。鬼市里家家户户都认得他,调侃他,给他起绰号,叫大哥大。只要大哥大光顾,大家就漫天要价,捞他一笔。

终于有一次,在小秘的提醒下,大老板发觉自己被蒙了。请来专家,一看,他那一屋子东西全是假的,亏两千多万了。就这样,大老板还时不时地逛鬼市。一日,看中一尊玉佛。

玉佛的摊主要价一百八十万,大老板机灵了,喊了个八万。摊主摇头,大老板喊十万。再摇头,十二万。结果那玉佛仅仅值两万。摊主挣了十万,欢天喜地,拿了钱撒丫子跑了,再也没回过鬼市。而大哥大则常常被人想起,成了茶余饭后人们桌上的笑话。

古董李心有戚戚地说完这个笑话。

在鬼市,古董李有唯一一个朋友,古董李喊他大哥。大哥退休前,是大学物理系的教授。教授闲来无事,在家楼下盘一个店面倒卖些许古董,每周三上鬼市来进货。教授常常在古董李对面的那个摊上买个三千两千的东西,偶尔也在古董李这儿买个一千两千。一来二去,古董李熬不住了,对那教授说,我卖你的东西不行,都是假的,仿制的,你快刹住吧。后来,教授每次上鬼市买东西,都先让古董李给断一断。买回去后,放到自家店里卖。卖不出去的,再装一箱子,成箱拿给古董李,说你卖了钱就自己留着。

古董李把剩下的啤酒喝完了。我们在大柳树路的公交车站作别。古董李把两只旅行袋装上三蹦子,其中一只,为了挡雨,用一件棉衣裹着。他嘴里连连说,咱们也是朋友了。

北京这天儿,雾蒙蒙的,古董李的眼神依旧透亮清澈,令人赶忙要伸手去接,但又怕接不住。

古董李对我说,以后要再去鬼市,别让人给蒙了。人家要是想蒙你,你就说我哥在这儿。你看上什么东西,就先用手机拍张照,拿到我这儿来,我给你断一断。民国和清代的我都能辨得清,明代往前,我可能差点劲儿,还要再补补课。

*大柳树鬼市如今按摊主的交通工具被划分为两块场地,开车来的集中在此

2

付来(化名)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在邢台老家的村子里掘了个老坟。在大柳树鬼市上混的,自有各路神魔,付来28岁,年纪不大,眼里没谁。

他喂过奶牛,剁过大葱,吃过长颈鹿,蹲过派出所,听慕容晓晓,看国产A片,在火车上泡妹,在四环上逆行。山东、河北、深圳、北京,农场、酒店、工厂、KTV,第一份工作干了3天,第二份工作干了2天,第三份工作,老板自愿半夜撬自家抽屉给他拿烟就酒,第二天老板娘一瓷盘子摔过来,付来躺沙发上不带挪脚的。

付来天生不服,吃不了工资。付家全都是做生意的人,付来也在北京练上摊儿了。先在四惠桥下批发玩具,慢慢和大哥一起玩起了石头,回龙观、大钟寺,摆过的地方不少。

曾经有位东北大哥,从小混混干上房地产业发了家,平生最爱石头,让付来一车车拉到家,几万几万地买,手都能磨破皮,保险箱差点开不了。付来回回去找这大老板,回回房里的女人都不一样,可大老板拣的每块小石头都好好地存着。

前年付来和大哥分开,跟二哥合开了一家奇石店。可这年头不让给当官的送礼了,石头生意有点清冷。

要论他在北京扎下根的地儿,还得是大柳树鬼市。他有两辆车,一辆拉石头,一辆去鬼市。

鬼市摊位分两种,一种是普通地摊,空间较小;另一种可以停车,在车前摆摊。付来把自己这种大摊位称作「主要市场」,把另一头的小摊位称作「次要市场」。

鬼市刚开的凌晨,去到付来摊儿上,怎么瞅怎么是一堆破烂;白天去看,还真是一堆破烂:除了手表专门摆了个小台子外,破布上毫无章法地堆着灰不溜秋的旧机顶盒、旧相机、警用传话机、老电话机、充电宝、游戏机、录音机、儿童手枪,手铐、闹钟、磁带、唱片、工艺品……一看就是从蛇皮袋子里酷叽一抖抖出来,没做任何整理。

可他摊儿前几乎没断过人。付来准知道常来的北京老头儿都喜欢些啥:

存有前主人私房照的旧手机,打开给中老年男客人一瞧,双方一起嘿嘿嘿,喊个价就能出手;

打口黄碟、旧女性内衣,专在黑灯瞎火的时候卖,他还观察出北京老头儿最喜欢欧美片,他就少进日本的碟;

高档小区丢弃的情趣用品,女的只看不买,都是男的买回去转手卖,或者放在床头辟邪;

摊上的高倍望远镜、偷拍器,有时还会被顺走……

摊上摆的东西只是他的一小部分货。你就想吧,还真没什么付来没倒过的东西!

比如磁带,现在最有收藏价值的是PLY个唱的磁带,可以卖到一两百;其次就是邓丽君的。还有影视剧道具、带毛泽东头像的第一代电视机、家用电器、新款笔记本电脑、人的头发、死人的被面、军大衣……

付来知道有些东西卖了就是违法,「为了挣钱你不搞?鳄鱼皮他们都整张整张拿过来的。」

他卖过一张豹子皮,200元收来,1万2出的手。他还倒过人体标本、人体胚胎的肠子、真人身份证……

其实付来起初是搞古玩的,不搞这些乱七八糟的旧货。但他说,老骗人家老头,100元收来的忽悠着卖几千,过意不去了,「事情也分可为与不可为。」

不可为的,比如挖坟。当年坟里掘出一口白铜镜,许能买个三五万。动锹挖坟的总共有5个半大孩子,把宝贝搁在领头的付来家里,结果被人惦记上,给偷了。付来这辈子怕一样东西:寿衣。他并不怕尸体,但再也不敢挖人家的坟了。

如今付来吆喝起来不带重样,跟哑巴客人也能自创「哑语」交流,把人逗得乐呵呵。人一拿起东西细问,付来总装傻。「好的我就告诉他好的,坏的我就告诉他不知道。」

「老头是自愿的,他钱多,你不骗也让别人骗,还不如我骗,我还能把他骗高兴喽。」

旧货摊上虽是一堆破烂,每件东西都经付来的手挑选。做旧货,关键是货源要广,付来的门路都是喝酒喝出来的。吃喝玩乐睡大觉是他的人生理想,他并不求挣太多钱。有时摆着摆着摊儿,不想摆了,东西一盖,喝酒去!同在鬼市摆摊的隔壁屋每天早出晚归地收货,被他当个反面案例以嘲笑的口气讲了出来。

快进快出的破烂旧货,今年到11月份已经给付来赚到10万——这是他自己说的数——中午收市时,他从军大衣怀里胡乱抓出一堆钱,在我面前捋了捋,红色票子至少有25张,但他说,没,没,总共一千多块钱儿吧。

*规定的开市时间未到,多数卖家不愿开张,「要罚钱的!」

3

关于山东人老郝怎么就在北京鬼市扎根了,说来也有一番曲折。24岁那年进京谋生路,跟着亲戚在东南四环外的大洋路做批发水果的买卖。每晚开着大货车去新发地进货,一趟进几吨货回来,啥时候卖完啥时候睡。整宿整宿地熬,从秋天干到冬天,眼看着同事那手冻得皲裂直流汤,老郝受不了了,认定了这玩意不是人干的。

亲戚跟人在附近攒了个小饭馆,他便随着过去,边帮忙边寻饭辙。那段时间,有几位操着各地口音的二手货贩子,一到下午就来店里喝茶、打牌、吹牛,也不吹别的,全是同行的暴富故事。老郝被迷住了,觉得这事干得过。

店里那几位前辈满北京城跑,潘家园、报国寺、马甸,哪儿都串。老郝没有门路和资金去那些市场上拿固定摊位,就瞄准了大柳树鬼市:这里就地铺开包袱皮就是一摊,谁来得早是谁的,一晚上给市场交60块钱,一周收来的物件就能出个差不多。

他在鬼市上啥都卖,初次见面时,我看中了个品相不错、带原包装盒的旧式卡带机,老郝只撂下一句话,一百五,要就拿走,不要放下。我身上向来不带钱,拿微信依着数与他转账过去,心里挺美。回家发现这台机器一切如意,就是不出声,好像吃了一桌未搁盐的酒席,惋惜、尴尬得很。

老郝后来主动问过用着咋样之类的话,当然只是客气客气,因为当我如实说了故障,他没再接话茬。也不需要,鬼市上买东西向来没有退换那一说。

鬼市的买卖节奏很快,由于人多物杂,买家希望尽快扫遍几百个摊位,卖家则更没耐心,我曾拿着一个外形怪异的设备询问摊主怎么用,得到的答复是:我操我哪知道?

这是做「杂项」摊主的通病,最早入行时,老郝主要做旧书,没多久也就做杂了——跟鬼市上80%的摊主一样,每周三凌晨卖掉哪些东西,取决于最近一周从周边社区废品站收来些什么物件。这带来正反两方面的问题,货品销量增大了,同时,对自己所售物品所知十分有限。

老郝以为,这对没读过书的人来说,简直是没办法的事。前些年二手手机在鬼市上吃香,一哥们收来几台,不会定价,打电话找老郝帮忙,却死活报不出品牌,只说第一个字母像个小梯子。老郝猜到最后才明白,诺基亚嘛!

这事,老郝当笑话给我讲,讲完自己又笑不出来了。

除了文化水平,另一个掣肘是品类忒多,有些物件一辈子就收这一件,这知识根本没处学去。对老郝们来说,准则只有一条,售价得比进价高。可也就注定了薄利维持,几乎与暴富无缘——即便收到了宝贝,也不认得呀!

老郝在鬼市打拼八年,总会遇到一些频繁出现,又长久消失的熟脸。他以前去过一个安徽同行在北京的「家」,泥土地的平房里铺着一张从废品站收来的床垫,一家三口吃饭睡觉全在上头,「看着特可怜。」

可就是这家人在城里收废品时,从一个孤寡老太手里收来一批金砖。人家用来冬天压窗户纸的砖块,他们当黄铜称,十几块钱一公斤就收来了。至于安徽人怎么处理的意外之财,老郝不知道,总之,这家人再也没出现过。

老郝不倒腾古董,一方面是不懂化学,学不来做旧技术,二来是不喜欢那帮古董贩子。他认识几个跟十里河民俗市场卖古董的,早年人家找他帮忙做旧青铜器,擦完了泡,泡完了点着报纸慢慢熏,他摇摇头,学不来,不干。

就着一杯果汁跟我聊天的老郝话头顿了顿,越过电脑屏幕朝这边眨眨眼,把头凑过来,声调沉下去给了两句体己话,说千万别在鬼市或潘家园买紫砂壶,为了做旧,你知道上头涂什么?金鸡鞋油!

八年来,鬼市虽没能让老郝发了财,却也养活了他与妻儿。看上去,对市场背面的不堪,他没有立场,也没有意愿与其产生任何纠葛,总能找到与之画出界限的余地。甚至上周一位摊主偷到自己头上,老郝也只是推搡唾骂几句,草草了事。

不是怕事,是没必要,他说。

从地面与物件反射来的LED手电光照,将铁青色凝在了戴红箍的市场管理人员脸上。一名摊主随手将卖不掉的陶瓷罐砸碎在地,身后红箍的斥责声毫不留情地砸在他堆出谄笑的脸上。

「以前是一帮体育馆的保安,现在在鬼市让人当狗用。」老郝冷笑起来。

吴欣怡简介:南方的野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这个只开在半夜的市场, 藏着北京城一半的秘密

抱下花红柳绿的旧被褥一把抖开,各色物件摆上,就只等心里那口钟敲响了。

文| 吴欣怡 小肥人 刘琼宇

摄影| 崔神 吴欣怡

编辑| 吴欣怡

采访| 吴欣怡 小肥人 刘琼宇 崔神

大柳树鬼市,成型年月已不可考。向人打听,都说是约定俗成。鬼市依托大柳树批发市场聚集,摊位沿露天过道次第排开,偶有几只用于遮蔽的塑料棚子。每周三,夏季三时开市,冬季四时。日头升起,人潮渐次退去,午后散市。

鬼市摊位先到先得,开市前几个小时,摊主决不可马虎磨蹭。冬季凌晨三时起,就陆续有车辆在南边的停车场聚拢。粗糙打扮的摊主下车来,抱下花红柳绿的旧被褥,把那被褥一抖开,各色物件摆上,就只等心里那口钟敲响了。

大柳树鬼市有南北两个大门。若由南门入,穿过朝西而建的仿古牌楼,就直接进入气氛了;若由北门入,则能先喘口气儿。这里有一排先于鬼市热闹起来的驴火店拉面店。玩主们着旧色大衣进店,叫一碗热汤,压低了帽檐,在桌旁闭目养息;等吃饱喝足暖和了身子,才锁上衣扣推门出去,一头扎进奇绝神秘的市场里。

鬼市的规矩是,四时开市前,那些玩意儿只可看,不可碰。等一开市,人群鱼贯而入,挨着挤着趟过来,这会儿就得擦亮了眼,提防自己瞅准的玩意儿让人家先下了手。来趟鬼市需携一只手电,手里举着,头上戴着,或是嘴里叼着。据说,不带手电的就两种人:外行,贼。

在摊铺前断货不可露怯,问价砍价也要干净利落。鱼目混珠,喜忧参半,且不必大惊小怪。

冲鬼市来的人,不管买家卖家,都是揣着下一注赌一把的心思。这回输下回赢,人世俗情,抑扬顿挫,全在其中。

且看三个摊主的故事,寻摸一下鬼市的门道。

*冬季凌晨四点开市,一位女摊主咧嘴笑开

1

古董李在成为古董李之前,是承德市一个建筑队的水泥工。每天晚上,古董李拎一只酒瓶子下工,在街上转悠。街角有一个摆地摊的古董张,贩卖古董。古董李路过,就蹲在古董张的对面,斜着脑袋瞅。一来二去,古董李和古董张相识了。

古董张对古董李说,你跟我干吧,一起致富,我做你师父,你帮我卖货。古董李兴高采烈,当晚就跟古董张走了。

做古董这行当的,学问一般只授给直系亲属,哪怕是叔伯一脉,都没人肯教。古董张门下的另外两个伙计,一个是弟弟,一个是小舅子。古董李是伙计中唯一一个外人。古董张说,咱俩有缘分。

古董张每月给古董李两百块钱,让古董李把他的玩意儿卖给承德大佛寺门前的旅客。大佛寺的香客摩肩接踵,古董李没见过世面,怵得一句话也说不溜。

于是古董李买了一捆蜡烛和厚厚一摞书,每天夜里都在石棚子里补课。古董李不但把古董分门别类地厘清,还把英文名字也记下了。此后,只要有大巴车在大佛寺前停下来,古董李都是第一个冲上去的人。不久,古董李就成了伙计中销售业绩最好的一个,有时卖得比古董张还多。

但是,古董张和隔壁摊位的人干起来了。

大佛寺前来了一辆黑面包车,车上下来一大帮混子,也不知道是哪一波的。当时只有古董李在那儿蹲着,这帮人不由分说就把古董李给揍了。古董李只觉得脑壳都快碎了,等到他意识过来,已经在医院里躺着。

古董张和隔壁摊都不吭声了,古董李的娘就去法院告他们,最后只赔回来一万多块钱。古董李心灰意冷,拿着一万多块钱,一步三回头,离开承德。

1999年,古董李上北京了。

根据上几年的基础,古董李确信,在古董市场,必须要有人脉和圈子才好走。光一个人进去瞎撞,一定是要血淋淋地出来的。可是北京这么大,他谁也不认识,只得格外谨慎,一面观察,一面摸索。

根据古董李的观察,能在潘家园张罗店铺的,是古董行业的中产阶层;而在京西石景山古玩城里坐着的,那都是顶呱呱的精英了。古董这行是讲文化的。古董是死的,得靠人的嘴巴把它说活。精英们博古通今,能给每一个古董编出故事来。玩家们听高兴了,就把古董抱回家了。而大柳树的鬼市,则最像是江湖了,大侠与小卒一并交手,鱼龙混杂,各显神通。

古董李决心驻扎在这百家争鸣之地,向往来的各路神仙盘道儿。别看大家穿一身破烂,那都是隐姓埋名,卧虎藏龙。你要是西装革履扎个领带,反倒是要给人笑话的。

右手边,挨着古董李那摊位的老太太,是东北来的教师,儿子儿媳在上海开店。老太太入行二十余年,已在北京买上好几套房子。几年前,她男人得病死了,死之前换过肝,花去好几百万。左手边的三哥也有门道,一人开着两辆豪华轿车。说是先前与一个资深玩家熟识,后玩家得病,猝然离世,儿子不喜古玩,就把那一屋子的东西全给了三哥。

这样思来想去,古董李觉得,这行当功成名就的,要不是家道殷实,就只能等上一个机缘了。而在机缘到来之前,他决定努力攒些硬知识,提升眼力劲儿。除去每周三与周末大柳树开市的日子,古董李几乎把余下的时间全都用来研究淘货,在京城的四角来回奔波。

有一年,市场上「袁大头」被炒得火热,价格一天一翻,玩家们排着队,疯狂抢购。几个古董商高兴了,到民间四处收罗袁大头。袁大头源源不断,越收越多。有人觉着不对劲了,又四处去把专家请来。最后,一个故宫来的老师傅拍板说,这银是真的,但袁大头是假的,是就近的作坊里机械化生产的。此事一传十十传百,袁大头一下不值钱了。期初挣得钵满盆满的摊贩都跑了,而后来收了一屋子假袁大头的古董商,这下全砸手里了。其中有一个,当场就瘫痪了,让人架着送去医院。

*周末在石景山某市场上遇到了一位鬼市摊主

这一行疯掉的、跳楼的,年年有。古董都是一代仿前一代的,亦真亦假,不好判断,风险太大了。古董李估摸自己积蓄不多,淘货时候不敢往贵的下手,看货时候也格外警惕了。有一次,一个住京郊的老太太抱了些铜币让古董李来收。古董李吸取了袁大头的间接教训,忙说不收。在一旁的小罗收下了,十三块钱一个,拿到鬼市,三十一个卖了出去。这些铜币当中,有一枚微微发红,藏着值钱东西。买去的那人拿它到高端市场去拍卖,卖了四十万。此人摸着良心,回到小罗的摊上,又花了两千多块钱才肯走。小罗垂着手背,哎呀,后悔死了。古董李也垂着手背,大傻子,后悔死了,后悔死了。

鬼市之所以为鬼市,妙处就在这儿——紧张神秘,暗藏玄机。鬼市夜里不拉灯,来者自备手电,照一眼,真假贵贱当机立断,是赢是输,全凭各自见识。在鬼市交易有个特点,你能问价还价,但自己咬准一个数字,就不好再改口。

古董李吃准这点,决心放手一搏——手里的货再不能压着了。这些年,古董李不疾不徐,总算是摸到规律了——货淘到手之后,甭管虚实,狂卖。古董不像柴米油盐,价格有标准。古董是特殊行业,在自己的摊位上,自己就是个物价局。五百或五十,有时候折本了也得卖,主要是让资产流通起来。靠着流通起来的钱,古董李和媳妇在北京过上了日子,还供老家的儿子上学,学习成绩班级前五,顺顺利利念到高中。

我见到古董李的时候,是一个周三,凌晨四点多,鬼市已经开市。这天,古董李来晚了。只见他从背上卸下两只旅行包,把里头的货一个一个往外掏。我拾起一个赭石色玩意儿,问价。古董李瞄了一眼,说两百,是红山文化的遗存。我说五十,古董李答应,但接钱的时候,眼里分明闪过一丝愧怍。第二次见他是个白天,天已入冬,他瑟缩在一件灰扑扑的军大衣里左右摇摆,但眼神赤烈烈的。

那次是古董李先认出的我,忙与我打招呼,放下手里一碗面,从一块折叠的油纸中取出一只鼻烟壶,递到我跟前。这个送你了,咱们是有缘分的人。

我们这行当里,没有几人是说真话的。

此话是与古董李各自喝下半瓶燕京之后,他对我说的。

就在去年这时候,鬼市有一个大老板,几乎每回开市都来转悠。大老板是共产党的干部,退休了,又是拆迁户,整天乐哈哈的,出手阔绰。别人家要是买上万块钱的东西,都得先带一个专家来做鉴定。大老板则不。大老板瞅准一样玩意儿,不还价就把钱掏了。每一回都空着车来,满载着走。鬼市里家家户户都认得他,调侃他,给他起绰号,叫大哥大。只要大哥大光顾,大家就漫天要价,捞他一笔。

终于有一次,在小秘的提醒下,大老板发觉自己被蒙了。请来专家,一看,他那一屋子东西全是假的,亏两千多万了。就这样,大老板还时不时地逛鬼市。一日,看中一尊玉佛。

玉佛的摊主要价一百八十万,大老板机灵了,喊了个八万。摊主摇头,大老板喊十万。再摇头,十二万。结果那玉佛仅仅值两万。摊主挣了十万,欢天喜地,拿了钱撒丫子跑了,再也没回过鬼市。而大哥大则常常被人想起,成了茶余饭后人们桌上的笑话。

古董李心有戚戚地说完这个笑话。

在鬼市,古董李有唯一一个朋友,古董李喊他大哥。大哥退休前,是大学物理系的教授。教授闲来无事,在家楼下盘一个店面倒卖些许古董,每周三上鬼市来进货。教授常常在古董李对面的那个摊上买个三千两千的东西,偶尔也在古董李这儿买个一千两千。一来二去,古董李熬不住了,对那教授说,我卖你的东西不行,都是假的,仿制的,你快刹住吧。后来,教授每次上鬼市买东西,都先让古董李给断一断。买回去后,放到自家店里卖。卖不出去的,再装一箱子,成箱拿给古董李,说你卖了钱就自己留着。

古董李把剩下的啤酒喝完了。我们在大柳树路的公交车站作别。古董李把两只旅行袋装上三蹦子,其中一只,为了挡雨,用一件棉衣裹着。他嘴里连连说,咱们也是朋友了。

北京这天儿,雾蒙蒙的,古董李的眼神依旧透亮清澈,令人赶忙要伸手去接,但又怕接不住。

古董李对我说,以后要再去鬼市,别让人给蒙了。人家要是想蒙你,你就说我哥在这儿。你看上什么东西,就先用手机拍张照,拿到我这儿来,我给你断一断。民国和清代的我都能辨得清,明代往前,我可能差点劲儿,还要再补补课。

*大柳树鬼市如今按摊主的交通工具被划分为两块场地,开车来的集中在此

2

付来(化名)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在邢台老家的村子里掘了个老坟。在大柳树鬼市上混的,自有各路神魔,付来28岁,年纪不大,眼里没谁。

他喂过奶牛,剁过大葱,吃过长颈鹿,蹲过派出所,听慕容晓晓,看国产A片,在火车上泡妹,在四环上逆行。山东、河北、深圳、北京,农场、酒店、工厂、KTV,第一份工作干了3天,第二份工作干了2天,第三份工作,老板自愿半夜撬自家抽屉给他拿烟就酒,第二天老板娘一瓷盘子摔过来,付来躺沙发上不带挪脚的。

付来天生不服,吃不了工资。付家全都是做生意的人,付来也在北京练上摊儿了。先在四惠桥下批发玩具,慢慢和大哥一起玩起了石头,回龙观、大钟寺,摆过的地方不少。

曾经有位东北大哥,从小混混干上房地产业发了家,平生最爱石头,让付来一车车拉到家,几万几万地买,手都能磨破皮,保险箱差点开不了。付来回回去找这大老板,回回房里的女人都不一样,可大老板拣的每块小石头都好好地存着。

前年付来和大哥分开,跟二哥合开了一家奇石店。可这年头不让给当官的送礼了,石头生意有点清冷。

要论他在北京扎下根的地儿,还得是大柳树鬼市。他有两辆车,一辆拉石头,一辆去鬼市。

鬼市摊位分两种,一种是普通地摊,空间较小;另一种可以停车,在车前摆摊。付来把自己这种大摊位称作「主要市场」,把另一头的小摊位称作「次要市场」。

鬼市刚开的凌晨,去到付来摊儿上,怎么瞅怎么是一堆破烂;白天去看,还真是一堆破烂:除了手表专门摆了个小台子外,破布上毫无章法地堆着灰不溜秋的旧机顶盒、旧相机、警用传话机、老电话机、充电宝、游戏机、录音机、儿童手枪,手铐、闹钟、磁带、唱片、工艺品……一看就是从蛇皮袋子里酷叽一抖抖出来,没做任何整理。

可他摊儿前几乎没断过人。付来准知道常来的北京老头儿都喜欢些啥:

存有前主人私房照的旧手机,打开给中老年男客人一瞧,双方一起嘿嘿嘿,喊个价就能出手;

打口黄碟、旧女性内衣,专在黑灯瞎火的时候卖,他还观察出北京老头儿最喜欢欧美片,他就少进日本的碟;

高档小区丢弃的情趣用品,女的只看不买,都是男的买回去转手卖,或者放在床头辟邪;

摊上的高倍望远镜、偷拍器,有时还会被顺走……

摊上摆的东西只是他的一小部分货。你就想吧,还真没什么付来没倒过的东西!

比如磁带,现在最有收藏价值的是PLY个唱的磁带,可以卖到一两百;其次就是邓丽君的。还有影视剧道具、带毛泽东头像的第一代电视机、家用电器、新款笔记本电脑、人的头发、死人的被面、军大衣……

付来知道有些东西卖了就是违法,「为了挣钱你不搞?鳄鱼皮他们都整张整张拿过来的。」

他卖过一张豹子皮,200元收来,1万2出的手。他还倒过人体标本、人体胚胎的肠子、真人身份证……

其实付来起初是搞古玩的,不搞这些乱七八糟的旧货。但他说,老骗人家老头,100元收来的忽悠着卖几千,过意不去了,「事情也分可为与不可为。」

不可为的,比如挖坟。当年坟里掘出一口白铜镜,许能买个三五万。动锹挖坟的总共有5个半大孩子,把宝贝搁在领头的付来家里,结果被人惦记上,给偷了。付来这辈子怕一样东西:寿衣。他并不怕尸体,但再也不敢挖人家的坟了。

如今付来吆喝起来不带重样,跟哑巴客人也能自创「哑语」交流,把人逗得乐呵呵。人一拿起东西细问,付来总装傻。「好的我就告诉他好的,坏的我就告诉他不知道。」

「老头是自愿的,他钱多,你不骗也让别人骗,还不如我骗,我还能把他骗高兴喽。」

旧货摊上虽是一堆破烂,每件东西都经付来的手挑选。做旧货,关键是货源要广,付来的门路都是喝酒喝出来的。吃喝玩乐睡大觉是他的人生理想,他并不求挣太多钱。有时摆着摆着摊儿,不想摆了,东西一盖,喝酒去!同在鬼市摆摊的隔壁屋每天早出晚归地收货,被他当个反面案例以嘲笑的口气讲了出来。

快进快出的破烂旧货,今年到11月份已经给付来赚到10万——这是他自己说的数——中午收市时,他从军大衣怀里胡乱抓出一堆钱,在我面前捋了捋,红色票子至少有25张,但他说,没,没,总共一千多块钱儿吧。

*规定的开市时间未到,多数卖家不愿开张,「要罚钱的!」

3

关于山东人老郝怎么就在北京鬼市扎根了,说来也有一番曲折。24岁那年进京谋生路,跟着亲戚在东南四环外的大洋路做批发水果的买卖。每晚开着大货车去新发地进货,一趟进几吨货回来,啥时候卖完啥时候睡。整宿整宿地熬,从秋天干到冬天,眼看着同事那手冻得皲裂直流汤,老郝受不了了,认定了这玩意不是人干的。

亲戚跟人在附近攒了个小饭馆,他便随着过去,边帮忙边寻饭辙。那段时间,有几位操着各地口音的二手货贩子,一到下午就来店里喝茶、打牌、吹牛,也不吹别的,全是同行的暴富故事。老郝被迷住了,觉得这事干得过。

店里那几位前辈满北京城跑,潘家园、报国寺、马甸,哪儿都串。老郝没有门路和资金去那些市场上拿固定摊位,就瞄准了大柳树鬼市:这里就地铺开包袱皮就是一摊,谁来得早是谁的,一晚上给市场交60块钱,一周收来的物件就能出个差不多。

他在鬼市上啥都卖,初次见面时,我看中了个品相不错、带原包装盒的旧式卡带机,老郝只撂下一句话,一百五,要就拿走,不要放下。我身上向来不带钱,拿微信依着数与他转账过去,心里挺美。回家发现这台机器一切如意,就是不出声,好像吃了一桌未搁盐的酒席,惋惜、尴尬得很。

老郝后来主动问过用着咋样之类的话,当然只是客气客气,因为当我如实说了故障,他没再接话茬。也不需要,鬼市上买东西向来没有退换那一说。

鬼市的买卖节奏很快,由于人多物杂,买家希望尽快扫遍几百个摊位,卖家则更没耐心,我曾拿着一个外形怪异的设备询问摊主怎么用,得到的答复是:我操我哪知道?

这是做「杂项」摊主的通病,最早入行时,老郝主要做旧书,没多久也就做杂了——跟鬼市上80%的摊主一样,每周三凌晨卖掉哪些东西,取决于最近一周从周边社区废品站收来些什么物件。这带来正反两方面的问题,货品销量增大了,同时,对自己所售物品所知十分有限。

老郝以为,这对没读过书的人来说,简直是没办法的事。前些年二手手机在鬼市上吃香,一哥们收来几台,不会定价,打电话找老郝帮忙,却死活报不出品牌,只说第一个字母像个小梯子。老郝猜到最后才明白,诺基亚嘛!

这事,老郝当笑话给我讲,讲完自己又笑不出来了。

除了文化水平,另一个掣肘是品类忒多,有些物件一辈子就收这一件,这知识根本没处学去。对老郝们来说,准则只有一条,售价得比进价高。可也就注定了薄利维持,几乎与暴富无缘——即便收到了宝贝,也不认得呀!

老郝在鬼市打拼八年,总会遇到一些频繁出现,又长久消失的熟脸。他以前去过一个安徽同行在北京的「家」,泥土地的平房里铺着一张从废品站收来的床垫,一家三口吃饭睡觉全在上头,「看着特可怜。」

可就是这家人在城里收废品时,从一个孤寡老太手里收来一批金砖。人家用来冬天压窗户纸的砖块,他们当黄铜称,十几块钱一公斤就收来了。至于安徽人怎么处理的意外之财,老郝不知道,总之,这家人再也没出现过。

老郝不倒腾古董,一方面是不懂化学,学不来做旧技术,二来是不喜欢那帮古董贩子。他认识几个跟十里河民俗市场卖古董的,早年人家找他帮忙做旧青铜器,擦完了泡,泡完了点着报纸慢慢熏,他摇摇头,学不来,不干。

就着一杯果汁跟我聊天的老郝话头顿了顿,越过电脑屏幕朝这边眨眨眼,把头凑过来,声调沉下去给了两句体己话,说千万别在鬼市或潘家园买紫砂壶,为了做旧,你知道上头涂什么?金鸡鞋油!

八年来,鬼市虽没能让老郝发了财,却也养活了他与妻儿。看上去,对市场背面的不堪,他没有立场,也没有意愿与其产生任何纠葛,总能找到与之画出界限的余地。甚至上周一位摊主偷到自己头上,老郝也只是推搡唾骂几句,草草了事。

不是怕事,是没必要,他说。

从地面与物件反射来的LED手电光照,将铁青色凝在了戴红箍的市场管理人员脸上。一名摊主随手将卖不掉的陶瓷罐砸碎在地,身后红箍的斥责声毫不留情地砸在他堆出谄笑的脸上。

「以前是一帮体育馆的保安,现在在鬼市让人当狗用。」老郝冷笑起来。

吴欣怡简介:南方的野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