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个免费的技术,为何可以影响未来十年的电商发展?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个免费的技术,为何可以影响未来十年的电商发展?

改进物流仓库里的运输设备?

号外!一家美国公司把它的核心技术——自动驾驶软件系统给开源了!甚至还提供了一份硬件组装指南,告诉你怎么打造一个即插即用的辅助驾驶套件。等等,这件事情对消费者有什么影响?跟电商卖货有啥关系?先别急着下结论,「智能小仙」这个专栏绝不会随便发些人工智能的新鲜事儿,那简直是对小仙智商的侮辱。我们不妨换个姿势思考:这些是无人驾驶的技术既然开源,商家可以来做那些商业创新?什么产品什么服务会因此革新而造成市场颠覆机遇的产生?

小仙每隔几天就能看到无人驾驶相关的新闻,但就是没见到哪家公司推出一款靠谱的无人驾驶汽车。不过,最近一条消息点燃了小仙的希望:美国自动驾驶公司Comma.ai的创始人乔治 霍兹(George Hotz)把自己写的辅助驾驶套件开源了,而在此之前,他已经公布了自己研发的长得像行车记录仪一样的无人驾驶设备Comma Neo及其配套的自动驾驶软件Open Pilot。霍兹非常肯定地说,他的自动驾驶设备可以直接把各种传统汽车秒变无人驾驶汽车,而且据说如果上市买的话,这套设备只需要700美元!

小仙的人生观瞬间被颠覆了!真的这么简单?!还这么便宜?!

这就是Comma Neo……额,小仙只想说,这设备真的没有高科技的颜值

小仙赶紧查了下它的工作原理:原来George开发了一个据说相当牛逼的程序(最直观的牛逼点在于它的代码只有2000行)和算法来支持这个设备,让它可以只通过摄像头就能迅速识别判断道路状况(路况画面如下图),然后计算出最优驾驶策略。

是不是听起来有点怪怪的?无论是Comma Neo设备还是Open Pilot的软件逻辑四不四都太简单了?而这个叫霍兹的人是个骗子吗?

于是小仙首先查了乔治 霍兹的底细,也许大家可能多少耳闻他的事迹:他是全球第一个解锁iPhone基带的人,后来又黑掉了索尼PS3、挑起黑客大战。此前,他拒绝马斯克开出的百万年薪成立了自己的自动驾驶公司Comma.ai, 宣布要推出名为Comma One的999美元自动驾驶后装套件……

好歹小仙也是见过世面的商业科技爱好者,可没这么容易被忽悠!小仙查了下谷歌的无人车配置(如下图),发现人家的配置那叫一个多,全部车身基本上是不计成本的投入:激光雷达、电磁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摄像头,能上的都上,另外还有你看不到的:谷歌自家的高精度地图。但即使是如此全副武装,而且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反复测试和改进,谷歌也承认车子在速度低于手动驾驶很多的速度(3.2公里/小时 基本上就是龟速了)下会出现问题。

经过小仙的对比研究,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目前大部分无人驾驶产品采用的自动驾驶技术模式都是感知-决策-控制,然后不断闭环,每个模块在很多情况下需要专家提供基于经验的规则,给系统预置各种可能的环境状况下应该做出的反应和决策。而霍兹的Open Pilot和Comma Neo组合采用的办法叫做End-to-End,端到端方法,指以摄像头的原始图像作为输入,直接输出车辆的速度和方向,中间用某种数学模型(目前常用的就是深度学习模型)来拟合逼近最优驾驶策略。也就是给系统“植入”一种高度智能化的学习机制,让汽车一点一点学习车主的驾驶操作和习惯,并逐渐接管汽车的控制权。这就是Open Pilot和Comma Neo的设备和软件逻辑看起来如此与众不同的原因。

而软件Open Pilot很好理解,就是Comma.ai自己研发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驾驶软件,是一个“对于特斯拉的Autopilot辅助驾驶技术的替代方案”。霍兹说,除了特斯拉,它比任何汽车的自动驾驶软件都要好,而且它是经过麻省理工大学认证和授权的。

但是光有软件并不行,要实现就自动驾驶,还需要有硬件。机器平台Comma Neo就在这里发挥作用。它提供了一份研究方案,即一份指南,里面有详细的步骤介绍,告诉你应该用哪些零部件,然后把这些零部件和软件连接,怎么把它们组装起来,最终打造出你自己的自动驾驶套件。

当你把Open Pilot和Comma Neo组合到一起后,一部基础的自动驾驶后装设备就诞生了 —— 但是霍兹强调Open Pilot和Comma Neo的组合并不等于是一款成熟的瞄准商用的产品,而其更像是一款研究测试工具,最大的特点是“可开发性”。

而且,即使配备上这个组合,汽车也会每6分钟就停止自动驾驶状态,要求驾驶员人工接管,比如踩油门或者调动方向盘等,如果6分钟后没有人工干预,车子就会自动减速。当然,在驾驶员人工接管后,可以随时重新开启自动驾驶状态。霍兹说,这 6 分钟的长度限制,纯粹是为了安全性考虑,它毕竟不是完全的自动驾驶,而是辅助驾驶,不希望人们完全掉以轻心,驾驶完全交出去。

无论是Open Pilot还是Comma Neo,主要面对的对象都是自动驾驶技术的爱好者、研究人员,以及最重要的——厂商。霍兹认为,既然Comma.ai要像Android一样做开源软硬件系统,那么商业模式也和Android类似,藉由开源和免费让他们的技术和服务渠道更多的汽车和周边产品上。

而这个自动驾驶系统对商家有什么启示呢?小仙认为,这些技术虽然是研究无人驾驶的成果,但既然开源,只要技术靠谱,商家可以来做很多商业创新,比如打造一个可以自动行驶的草坪修理机,改进物流仓库里的运输设备,让脑残的扫地机器人不再脑残……小仙甚至在遐想,如果自动驾驶技术更深度的普及和嵌入到科技产品之中,那么,小家电会不会迎来一个产品革新浪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个免费的技术,为何可以影响未来十年的电商发展?

改进物流仓库里的运输设备?

号外!一家美国公司把它的核心技术——自动驾驶软件系统给开源了!甚至还提供了一份硬件组装指南,告诉你怎么打造一个即插即用的辅助驾驶套件。等等,这件事情对消费者有什么影响?跟电商卖货有啥关系?先别急着下结论,「智能小仙」这个专栏绝不会随便发些人工智能的新鲜事儿,那简直是对小仙智商的侮辱。我们不妨换个姿势思考:这些是无人驾驶的技术既然开源,商家可以来做那些商业创新?什么产品什么服务会因此革新而造成市场颠覆机遇的产生?

小仙每隔几天就能看到无人驾驶相关的新闻,但就是没见到哪家公司推出一款靠谱的无人驾驶汽车。不过,最近一条消息点燃了小仙的希望:美国自动驾驶公司Comma.ai的创始人乔治 霍兹(George Hotz)把自己写的辅助驾驶套件开源了,而在此之前,他已经公布了自己研发的长得像行车记录仪一样的无人驾驶设备Comma Neo及其配套的自动驾驶软件Open Pilot。霍兹非常肯定地说,他的自动驾驶设备可以直接把各种传统汽车秒变无人驾驶汽车,而且据说如果上市买的话,这套设备只需要700美元!

小仙的人生观瞬间被颠覆了!真的这么简单?!还这么便宜?!

这就是Comma Neo……额,小仙只想说,这设备真的没有高科技的颜值

小仙赶紧查了下它的工作原理:原来George开发了一个据说相当牛逼的程序(最直观的牛逼点在于它的代码只有2000行)和算法来支持这个设备,让它可以只通过摄像头就能迅速识别判断道路状况(路况画面如下图),然后计算出最优驾驶策略。

是不是听起来有点怪怪的?无论是Comma Neo设备还是Open Pilot的软件逻辑四不四都太简单了?而这个叫霍兹的人是个骗子吗?

于是小仙首先查了乔治 霍兹的底细,也许大家可能多少耳闻他的事迹:他是全球第一个解锁iPhone基带的人,后来又黑掉了索尼PS3、挑起黑客大战。此前,他拒绝马斯克开出的百万年薪成立了自己的自动驾驶公司Comma.ai, 宣布要推出名为Comma One的999美元自动驾驶后装套件……

好歹小仙也是见过世面的商业科技爱好者,可没这么容易被忽悠!小仙查了下谷歌的无人车配置(如下图),发现人家的配置那叫一个多,全部车身基本上是不计成本的投入:激光雷达、电磁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摄像头,能上的都上,另外还有你看不到的:谷歌自家的高精度地图。但即使是如此全副武装,而且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反复测试和改进,谷歌也承认车子在速度低于手动驾驶很多的速度(3.2公里/小时 基本上就是龟速了)下会出现问题。

经过小仙的对比研究,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目前大部分无人驾驶产品采用的自动驾驶技术模式都是感知-决策-控制,然后不断闭环,每个模块在很多情况下需要专家提供基于经验的规则,给系统预置各种可能的环境状况下应该做出的反应和决策。而霍兹的Open Pilot和Comma Neo组合采用的办法叫做End-to-End,端到端方法,指以摄像头的原始图像作为输入,直接输出车辆的速度和方向,中间用某种数学模型(目前常用的就是深度学习模型)来拟合逼近最优驾驶策略。也就是给系统“植入”一种高度智能化的学习机制,让汽车一点一点学习车主的驾驶操作和习惯,并逐渐接管汽车的控制权。这就是Open Pilot和Comma Neo的设备和软件逻辑看起来如此与众不同的原因。

而软件Open Pilot很好理解,就是Comma.ai自己研发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驾驶软件,是一个“对于特斯拉的Autopilot辅助驾驶技术的替代方案”。霍兹说,除了特斯拉,它比任何汽车的自动驾驶软件都要好,而且它是经过麻省理工大学认证和授权的。

但是光有软件并不行,要实现就自动驾驶,还需要有硬件。机器平台Comma Neo就在这里发挥作用。它提供了一份研究方案,即一份指南,里面有详细的步骤介绍,告诉你应该用哪些零部件,然后把这些零部件和软件连接,怎么把它们组装起来,最终打造出你自己的自动驾驶套件。

当你把Open Pilot和Comma Neo组合到一起后,一部基础的自动驾驶后装设备就诞生了 —— 但是霍兹强调Open Pilot和Comma Neo的组合并不等于是一款成熟的瞄准商用的产品,而其更像是一款研究测试工具,最大的特点是“可开发性”。

而且,即使配备上这个组合,汽车也会每6分钟就停止自动驾驶状态,要求驾驶员人工接管,比如踩油门或者调动方向盘等,如果6分钟后没有人工干预,车子就会自动减速。当然,在驾驶员人工接管后,可以随时重新开启自动驾驶状态。霍兹说,这 6 分钟的长度限制,纯粹是为了安全性考虑,它毕竟不是完全的自动驾驶,而是辅助驾驶,不希望人们完全掉以轻心,驾驶完全交出去。

无论是Open Pilot还是Comma Neo,主要面对的对象都是自动驾驶技术的爱好者、研究人员,以及最重要的——厂商。霍兹认为,既然Comma.ai要像Android一样做开源软硬件系统,那么商业模式也和Android类似,藉由开源和免费让他们的技术和服务渠道更多的汽车和周边产品上。

而这个自动驾驶系统对商家有什么启示呢?小仙认为,这些技术虽然是研究无人驾驶的成果,但既然开源,只要技术靠谱,商家可以来做很多商业创新,比如打造一个可以自动行驶的草坪修理机,改进物流仓库里的运输设备,让脑残的扫地机器人不再脑残……小仙甚至在遐想,如果自动驾驶技术更深度的普及和嵌入到科技产品之中,那么,小家电会不会迎来一个产品革新浪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